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1 01: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子義
研究生(外文):SU,ZI-YI
論文名稱:短峰波作用下之粗糙紊流邊界層流場特性
論文名稱(外文):Rough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under short-crested waves
指導教授:蔡清標蔡清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AI,QING-B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直立堤前斜向入射波浪作用底部粗糙紊流邊界層直立堤前斜向入射堤前斜向入射波浪底部流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當防波堤建造於砂質海灘上時,堤趾常因波浪之作用而導致嚴重之衝刷,影響海岸結
構物安全;而此波浪尤以斜向入射形成之短峰波系統作用者為甚,因此需對堤前斜向
入射波浪之底部流場特性做深入探討,以了解其質量傳輸之力學機構。過去波浪底部
流場研究多針對二度空間的前進濾或駐波之層流或紊流流場,而三度空間短峰波者亦
僅為層流情況;故本文依據波浪作用下之邊界層模式,解析短峰波作用下之粗糙紊流
邊界層流場特性及質量傳輸現象。本文之渦動帶度係採零方程式閉合模式中不具時變
性,只隨高程作線性增加之單層模式與Prandtl 混合長度模式隨底部高程線性增加之
渦動滯度,分別解析比較之,本文之結果當蛻化為前進波情況時,線性單層渦動滯度
所得之速度剖面與Grant&Madsen(1979) 之結果相同;而由二模式所得之速度剖面與
前人之實測資料大致吻合,但以混合長度模式所得之結果較佳,且超射現象較線性模
式明顯。由本文之艀量傳輸速度分佈結果,可說明提前海底地形之變化特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