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77.5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0: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潔莉
研究生(外文):Chieh-Li Hwang
論文名稱:魏晉樂律、樂理、樂境抉微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Music Temperaments,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 Realm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指導教授:江建俊江建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en-Chun Chia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0
中文關鍵詞:魏晉玄學黃鐘三分損益音律
外文關鍵詞:HuangzhongWei-Jin metaphysicsSan Fen Sun Yichitemperam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5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旨在以魏晉玄學有無、本末、體用之思維方式來探索魏晉時期之音樂風貌,以音樂的形上原理―「氣」做為論述之主軸,由形而上的音樂本原貫穿到現象界的音樂表現,逐一開展出樂律、樂論及樂賦三個面相。
是以,本文主要分為幾個部份來加以剖析:第一章為緒論,此為問題意識之導出、研究進路、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成果等之說明。有關本文首要思考的問題主要是:魏晉時期的音樂究竟是何種樣貌?如何來理解此一時期的音樂?音樂所包含的內涵及外延可以被拓展到何種程度?關於這些問題,在緒論中,乃透過對「音樂」概念的界定,分為形而上與形而下二個部份來思考。就形而下的具體層面而言,中國音樂所包含的問題,涵蓋了樂學與律學二部份。樂學指宮調理論、節奏理論、記譜法、樂器法及配器法等,而律學則為黃鐘的標準音高、絃律管律、生律法、律制、律曆之學等相關理論。有關魏晉時期的樂學理論,由於未有相關的文本被保留下來,故未能納入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之中,然而律學則有《晉書.律曆志》可做為研究之對象,同時,由於律學又包含了樂學的相關問題,二者密不可分,故可透過律學的研究來為樂學的討論做部份衍伸。此外,魏晉樂賦中,又有許多篇章,直接涉及了樂器結構、音色、音樂風格及曲目等,可以做為樂學的補充。至於形而上的層次,則直接探討在此具體音聲背後的根本原理。此一根本原理,在《晉書.律曆志》及阮籍、嵇康的樂論中,皆有充份之論述。因此,在研究進路上,本文主要透過形而下之「有」及形而上之「無」來具體開顯出魏晉音樂的風貌。
在第二章的部份,則以《晉書.律曆志》的音樂觀做為首要探討之對象,從所謂「妙本於陰陽,義先於律呂,觀四時之變,察五行之聲」的說法做為切入視角,溯源風、氣、陰陽、五行與音樂的結合,探討中國音樂何以與「氣」的概念緊密相扣之思維模式,並藉此了解「候氣說」的產生,說明其何以在中國音樂史上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第三章的部份,則延續《晉書.律曆志》的思考,由「氣」延伸至「律」的探索,針對《晉書.律曆志》中從先秦以來所記載的相關文獻,並結合現代聲學的研究方法,逐一耙梳各種律制,例如三分損益律及純律在歷史上的發展,並以《晉書.律曆志》的說法,做為比較的觀點,探討《晉書.律曆志》與先前文獻的同異之處。此外,並對荀勖之「笛律」進行分析。
至於第四章,乃針對阮籍、嵇康之樂律來探討,阮籍、嵇康承襲了氣化宇宙論的思考軸線,建立起形上美學之體系,並由此落實到對音律的看法,明確地呈現出氣→律→數之思維模式,同時,還加入了玄學的新觀點,例如阮籍<樂論>一方面以自然之道為音樂之本原,一方面又肯定儒家以禮樂教化人心的方式,具有正始時期調和儒道之特色。而嵇康則以辨名析理之法,剝落音樂與情感之間的關係,從音樂自身的角度來透顯出音樂的客觀意義,開展出魏晉時期新的音樂面相。
而在第五章的部份,則以魏晉樂賦的探討為主。根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來看,魏晉樂賦即有三十多篇,在數量上不可小覷,同時,還增加了許多新式樂器,如琵琶、笳、箜篌等做為表現對象,無論是在數量或內容上,都有很大的開拓,但另一方面,魏晉樂賦又因襲了漢代樂賦的創作程式,多從樂器生長環境、名師製器、歌樂吟唱及音樂之通靈感物四個角度來書寫,因此,本章乃兼合此二者模式,從幾個向度來分析魏晉樂賦:1、魏晉音樂的文化現象。2、以枚乘<七發>之首發來說明魏晉樂賦之濫觴。3、玄學影響下之樂賦。4、魏晉樂賦之多元面相。5、尚「和」的音樂觀等來分析魏晉樂賦所彰顯出的文化及美學意蘊。
至於第六章,則對樂律、樂論及樂賦三者進行一結構性之反思,由於音樂本身,兼具物質與精神之雙重特性,一方面其以具體之音聲為載體,另一方面卻又無形無象、千變萬化,因此,在學術的分野上,乃形成各有所偏的局面,音樂學者或著重音律之探討,玄學研究者或側重於玄虛窈冥境界之體證,但若不能二者兼具,皆會有所不足,因此,本章乃試圖藉由玄學的角度,由有無、本末、體用關係來涵攝此三層面,以王弼「因有明無」、「由用見體」之理路,將此三者整合為一有機之整體。
在第七章的部份,則總結前文之所論,得到以下幾點結論:1、音樂乃是源自於「氣」,古人之所以將「氣」與音樂結合,乃是將音樂納入一完整的宇宙圖式之中,透過「氣」為中介,使音樂得與天地、四時、陰陽相通,而開展出天人合一的觀點。2、由於「氣」的運行和諧有序,因此呈現出一種規律與秩序性,此一秩序性又能透過數理邏輯來表現,此即「數」概念的產生,「數」的概念使音律進入系統化的階段,而有三分損益律及純律之產生,其中,三分損益律成為荀勖「笛律」之基礎,而純律則成為古琴之律制。3、阮籍、嵇康之樂論,承襲了氣化宇宙論的傳統,並融入了時代思潮,阮籍援道入儒,嵇康辨名析理,建立了音樂的形上體系,使魏晉之樂論開啟了新的面相。4、魏晉樂賦從多方面彰顯了魏晉的文化意蘊,包含文人知音愛樂之風、俗樂及胡樂的興盛、玄學思潮、自然觀、抒情寫意之需要、貴遊之風的盛行、異族音樂的特色等,開展了魏晉音樂的異彩紛呈之貌。5、本文透過玄學有無、體用的思維模式,來稼接起樂律、樂論、樂賦三者,涵蓋了音樂的抽象原理及具體的音聲之美,並且開顯出主體在音樂的實踐過程中,如何超越有限的現象世界,進而達到與天地精神合而為一的暢玄體和之境。
Music temperaments,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 realm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were chosen a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aoist spirit behind the three parts, and uses the concept of “Chi” as the axis to demonstrate the three parts above.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reason to discuss music temperaments,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 realm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meanwhi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music” befor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describes how to think about “music”.
The second chapter probes into “ the View of Music in Jin Shu”. It tries to discuss why music always combines with “Chi”, “Yin-Yang-Wu-Xing” and four seasons in ancient China; at the same time,it explains why the theory of “detecting climate” is so important in Chinese music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tretch of the former chapter because Chinese view of music temperaments origins from “Chi”. It mainly discusses “Music Temperaments in Jin Shu”. So, in the chapter, I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an Fen Sun Yi, just intonation, and Xun Xu’s flute- temperament in the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discuss “Music Theories of Ruan Ji and Ji Kang.” Both of them try to build up the metaphysical system resulting from Chuang Tzu’s cosmology of “Chi” transformation . Besides, they add the new epochal points of Wei- Jin metaphysics . For example, Ruan Ji took the “Tao of Nature” as the origin of music ,however, he supported to use Confucian “Li and Yue” to cultivate people. Ruan Ji’s thought showed the characters of Wei- Jin metaphysics to combin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to Ji Kang, he used the method of argumentation and reasoning to depr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feelings in order to show the objective meaning in music.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explore “Music-Fu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ccording to Yan Kejun’s “Quan Shan Gu San Dai Qin Han San Guo Liu Chao Wen”, there are more than 30 music- fus in the period; meanwhile, these articles add some new kinds of instruments like pipa, nomad lute and konghou in the content, enlarging many aspects in the amount and the content. Besides, music-fu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lso inherit the literatural creating pattern of music-fus in Han dynasty like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instrumental materials, musicians who make the instruments, singing in the process of playing music, and the effect of music . Hence, in the chapter, I mainly analyze the music-fus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 , I explore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Secondly, I try to discuss Mei Cheng’s “Seven Stimuli” in Han dynasty for it is the origin of music-fus’ .Thirdly, I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Wei-Jin metaphysics in music-fus. Fourthly, I discuss the concept of “Harmony” in these article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Metaphysical Realm of Music”. In the chapter, I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with music temperaments,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fus. For music itself has two different characters, including concrete sounds and metaphysical spirit, some scholars then stress on the temperaments while some focus on the metaphysical realm . However, no matter what aspect the scholars concentrate on, I consider it is incomplete because spiritual realm depends on music sounds to display. Hence,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you wu and tiyong of Wang Bi, I integrate these three parts into a whole to display the realm of music.
The seventh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summarizing the discussion in the thesis. I obtain several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 in Chinese viewpoint, music and all things on earth stem from “Chi”, and the perfect condition of “Chi” is “Harmony”. Hence, music means the sublime Harmony which can harmonize heaven and earth, four seasons and Yin-Yang-Wu -Xing. Secondly, for the motion of “Chi” is quite regular , ancient Chinese then use the numbers to display the law and order, and this is the base of music temperaments. Thirdly, Ruan Ji and Ji Kangs’ music thought originate from the cosmology of “Chi” transformation, and they add some epochal characters in the theories to show a new aspect in music. Fourthly, music-fus display different cultural meaning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flourish of vulgar music and Hu music, the influence of metaphysics, the view of nature, and etc. Fifthly, I try to use the method of Wang Bi to connect music temperaments, music theories and music realm to comprise the phenomenal sounds and metaphysical realm to show the highest “Harmony” in music.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之導出及研究進路………………………………………1
第二節 研究方法………………………………………………………7
第三節 文獻回顧………………………………………………………7
第四節 本論文之意義與價值…………………………………………10
第二章 《晉書.律曆志》之音樂觀尋繹……………………………13
第一節 「妙本於陰陽,義先於律呂,觀四時之變,察五行之聲」之歷史流衍………………………………………………………………14
一、風、氣、陰陽、五行概念之溯源………………………………16
二、音樂與「氣」之關係……………………………………………19
第二節 候氣說………………………………………………………46
一、「物類相召」之原理……………………………………………47
二、「候氣說」之發展………………………………………………48
三、「候氣說」之詮釋與評價………………………………………51
四、小結………………………………………………………………55
第三章 論《晉書.律曆志》之律制…………………………………57
第一節 荀勖定律之緣起………………………………………………58
第二節《晉書.律曆志》之律制演繹………………………………62
一、荀勖尺……………………………………………………………62
二、五度相生律與三分損益律………………………………………64
三、純律………………………………………………………………66
四、《晉書.律曆志》所論之「複合律制」………………………68
五、《管子.地員篇》之「三分損益律」…………………………73
六、 《晉書.律曆志》所論《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律篇》之音律………………………………………………………………………75
七、《晉書.律曆志》所論《淮南子.天文篇》之音律…………82
八、《晉書.律曆志》所論《史記.律書》之音律―針對「律數」一節提出「蕤賓為重上」之說…………………………………………87
九、《晉書.律曆志》所論《漢書.律曆志》之音律……………92
十、《晉書.律曆志》所論《後漢書.律曆志》之音律…………93
第三節 荀勖「笛律」………………………………………………101
一、發音原理…………………………………………………………101
二、管口校正…………………………………………………………104
三、生律法與孔距校正………………………………………………105
四、笛上三調…………………………………………………………108
五、小結………………………………………………………………111
第四章 阮籍<樂論>與嵇康<聲無哀樂論>之思想釐析……………113
第一節 阮籍之<樂論>思想釐析……………………………………114
一、音樂產生的根源:「此自然之道,樂之所始也。」…………114
二、儒家樂論與道家思想之融合……………………………………119
第二節 嵇康之<聲無哀樂論>思想釐析……………………………133
一、由「聲、音、樂」三層概念界定<聲無哀樂論>內容之商榷…134
二、音聲之自然和理…………………………………………………137
三、聲、情關係:「心之與聲,明為二物」………………………141
四、音樂與文學之殊異性……………………………………………152
五、<聲無哀樂論>中的審美意識……………………………………155
六、小結………………………………………………………………157
第五章 異彩紛呈的魏晉樂賦………………………………………160第一節 魏晉音樂之文化現象………………………………………160
一、士人知音愛樂之風盛行…………………………………………162
二、俗樂及胡樂之興盛………………………………………………166
第二節 魏晉樂賦之濫觴……………………………………………169
一、枚乘<七發>中首發之創作程式…………………………………169
二、枚乘<七發>之音樂觀……………………………………………171
第三節 玄學影響下之樂賦…………………………………………172
一、嵇康之<琴賦>……………………………………………………172
二、成公綏之<嘯賦>…………………………………………………184
第四節 魏晉樂賦之多元面貌………………………………………195
一、強調「器合自然」之樂賦―以傅玄之<箏賦>、<琵琶賦>及成公綏之<琵琶賦>為代表………………………………………………………………………195
二、抒情寫意之樂賦―以潘岳之<笙賦>為代表……………………196
三、反映貴遊之風之樂賦―以曹毗之<箜篌賦>為代表……………199
四、軍旅用樂之樂賦―以陸機之<鼓吹賦>及谷儉<角賦>為代表…201
五、描繪異族音樂之樂賦―以杜摯之<笳賦>為代表………………203
六、描寫綜合藝術之樂賦―以夏侯湛之<鞞舞賦>及張載之<鞞舞賦>為代表……………………………………………………………………205
第五節 尚「和」之音樂觀…………………………………………207
第六節 小結…………………………………………………………209
第六章 暢玄體和之音樂境界………………………………………211
第一節 具體的音聲之美……………………………………………211
一、音律………………………………………………………………211
二、音色………………………………………………………………213
三、旋律………………………………………………………………214
四、節奏………………………………………………………………216
第二節 主體之精神體驗……………………………………………217
一、老莊以道境喻樂境………………………………………………217
二、魏晉文人對樂境之嚮往…………………………………………219
第三節「以大和為至樂」之境界……………………………………223
一、有無之辯證………………………………………………………224
二、音樂之兼含有無…………………………………………………226
三、由音樂審美所開顯的心靈之遊…………………………………229
第四節 小結…………………………………………………………232
第七章 結論—會而共成一天………………………………………234
參考書目………………………………………………………………239
一、專書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鄭元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何晏等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周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
瀧川龜太郎撰,《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張文虎著,《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
班固撰,《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
司馬彪著,《後漢書志》,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沈約撰,《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蕭子顯撰,《新校本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魏收、謝啟昆撰,《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附索引一》,台北:鼎文書局,1980。
劉昫撰,《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
趙爾巽、柯劭忞編纂,《清史稿》,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
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鄭樵撰,《通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56。
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戴震撰,《中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冬珍、徐文助、陳郁夫、陳麗桂校注,《管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王弼等著,《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1。
憨山釋德清註,《莊子內篇註》,台北:建康書局,1956。
林希逸著,《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朱熹集注,《孟子集注》,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
梁啟雄著,《荀子柬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王愷鑾校正,《尹文子校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公孫龍撰,《公孫龍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台北:華正書局,1975。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5。
王利器著,《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桓譚撰、孫馮翼輯注,《桓子新論》,台北:中華書局,1981。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黃帝素問靈樞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劉劭撰、劉�耵`,《人物志》,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葛洪撰,《抱朴子》,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張載撰,《張子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
嚴可均校輯,《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嚴可均校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嚴可均校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99。
簫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劉勰著、詹�y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彭叔夏撰,《文苑英華》,台北:台灣華文書局,1965。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6。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台北:文光出版社,1974。
李昉編纂,《太平御覽》,台北:新興書局,1959。
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1。
余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
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左松超著,《說苑集證》,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唐武后撰,《樂書要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台北:中文出版社,1990。
沈括著,《夢溪筆談》,香港:中華書局,1987。
段安節撰,《樂府雜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封演撰,《封氏聞見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蔡邕撰,《琴操》,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張國光點校,《金聖嘆批才子古文》,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唐寅撰,《唐伯虎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4。
朱載堉撰,《律學新說》,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朱載堉撰、馮文慈點注,《律呂精義內篇》,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子部.御製律呂正義後編》,台北:世界書局,1988。
二、今人論著
趙�悀孝菕A《等韻源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張錦鴻著,《基礎樂理》,台北:大陸書店,1984。
戴念祖著,《朱載堉:明代的科學和藝術巨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戴念祖著,《中國物理學史大系.聲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吳釗著,《追尋逝去的音樂蹤�晼X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王光祈編,《中國音樂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楊蔭瀏著,《中國音樂史綱》,台北:樂韻出版社,1996。
蕭興華著,《中國音樂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金文達著,《中國古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劉再生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陳應時、陳聆群主編,《中國音樂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孫敏、王麗芬著,《洛陽古代音樂文化史�晼n,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王耀華、杜亞雄編著,《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王耀華等著,《中國傳統音樂樂譜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黃翔鵬著,《溯流探源—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黃翔鵬著,《傳統是一條河流》,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黃翔鵬編著,《中國傳統音樂一百八十調譜例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台北: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
丹青藝叢編委會編,《中國音樂詞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杜亞雄著,《中國傳統樂理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杜亞雄、秦德祥著,《中國樂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杜亞雄著,《民族音樂學概論》,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
吉聯抗譯注,《春秋戰國秦漢音樂史料譯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吉聯抗輯譯,《魏晉南北朝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吉聯抗譯注,《嵇康.聲無哀樂論》,北京:人民音出版社,1982。
李純一著,《困知選錄》,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馮文慈主編,《中外音樂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劉志明著,《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4。
Sachs Curt著、林勝儀譯,《比較音樂學》,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2。
丘瓊蓀校釋,《歷代樂志律志校釋》,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繆天瑞著,《律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陳應時著,《中國樂律學發微》,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童忠良著,《對稱樂學論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吳南薰著,《律學會通》,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
崔憲著,《探律集》,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王洪軍著,《鐘律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王子初著,《荀勖笛律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王子初著,《殘鐘錄》,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王子初著,《中國音樂考古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王德塤著,《中國樂曲考古學理論與實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劉承華著,《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郭平著,《魏晉風度與音樂》,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林謙三著,《東亞樂器考》,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彭吉象主編,《中國藝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葉明媚著,《古琴音樂藝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苗建華著,《古琴美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許健編著,《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修海林、羅小平著,《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修海林著,《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蔡仲德著,《音樂與文化的人本主義思考》,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蔣孔陽著,《先秦音樂美學思想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葉純之、蔣一民著,《音樂美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李美燕著,《琴道與美學: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之研究:自先秦兩漢迄魏晉南北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徐麗真著,《嵇康的音樂美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張蕙慧著,《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恩里科.福比尼(Enrico Fubini)著、修子建譯,《西方音樂美學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蒂埃里.德.迪弗著、秦海鷹譯,《藝術之名:為了一種現代性的考古學》,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
愛德華.漢斯立克著、楊業治譯,《論音樂的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于潤洋著,《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沈冬著,《唐代樂舞新論》,台北:里仁書局,2000。
李天民、余國芳著,《中國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有限公司,2000。
錢鍾書著,《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宗白華著,《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宗白華著,《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敏澤著,《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7。
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張涵、史鴻文著,《中華美學史》,北京:西苑出版社,1995。
樓昔勇著,《美學導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劉墨著,《中國藝術美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袁濟喜著,《和:審美理想之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袁濟喜著,《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羅曼.英加登著,《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Tatarkiewcz Wladyslaw著、劉文潭譯,《西洋古代美學》,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9。
胡厚宣撰,《甲骨學商史論叢》,台北:台灣大通出版社,1972。
羅振玉著,《殷虛書契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
于省吾著,《殷契駢枝全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錢穆著,《中國學術史思想史論叢》,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申著,《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五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方東美著,《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李漢三著,《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維新書局,1978。
陳麗桂著,《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余英時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1。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附補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著,《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理,《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香港:中華書局,1998。
陳鼓應著,《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王淮注釋,《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孫以楷主編,陳廣忠、梁宗華著,《道家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祥龍著,《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
Needham Joseph著、陳立夫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黑格爾著,《哲學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余敦康著,《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戴璉璋著,《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著,《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
湯用彤撰,《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湯一介著,《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何啟民著,《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學生書局,1990。
高華平著,《玄學趣味》,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康中乾著,《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吳冠宏著,《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
羅宗強著,《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逯耀東著,《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
莊耀郎著,《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
何啟民著,《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78。
范子燁著,《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王曉毅著,《王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余敦康著,《何晏王弼玄學新探》,山東:齊魯書社,1991。
高晨陽著,《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曾春海著,《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童強著,《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張節末著,《嵇康美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莊萬壽著,《嵇康研究及年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謝大寧著,《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萬繩楠著,《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廖國棟著,《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余江著,《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馬積高著,《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琳著,《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徐公持編著,《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郭建勛著,《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李豐楙著,《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1986。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錢鍾書著,《七綴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
丘光明著,《中國度量衡》,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席澤宗著,《中國天文學史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徐復等編,《古代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Bodde Derk. Essay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Gulik, R.H.Van. 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Tokyo: Sophia University, 1969.
Freeman Kathleen. The Pre-Socratic Philosophers: A Companion to Diels, fragmente der Vorsokratiker.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Ingarden Roman. trans.by Czerniawski Adam. The Work of Music and the Problem of Its Ident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Malcolm Budd. Values of Art. London: Penguin Press.1995.
Rameau Jean-Philippe. Treatise on Harmony. trans. by Gossett Philip.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71.
Stephen Davies. Musical Meaning and Express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三、碩博士論文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
莊耀郎,《王弼玄學》,國立台灣師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陳昌明,《從形體觀論六朝美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沈冬,《隋唐西域樂部與樂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陳玉燕,《魏晉音樂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韻涵,《嵇康<聲無哀樂論>與阮籍<樂論>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鄭明慧,《嵇康與漢斯里克音樂美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楊旋,《嵇康之養生觀與樂論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吳明芳,《阮籍嵇康音樂美學思想及其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5。
張珍禎,《嵇康<聲無哀樂論之玄學思維—論題架構的思想格局對魏晉思潮之回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何淑雅,《嵇康之音樂思維及其藝術精神—魏晉玄學的一個側面:美感世界與道的追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郭慧娟,《魏晉樂賦的音樂美學觀》,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戴伊澄,《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楊佩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董蕊,《魏晉音樂賦初探》,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4。
孫鵬,《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何美諭,《魏晉樂論與樂賦音樂審美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
徐恩廣,《從「吹聲」到「異響」--論上古至魏晉「嘯」的音樂文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郭璟瑩,《魏晉名士養生思想研究—以養生成仙思想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期刊
黃翔鵬,<樂問—中國傳統音樂歷代疑案百題>(上),《音樂研究》,1997年第3期,頁5-24。
黃翔鵬,<樂問—中國傳統音樂歷代疑案百題>(中),《音樂研究》,1997年第4期,頁14-33。
黃翔鵬,<樂問—中國傳統音樂歷代疑案百題>(下),《音樂研究》,1998年第1期,頁38-57。
劉再生紀錄整理,<楊蔭瀏關於音樂問題的一次談話>,《音樂研究》,2003年第3期,頁24-29。
蒲亨建,<樂學與律學關係中的一個疑問—以五度相生原理為例>,《中國音樂學》,1994年第3期,頁132-136。
夏野,<中國古代音階的變遷和樂律理論的演進>,《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頁1-8。
杜亞雄,<「旋宮」、「犯調」之我見>,《中國音樂學》,2003年第3期,頁133-137。
李俊龍,<讀五音和《律原》>,《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3年第9卷,第8期,頁55-58。
郭小利,<三分損益律與五度相生律兩者關係之辨析>,《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頁21-22。
王潤婷,<中國調式音樂理論之探討>,《藝術學報》,1996年12月,第59期,頁157-166。
劉勇,<何為「同均三宮」―「同均三宮」研究綜述>,《音樂研究》,2000年第3期,頁71-80。
陳其翔、陸志華,<旋宮論—右旋還是左旋>,《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報》,1996年第4期,頁33-39。
唐繼凱,<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與律呂之學—中國傳統律呂之學及律曆合一學說初探>,《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頁24-32。
劉道遠,<中國古代十二音律釋名及其與天文曆法的對應關係>,《音樂藝術》,1988年9月,第3期,頁10-16。
郭樹群,<試論自然倍音列對中華民族早期樂律思維的影響>,《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頁8-15。
郭樹群,<試論自然倍音列對中華民族早期樂律思維的影響>(二),《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頁4-10。
崔憲,<先秦樂律的歷史流變>(上),《黃鐘》,1994年第1期,頁1-9。
崔憲,<先秦樂律的歷史流變>(上),《黃鐘》,1994年第2期,頁16-20。
傅榮賢,<京房律學略論>,《中國音樂》,1992年第2期,頁37-38。
E.G..麥克倫、黃翔鵬、孟憲福譯,<曾侯乙青銅編鐘—巴比倫的生物物理學在古中國>,《中國音樂學》,1986年9月,第3期,頁96-112。
陳正生,<從「泰始笛」的複製談同均三宮等問題>,《中國音樂》,1997年第3期,頁29-30。
陳正生,<笛律與古代定音樂器製作>,《黃鐘》,2003年第1期,頁73-77。
王洪軍,<《國語.周語下》的鐘律文獻再解讀>,《中國音樂學》,2006年第4期,頁13-19加67。
修海林,<曾侯乙編鐘六陽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階型態>,《中國音樂》,1988年第1期,頁9-11。
張子銳,<古代陰陽說在樂器製作實踐中的運用>,《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16-20。
沈冬,<先秦律學考>,《台大中文學報》,1991年6月,第4期,頁341-358。
沈冬,<蔡元定十八律理論平議—兼論朱子與「律呂新書」>,《台大中文學報》,1995年4月,第7期,頁121-154。
陳萬鼐,<朱載堉律學之研究>,《東吳文史學報》,1990年3月,第8期,頁267-326。
陳萬鼐,<漢京房六十律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學刊》,1981年7月,第11期,頁1-25。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的基準:談王堆的竽律>,《故宮文物月刊》,1984年1月,第1卷第10期,頁49-55。
劉美枝,<<試從漢代樂律思想略論樂律與曆法之關係>,《台灣音樂研究》,2006年10月,第3期,頁21-44。
張蕙慧,<呂氏春秋的音樂觀與樂律學>,《新竹師範學報》,1987年12月,第1期,頁129-157。
李成渝,<《管子》、《呂氏春秋》生律法之異同>,《黃鍾》,1999年第4期,頁70-73。
陳應時,<《管子》、《呂氏春秋》的生律法及其它>,《黃鍾》,2000年第3期,頁64-68。
陳應時,<律學四題>,《中國音樂》,1992年第2期,頁29-32。
陳萬鼐,<漢京房六十律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981年7月,第11期,頁1-25。
王子初,<京房和他的六十律>,《中國音樂》,1984年第3期,頁24-26。
陳正生,<60律360律評析>,《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3月,第78卷第1期,頁15-17。
徐復觀,<呂氏春秋及其對漢代學術與政治的影響>,《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972年9月,第14期,頁1-53。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頁24-34。
樂愛國,<《管子》的陰陽五行說與自然科學>,《管子學刊》,1994年第3期,頁9-13。
梁韋弦,<《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月紀》及《周髀算經》所記之節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5期,頁10-12+30。
張乾元,<呂律中的時空合一觀>,《宿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84-86。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陰陽家>,《教學與研究》, 1989年6月,第11期,頁159-187。
劉長林,<陰陽的認識論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9月,第5期,頁25-32。
黃一農、張志誠,<中國傳統候氣說的演進與衰頹>,《清華學報》,1993年6月,第23卷第3期,頁125-147。
高柏園,<阮籍<樂論>的美學意義>,《鵝湖》,1992年6月,第17卷第12期,頁34-44。
周大興,<阮籍<樂論>的儒道性格評議>,《中國文化月刊》,1993年3月,第161期,頁61-80。
劉運好,<阮籍《樂論》與正始美學理想>,《皖西學院學報》,1999年2月,第15卷第1期,頁17-22。
修海林,<「樂」作為文化行為方式的存在-答劉再生《聲無哀樂論》兼及今譯的概念理解問題>,《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81-83。
謝大寧,<試析<聲無哀樂論>之玄理>,《中國學術年刊》,1997年3月,第18期,頁159-173。
朱明基,<關於《聲無哀樂論》中「聲」的表述方式探討>,《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探索》,1999年4月,頁39-42。
蕭振邦,<嵇康<聲無哀樂論>探究—兼解牟宗三疏>,《鵝湖學誌》,2003年12月,第31期,頁1-62。
嵫冉,<愈辯愈明真理在-《樂記》、《聲無哀樂論》學術討論會紀略>,《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第3期,頁3-8。
李明,<試釋《聲無哀樂論》之「聲」>,《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頁12-18。
李美燕,<從<聲無哀樂論>探析嵇康的「和聲」義>,《鵝湖月刊》,2001年3月,頁40-50。
李耀南,<作為「自然之理」的聲無哀樂—嵇康《聲無哀樂論》的一種解讀>,《鵝湖月刊》,2004年9月,頁19-32。
王志成,<嵇康《聲無哀樂論》「聲」之焦點透視>,《藝術百家》,2001年第3期,頁104-105。
蕭馳,<嵇康與莊學超越境界在抒情傳統中之開啟>,《漢學研究》,2007年6月,第25卷第1期,頁100-129。
高柏園,<論莊子與嵇康的養生論>,《鵝湖》,1989年10月,第172期,頁11-18。
李豐楙,<嵇康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女子文理學院學報》,1979年6月,第2期,頁37-66。
吳甿,<嵇康「聲心異軌」論及其音樂美學>,《鵝湖月刊》,1985年10月,第124期,頁48-53。
吳冠宏,<嵇康<明膽論>之明膽關係試探>,《東華漢學》,2003年2月,頁261-282。
李美燕,<「琴道」在漢代的歷史定位與文化意義>,《中國學術年刊》,1999年3月,第20卷,頁267-294+606。
錢雯,<清峻:嵇康的玄思與詩情>,《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9月,第30卷第5期,頁565-569+573。
李美燕,<高羅佩論古琴音樂之美—以《琴道》的論述為主>,《藝術評論》,2007年第17期,頁211-229。
李美燕,<《史記.律書》中「律曆一體」的天人宇宙觀>,《國文學報》, 2003年12月,第34期,頁119-139。
周大興,<有邪?無邪?—王弼對《老子》之道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9月,第20期,頁145-175。
吳冠宏,<王弼聖人有情說與儒、道、玄思想之關涉與分判>,《國文學報》,2007年12月,第42期,頁55-86。
陳鼓應,<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2004年6月,第22卷第1期,頁
1-20。
莊耀郎,<王弼之有無義析論>,《國文學報》,1992年6月,第21期,頁145-166。
高晨陽,<論玄學「有」「無」範疇的根本義蘊>,《文史哲》,1996年6月,第4期,頁26-32。
葛榮晉,<魏晉玄學「有無之辯」的邏輯發展>,《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37-53。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1993年6月,第22期,頁105-134。
莊耀郎,<魏晉玄學釋義及其分期之商榷>,《鵝湖學誌》,1991年6月,第6期,頁33-61。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義>,《哲學與文化》,2006年8月,第33卷第8期,頁67-81。
王葆玹,<魏晉玄學與情感主義倫理學說>,《哲學與文化》,1995年11月,第22卷第11期,,頁1034-1042。
王曉衛,<魏晉的樂賦及當時的看重清音之風>,《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21卷第6期,頁71-78。
劉志偉,<《文選》音樂賦創作程式與美學意蘊發微>,《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9月,第33卷第5期,頁21-25。
韓暉,<《文選》音樂賦類名與蕭統音樂觀探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7月,第42卷第3期,頁72-76。
侯立兵,<漢魏六朝音樂賦的文化考察>,《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7月,第25卷第4期,頁1-4。
小尾郊一著、高輝陽譯,<魏晉文學所表現的自然及自然觀>(一),《藝術學報》,1988年6月,第42期,頁77-135。
宗明華,<莊子與魏晉文學中的隱逸思想>,《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月,第23卷第2期,頁31-35。
蔡明玲,<從漢匈關係的視域討論胡笳在漢文化中的意義展演>,《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第33卷第3期,頁18-25。
羅藝峰,<中國音樂的意象美學論綱>,《中國音樂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亞州研究中心,香港民族音樂學會,1995,頁19-40。
李曙明,<天人心音論—音樂存在方式觀>,《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專輯,頁17-1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錢穆著,《中國學術史思想史論叢》,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2.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3. 牟宗三著,《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4. Needham Joseph著、陳立夫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5. 逯耀東著,《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
6.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之審美觀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7. 王潤婷,<中國調式音樂理論之探討>,《藝術學報》,1996年12月,第59期,頁157-166。
8. 沈冬,<先秦律學考>,《台大中文學報》,1991年6月,第4期,頁341-358。
9. 沈冬,<蔡元定十八律理論平議—兼論朱子與「律呂新書」>,《台大中文學報》,1995年4月,第7期,頁121-154。
10. 陳萬鼐,<朱載堉律學之研究>,《東吳文史學報》,1990年3月,第8期,頁267-326。
11. 陳萬鼐,<漢京房六十律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學刊》,1981年7月,第11期,頁1-25。
12. 陳萬鼐,<中國古代音樂的基準:談王堆的竽律>,《故宮文物月刊》,1984年1月,第1卷第10期,頁49-55。
13. 劉美枝,<<試從漢代樂律思想略論樂律與曆法之關係>,《台灣音樂研究》,2006年10月,第3期,頁21-44。
14. 張蕙慧,<呂氏春秋的音樂觀與樂律學>,《新竹師範學報》,1987年12月,第1期,頁129-157。
15. 陳萬鼐,<漢京房六十律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981年7月,第11期,頁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