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7 02: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毓國
研究生(外文):Chang Yu-Kuo
論文名稱:生命.傳說 –臺灣原住民神話圖像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Yu - Kuo Chang’s Artistic Creation of Taiwan Aboriginal Myth
指導教授:林欽賢林欽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n-Hsien
口試委員:莊明中李足新
口試委員(外文):Chuang Ming-ChongLi Zu-Xin
口試日期:2013-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生命傳說臺灣原住民
外文關鍵詞:life,legendTaiwan aborigin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創作論述以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為背景,探討生命起源與傳說之關連性。神話構成了民族命脈的最初,這種加諸於神話之上的無形力量與價值,讓我們能站在更高點,更清楚了解民族文化的性質及傳統的延續。藝術創作是想像與現實的結合,虛幻與真實的交織,藉由藝術創作展現對文化價值的思考。
對於多數藝術工作者而言,似乎都會有自己永遠優於自身之外的環境或人群的傾向,自己也不例外!身為泰雅族女婿,對原住民文化藝術之推廣,似乎有著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筆者承襲學院派繪畫風格,研究取材自臺灣原住民傳說和神話故事,分析文獻及各種視覺圖像造型風格作為繪畫創作形式,運用不同媒材特性,創作表達自身的人文關懷與體現民族美學價值。
本研究論述分為四個階段進行探究,研究動機及理論建構階段:試圖從相關文獻與史料書籍,及在部落聽取耆老的口述中,認識各族群的神話傳說,藉由故事情節所產生的意象與圖騰,結構出一個敘事性的畫作,並探究分析生命起源與傳說之關連性。實際創作印證階段:個人創作思想與表現形式,旨在藉由作品探究分析,並印證是否達成本創作論述之目的。以「人與靈的互動」、「文化祭儀的生命力」、「圖像的過去與當下」與「圖騰的聯想」等方向,作為臺灣原住民神話圖像創作系列理念來呈現。繪畫材料學記錄階段:介紹筆者透過油畫等綜合媒材,與材料學之實驗研究記錄,進行創作研究,透過合理性的物理程序,達到作品要求之效果。成果總結驗證階段:經努力實踐後,有以下較具體之成果,從研究創作材質,體現本土人文關懷;結合部落經驗與想像,展現文化價值思考;生命與傳說的連結,再造臺灣原住民神話圖像的時代新意。
創作論述與作品的完成,將是另一個更深入性議題研究的開始,除了分享研究成果外,也對未來抱以期許,冀能運用研究成果,延續初衷,創造民族美學價值的新氣象。

關鍵字: 生命、傳說、臺灣原住民

The artistic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myth of Taiwan aboriginal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life and legend. Myth i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nation; by the time pass 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 year after year the myth is not fade away but increasing its thickness and width even turn out to be the pivot connecting generations and generations.
I hope that the process of this creation will form a huge strength and significant value and elevate myself to a higher place where I can see things more clear , know things better and tell things more conviction about the aboriginal culture ,especially about its sustainability. In my opinion,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which somewhat makes unfold the value of the aboriginal culture. Being a son in law of Atayal tribe, it seems to be a destiny for me to unveil the secret of the culture to introduce the legend to the world. I am so fortune that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rab the aborignal as my painting element.
My aboriginal series reflect the paradox and impact, the humanity, and the value of truth; and I also use the academic style to show the way they live, the myth and the legend; metaphor their tradition life, interpreting their culture, analyzing the aboriginal documents, the icon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ose pictures meantime I always fascinate the romantic spirit inside the nation. The way to express esthetics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of Taiwan aboriginal is the theme I research and I divide it into four phases as follow:
1.Interaction between spirit and human 2.The life-force inside culture ritual 3.The aboriginal’s image in the time channel 4.The totem imagination
Keywords:life, legend, Taiwan aboriginal

中文摘要 ……………………………………………………………………………… Ⅰ
Abstract .................................................... Ⅱ
目錄 ……………………………………………………………………………… Ⅲ
圖目錄 ……………………………………………………………………………… Ⅳ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6
第二章 生命、圖騰與傳說之學理基礎 …………………………………………… 7
第一節 生命起源與原住民神話傳說之關連 ………………………………………… 7
第二節 原住民圖騰創作對生命起源的詮釋………………………………………… 10
第三節 圖騰詮釋之造形概論………………………………………………………… 12
第三章 「生命.傳說」之寓意與構成 …………………………………………… 21
第一節 原住民神話圖像價值再現…………………………………………………… 21
第二節 寓意的繪畫…………………………………………………………………… 22
第三節 繪畫風格與象徵……………………………………………………………… 28
第四章 創作形式、技法與內容解析……………………………………………… 36
第一節 創作形式、分析與技法……………………………………………………… 36
第二節 作品解析……………………………………………………………………… 52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85
參考文獻 ……………………………………………………………………………… 87


書籍
王敏淇著(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台北:正中
王勝著(2000),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技法,臺北:史博館
朱伯雄著(1993),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臺北:藝術家
岑家梧著(2006),圖騰藝術史,臺北:地景
林建成著(2009),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臺北:藝術家
何政廣(1999),魯本斯:巴洛克繪畫大師,臺北:藝術家
何政廣(1998),維梅爾,臺北:藝術家
何政廣(1996),列賓,臺北:藝術家
何懷碩著(1996),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文化
周憲著(1997),20世紀西方美學,中國:南京大學
洪英聖著(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臺北:時報文化
祖菲著(2004),林布蘭,臺北:貓頭鷹
約翰.亞奧希姆.溫克爾曼(2002),古典美之秘/西洋美術史學的開端,臺北:耶魯國際
文化
馬克思.多奈爾著(1991),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四川:重慶
黃淑媚(2004),布格羅,臺北:藝術家
笠原政治編,楊南郡譯(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臺北:南天
孫大川著(1997),神話之美:臺灣原住民之想像世界,臺北:文建會
顏義勇(1992),名畫的藝術思想,臺北:新形象
潘橎著(2004),巴比松與寫實主義畫派,臺北:藝術家
陳英德著(2000),法蘭西學院派繪畫,臺北:藝術家
張光直著(1995),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
管倖生等著(2006),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
趙雅博著(1983),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劉其偉著(1982),蘭嶼部落文化藝術,臺北:藝術
劉欓河(1988),法蘭德斯畫派黃金時期作品,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羅蘭.巴特著(1997),神話學,苗栗:桂冠
網路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F%E5%91%BD/生命,檢索日期:2012年10
月21日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B3%E8%AA%AA/傳說,檢索日期: 2012年
10月22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