本文主要以問卷訪問的方式,研究台灣上市公司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 之情形。全文研究主題包括分析影響避險程度的因素及分析避險程度對公 司價值的影響二大部分。分析的重心在於避險決策者的決策行為與動機, 即管理者與外部股東之控制與風險程度對避險決策的影響。研究方法為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probit regression、logit regression及複迴歸模型。研究結果如下: 1.進行避險交易或避險交易 程度愈高的公司,其公司價值 Tobin''s Q愈低。 2.對大多數公司而言, 股價報酬率並不會反應當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而且匯率避險程度 不會影響股價報酬之匯率風險係數。 3.所得波動的程度、公司的規模、 匯率風險曝露程度等因素,對企業避險程度有正向的影響。 4.流動比率 、法人持股比率、集團公司等因素,對企業避險程度有負向的影響。 5.管理者較外部股東傾向於公司進行避險。 6.相較於管理者與外部股東 之風險程度,控制程度是影響避險決策的主要因素。 7.管理者對公司避 險決策的行為,取決於自身風險的程度,其風險程度愈高,愈傾向公司進 行避險。 8.外部股東較不傾向公司進行避險,且其決策行為受外部股東 投資風險程度的影響不大,但在其風險程度高時,外部股東會考慮其投資 風險程度,使得外部股東的避險決策偏好不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