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6 14: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君寧
研究生(外文):Jiun Ning Yeh
論文名稱:國際貿易中海上運送人面對競爭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國輪雙雄(陽明、長榮海運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Strategy of Maritime Shippers Facing Competition within International Trade-in Case of the Two Giants-Yang-Ming and Evergreen Marine Corp. LTD
指導教授:莊銘國莊銘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 Guo Z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長榮海運陽明海運一般性競爭策略五力分析SWOT分析
外文關鍵詞:Evergreen marine corpYang Ming marine corpnormal competition strategiesfive force analysisSWOT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身競爭優勢。
The research takes Evergreen Marine Corp. and Yang Ming Marine Corp. as the target objects. We wonder how they could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06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adding burden of new vessels and the sky-high price of oil. Moreover, meanwhile, how they could formulate the cop-ing strategy on facing the violent competition among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ine corp. is also a very interesting topic to us.
The study does the strategy planning with normal competition strategies, five force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Subsequently, we applies in-depth interview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coping strategies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turn out to be that these two companies integrated the related busi-nesses vertically to strengthen their competition capability. In addition, they also trans-ferred their investments to mainland China. To lower the costs, they adopted strategic alliance by co-operating the periodical shipping line and increasing the density of ship-ments.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誌謝辭  ..................... v

內容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國際貿易............... 7
  第二節  國貿貨物運輸方式........... 15
  第三節  海運運輸業現況............ 21
  第四節  競爭策略...............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8
  第一節  個案公司簡介............. 58
  第二節  長榮公司策略分析........... 69
  第三節  陽明公司策略分析........... 76
  第四節  差異比較與討論............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建議................. 88
參考文獻 ..................... 89
附錄A  陽明海運公司訪談............. 94
附錄B  長榮海運公司訪談............. 100
附錄C  專業人事訪談............... 106

表目錄
表 1- 1 2002年10月及2006年8月全球前20大定期航運公司排
名表..................... 3
表 1- 2 進出口貨物國輪與外輪運費統計表......... 5
表 2- 1 國際貿易定義彙總表............... 8
表 2- 2 國際貿易進、出口作業程序表........... 9
表 2- 3 國際貿易各種交易條件一覽表........... 14
表 2- 4 定期船及不定期船運輸差異表........... 17
表 2- 5 東方學者對策略定義綜整表............ 29
表 2- 6 西方學者對策略定義綜整表............ 30
表 2- 7 本研究對策略定義及說明表............ 31
表 2- 8 策略管理學派論述綜整表............. 33
表 2- 9 SWOT交叉分析表................ 46
表 4- 1 長榮海運2006年級2005年經營績效比較表...... 68
表 4- 2 陽明海運2006年級2005年經營績效比較表...... 69
表 4- 3 長榮海運公司SWOT分析圖............ 72
表 4- 4 長榮海運公司SWOT交叉分析之策略組合表..... 73
表 4- 5 陽明海運公司SWOT分析圖............ 79
表 4- 6 陽明海運公司SWOT交叉分析之策略組合表..... 80
表 4- 7 陽明、長榮海運公司面對競爭因應策略相同表.... 83
表 4- 8 陽明、長榮海運公司面對競爭因應策略相異表.... 84
表 4- 9 國籍輪航運公司採取因應策略受其他因素影響顯著
表...................... 85

圖目錄
圖 1- 1 研究架構圖................. 4
圖 1- 2 研究流程圖................. 6
圖 2- 1 策略形成的思維架構圖............... 37
圖 2- 2 競爭策略分析模型圖.............. 38
圖 2- 3 競爭優勢循環圖............... 39
圖 2- 4 Porter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理論模型圖.......... 40
圖 2- 5 Porter總體性競爭策略圖............... 41
圖 2- 6 Porter五力分析架構圖.............. 42
圖 2- 7 競爭五力的結構性決定因素圖............. 43
圖 2- 8 SWOT分析圖................... 44
圖 2- 9 SWOT和策略姿態圖............... 45
圖 2-10 企業間對立的模式圖.............. 47
圖 2-11 進入決策之分析圖............... 48
圖 2-12 橫跨四個競爭領域的衝突可能呈現的情況圖..... 50
圖 2-13 產業中不同的競爭程度與獲取利潤圖........ 5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Grant, M. Robert (2003),現代策略管理,(謝凱宇,林舒柔合譯)台北:科大文化事業出版。

Michael E. Porter (1996),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邱如美合譯),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文於1990年出版)。

Michael E. Porter (1998),競爭策略,(周旭華譯),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文於1980年出版)。

Michael E. Porter (1999),競爭優勢,(李明軒及邱如美合譯),天下文化出版社,(原文於1985年出版)。

冉彩芳(2001),航運業價值評估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社。

交通部,[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motc.gov.tw/

何樹生(1979),我國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之研究-貨櫃運輸,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彬良(2004),台灣速食麵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進入與阻絕策略之探討,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承修(2000),策略具體行動化的整合性管理架構-以計畫性生產工廠為例,國立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緯(2002),以平衡計分卡衡量台灣港埠之經營績效,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亞太地區國際港埠競爭力分析與趨勢研判(1999),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林文晟(2006),結合平衡計分卡與智慧資本建構定期航運業經營績效評估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務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光,張志(2001),航業經營與管理,台北:航貿文化出版社。

林慶堂(2005),WTO海運服務新回合談判架構下之兩岸航運發展趨勢,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evergreen_maritime.com/

洪惠嬪(2004),國籍航運集團經營國際物流業務之策略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管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迪奇(2000),基隆港棧埠作業民營化前後績效之評比,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明志(1999),產業調查與技術季刊,141。

二十大船舶公司最新排名(2007.01.22~2007.01.28),航貿週刊。

袁劍雲(2007),協同運輸管理對企業經營績效與供應鏈動態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論文。

財政部關稅總局,[線上資料],來源:http//web.customs.gov.tw/

崔延紘(1999),國際海上運輸貨物保險實務,台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出版。

張英慧(1999),事業策略、績效評估及其成效之探討-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分析,私立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雅涵(2005),我國船舶設籍制度與國輪發展因應對策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錦源,康蕙芬(2004),國際貿易實務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錢怡(2006, August 31),產業半年報體檢專題之六,三雄獲利衰退 長榮海運敬陪末座,大紀元時報。

莊銘國,李淑如(2004),國際貿易實務,台北:五南書局。

郭浩然(2000),貨櫃航商對台灣地區港埠選擇條件與靠泊港埠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一平(2001),國輪出籍問題與因應對策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錦輝(2001),應用資源基礎論探討經營策略與競爭優勢:以高雄港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復華證卷評估報告「長榮海運」(200309)

曾俊鵬(2005),國際貨櫃運輸實務,台北:華泰書局。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yml.com.tw/

經濟部,[線上資料],來源:http://cwto.trade.gov.tw/

劉文平(1993),經營分析與企業診斷鄉-企業經營現況,台北:華泰書局

歐秀卿(2002),國際物流服務業策略聯盟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朝祿(2005),定期貨櫃航運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歷年中華民國交通統計要覽,交通部統計處

二、英文部分
Chandler, Jr., Alfred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Mss.: M.I.T. Press.

Michael E Poter,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The Free Press, Maxwell Macmillian International.

Robert Kaplan & David Norton (1996).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Robert Kaplan & David Norton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obert M. Grant (2001).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Cornelis A. de Kluyver (2001). Strategic thinking: An executive perspectiv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