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黃志成(民86)。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祝芬(民84)。如何選用教科書。台北:漢文。
林基興(民83):模糊思考-模糊邏輯的新科學。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振東(民89):考量決策者樂觀態度傾向的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之研究。管理與系統,7(3),379-394。林清平(民87):模糊理論與藝術作品評價。國教月刊,45 (1),7-16。蘇木春、張孝德(民91):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模糊系統以及基因演算法則。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柏林(民85):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模糊邏輯與模糊統計分析。中國統計通訊,7(11),14-30。阮亨中、吳柏林(民89):模糊數學與統計應用。台北市: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賴光真(民85)。教科書選用評鑑規準的檢討與重建。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書店八十五年度研究發展專案報告。
吳政達、郭昭佑(民86)。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17-242。劉昭宏(民82)。教科書的選擇與設計。國立編譯館通訊,7(1),28-37。
黃振球(民78)。學校如何遴選教科書。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93-103。臺北市:臺灣書店。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民85)。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清濱(民85)。教科用書的編印、審定與選用:一些理論與實務的探討。研習資訊,13(4),1-11。王佩蓮(民86)。談教科書開放各校自選的問題。政策月刊,26,10-13。張祝芬(民83)。國中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波(民89)。國小數學教科書選用規準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育音(民90)。台北市家長參與教科書選用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中德(民90)。台中縣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於教科書選用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鈿富、孫慶岷(民82):學習成就評量與模糊模式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科學類上冊),67,33-73。
江宗泰、林志民(民83):模糊理論應用於教學評鑑工作。中華民國第二屆模糊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57-97。
林建仲、郭興家、詹為淵(民83):模糊控制理論應用於班級經營決策支援系統之模式建構。中華民國第二屆模糊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508-511。
何偉雲(民84):學生學習成就的模糊統計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院學報,8,167-180。吳政達(民87):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羅昭強(民89):模糊理論在數學科基本學力測驗上的應用。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林原宏(民90c):模糊理論取向的認知結構分析。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陳政宏(民87)。國小教科書選用現況及其改進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教育部(民85b)。公布八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民小學一年級審定本教科用書初步審查結果,其選用方式將由省市教育廳局訂定注意事項辦理。教育部公報,255,43。
二、英文部分
Dalkey, N. (196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The Delphi Method.
Murray, T. J., Pipino, L. L. and Gigch, J. P. (1985). A Pilot Study of Fuzzy Set Modification of Delphi.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76-80
Ishkawa, A., Amagagas, M., Shiga, T., Tomizawa, G., Tatsuta, R., and Mieno, H.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5, 241-253.
Law. C. K. (1996). Using fuzzy numbers in educational grading system.Fuzzy Sets and Systems, 83, 311-323.
Chen, C. B. and Klien, C. M. (1997).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Solving Fuzzy MADM Problem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88(1), 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