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13: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白鵬飛
研究生(外文):PENG-FEI PAI
論文名稱:關係行銷在貿易信用保險上之應用-以M保險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pply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o Credit Insurance ─A case study of M Insurance Compan
指導教授:吳廣文吳廣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2
中文關鍵詞:應收帳款關係行銷貿易信用保險
外文關鍵詞:relationship marketingtrade credit insurancepayment receivab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欲瞭解關係行銷策略是否適用於貿易信用保險業務之成長,並使顧客對服務提供者產生信任及承諾,進而達到顧客保留的目的。然而,在貿易信用保險上的行銷分析,較少有實證支持的文獻,且理論架構仍未很完整,所以經本研究分析,應屬於探索性研究,故在方法上採取質性研究之方法。並且透過書面資料蒐集,與案例公司的主要主管進行開放式的深度訪談,最後以五份的訪談逐字稿的整理後,對每份逐字稿分別的依照個案公司產業競爭因應概況、個案公司關係行銷的服務要素、個案公司客戶關係管理建構概況,三個項目做分析的總結整理。
研究結論如下,本研究個案公司在貿易信用保險的推廣上,主要透過企業或是個人的過去和現在的關係,直接與間接的進行相關業務的開發,並且會注重客戶價值及互動的品質,以具有高度的顧客互動及顧客人認同。而後,對於顧客的滿意度以顧客關係管理來衡量,其中,透過客戶資料表的製作,可以審閱客戶過去的投保紀錄與相關的詳細資訊,不但可以發現顧客類似投保金額、險種的周期循環或其他注意事項等的狀況,亦可根據客戶本身的特質,提供相關量身訂做的資訊以供客戶參考。
最後,在財務性聯結、社會性聯結與結構性聯結,三個主要層級的考量中,雖然首以財務性聯結其價格優先為考量,但在透過與消費者的溝通回應其需求,與主動提出服務的社交行動的配合,最後客戶即會看見行銷上的產品價值。
This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wheth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s applicable in growth of trade credit insurance to make customers have confidence and commitment in service providers in order to keep customers. There is less empirical support literature in marketing analysis of trade credit insurance; theory structure is not very complete. This study is in explorative research in qualitative study method with collection of written data.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made with the major supervisors of the case company. After arrangement of five word-by-word interview drafts, summary was made with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to industry competition, service factors and construction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f the case company.
The conclusions: in trade credit insurance promotion, the case company developed the businesse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with the past and current rel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r individuals, focusing on customer value and interaction quality in high customer inte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fter that, customer satisfaction was measured with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ustomer data forms helped review insurance records of customers and other details such as similar insurance amount, cycles of insurances or other matters to be noticed. Customized information could be available based on customers’ characteristics for reference of customers.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ree major levels of financial association, social association and structural association, financial association is the first priority. Response to customers after communication and active service provision social activities will help customers find product value in marketing.
目 錄
頁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動機與目的 2
1.3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關係行銷及其策略 7
2.2 風險定義與保險概念之關聯性 13
2.3 應收帳款之意義與特性 16
2.4 應收帳款風險管理策略 19
2.5 國際貿易付款方式比較. 23
2.6 貿易信用保險與風險.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7
3.1 研究方法 37
3.2 研究設計. 38
3.3 分析架構. 39
3.4 資料蒐集與紀錄 40
3.5 訪談內容設計. 4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探討 44
5.1 個案分析彙整 44
5.2 研究命題與研究發現. 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6.1 關係行銷與實務上的應用. 53
6.2 後續研究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附錄.....................................................................................................................60
1.王仁宏,信用狀與其他國際貿易付款方法,初版,台北:正中書局,1980年。
2.王玉,認識國際應收帳款收購業務,貿易週刊,第1163 期,頁20-23,1986年。
3.司徒達賢,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4.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國際貿易疑難問答彙編,增訂五版,台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1997年。
5.白富美,何謂「應收帳款業務」?葛恩斯坦將來開創風氣,1990-01-24,07 版,貿易,經濟日報,1990年。
6.江怡慧,高科技產業廠商選擇收款方式之研究-AHP 法之應用,產業金融季刊,第111 期,頁18-39,2001年。
7.牟玲芳,我國輸出保險制度之探討,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8 期,頁2-14,1995年。
8.李錦珠,國際貿易非信用狀付款成趨勢,2000-12-31,6 版,經貿大勢,經濟日報,2000年。
9.李麗,新金融商品介紹: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貿易週刊,第1662 期,頁16-18,1994年。
10.沈榮嘉等,信用狀統一慣例,1993 年修訂二版,台北市:國際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發行,1993年。
11.林春億,國際應收帳款融資成為拓展外銷利器,1985-11-12,3 版,經濟日報,1985年。
12.林錦淑,中日輸出保險制度的比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 卷第10期,頁99-106,1996年。
13.夏立立,國際應收帳款融資業務可行性研究,華銀月刊,第33 卷第六期,頁30-38,1983。
14.凌氤寶,中小企業應收帳款風險管理之研究—以某電機公司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5.翁正忞,國際應收帳款管理-非信用狀付款趨勢下進出口廠商的競爭利器,僑光學報,第19 期,頁131-162,2001年。
16.張道周,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7.連佳平,外貿付款方式及其對貨幣供給影響之探討,產業金融,第111期,頁110-125,2001年。
18.陳冠志,國際貿易風險規避系列報導之三-國際貿易接單注意事項,市場行銷與流行預測,第37 期,2001年。
19.萬明榮,國際買賣託收付款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20.曾鴻鳴,論貿易融資項下國際應收帳款承購與買斷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2年。
21.彭憶荔,世界主要國家輸出信用機構之比較分析,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7 期,頁2-11,1995年。
22.方世榮譯,John Egan 著,關係行銷,初版,台北,五南出版2002年。
23.邱進福,3C零售連鎖通路之關係行銷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2003年。
24.劉振榮,「金融機構對企業中長期授信風險之評估」,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5.施才憲,「企業應收帳款敏感性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26.郭國灼,國際金融風險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
27.Berry, L. L. (1983),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Berry, L. L., G. L. Shostack and G. D. Upah (Eds.), Emerging Perspectives of Services Marketing, Chicago, IL: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pp.25-28
28.Berry, L. L. & Parasuraman. A. (1991), Marketing ervices-Competing Through Qu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Brock, S. J. (1997), “Selling Alliances: Issues and Insigh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26, pp.146-161
30.Mattyssens, P., & Bulte C. V. (1994). Getting closer and nicer: Part-nership in the supply chain. Long Range Planning, 27(1), 72-83.
31.Stone & Woodcock (1996), “Managing the Change from Marketing Planning to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Long Range Planning, Vol.29, pp.675-683.
32.Kalakota and Robinson , e-Business : Roadmap for Success.
33.Wilson, David T. “An Integrated Model of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3, no.4 (1995): 335-34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 王玉,認識國際應收帳款收購業務,貿易週刊,第1163 期,頁20-23,1986年。
2. 2. 王玉,認識國際應收帳款收購業務,貿易週刊,第1163 期,頁20-23,1986年。
3. 6. 江怡慧,高科技產業廠商選擇收款方式之研究-AHP 法之應用,產業金融季刊,第111 期,頁18-39,2001年。
4. 6. 江怡慧,高科技產業廠商選擇收款方式之研究-AHP 法之應用,產業金融季刊,第111 期,頁18-39,2001年。
5. 7. 牟玲芳,我國輸出保險制度之探討,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8 期,頁2-14,1995年。
6. 7. 牟玲芳,我國輸出保險制度之探討,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8 期,頁2-14,1995年。
7. 9. 李麗,新金融商品介紹: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貿易週刊,第1662 期,頁16-18,1994年。
8. 9. 李麗,新金融商品介紹:應收帳款收買業務,貿易週刊,第1662 期,頁16-18,1994年。
9. 13. 夏立立,國際應收帳款融資業務可行性研究,華銀月刊,第33 卷第六期,頁30-38,1983。
10. 13. 夏立立,國際應收帳款融資業務可行性研究,華銀月刊,第33 卷第六期,頁30-38,1983。
11. 15. 翁正忞,國際應收帳款管理-非信用狀付款趨勢下進出口廠商的競爭利器,僑光學報,第19 期,頁131-162,2001年。
12. 15. 翁正忞,國際應收帳款管理-非信用狀付款趨勢下進出口廠商的競爭利器,僑光學報,第19 期,頁131-162,2001年。
13. 21. 彭憶荔,世界主要國家輸出信用機構之比較分析,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7 期,頁2-11,1995年。
14. 21. 彭憶荔,世界主要國家輸出信用機構之比較分析,輸出入金融雙月刊,第57 期,頁2-11,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