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1. 王其藩 (2009),系統動力學,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 朱岩,鍾永光等(譯) (2008),商務動態分析方法 對複雜世界的系統思考與建模,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3. 李旭 (2009),社會系統動力學 政策研究的原理、方法及運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 邱昭良,劉晰(譯) (2008),系統思考 學習型組織必備讀本,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5. 張倫(譯) (2004),作業管理修訂版,台北市:美商麥格羅- 希爾國際,台灣分公司
6. 陶在樸 (1999),系統動力學,台北:五南書局
7. 郭進隆(譯) (1994),第五項修煉 ( 原著: Senge,P.M.1990,The Fifth Disc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文化
8. 齊若蘭(譯) (2005),目標-簡單而有效的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9. 鐘永光,賈曉菁,李旭 (2009),系統動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10. 張寶川 (2006),探討以紡織企業組織能力,組織動能,顧客關係管理對競爭優勢影響,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1. 菲利普·科特勒; (翻譯)樓永堅/ 方世榮. 《行銷管理學》第12版中譯本. 台灣: 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6-09-01. ISBN 139789861544137.
12. 謝長宏 (1980),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台北: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13. 方至民 (2000),企業競爭優勢,第一版,前程出版社。
14. 汪維揚 (2001),以系統動力學探討自組織團隊的認知機制,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 15. 吳復新 (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台北市:華泰書局。16. 簡貞玉(譯) (2007),員工訓練與能力發展 (Raymond A. Noe, 2004),二版,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17. 高仁健,1997,企業之資源基礎、策略導向與競爭力關係之研究-國內資訊服務業之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參考文獻
1. Craig W. Kirkwood (1998),System Dynamics Methods : A Quick Introduction
2. Forrester,J.W.(1961),Industrial Dynamics,Mass: MIT Press.
3. Forrester,J.W. (1969),Urban Dynamics,Mass: MIT Press.
4. Sterman, J. D., 2000, Business Dynamics: Systems Thinking and Modeling for a Complex World, McGraw Hill.
5. Forrester,J W., 1968, Principles of Systems, Productivity Press, Cambridge.
6. Wheelen, T.L., Hunger, D.J., 2002,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7. Howard & Sheth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John Willey and Sons, New York.
8. John Ott (1999). Developing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