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8 13: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柏仰
研究生(外文):Po Yang Shih
論文名稱:影響第三方支付企業之經營績效的因素
論文名稱(外文):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ird Party Payment Companies
指導教授:曾昭玲曾昭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auling Ts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8
中文關鍵詞:第三方支付企業績效總體經濟變數全球科技指數Panel Data分析Panel Probit模型Panel Logit 模型
外文關鍵詞:Third-Party PaymentFirm PerformanceMacroeconomics VariablesGlobal Technology IndexPanel Data AnalysisPanel Probit ModelPanel Logit 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世界各國企業近幾年正積極參與第三方支付業務,而台灣終於在2015年爭取通過了眾所期望的第三方支付專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許多業者正準備開始經營第三方支付企業。然要如何經營第三方支付企業才能夠達到如PayPal與支付寶這般成功,本研究利用總體經濟變數與全球科技指數探討影響第三方支付企業成功經營之因素。本文使用Panel Data、Panel Probit與Panel Logit模型進行實證分析,Panel Data的實證結果發現總體經濟變數中實質GDP與S&P全球股票指數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績效具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全球科技指數方面固定寬頻網路用戶、國際互聯網用戶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績效具顯著的正向影響,而Panel Probit與Panel Logit的實證結果發現實質GDP與公司成立年數對第三方支付企業虧損有顯著正向影響。
In recent years, enterprise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ctively engage in third-party payment business. Meanwhile, Taiwan has eventually passed the highly anticipated law that concerns third-party payment, the Payment Processing Institutions Act. Now many of them are preparing to provide platforms of third-party payment for customers, but how these enterprises could make it as successful as PayPal and Alipay is the question.
For this study aimed at finding out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s variables and global technology index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providers. The analysis of data in this study was done with Panel Data Model, Panel Probit Model, and Panel Logit Model. For the macroeconomics variables in Panel Data results, we found that both real GDP and global stock index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companies. And as for the global technology.index, fixed broadband user population and internet user popu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companies. For Panel Logit and Panel Probit results, we found that both real GDP and companies founded year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business loss of the third-party payment companies.
謝誌
摘要: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1
第三節 論文架構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第三方支付與電子商務之定義 14
第二節 中美英台銀行體系與第三方支付之比較 16
第三節 第三方支付服務的優勢與商機 19
第四節 第三方支付未來的安全性 20
第五節 影響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績效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邏輯 24
第二節 研究假說 26
第三節 資料篩選與樣本說明 27
第四節 變數定義 28
第五節 實證模型 35
第四章 實證分析 41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41
第二節 配對t檢定分析 48
第三節 縱橫資料模型之實證結果分析 52
第四節 Panel Probit and Panel Logit實證結果分析 61
第五章 結論 6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5
第二節 研究貢獻 6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68
參考文獻 69
附錄 79
一、英文文獻
1. Baltagi, B. H. (1995),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1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 Camenisch, J., Piveteau, J. M. and Stadler, M. (1996), An Efficient Fair Payment System, CCS '96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P. 88-94.
3. Cao, B. , Jiang, B. and Koller, T. (2006), Balancing ROIC and Growth to Build Value, McKinsey on Finance, Vol. 19, Issue 1 , P. 12-16.
4. Chung, K. H. and Pruitt, S. W. (1994),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23, Issue 3, P. 70-74.
5. Cotteleer, M. J. and Cotteleer, C. A., and Prochnow, A. (2007), Cutting Checks: Challenges and Choices in B2B E-paymen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Smart Business Networks, Vol. 50, Issue 6, P. 56-61.
6. Deane, F. P, Barrelle, K., Henderson, R. and Mahar, D. (1995), Perceived Acceptability of Biometric Security Systems, Computers & Security, Vol. 14, Issue 3, P. 225-231.
7. Doms, M. and Forman, C. (2005), Price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Vol. 17, P. 365-388.
8. Fontana, R. (2007), Technical Change, Prices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sights from the Local Area Networking industr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Vol. 74, Issue 3, P. 313-330.
9. Gompers, P. A. and Metrick, A. (2001),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Equity Pric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6, Issue 1, P. 229-259.
10. Greenstein, M. and Feinman, T. M. (1999), Electronic Commerce: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2 edition), Mc-Graw Hill College.
11. Huang, X. D., Dai, X. L., Liang. W. Q. (2014), BulaPay: A Novel Web Service Based Third-Party Payment System for E-Commerce,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Vol. 14, Issue 4, P. 611-633.
12. Kalakota, R. and Whinson, A. B. (1997), Electronic Commerce: A Manager's Guide (1 edition),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P. 153-250.
13. Kim, W. S. and Sorensen, E. H. (1986),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the Agency Costs of Debt in Corporate Debt Polic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 21, P. 131-144.
14. Kousaridas, A., Parissis, G., and Apostolopoulos, T. (2008), An Open Financial Services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Intelligent Mobile Device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ol. 7, Issue 2, P. 232-246.
15. KPMG (2013), The SMAC Code Embrac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Future Business, 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 Connect 2013, P. 1-29.
16.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and Vishny, R. W. (1998),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6, P.1131-1150.
17. Lumpkin, G. T. and Dess, G. G. (2004), E-Business Strategies and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How the Internet Adds Valu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Vol. 33, Issue 2, P. 161-173.
18. Manyika, J., Chui, M., Brown, B., Bughin, J., Dobbs, R., Roxburgh, C., and Byers, A. H. (2011),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P. 1-137.
19. Mikkelson, W. H., Partch, M. M., and Shah, K. (1997), Ownership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that Go Public,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44, Issue 3, P. 281-307.
20. Neibergs, J. S. (1998),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Agribusiness Profitability: An Analysis Using Pooled Data,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Vol.1, Issue 1, P. 91-105.
21. OECD (2006), Online Payment Systems for E-commerce, OECD Digital Economy Paper,Vol. 117, P. 1-52.
22. Oh, W. , and Lucas Jr, H. C. (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cing Decisions: Price Adjustments in Online Computer Markets, MIS Quarterly, Vol. 30, Issue 3, P. 755-775.
23. Pindyck, R. S. and Rubinfeld, D. L. (1998),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 edition), McGraw-Hill/Irwin.
24. Ramana, D. V. (2005), Market Value Added and Economic Value Adde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Xavier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8th Capital Markets Conference, Indian Institute of Capital Markets Paper, P. 1-15.
25. Stewar, G. B. (1991), The Quest for Value: A Guide for Senior Managers(1 edition),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26. Tobin, J. (1969),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1, Issue 1, P. 15-29.
27. Turban, E., McLean, E. R., and Wetherbe, J. C.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Management: Making Connections for Strategic Advantage, NY: John Wiley and Sons.
28. Wigand, R. T. (1997), Electronic Commerce: Definition, Theory, and Contex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13, Issue 1, P. 1-16.
29. Zwass, V. (1996), Electronic Commerce: Structures and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Vol. 1, Issue 1, P. 3-23.
30. Zysman, J. (1983), Governments, Markets and Growth: Financial Systems 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 Chang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二、中文文獻
1.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4),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及其對金融業之影響與因應研究,103年度專案計畫執行期末報告,頁1-255。
2. 王绍?(2010),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與金融體制改革,財經視點,第7期,頁125-127。
3. 王建民(2014),第三方支付於台灣的發展現況與未來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王雅齡與郭宏宇(2011),基於功能視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監管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頁91-95。
5. 王輝煌(2011),市場主導式vs. 銀行主導式金融體制:其相對競爭優勢、不同資本主義與國家角色,東吳政治學報,第29 卷第3 期,頁53-120。
6. 王興詠、林佩諭與張尹(2014),第三方支付產業現況與發展,彰銀資料,第63卷第1&2期,頁1-33。
7. 王靜音(2007),生物辨識技術專利資訊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8. 白新恩(2014),第三方支付專法將上路,台灣銀行家,第五十二期,頁52-57。
9. 白新恩(2014),互聯網金融暗藏風險,台灣銀行家,第五十二期,頁58-63。
10. 白新恩(2014),金融與網路業者爭食大餅,台灣銀行家,第五十二期,頁64-65。
11. 余梓豪(2014),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結合第三方支付模式」使用意願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吳信璋(2014),第三方支付法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李智仁(2013),第三方支付的中國經驗觀察,萬國法律,第191期,頁2-14。
14. 沈淑惠(2014),第三方支付之研究,商學學報,第22期,頁21-40。
15. 周哲仲(2008),生物辨識科技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機制之可行性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昌奕呈(2007),從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分析台資銀行之進入模式,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林俊毅(2014),探討影響第三方支付使用意願之實證研究-以整合性科技接受理論與知覺風險為基礎,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林祐任(2013),電子商務中關於第三方服務之法律關係─以PayPal與8591網為例,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林翠蓉、張力、侯啟娉、曾韻如與許雅棠(2011),家族所有權、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績效與策略研究,第八卷第一期,頁59-78。
20. 范亦文(2011),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Alipay(支付寶)模式於台灣之可行性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1. 孫一仕(2013),Brett King,《Bank 3.0銀行轉型未來式》(Bank 3.0:Why Banking is No Longer Somewhere You Go, but Something You Do, 2 edition) : 台灣,臺灣金融研訓院(原書於2013年出版)。
22. 孫春艷(2013),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法制與經濟,第356期,頁7-9。
23. 徐立衡(2013),台灣線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徐燕山(2013),Ross,T. A., Westerfield, R. and Jordan, B. D.,《財務管理》(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0 edition): 台灣,美商麥格羅希爾與東華書局,(原書於2013年出版)。
25. 張郁芝(2013),我國發展電子商務之現況與未來趨勢-第三方支付為例,經濟研究,第14期,頁109-129。
26. 張曉平(2011),電子商務線上金流之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曹冠亮(2014),由電子商務商業生態系統看台灣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競合策略,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
28. 梁廷丞(2012),行動付款之科技優勢與產業競爭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29. 梁雅斌(2015),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發展現狀分析,中國科技博覽,第12期,頁307。
30. 章韋寧、廖和民與田書彧(2013),第三方支付帶動產業跨業結盟,台灣銀行家,12月號,頁37-39。
31. 章韋寧與廖和民(2013),互聯網金融挑戰傳統銀行,台灣銀行家,12月號,頁40-41。
32. 章韋寧與廖和民(2013),行動科技提高金流力,台灣銀行家,12月號,頁34-36。
33. 莊宗憲(2005),公司治理機制與公司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銘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4. 許恩得與陳德茂(2012),社會網絡與企業經營績效,會計評論,第55期,頁119-145。
35. 陳宏欣(2010),台灣電子商務網站營運類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36. 陳勇豪(2013),中國大陸電子商務交易流程分析─以淘寶網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
37. 陳珮文(2014),台灣第三方支付法制化的必要性與發展思考─以美國PayPal與中國支付寶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陳詩蘋(2012),風起雲湧的第三方支付,財金資訊季刊,第71期,頁28-31。
39. 曾致農(2007),景氣循環對於不同特性企業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曾琦婷(2011),中國大陸企業進入台灣市場經營模式之研究-以淘寶網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山與中國大陸所,碩士論文。
41. 游雅筑(2013),影響第三方支付服務使用意願之因素,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42. 黃智強(2000),影響採用網路購物因素之研究-以網路書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3. 黃曉雯(2013),第三方支付上路開啟電子商務新樣態,會計研究月刊,第337期,頁84-95。
44. 楊秋羅(2013),資本結構與總體經濟對企業績效之影響研究:以越南市場為實證,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5. 溫秀英(2010),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金融體系之比較分析》(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1 edition ):台北,聯經(原書於2001年出版)。
46. 經濟部(2012),電子商店調查結案報告,新網路時代電子商務發展計畫我國B2C。
47. 葉銀華與邱顯比(1996),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代理成本理論,台大管理論叢,第七卷第2期,57-90頁。
48. 廖姿雅(2013),總體經濟變數對金融股價之影響效果-簽訂金融MOU前後期之比較,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
49. 廖浩理(2014),論電子商務中第三方支付之個人資料保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劉峻豪(2008),經濟附加價值對市場附加價值及股票價格之關聯性研究-以IC設計產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歐素華與王謹榆(2014),電子商務生活脈絡-以第三方支付為例,第17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頁105-119。
52. 蔡孟軒(2013),第三方支付服務風險控管原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蔡宗霖(2009),從美國PayPal經驗與歐盟支付服務指令-論我國第三方支付服務之現狀與未來,科技法律透析,第21卷第10期,頁53-54。
54. 談應衡(2005),以電子商務能力與資訊科技的基礎建設評估企業績效,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5. 鄭中(2015),試析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牌照後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及建議,財經界,第12期,頁13-16。
56. 鄭宛瓊(2008),科技化創新金融服務規範研析-以行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為例,科技法律透析,第20卷第3期,頁32。
57. 盧俊成(1998),網際網路的典範轉移暨網路市場與新經營模式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院研究所,博士論文。
58. 賴亞筠(2011),第三方支付模式擔保交易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9. 賴青(2013),美國第三方支付業之研究-以PayPal為例,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0. 賴慶宇(2012),台灣與大陸第三方支付服務發展之比較,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61. 謝依婷(2014),我國第三方支付規範研究,東吳大學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
62. 謝孟珊(2013),第三方支付法制問題研析,科技法律透析,第25卷第2期,頁14-38。
63. 謝碧珠(2013),第三方支付服務管理之法制問題研究,會計研究月刊,第337期,頁31-45。

三、網路資源
1. .Digital Bank 數位銀行實務案例研討會(2014),取自:https://www-950.ibm.com/events/wwe/grp/grp023.nsf/vLookupPDFs/03_1106_Digital_Bank_Case_Study_Workshop_Hong_Wu/$file/03_1106_Digital_Bank_Case_Study_Workshop_Hong_Wu.pdf
2 .Facebook Messenger加入電子支付功能(林妍溱, 2015),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94621
3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取自:http://www.itu.int/ITU-D/ict/ipb/
4 .ITU:3G行動網路今年將可覆蓋全球69%人口(2014),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96222
5 .ITU:今年全球上網人口將破20億(2014),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ode/64008
6 .NFC 掀起新支付革命(2015),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4000115-260204
7 .PayPal,取自:https://about.paypal-corp.com/
8. 中國統計局統計科學所(2011),取自:http://www.ems86.com/lunwen/html/?22250.html
9. 支付寶,取自:http://www.alibabagroup.com/tc/ir/home
10. 立院三讀 立第三方支付專法(2015),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1160271-1.aspx
11. 立院三讀通過第三方支付專法,網路儲值匯款上限5萬元(2015),
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93632
12. 行政院通過電子票證管理修法草案,未來電子票證可兼營第三方支付(2015),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95426
13. 第三方支付,取自:
http://www.baike.com/wiki/%E7%AC%AC%E4%B8%89%E6%96%B9%E6%94%AF%E4%BB%98"
14. 第三方支付面臨4大挑戰!詹宏志:台灣將與支付創意無緣(2015),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5965
15. 第三方支付專法上路,台灣網路金融再倒退十年(2015),取自http://www.bnext.com.tw/column/view/id/36038
16. 第三方支付專法將上路,銀行啟動跨業結盟(2014),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3016
17. 電子商務與金融服務業的發展(2014),取自:http://www.apiaa.org.tw/information_show.php?pid=5&sid=14&id=569
18. 電商大餅誰足以搶食?資訊流對跨境影響漸大(2015),取自:http://www.smartm.com.tw/article/383530cea3
19. 網路金融,台灣下一個龍捲風暴(2015),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38/842608?f=lineshare
20. 網路金融電子商務的挑戰與新機(2014),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20000030-260202
21. 銀行闢藍海,也增卡友黏著度(2015),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239/900691?f=lineshar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