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J. H. McMillan & S. Schumacher著。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雅各(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市:心理。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白亦方(主譯)(2001)。H. F. Wolcott著。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
台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
實例,249-265。台北市:巨流。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2004)。學校主任的定位。台北市:師大書苑。
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台北市:五南。
李美枝(1996)。性別角色面面觀。台北市:聯經。
李姿瑢(2002)。團體輔導對國小六年級女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覺知效果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芝儀(譯)(1996)。 V.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 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
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
吳清山(1994)。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台北市:綠生活。
吳淑琪(2001)。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小學總務主任角色期望、角色踐行與工作滿意度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敏綺(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秀祝(1999)。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老師之實踐經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逸青(1997)。女性教育主管生涯發展障礙及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銘科(2003)。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特性知覺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周彥君(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高淑娟(1998)。大學教師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合譯)(1997)。 P. Altricher & A.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唐國盛(2003)。政府採購法律應用篇。台北市:永然文化。
徐甄慧(1998)。女性人格特質、角色衝突與擔任高階主管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永芳(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宜宣(2001)。國中女校長溝通行為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美伶(2004)。報業女性主管性別角色態度、成就動機、內外控取向與領導能力關聯性之研究—以中時報系、自由時報、聯合報系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皎眉(1987)。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關係。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婦女研究報告,1,15-26。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市:巨流。
郭黎艷(1989)。已婚婦女性別角色態度、工作角色、家庭角色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大社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黃光雄(主譯)(2002)。 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熊同鑫(2001)。窺、潰、餽:敘述我對生命史研究的理解。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熊智銳(1997)。國民小學總務行政。台北市:五南。
鄭明宇(2000)。獻身與沈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記實與虛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59。
蔡錦美(2003)。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
市:揚智文化。
劉淑媛(2002)。國小女性校長專業發展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鳳英(1999)。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求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盧晴鈺(2003)。年輕女性生涯抱負之模式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鍾秀鳳(2003)。不只是彩虹:一個骨癌孩童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蕭惠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譚宇隆(1999)。花蓮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倦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階層分析程
序法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羅枝士(1995)。總務主任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師說,85,36-38。
二、英文部分
Bertaux, D. (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 Sage.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J: Prentice Hall.
Egger, R. (1994). Biographical research in adult education, in the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life histories and learning. University of Susses.
Farnes, N. C. (1996). New methods for life course analysis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5(5), 341-352.
Gubrium, J. F., & Holstein, J. A. (1997). The new language of qualitative metho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tchcock, G., & Hughes, D. (1989).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Moen, P. (1991). Transitions in mid-life: Women’s work and family roles in the 1970s.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135.131-151.
Plummer, K. (1983). Documents of lif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Watson, L. C., & Watson-Franke, M. (1985).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