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4 07: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俊良
研究生(外文):CHEN, CHUN-LIANG
論文名稱:金屬製造業跨領域合作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Strategy for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指導教授:王政彥王政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Yen Wang
口試委員:王政彥許文宗李昭蓉
口試委員(外文):Cheng-Yen WangHSU,WEN-TSUNGLI,CHAO-JUNG
口試日期:2019-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金屬製造跨領域合作群聚
外文關鍵詞: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industry clust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文摘要
金屬製造業是台灣工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相當重要產業。台灣金屬製造業多數為中小企業,從早期的代工製造-原廠委託製造代工,慢慢的轉型為委託設計代工,甚至到自我品牌的崛起過程中,發展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但近年來在面對中國或是新興國家技術日漸成熟的挑戰,還有全球經濟景氣不穩定,使得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企業是否能透過跨領域合作策略的應用及創新,來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本研究目的旨一、探討台灣金屬製造業的業狀況,了解分析目前的優劣勢找出適合提升產業競爭力的策略;二、台灣金屬製造建立跨領域合作同盟夥伴與跨領技術的影響;三、探討台灣金屬製造業跨領域合作策略與創新對產業績效的影響。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經蒐集訪談資料後,分析討論結論如下:
一、 未來企業必須採取互相合作方式進行跨領域合作或跨領域技術創新來提升競爭力。
二、 企業在營運或管理模式,組織跨域學習將會是企業文化、教育訓練等一個相當重要的學習方向。
三、 跨領域的合作過程中,會提升產業的創造及創新力,同時讓組織更具活力。
四、 未來的台灣金屬製造業會往更加附加價值高的系統產品方面,同時更注重服務價值性而不管是以跨領域合作所形成的產業鏈或是技術能力,「跨領域」都將是一很關鍵的因素。


Abstract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industry. in most circumstances ,it is SMEs who play a major rule within the manufacturing. From the early stage of transforming devopment-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lowly transferred into ODM (Own branding and Manufacturing). they even provide a fine supply chain in the process of its own raising brand. However, whether facing the challenge from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countries or the instability of the world’s economy have let many cooperations into its greatest risk. through applications and innovation bring by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re cooperations able to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veness in whol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1, Discover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 Taiwan by analysing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in the hope of coming up a solu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
2, The impacts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s and innovation of the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 Taiwan by adopting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3, The impacts on coal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echnology after adopting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is research us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th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llect datas.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

1. Future enterprises must adopt the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wa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mpetitiveness.
2. Whether in operating or stewarding, it is crucial for enterprises to acqui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3. Within the process of coalition, not only the potential of innovation will raised, but the enthusiasm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will also been formed.
4. The future Tiawanese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will tend to focus on the products which have more additional value in them. The value of the service will also be highlighted since the industry chain and the ability toward technology remain the important factors within the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台灣金屬製造業定義與產業現況目前策略及問題分析 13
第二節 跨領域技術 23
第三節 金屬製造業與跨領域創新應用挑戰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7
第一節 概念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5
第六節 研究可靠性與有效性 47
第七節 資料處理 48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51
第一節 跨領域合作策略的動機與狀況 51
第二節 企業跨領域合作營運模式之變化 53
第三節 跨領域合作流程 54
第四節 跨領域合作的未來規劃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61
第二節 結論 62
第三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67
一、 中文文獻 67
二、 網路等電子文獻 68
三、 英文文獻 73
附錄 7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75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76


表次
表1-4-1金屬產業分類,產品與成長趨勢 8

表2-1-1台灣金屬手工具產品供應鏈 15
表2-1-2金屬產業行業名稱及定義 17
表2-1-3金屬產業特質及說明 19
表2-1-4針對金屬製品業之 SWOT 分析: 23

表2-2-1自駕汽車功能結構示意圖 30

表3-3-1個案公司基本資料 40
表3-3-2個案公司基本概況比較 41
表3-3-3個案公司受訪者的基本資料與訪談方式如下所示: 42


圖次
圖2-2-1未來工業4.0生產鏈 25
圖2-2-2智慧製造的效益 29

圖2-3-1台灣模具產業落分布 34

圖3-1-1研究架構圖 37

圖3-4-1本研究流程 4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鋼公司,全球鋼鐵產業發展趨勢及行銷策略,民國 100 年 6 月。
天下雜誌,未來工業 4.0,民國 106 年 11 月。
吳芝儀譯(2008)。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 原著(1939)。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 interpretation)。嘉義:濤石文化。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社。
胡幼慧(1996)(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東弘(2005)。定做一個「」訂做一個「?」爸爸-一個新手父親的敘說探究。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建任 作。臺灣鋼鐵產業發展趨勢與鋼價展望,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黃啟峰、黃一德、劉子衙,金屬基本工業能源消費變動因素分析,臺灣能源期刊,民國 102 年 8 月。
經濟部工業局,台灣產業結構優化–三業四化行動計畫,民國 101 年 8 月。
經濟部工業局,我國產業發展策略與措施,民國 102 年 3 月。
盧素涵、陳仲宜,金屬二次加工產業與自動化發展困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民國 101 年 11 月。
謝明瑞,台灣鋼鐵業的發展,國政研究報告,民國 90 年 4 月。
謝志誠,傳統鑄造方法,機械製造,民國 103 年 9 月。
張楊隆,「產業群聚成因,廠商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高科技領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6年
二、網路等電子文獻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15)。產業資訊--產業動向 2015年我國滾珠螺桿市場分析,民國104年3月。取自
https://www.mirdc.org.tw/IndustryNewsView.aspx?Cond=4310,檢索日期 2018/12/10。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8)。新聞室--新聞資料庫 2019年我製造業產值成長率預測全球景氣動能與美中貿易紛爭是關注重點,民國107年10月。取自
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620605426331276153&MSid=1002400602514607613,檢索日期 2018/12/15
ITIS智網。取自 http://www.itis.org.tw/default.aspx,檢索日期 2018/12/20。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8)。新聞室--新聞資料庫 工研院攜手南臺灣跨界吸金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成果展,民國107 年11月。取自
https://www.itri.org.tw/chi/mobile/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 &MmmID=620605426331276153&SSize=10&SYear=2018&MSID=100 2602264773672777,檢索日期 2018/12/25。
中時電子報(2018)。--工商時報 工業4.0 -導入智慧製造金屬製品業拚競爭力,民國105年8月。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817000396-260207,檢索日期 2018/12/19。
Deloitte(2018)。勤業眾信,智慧製造大數據,民國107年9月。取自
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manufacturing/articles/future-smart-manufacturing.html,檢索日期 2018/11/25。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九版,民國100年9月。取自
www.dgbas.gov.tw,檢索日期 2018/11/18。
經濟部工業局全球資訊網(2018)。我國高值化金屬材料產業發展策略與措施,民國101年11月。取自
http://www.moeaidb.gov.tw/external/ctlr?PRO=news.NewsView&id=13347,檢索日期 2018/12/11。
大紀元(2016)。各地分網--亞洲--台灣--地方--高雄--正文金屬中心--ITIS 計畫 我國鑄造品應用產業發展及技術需求。金屬科技展跨領域技術整合是趨勢,民國105年12月。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2/8/n8571956.htm,檢索日期 2019/01/10。
中華民國經濟部(2017)。資訊與服務--業務導覽--工業發展--產業輔導專案計畫--金屬產業 金屬機電傳產維新推動計畫金屬機電傳產維新推動計畫網站。取自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content/Content.aspx?menu_id=13574,檢索日期 2019/01/20。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12)。金屬二次加工產業與自動化發展困境。取自https://www.itis.org.tw/default.aspx,檢索日期 2019/01/20。
崇越論文大賞(2010)。TOPCO 論文題目:市場導向對供應鏈協同合作、創新能力與關係績效之影響-以關係學習為干擾變項。取自
http://thesis.topco-global.com/TopcoTRC/2010_Thesis/E0024.pdf,檢索日期 2019/01/23。
天下雜誌(2015)。人物觀點--CEO觀點 張明輝(2015)。動盪時代,台灣要做的四件事。2015 年 1 月 29 日,取自
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212,檢索日期 2019/01/15。
Spotlight中小企業知識期刊VOL.07(2015)。張殿文,虎與狐 : 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臺北市,天下遠見,民國 94年 5 月。取自
http://spotlight.businesstoday.com.tw/Community/150,檢索日期 2019/01/27
華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Connesia 物聯網平台。取自
https://www.flowring.com/product/connesia/manufacturing.html,檢索日期 2019/01/26。
ITIS智網(2018)。--關於ITIS計畫簡介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取自
http://www2.itis.org.tw/About/AboutITIS.aspx,檢索日期 2019/01/25。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18)。產業資訊--產業動向 群聚帶領傳統產業創新關鍵解析,民國 105 年 9 月。取自
https://www.mirdc.org.tw/IndustryNewsView.aspx?Cond=4325,檢索日期 2019/02/17。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2017)。葉政哲,智慧製造在金屬製品業之應用分析, 2018 中小企業白皮書公布中小企業家數及就業人數創新高,民國 107 年 10 月。取自
https://www.economicnews.tw/2018/10/White-Paper-on-SMEs.html,檢索日期 2019/01/25。
好屋網(2017)。新聞總覽--中時電子報 製造業產值今年上看 19 兆,民國 107 年 10 月。取自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49564185527.html,檢索日期 2019/01/20。
科學月刊(2014)。蔡孟利:如何引導跨領域合作能力的學習。取自
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_6.html,檢索日期 2019/03/10。

Digitimes(2017)。整合跨產業技術能量催生台灣智慧製造風氣,民國 106 年 9 月。取自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package_show.asp?cat=158&cat2=10&id=0000512064_0od14ozr58pzsi53j9rcu&packageid=12457,檢索日期 2019/01/29。
資誠(2015)。台灣企業領袖調查:跨界與轉型CEO領導變革的新思維資誠
www.pwc.tw/zh/news/media/media-20150611.html,檢索日期 2019/02/15。
許育瑞、陳仲宜、黃得晉、楊瑞雯(2015)。金屬製造產業。
https://www.mirdc.org.tw/FileDownLoad/IndustryNews/201562410242499.pdf



三、英文文獻
Automotive Connectivity Evolves to Meet Demands for Speed & Bandwidth, June(2017)
https://www.connectorsupplier.com/evolution-automotive-connectivity-autonomous-ve
Charles, H(2000)International Business. McGraw-Hill Education, 7:768
Global Metals Sector: Prices To Continue To Rise In 2018, Ahead Of A possible Slight Decline In 2019, September 2018
http://www.coface.com.sg/News-Publications-Events/News/Global- metals-sector-prices-to-continue-to-rise-in-2018-ahead-of-a-possible-slight- decline-in-2019
Klaus Schwb(2017)《The Foru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 Indicators, January(2001)
White Paper 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Japan, March(2002)
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by Andrew H.Van de Ven (1986)
The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by Simatupang & Sridharan, 2002
Free Agent Nation by Daniel H.Pink(2001)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by M. E.Porter(198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