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13年6月15日)。一○二年第二十四週內政統計通報(101年身心障礙者福利統計)。2013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7516&page=0
方麗芬(2007)。專科護理師工作職能之研究-以署立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臺中市。王若權(2010)。高職特教班教師對職場實習輔導及相關人員角色與功能省思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彰化縣。王淨樺(2012)。高級職業學校綜合職能科職場實習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王惠美(2012)。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服務人員職能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14。朱正雄(2011)。初任幼兒園園長專業職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臺東縣。行政院主計處(2011年3月)。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2012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8854&ctNode=5479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9年6月)。98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提要分析。2012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61&type_id=0&mcata_id=0&cata_id=&site_id=&group_id=0&rule_id=0&syear=&smonth=&SearchDataValue=&page=2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2a)。國內外有關人力發展重要消息彙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就業市場情勢月報,6,29-3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2b)。國內外有關人力發展重要消息彙集。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就業市場情勢月報,7,28-34。
吳婉菁(2009)。警察人員的一般職業能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李右婷與吳偉文(2003)。Competency導向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
李怡秀(2010)。連鎖便利商店區督導職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臺北市。李昭靜與孫仲山(2009)。國民小學教師必備的一般職業能力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79。2013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9/79-11.htm
李嘉哲(2008年11月)。管理職能模型之建置-以A公司為例。林文政(主持人),管理職能發展。第十四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
李錦珠(2012)。商務旅遊管家之職能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高雄市。李忠浩(2003)。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班職場實習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汪芷瑋(2009)。1999專線客服人員職能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臺北市。身心障礙學生職業教育資源網站(2004年3月8日)。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職業學程課程綱要。2012年9月22日,取自:http://www.cter.edu.tw/edu/sub-career-02.asp
周孝慈與鄭晉昌(2005年11月)。某金控公司管理職能模式之建立及管理發展之研究。張火燦(主持人),職能管理。第十一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
周美珠(2011)。庭園餐廳店經理工作職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桃園縣。林正修與黃彥傑(1999)。成功銷售人員應具備之特性。流通世界,104,93-95。
林宏旻(2005)。高職特教班職場實習及職業輔導現況與問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林宏旻(2006)。淺談高職特教班職場實習現況、問題與建議。特教通訊,35,43-46。
林建仲、林金池、鍾政宏與邱于秦(2012)。商管學生服務業導向基本能力指標發展研究。經營管理研究所會議論文,美和科技大學。
林庭芬(2010)。採購人員核心職能與工作績效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臺南市。門市服務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2006年1月12日)。
洪旻琪(2006)。高職特教班綜合職能科畢業生生活現況與工作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曼莉與林家繽(2011)。推動高職特教班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所面臨的困境與其因應之道。特教園丁,26(3),9-15。
范秀妹(2002)。雇主對視覺障礙者非專業技能的職業能力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徐瀚爵(2010)。餐飲連鎖店店長工作職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臺中市。特殊教育法(2009年11月18日)。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03年8月7日)。
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2010年12月31日)。
翁苓芳(2011)。保險業務人員職能與績效的關係研究-以A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南市。高淑琴(2009)。雇主對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職場實習準備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2年9月12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張大惠(2011)。從綜合職能科職場實習看產學合作推動技職學生至企業實習。商業職業教育,122,53-56。張碧霞與廖錦文(2011)。因應變革國民小學會計人員須具備的核心職能。主計月刊,666,61-67。
教育部(2000)。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職業學程課程綱要。
教育部統計處(2013年3月14日)。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2013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 Page= 19989&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Index=1
梁敏全(2004)。連鎖書店業門市人員專業職能之初探-以顧客價值及工作流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新北市。許素彬(2010)。影響身心障礙者就業狀況之因素探討-以臺中市為例。靜宜人文社會學報,4(1),235-273。許慧香(2007)。公立就業服務中心協助雇主進用身心障礙者工作之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6(2),110-114。郭世育(2002)。高職特殊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
陳建賓(2006)。便利商店產業人力派遣運用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陳鵬(2010)。職業能力觀演變的歷史邏輯及其理論述評—基於能力本位教育與培訓發展的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6,54-57。
游嬿霖(2009)。科技產業知識工作者核心職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華珮君(2008)。廚師專業職能與職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桃園縣。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仁豪(2007)。3C門市服務人員之性格職能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 -以Seednet中區門市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黃啟賓(2012)。警察職能建構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8(1),99-136。黃敏雄(2010)。職業基礎能力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黃清輝(2006)。高職特教班學生非專業技能的職業能力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市。黃意文、陳弘順與游美喜(2010)。專業職能需求之分析式質性研究-以報關從業人員為例。僑光學報,33,53-65。楊子興(2009)。運動健身俱樂部之場館經理人職業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桃園縣。楊明憲(2008)。連鎖便利商店店長職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臺北市。楊琇伃(2010)。台灣高科技產業研發主管之職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雲林縣。楊麗珍(2008)。臺北市高職特教班學生校外職場實習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劉子綾(2006)。教育訓練單位員工之職能研究-以N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賴宗飛(2005)。全職與兼職員工在工作價值觀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聯性之比較研究-以中部某連鎖便利商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臺中市。應立志、陳淼勝、鄭如玲與潘美秋(2010)。臺灣圖書出版業文字編輯專業職能之研究。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1),75-97。謝政祐(2009)。加盟連鎖業職員職能與績效關聯度之分析-以便利商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理技術學院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新北市。鍾佩璇(2011)。職能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教育訓練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鍾嘉琪(1998)。台灣便利商店連鎖力調查。流通世界,86,53。
職業學校法(2010年6月9日)。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haran B. Merriam)。臺北市:五南。
魏梅金(譯)(2002)。才能評鑑法:建立卓越績效的模式(原作者:Spencer & Spencer)。臺北市:商周。
蘇敏(2010)。三峽庫區移民職業能力的目標分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15,42-44。
貳、英文部分
Alfred Cuschieri, M.D., Nader Francis, Joy Crosby, B.Sc., & George B Hanna, Ph.D. (2001). What do master surgeons think of surgical competence and revalid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182(2), 110-116.
Bakar, A., & Hanafi, I. (2007). Assess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of Technical-Vocational Students in Malaysi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3(4), 202-207.
Barbara Bassot. (2012). Caree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model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12(1), 31-42.
Boyatzis, R. E. (1982). The Competence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ardy, R. L. & Selvarajan, T. T. (2006). Competencie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siness Horizons, 49, 235-245.
Chisholm, M. E., & Ely, D. P. (1976). Media Personnel in Education: a Competency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nnis, M. R. (2008). Competency model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role of th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12, from http://www.careeronestop.org/competencymodel/
Glosson, L. R., & Schrock, J. R. (1985). Competencies Needed for Articulation Among and Between 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Food Technology Programs in Texa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266262)
Hans Heijke, Christoph Meng, & Catherine Ris.(2003). Fitting to the job: the role of generic and vocational competencies in adjustment and performance. Labour Economics, 10(2), 215-229.
Harm Biemans, Renate Wesselink, Judith Gulikers, Sanne Schaafsma, Jos Verstegen, & Martin Mulder. (2009). Towards Competence‐Based VET: Dealing with the Pitfall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61(3), 267-286.
Hayes, J. L. (1979). A new look at managerial competence: The AMA model of worth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view, 68(11), 2-3.
info_documents/OPDRLiteratureReview.pdf
Lawrette Axley. (2008). Competency: A Concept Analysis. Nursing Forum, 43(4), 214-222.
Ledford, G. E. (1995). Paying for the skil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of knowledge workers.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Review, 2(4), 55-62.
Lynn Maud Jeffrey & Margaret Ann Brunton. (2011).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mpetenci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63(1), 57-75.
McClelland, D. C. (1973).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1), 1-14.
Overtoom, C. (2000). Employability Skills: An Update. ERIC Digest No. 220.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12, from http://www.brownfields-toolbox.org /files/employability_skills.pdf
Parry, S. B. (1998). Just What Is a Competency? And Why Should You Care? Training, 35(1), 58-64.
Saquib Yusaf Janjua, Malik Asghar Naeem, & Farrukh Nawaz Kayani. (2012). the Competence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a Classification Model for Employee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Business, 4(1), 396-404.
Spencer, L.M., & Spencer, S.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Ulrich, D., Brockbank, W., Yeung, A.K., & Lake, D.G. (1995). Human Resource Competencie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4(4), 473-495.
Zoltán Kovács, Beáta Pató, & Noémi Elbert. (2011). Competence Requirement Deter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upply Chains. Problems of 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2, 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