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4 07: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恕忠
研究生(外文):Liu,Shuchung
論文名稱:我國招募志願役士兵之政策執行:政策行銷觀點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ROC Volunteer Enlisted Soldiers Recruitment: The Application Of Policy Marketing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戴政龍戴政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i,Chenglung
口試委員:陳敦源許立一
口試委員(外文):Chen,DonyunHsu,Liyi
口試日期:2012-01-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戰略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國際事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4
中文關鍵詞:政策行銷募兵制志願役士兵軍事服役人力
外文關鍵詞:policy marketingmercenaryvolunteer servicemilitary service manpow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4
  • 點閱點閱:18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3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推動「募兵制」是政府長期以來,對兵役制度的施政規劃之一。2008年馬英九總統就任後,正式將推行「募兵制」列入國防轉型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此一重大的兵役制度變革,將從目前的「士兵以義務役為主、軍官及士官以志願役為主」的「徵募併行制」,調整為軍官、士官、士兵均為志願役的「募兵制」。此一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招募足以滿足軍隊需求的軍事人力,亦為評估全募兵政策執行是否達成政策目標的決定性因素。
本文探討政策行銷的各種觀點,以K. Snavely與蘇偉業兩人各自提出的政策行銷模型為主體,整合為「服務」、「成本」、「人力資源」、「倡導與告知」、「夥伴」等五項政策行銷組合要素,檢視其應用於政府推動募兵制政策執行之可行性,以期有益於達成持續招募適質足量的軍事人力之政策目標。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在現行主動行銷的策略下,對招募的「量」有顯著的提升,惟在爾後行銷策略上,政府仍可重視以下要點:(1)正視志願役士兵「質」的提升重於「量」的滿足;(2)戮力改善社會整體認知與提升制度誘因措施;(3)強化招募組織功能,靈活善用行銷組合要素。

"Voluntarism" has been a one of the major reform goals of the government's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After President Ying-jeou Ma was inaugurated in 2008, he officially launched "voluntarism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fense transformation policies.
This major change will reform the current enlist-based soldiers/volunteer-based officers system, a "conscription and voluntarism", to an all "voluntarism".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is policy is to examine if recruitment is sufficient enough to meet the military needs. It can also serve as a decisive factor to evaluate i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volunteer policy successfully meets the policy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integrates the following five perspectives of policy marketing using K. Snavely and Wei-ye Su as the model base. They are "services," "cost," "human resources", "advocacy and informed", and "partner". Then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m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ll recruiting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sufficient quantity and suitablevolunteer” military manpower polic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current active marketing strategy, quantity of the recruitmen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in the future,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need to be emphasized: (1) the “quality” of volunteer-based soldier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quantity" of them; (2) joined forces to raise awareness and improve society as a whole system of incentive measures (continuously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is all recruiting system and its incentive to the society; (3)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recruiting organizations, and flexibly use all marketing strategies.

誌謝………………………………………………………………………….…I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錄……………………………………………………………………………..i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問題背景…………………………………………………………..4
壹、募兵制的發展趨勢………………………………………………..4
貳、募兵制推行之問題分析………………………………………….11
參、行銷理念導入政府部門………………………………………….15
肆、將「募兵制」政策執行導入行銷觀念………………………….18
第三節 政策行銷相關概念界定………………………………………….22
壹、行銷之定義……………………………………………………….22
貳、政策行銷之意涵………………………………………………….24
第四節 問題提出………………………………………………………….31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範圍…………………………………………….33
壹、研究架構………………………………………………………….33
貳、研究設計與方法………………………………………………….34
參、研究範圍與限制………………………………………………....3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策略應用……………………………………………....39
第一節 政府對軍事人力招募之政策規劃……………………………....39
第二節 軍事人力招募相關因素建構…………………………………....42
壹、「募兵制」名詞界定..…………………………………………....42
貳、軍事人力招募之影響因素………………………………………44
第三節 軍事人力招募政策行銷之模式與策略應用……………………51
壹、「政策行銷」相關研究文獻探討 ………………………………51
貳、「政策行銷模式」相關研究文獻分析 …………………………60
參、「政策行銷策略」的檢視..………………………………………69
第四節 小結………………………………………………………………76
第三章 現行推動招募志願役士兵之執行狀況…………………………....81
第一節 社會環境對募兵制推動之影響…………………………………82
壹、文化傳統的影響…………………………………………………82
貳、社會大眾的認知與影響…………………………………………83
參、人口、經濟環境的影響…………………………………………85
第二節 國軍形象對募兵制推動之影響…………………………………89
壹、國軍正面形象宣導………………………………………………89
貳、國軍負面形象檢討………………………………………………91
第三節 招募制度誘因探討………………………………………………93
壹、福利待遇…………………………………………………………93
貳、退輔照顧、輔導轉業、就學輔導政策…………………………96
參、工作滿意度、營外進修………………………………………..99
肆、升遷、留用規劃………………………………………………103
第四節 招募夥伴及政府機關對招募工作的影響……………………106
壹、軍訓教官的協力與運用………………………………………106
貳、政府機關與民意的協調與支持………………………………107
第五節 小結……………………………………………………………109
第四章 政策行銷策略運用於招募志願役士兵之推廣…………………111
第一節 秉持「服務理念」推廣軍事人力招募………………………112
壹、區隔服務的外顯定位…………………………………………112
貳、滿足成員內在需求之服務……………………………………113
參、規劃生涯發展服務……………………………………………113
肆、強化自我實現需求……………………………………………113
第二節 重視「人力資源」統合行銷通路……………………………115
壹、招募人員專職化………………………………………………115
貳、精進招募組織…………………………………………….…...115
參、激勵招募團隊士氣……………………………………………118
第三節 活化「倡導與告知」消弭不異因素…………………………121
壹、塑造軍隊正面形象……………………………………………121
貳、重視口碑行銷…………………………………………………121
參、以軍服作為行銷………………………………………………122
第四節 重視「成本觀念」考量內、外因素………………………....124
壹、交易成本的計算………………………………………………124
貳、傳播成本的支出………………………………………………125
參、公務機關齊頭式補貼成本…………………………………..126
第五節 重視「夥伴關係」加強整合宣導…………………………..128
壹、善用後備軍人組織…………………………………………..128
貳、加強軍訓教官招募功能……………………………………..129
參、內政部役政署(縣、市政府兵役科) ………………………..130
第五章 結論…………………………………………………………….13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35
壹、正視志願役士兵「質」的提升重於「量」的滿足………..135
貳、勠力改善社會整體認知與提升制度誘因措施……………..135
參、強化招募組織功能,靈活善用行銷組合要素……………..136
第二節 政策建議……………………………………………….….…137
壹、國軍各級「人才招募中心」組織再造……………………..137
貳、重視「人才招募中心」人力資源培育……………………..138
參、建立軍訓教官招募獎賞制度………………………………..138
肆、重視內部口碑行銷…………………………………………..139
伍、研究企業雇用退伍軍人獎勵辦法…………………………..139
陸、「招募」與「留營」績效分責化……………………………139
柒、以「自我實現需求」為文宣主題…………………………..140
捌、強化便民的報名、應試流程及措施………………………..14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43
壹、擴大公共部門的研究對象…………………………………..143
貳、對離職士兵意願傾向的調查………………………………..144
參考文獻…………………………………………………………………..145
附錄…………………………………………………………………………163
附錄一:訪談摘要………………………………………………………163
附錄二:訪談大綱與策略應用對照表…………………………………168
附錄三:訪談大綱………………………………………………………170
附錄四:訪談內容………………………………………………………173
附錄五:領導統御………………………………………………………217

一、中文文獻
丁華、古允文(2006)。戰場轉換-青壯年常備役退伍軍人轉業困境初探。復興崗學報,88,頁123-147。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臺北市:揚智。
中華民國國防部(2011年12月30日)。國防部說明「役男停止徵集服常備兵現役,改徵集接受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之時間及年次」新聞稿。中華民國國防部新聞稿。取自h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65&p=50712
中華民國總統府(2009年6月26日)。總統主持98年三軍五校院聯合畢業典禮。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
內政部戶政司(2011年7月14日)。出生數按性別及粗出生率。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y2s100000.xls
內政部役政署(2011年10月25日下載)。簡介。取自http://www.nca.gov.tw/web/page.asp?t=M0101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臺北市:洪葉。
王志鵬(2009)。徵兵與募兵制專題(2):監察院全募兵制檢討報告。全球防衛雜誌,48(5),30-33。
王韋婷(2011年9月28日)。高華柱:3條件滿足 2014年實施募兵。中央廣播電臺。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friendlyPrint.aspx?nid=320143#
王湘栗(2010)。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麗文。
立法院(2009年6月3日)。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31次全體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8(40),387-428。
立法院預算中心(2011年10月10日下載)。國防部主管101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ly.gov.tw/06_lyacc/search/accOutlineList.action?id=16037
朱志宏(2002)。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朱鎮明(2003)。政治管理。臺北市:聯經。
行政院主計處(2011年3月14日)。政府統計。取自http://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8月)。總統政見執行追蹤一覽表。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951514352571.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年12月30日)。基本工資自100年1月1日起調整為每月17,880元,每小時98元。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d1c5a47:35e6&theme=
何飛鵬(2011)。工作是什麼?。商業周刊,1234,頁22。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智勝。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清水(2010年7月5日)。我國實施全募兵制之退輔配套措施研究-兼論相關法規研修及國會監督方向。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ly.gov.tw/innerIndex.action
吳勝雄(2008)。志願士兵從軍參與動機對組織承諾與生涯發展傾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吳嘉財(2010)。青年學子報考志願役士兵意向研究。聯合後勤季刊,20,131-144。
吳福生、余忠勇(譯)(2001)。軍事事務革命與美軍轉型。(原作者:Richard O. Hundley)。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原著出版年:1999)
吳德森(2007)。國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以陸軍志願役士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呂欣憓(2011年10月2日)。推動募兵制 退輔會提配套。中央社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2.cna.com.tw/SearchNews/hyDetail.aspx?qid=201110020118&q=%e6%8e%a8%e5%8b%95%e5%8b%9f%e5%85%b5%e5%88%b6
李文淵(2006)。政府政策行銷與媒體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公共關係理論為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永恆(2004)。政府機關政策行銷之研究:以推動塑膠限用政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忠軒(2011年9月14日)。國防部今辦官兵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講習。中華民國軍事新聞通訊社。取自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992
李芳齡(譯)(2001)。鋼鐵勁旅。(原作者:D. Carrison and R. Walsh)。臺北市:智庫。(原著出版年:1999)
李城保、張守義(2009)。台灣人口結構趨勢對推動募兵制之影響。載於羅炳雄、李城保、胡瑞福(主編),國軍推動全募兵制面臨之困境與策進方案(頁29-55)。臺北市:國防大學管理學院。
李涴汝(2000)。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雅萍(2005)。新聞報導中置入性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中部電視新聞工作者之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意超(2010)。我國高中與大學應屆畢業生對兵役制度轉型為「募兵制」的態度與職業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杜永祥(2005)。國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整合行銷傳播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沈有忠(2004)。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國防雜誌,19(2),頁68-76。
東森新聞(2011年8月15日)。虎年生育率跌破1 台灣創全球最低。引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5/142/2wwh3.html
林文祥(2006)。我國自然人憑證政策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永斌(2007)。我國菸害防制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門診戒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博文(2010a)。行政行銷與政策行銷。載於吳定(主編),行政學析論(303-329頁)。臺北市:五南。
林博文(2010b)。社會行銷的顧客思維。文官制度季刊,2(2),頁25-53。
林景福(2007)。國防政策:高中暨社會教育授課參考。臺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林瑞益、陳培煌(2011年10月12日)軍紀出包 高華柱:依法處置。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2.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10120048&pType0=aSOC&pTypeSel=0
林澤助(2010)。影響國軍推動「募兵制」關鍵因素探討。國防雜誌,25(2),頁102-112。
姚強(2002)。國軍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國防重要政策委託學者專家研究專案報告。臺北市: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
帥化民(2006年4月10日)。兵役制度的探討與省思。帥化民委員個人網站。取自http://www.ans.org.tw/detail_page.php?category=03&sub_category=3&tid=318
胡敏琪(2007)。行動台灣應用推動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唐澄暐(2011年11月28日)。公民教育調查:新世紀不盲從傳統。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120
徐炳岳(2006)。國軍志願役士兵環境認知機動取向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縣。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市:華泰。
高一中(譯)(2005)。國防決策的新挑戰與新工具。(原作者:Stuart E. Johnson, Martin C. Libicki, Gregory F. Treverton)。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原著出版年:2003)
國防部(2011)。國防部近三年施政績效:推動募兵制度。取自http://www.mnd.gov.tw/2011gpr/2011gpr009.html
國防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編纂委員會(200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壹百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主計局(2011年6月4日)。壹佰年國軍人員給予檢明表。國防部,臺北市。
國防部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9a)。國軍就業班隊手冊。臺北市:國防部。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9b)。「精淬案」國軍人才招募工作指導計畫。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GovNews/981109_2.pdf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9c)。國防部招募文宣指導計畫。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GovNews/981106.pdf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10年12月)。國軍招募班隊簡介。臺北市:國防部。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10年4月4日)。國防部99年度「人才招募服務創新精進方案」執行計畫。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GovNews/人才招募服務創新精進方案執行計畫.pdf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11年1月)。民國100年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甄選簡章。臺北市:國防部。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11年8月4日)。招募中心簡介。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RecCenter/RecCenter.aspx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n. d. -a)。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社會青年報考資料。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GovNews/GovNews6.aspx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n. d. -b)。優質人力選用與招募誘因。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GovNews/981109_3.pdf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n. d. -c)。志願役士兵福利待遇。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Recruit/A-left02a05.aspx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n. d. -d)。專業志願士兵生涯願景。取自http://rdrc.mnd.gov.tw/rdrc/images/school/brief_01.gif
張兀岱(2010年9月)。結合全民國防推動募兵制之探討。「2010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臺北市。
張世賢(2005)。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玉全(2010)。我國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政策之研究:政策行銷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縣。
張秀珍(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雯琪(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政策行銷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緯良(2003)。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雙葉書廊。
許安琪、樊志育(2002)。廣告學原理。臺北:揚智。
許紹軒(2011年10月10日)。志願役留營率低 募兵堪憂。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42577.shtml
郭思妤(譯)(2007)。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原作者:Philip Kotler、Nancy Lee)。臺北市:台灣培生。(原著出版年:2006)
郭家良(2011年5月7日)。國防部:緊縮經常支出 滿足募兵制人事成本。軍事新聞通訊社。取自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59510
陳光榮(譯)(2002)。行銷研究(原作者:V. Kumar, D. A. Aaker,& G. S. Day)。臺北市:學富。
陳怡靜、盧冠誠(2011年3月14日)。校園徵才1萬2千個職缺破紀錄。奇摩新聞(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昱旗(2009)。我國常務文官考選制度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我國公務人員高、普考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原裕(2010)。經濟環境變動與人力政策對募兵制的影響:以志願役士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偉華(2003)。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縣:國防大學。
陳敏郎(2008)。我國推行募兵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曼儂(2011年9月10日)。歐巴馬擬砸4470億美元救市 未提高舉債上限 學者憂年底前推QE3。旺e報。取自http://www.want-daily.com/News/Content.aspx?id=0&yyyymmdd=20110910&k=17915aed7bb9a81196139f84ceafb832&h=c6f057b86584942e415435ffb1fa93d4&nid=K@20110910@N0012.001
陳敦源、魯炳炎(2008)。創造共識:民主治理中的政策行銷管理。研考雙月刊,32(2),頁3-13。
陳進賢(2008)。志願役士兵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陸軍南部地區部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新民(2000)。軍事憲法論。臺北市:揚智
陳新民(2007)。擴充實施募兵制之相關配套措施。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RDEC-095-016)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
陳新民、戴政龍、蔡政廷(2007)。企業精神與國防組織再造。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44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rintfriendly/1038
曾依璇(2010年10月18日)。高華柱:力爭國防預算。中央社。取自YAHOO新聞http://tw.news.yahoo.com/%E9%AB%98%E8%8F%AF%E6%9F%B1-%E5%8A%9B%E7%88%AD%E5%9C%8B%E9%98%B2%E9%A0%90%E7%AE%97-20101029.html
曾國昌(2008)。役男選擇志願役士兵之決策探討-高雄市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鈕則勳(2005)。政治廣告-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仁廣(2006)。我國實施擴大募兵制度之研究:以國防人力資源管理觀點評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臺北市:天下遠見。
黃英忠(1990)。企業內有效的任用策略:企業人力發展的方法。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黃雪蘭(2009)。政府防制詐騙犯罪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進福(2004)。募兵政策行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楊立中、賴焜燦(2008)。以「美國退伍軍人權利法案」(GI Bill)為基礎論國軍募兵制度: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國防雜誌,23(3),頁43-55。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
葉燕囍(2007)。公共建設用地取得之政策行銷研究:以彰化縣特定區徵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廖淑君(2006)。政府從事置入性行銷:法律規範之研究。廣告學研究,26,頁83-107。
監察院(2009年1月26日)。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案。監察院97年度專案調查研究報告(派查字號:0970800206),取自http://www.cy.gov.tw/mp1.htm
劉立倫(2009)。全募兵制推動與國防預算—戰力聚焦的國防轉型。帥化民立法委員個人網站。取自http://www.ans.org.tw/detail_page.php?category=04&tid=172
劉立倫(2011)。實施募兵制對退伍軍人輔導體系影響之研究。行政院研發展考核委員會(RDEC-RES-099-016)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
劉立倫(2011年10月26日)。募兵制實施後退輔體制之調整與興革。王業立(主持人),「全民詮釋歷史-開創退輔制度新紀元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孝堂(2008)。我國志願士兵招募制度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縣。
劉治本、羅新興(2003)。職業報償認知、職業地位評價與職業選擇傾向關係之研究:以高中(職)生選擇軍人職業為例。國防管理學報,24(2),頁53-66。
劉培俊(2006)。國軍志願役士兵招募平面媒體設計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復國(2008年12月5日)。推動全募兵制應考慮因素及成效分析。「全募兵制與國防轉型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輝(2010)。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鴻池(2004)。我國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從經濟面向分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蔣才選(2010)。我國兵役制度之研究:全面募兵制改革的預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臺北市:韋伯。
賴力顯(2010)。國軍人才招募中心之行銷策略影響求職者報考決策與招募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國軍志願役士兵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閻玉峯(2008)。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重大軍事採購特別預算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龍冠海(1983)。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戴政龍(2001年11月20日)。軍事組織再造的再思考:組織精簡觀點。「第四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政治作戰學校,臺北市。
戴政龍、劉秋苓(2010)。創造共識:從政策行銷觀點論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推展,後備動員軍事雜誌半年刊,82,75-85。
戴政龍、劉恕忠(2011年10月15日)。應用政策行銷組合要素於政府推動募兵制政策執行之軍事服役人力招募策略。「慶祝百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百年中國-自由民主與兩岸和平之際遇』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戴國良(2005)。整合行銷傳播。臺北市:五南。
繆宇綸(2011年10月7日)。呈現空軍演訓 國防部一改封閉心態。中國廣播公司。取自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606952&KeyWord=呈現空軍演訓
謝登旺、張揚興(2011年9月21日)。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實務工作之推動。「100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發展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昀芸(2005)。我國菸害防制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國民健康局無菸餐廳計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臺北市。
鍾紹和(2011)。推動募兵制成功關鍵。載於黃銘俊(主編),向統帥報告:新世紀國防建言(140-192頁)。臺北市:菁典。
羅添斌(2011年5月16日)。馬說「新全募兵制」 國防部:無他意。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16/today-p2-3.htm#
羅添斌(2011年7月20日)。103年底全募兵 義務役仍須軍訓4個月。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20/today-p7.htm#
羅清俊(2005年6月8日)。如何讓碩博士論文計畫書具有說服力。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台北大學,臺北市。
蘇偉業(2004年12月19日)。公共政策行銷:理論、政治研究途徑與限制。2004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蘇偉業(2007)。政策行銷:理論重構與實踐。中國行政評論,16(1),1-34。
蘭寧利(2008)。募兵沒有問題,問題在執行。國政評論,國安(評)097-182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www.npf.org.tw/printfriendly/4708
二、英文文獻
Bozeman, B., & Straussman, J. D. (1990).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 Guidelines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Buurma, H. (2001).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Marketing, 35(Nov./Dec.), 1287-1302.
Kotler, P.(2003).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
Kotler, P., Levy, S. J.(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Jan.),10-15.
Palumbo, D. J., & Calista, D. J., eds. (1990).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 Opening up the black box. Westport, NJ: Greenwood Press.
Sargeant, A. (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