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1 06: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建智
研究生(外文):Chien-Chih Huang
論文名稱:不同選股指標之投資績效分析-以台灣就業99指數為探討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Based Investment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aiwan EMP 99 Index
指導教授:張幸惠張幸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n-Hue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4
中文關鍵詞:資本資產定價模式台灣就業99指數三因子模型
外文關鍵詞:Taiwan EMP 99 IndexCAPM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Three-factor 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採用台灣就業99指數做為好公司的代表,選取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計三個年度作為研究期間,再以不同的選股指標,包含: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現金股利率等進行篩選,分別取排名前20檔個股與後20檔個股,作為不同組別進行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M)及三因子模型迴歸分析,並與加權指數與台灣就業99指數進行比較,實證結果發現:若長期持有的話以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及高現金股利率為佳,尤以高現金股利率優,因其各年度報酬率皆優於加權指數及台灣就業99指數之報酬率;而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之選股指標則以長期間才能得到報酬率優於加權指數及台灣就業99指數之報酬率的結果。
This study uses Taiwan EMP 99 Index as the variable of good companies. Empirical period i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This study uses stock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ice-to-earnings, price-to-book, and cash dividend payout ratio to rank the stocks included in the EMP 99 index and form two portfolios of the top twenty stocks and the bottom twenty stocks. The study employs CAPM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and Fama-French three-factor model to estimate the returns of portfolios and further compare them with the returns of Taiwan EMP 99 Index and Taiwan Stock Exchange Capitalization Weighted Stock Index.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tfolios including twenty stocks with the lowest price-to-earnings ratio, the lowest price-to-book, and highest cash dividend payout ratio yield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the portfolios consisting of twenty stocks with the highest price-to-earnings ratio, the highest price-to-book, and the lowest cash dividend payout ratio. The return of portfolio with the highest cash dividend ratio is better than TSEC Weighted Stock Index and the EMP 99 Index in every year of empirical period. When using a buy-and-hold strategy in continuous three-year period, the portfolios with the lowest price-to-earnings ratio and the lowest price-to-book can beat the EMP 99 index and TSEC Weighted Stock Index.
目錄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6
第一節 基金績效 6
第二節 台灣就業99指數 8
第三節 投資組合績效 14
第三章 資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資料來源 23
第二節 資本資產訂價理論 25
第三節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25
第四節 選股指標 26
第四章 實證結果 29
第一節 本益比 29
第二節 股價淨值比 33
第三節 現金股利率 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1
第一節 結論 41
第二節 建議 41
參考文獻 43


圖目錄
圖1 本研究流程圖 5


表目錄
表1 台灣就業99指數成份股名單 24
表2 低本益比名單 29
表3 高本益比名單 30
表4 月平均報酬率-本益比 31
表5 選股指標為本益比之常數項 32
表6 低股價淨值比名單 33
表7 高股價淨值比名單 34
表8 月平均報酬率-股價淨值比 35
表9 選股指標為股價淨值比之常數項 36
表10 低現金股利率名單 37
表11 高現金股利率名單 38
表12 月平均報酬率-現金股利率 39
表13 選股指標為現金股利率之常數項 39
表14 三種選股指標差異性分析(三年度 4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王佩雯(2012)「股票型基金的選股與擇時能力」,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2.王純璧(2014)「共同基金績效評估—擇時能力之探討」,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3.王曉瑩(2012)「人力精簡方法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員工工作不安全感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何氏玉葉(2014)「台灣基金長期是否可以打敗大盤」,碩士論文,義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5.李日益(2014)「價值投資法在日本股市之應用- 2008至2013年日本上市公司實證」,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6.李佩芳(2003)「業績衰退公司之會計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博士班。
7.阮氏紅(2013)「基金過去的績效會影響未來的表現嗎?」,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班。
8.林坤宏(2013)「基本面選股指標與技術分析之投資決策研究」,碩士論文,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9.林秀紀(2014)「股價淨值比、宣告庫藏股買回比率與股價報酬之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
10.周巧晨(2014)「基本面選股策略之投資績效分析-2000年至2013年台灣上櫃公司實證」,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11.范高瑋(2012)「證券交易所得稅宣告對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市場之影響-事件研究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
12.翁崇傑(2015)「高現金殖利率選股投資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13.陳飛龍(2014)「不同本益比投資績效之研究─台灣50與中型100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14.陳榮昌(2002)「台灣股票報酬之結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15.陳錫安(2013)「景氣愈差公職考試愈熱門?論臺灣經濟變數對高普考錄取率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
16.黃奐中(2014)「台灣股票市場超額報酬率與風險、規模、價值、動能之關係—考慮持有時間與產業的差異」,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17.黃筱婷(2012)「台灣股市選股策略之投資績效分析─2000至2011年上市公司實證」,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18.廖耕毅(2014)「薪酬制度對人才的影響:以科技業為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19.蔡翕竹(2010)「大盤報酬率、基金淨流量與基金報酬率相互關係及影響基金報酬率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20.蔡須諸(2014)「不同本益比之關係對股價報酬率與加權指數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21.蔡宸蓁(2014)「懶人投資法可以打敗台灣股價加權指數嗎?」,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22.劉德一(2012)「好公司是好投資嗎?」,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23.賴俞均(2011)「現金減資宣告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24.蕭光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政彥,2006,〈主要國家設置社區型學習中心的作法及其啟示〉,《成人及終身教育》,13:12-22。
2. 李永展、徐志山、陳佳霙,2005,〈如何落實民眾參與理念—以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試行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1:215-227。
3. 李永展,2006,〈社區永續發展指標:以台北市士林區名山里為例〉,《研考雙月刊》,29(5):79-91。
4. 李俊輝:2000,〈從社區成人教育觀點探討公民參與政策執行的可行性做法〉,《社教雙月刊》,4:21-28。
5. 李聲吼,2005,〈從文化觀點探討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的關係〉,《社會發展研究學刊》,6:147-164。
6. 李怡娟、陳俞琪、王慧群,2006,〈賦權/充能式的社區發展過程-以台北市某社區為例〉,《護理雜誌》,53(2):23-29。
7. 李怡娟、陳俞琪、王慧群,2006,〈賦權/充能式的社區發展過程—以台北市某社區為例〉,《護理雜誌》,53(2):23-29。
8. 林水波,2007,〈釐定公民政策參與〉,《國會月刊》,35(8):26-38。
9. 林水吉,2005,〈新公共服務的七個向度分析:由理論基礎邁向政策倫理的論述〉,《理論與政策》,18(1):97-128。
10. 吳英明,1994,〈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都市發展:「高雄21」美國考察報告〉,《空間雜誌》,56:61-67。
11. 孫本初、陳衍宏,2003,〈「新公共服務」對政府再造的啟示:歷史發展系絡的解析途徑〉,《人事月刊》,37(3):9-23。
12. 孫治本,2005,〈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公民參與〉,《中大社會文化學報》,20:1-18。
13. 袁碩成,2006,〈由民主理論支持超越「公投民主」與「民粹批判」的論述:以三二○公投案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4:170-200。
14. 莫藜藜,2004,〈張鴻鈞先生與台灣的社區發展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07:42-51。
15. 黃文彥,2006,〈合作與參與:社區發展的困境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15:40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