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6 08: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秀俐
研究生(外文):Hsiu-Li Li
論文名稱:擁抱艷陽天:一位國小女性總務主任之生命史
論文名稱(外文):Embrace the sunny day:The life history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female director of general affairs
指導教授:黃源河黃源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her Robin H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道管理學院
系所名稱:教學藝術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中文關鍵詞:性別角色總務主任學校行政生命史
外文關鍵詞:Gender-roleDirector of general affairsSchool administrationLife hist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7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9
長期以來,女性總務主任一直身處校園少數女性行政人員中的弱勢族群,面對龐雜的工作內容與偏重體力的工作屬性,如何因應與克服性別障礙,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從故事特意挑選之範例主角--「樂天」主任--她的成長背景開始延伸探尋,採取生命史敘說方式,理解她個人之生命關照與反省,交融出對於總務主任工作的執著態度與真情演出,藉由深入訪談、觀察和相關文件資料對照檢證等方式追溯她的生命歷程。
本研究發現,在充滿愛與童趣的原生家庭中,父母親的教養態度與人格特質對樂天主任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建構出她傳統宿命、樂觀開朗、友善寬容、恪遵孝道、任勞任怨的生活態度;人生低潮期,宗教適時介入,在信仰支持及教友協助下,促使她日益知足勇敢、保守敬畏、進而圓融善解,終至她在日後工作與處世上都有正面積極的人生觀。來自於生理構造的兩性差異,樂天主任能以獨特的女性先天特質克服,反之,來自於社會建構下的性別刻板印象,此現象也深植於樂天主任觀念中,進而限制她通往生涯階梯的上方。
而取決總務主任實務因應上之成功訣竅,來自與校長領導間合作的默契,以及與工友間的良性互動為重要主力,一切依法行事並全然投入工作,秉持行政支援教學的理念服務師生,成就她快樂圓融的總務職涯。本研究不僅反映她對生命的獨到經驗,也提供其他女性主管角色扮演上另種同理心似的參照角度;而本論文的書寫風格可說是結合說明文與記敘文(敘說故事)的綜合方式呈現。
For a long time, female directors of school general affairs in Taiwan have been treated as disadvantaged or secondary role to the mostly male dominated position. The content of a general affairs director’s job is complicated, tedious and often over-loaded in Taiwan’s context. The position is generally viewed as a muscular one rather than feminine; thus, it is more suitable to male than female. This research, however, focuses on how a determined woman, a selected exemplar elementary school director of general affairs, overcomes certain gender role difficulties. The story start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a time sequence and ends with her current job situation. The writer adopt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to explore how she leads her life with passion and dedication,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that traced back to her childhood.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her parents’ child-raising attitude and her shaped personalities hav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her. Her religious belief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her mental adjustment at a time of frustration. Consequently, her up-to-date view of life is basically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she generally faces it with smiles, patience, being open-minded and feeling grateful. On one hand, she overcomes the physically constructed gender difference, at a male-dominated career field, with her unique feminine disposition.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the stereotype of socially constructed gender difference, based on conventional views, still limits her from reaching full potential, or from going beyond so-called “glass-ceiling”, and is still deeply implanted in her mind.
The key to her relatively success on opting-out certain role difficulties in daily practice is her willingness to make ways for the cooperation with school principals and her healthy interaction with school janitors. She follows school general business regulations well and does her best to devote herself to work. She also serves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dministration supports teaching”. That’s why she has a relativel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colleagues and a cheerful feeling about her career. This thesis not only reflects a unique experience of a personal life but also offers a special perspective to other female school administrator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research result is basically a combination of narrating, or story tell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ii
圖 次 iv
表 次 v

第一章 楔子 1
第一節 從自我角色關注啟航 1
第二節 亮眼生命彩布之探尋 2
第二章 需面面俱到的「女管家」 5
第一節 管家的辛酸與角色拉扯 5
第二節 學界對「女管家」角色關照之不足 8
第三節 對女性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之關懷 12
第三章 詮釋一個生命的裝備 17
第一節 選擇研究方法 17
第二節 生命史研究之歷程 18
第三節 為何是她 22
第四節 整裝待發前的準備 25
第五節 捕捉訊息來源 27
第六節 訊息的剖析與確認 31
第四章 吟唱生命的樂章 35
第一節 野薑花初綻芳香:樂天主任的童年情事 35
第二節 海芋展清新丰姿:少女情懷總是詩 47
第三節 百合映才子佳人:緣牽情繫在「澄心」 53
第四節 蝴蝶蘭吟詠幸福:眾人眼中的神仙眷侶 56
第五節 水仙高雅冠群芳:邁向主任之路 63
第六節 睡蓮喻至愛消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75

第五章 浴火重生後的總務職涯 87
第一節 牡丹慶富貴重生:稱職不悔的總務主任生涯 87
第二節 一剪梅蘊冰心傲骨:推窗迎曦、擁抱艷陽天 111
第六章 她的生命關照與詮釋 121
第一節 她的處世哲學 124
第二節 女性角色的揮灑與限制 131
第三節 女性總務主任角色因應之啟示 134
第七章 回首闌珊處 136
第一節 緣起不滅之天外弦音 136
第二節 「樂天」生命史書寫叮嚀 138
第三節 仰望天已藍(代結語) 141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部分 143
二、英文部分 145

附 錄
附錄一 知會後訪談同意書 14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8
附錄三 訪談資料轉錄稿 150
附錄四 觀察記錄摘要表 159
附錄五 樂天主任回函 162

圖 次
圖3-1 生命史研究的範疇 19
圖3-2 生命史研究程序圖 21
圖3-3 樂天主任居家一樓平面圖 28
圖3-4 教會一樓禮堂平面圖 29
圖3-5 百寧國小總務處平面圖 30
圖6-1 樂天主任的生命建構圖 123
圖6-2 交織樂天主任生命史之相關人員圖 124
圖6-3 影響樂天主任的生涯因素圖 126
表 次
表2-1 國內總務主任相關研究一覽表 9
表2-2 南投縣九十二學年度擔任主任之性別人數統計表 15
表3-1 訊息索引代碼編製原則 31
表3-2 訊息符號意義說明表 32
表6-1 樂天主任的生命年表 .. 122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J. H. McMillan & S. Schumacher著。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雅各(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市:心理。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白亦方(主譯)(2001)。H. F. Wolcott著。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
台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
實例,249-265。台北市:巨流。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2004)。學校主任的定位。台北市:師大書苑。
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台北市:五南。
李美枝(1996)。性別角色面面觀。台北市:聯經。
李姿瑢(2002)。團體輔導對國小六年級女學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覺知效果之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芝儀(譯)(1996)。 V.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 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 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
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
吳清山(1994)。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台北市:綠生活。
吳淑琪(2001)。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小學總務主任角色期望、角色踐行與工作滿意度之
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敏綺(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秀祝(1999)。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老師之實踐經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逸青(1997)。女性教育主管生涯發展障礙及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
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銘科(2003)。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特性知覺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周彥君(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淑娟(1998)。大學教師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合譯)(1997)。 P. Altricher & A.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唐國盛(2003)。政府採購法律應用篇。台北市:永然文化。
徐甄慧(1998)。女性人格特質、角色衝突與擔任高階主管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芳(2003)。台南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宜宣(2001)。國中女校長溝通行為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伶(2004)。報業女性主管性別角色態度、成就動機、內外控取向與領導能力關聯性之研究—以中時報系、自由時報、聯合報系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皎眉(1987)。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工作滿意程度關係。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婦女研究報告,1,15-26。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市:巨流。
郭黎艷(1989)。已婚婦女性別角色態度、工作角色、家庭角色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大社會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
黃光雄(主譯)(2002)。 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熊同鑫(2001)。窺、潰、餽:敘述我對生命史研究的理解。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熊智銳(1997)。國民小學總務行政。台北市:五南。
鄭明宇(2000)。獻身與沈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記實與虛構間的認真與想像。國立臺
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59。
蔡錦美(2003)。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
市:揚智文化。
劉淑媛(2002)。國小女性校長專業發展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鳳英(1999)。家庭工作與女性主體:五位國小女性主任追求自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盧晴鈺(2003)。年輕女性生涯抱負之模式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秀鳳(2003)。不只是彩虹:一個骨癌孩童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蕭惠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譚宇隆(1999)。花蓮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倦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階層分析程
序法之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羅枝士(1995)。總務主任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師說,85,36-38。

二、英文部分

Bertaux, D. (1981). Biography and society: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 Sage.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J: Prentice Hall.
Egger, R. (1994). Biographical research in adult education, in the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life histories and learning. University of Susses.
Farnes, N. C. (1996). New methods for life course analysis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5(5), 341-352.
Gubrium, J. F., & Holstein, J. A. (1997). The new language of qualitative metho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tchcock, G., & Hughes, D. (1989).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Moen, P. (1991). Transitions in mid-life: Women’s work and family roles in the 1970s.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135.131-151.
Plummer, K. (1983). Documents of lif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Watson, L. C., & Watson-Franke, M. (1985).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CA: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