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鉉旗(2010)。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倫文,桃園。尹政(2005)。我國飛航管制人員人格特質研究。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方耀笎(2008)。個人背景調節下工作壓力源感受及壓力反應影響工作表現之研究-以空軍飛航管制員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王心理治療所(2011)。2011年心理評估報告。委託單位,飛航服務總臺,未出版。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1)。民航運輸統計96-100年度資料。2011年9月30日取自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網址:http://www.caa.gov.tw/big5/content/index.asp?sno=161。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011)。交通部民用航空局99年年報。台北:慶麟複印。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民航人員訓練所(2011)。飛航管制訓練手冊(AIR TRAFFIC CONTROL TRAINING MANUAL)第15-1版。未出版。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2011)。飛航服務總臺99年年報。台北:西堤廣告。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2011)。管制架次統計年報表。2011年10月1日取自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網址:http://www.anws.gov.tw/。
交通部統計處(2008)。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及飛航管制員飛安意見調查。未出版。
交通部觀光局(2011)。觀光統計年報。2011年4月28日取自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x?no=134。
江天錚(2011)。飛航管制簡介。2011年8月11日取自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數位學習管理系統,網址:http://210.241.93.162/cltcms/login-action.do。
行政院衛生署(2011)。99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2011年11月17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
吳師勤(2008)。空服員工作壓力源、身心健康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李正揚(2008)。臺灣醫院經營者壓力來源之探討與因應之道。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Dunn, William N)。台北,時英出版,頁219-244。(原著於1994出版)
李明濱(2005)。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台北:健康文化,頁12-33。
李俊義(2009)。空軍飛航管制員人力運用與職能培訓模式之建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班碩士論文,嘉義。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李彌(2009)。航空運輸學。台北:航安海洋。
汪旋周(2004)。機場軍民共用飛航安全問題之研究—以花蓮機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周文欽、孫敏華、張得聰(2010)。壓力與生活。台北:心理出版,頁136-177。岳峻天(2008)。我國軍民航管制人員訓練整合可行性探討。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林立曼(2000)。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林光、周淑敏(2006)。兩岸直航的現況及省思。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8期,頁14-16。林怡忠(2005)。我國飛航服務系統簡介。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林益生(2008)。睡眠與工作環境對飛航管制員疲勞影響分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基隆。邱兆宏(2004)。壓力與健康:整合分析與模式驗證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柯弘凱(2008)。我國飛航管制系統之分析與探討。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2011)。事故調查。2011年9月11日取自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網址:http://www.asc.gov.tw/。
飛航規則(2010)。2011年9月11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K0090014。
飛航業務室(2012)。航管業務通用手冊(第21版)。台北:飛航服務總臺。
孫本初(2010)。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台北:智勝文化。
高雄近場管制塔臺(2012)。高雄近場管制塔臺業務手冊(第4版)。高雄:飛航服務總臺。
國家圖書館(2011)。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2011年10月8日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J63SJK/webmge?Geticket=1。
張奕華、許正妹(2008)。研究方法域軟體應用-概念及實例。台北:心理出版,頁90-139。
張國政(2006,2007,2008)。我國民航現況與未來發展。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張瑞奇(2008)。航空客運與票務。台北:揚智文化。
張漢卿(2004)。飛機失事原因分析研究—以戰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高階公共管理組碩士論文,台北。梁議德(2004)。民用機場飛航管制員的角色壓力與工作態度之關係—從角色理論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台北。許惠妙(2003)。飛航管制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郭建志、陳智源(2008)。工作壓力管理模式之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新北。
陳天賜(2009)。我國民航產業未來之發展。台北: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陳如嬌、李菁豪(2010年,3月18)。小港機場菜鳥管制員,講電話忘開跑道燈。2011年10月18日取自蘋果日報動新聞,網址: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69552/IssueID/20100318。
陳芊妤(2005)。新進飛航管制員實務訓練教學模式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陳彥廷(2006)。飛航管制員HELLOS模式之驗證與評估。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博班碩士論文,台南。陳昭君(2003)。層級分析法(AHP)之基本概念。2011年12月15日取自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網址:http://www.ntut.edu.tw/~tsengsh/ 2003。
陳珍妮(2006)。航空線上人為疏失暨威脅因素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所碩士論文,高雄。陳莘昀(1992)。如何解除工作壓力。台北:先見出版,頁15-37。
陳嘉寧、陳俍任(2010年,2月26日)。雷達不來電,桃園機場「瞎」起降,2011年10月18日取自聯合知識庫,網址:ttp://interush.tw/news_list_1_detail.php?fname=5440815.xml。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第4期,頁19-51。
單延愷(2005年,2月13日)。現代人壓力的來源。2011年10月12日取自台北榮民總醫院榮總人電子週報,網址:www.epochtimes.com/b5/5/2/13/n811153.htm。
游恆山譯(2003)。壓力與創傷 Stress and Trauma(Patricia A. Resick)。台北:五南圖書。(原著於2001出版)
程學鵬(2005)。我國飛安體系下民用航空局 飛航管制組人力運用與培訓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博班碩士論文,台南。黃國茹(2010)。應用職能模型探討我國飛航管制員選訓流程之研究。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黃媚鈴(2005)。飛航管制人員之工作疲勞及環境因子研究。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嘉偉(2011)。飛航管制員休閒活動參與、阻礙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休閒事業管理組碩士論文,臺東。鄒奇龍(2006)。飛航管制員工作特性、環境變異認知對工作滿意之影響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廖俊松(2011)。地方治理100(前言之羚羊與獅子)。2011年6月11日取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e學中心,網址:http://elearning.rad.gov.tw/moodle/course/view.php?id=3945。
榮泰生(2011)。Expert Choice在分析層級程序法(AHP)之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維基百科(2011)。21世紀航空事故/空難列表。2011年11月17日取自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
臺北近場管制塔臺(2011)。臺北近場管制塔臺業務手冊(第20版)。桃園:飛航服務總臺。
臺北區域管制中心(2011)。臺北區域管制中心業務手冊(第22版)。桃園:飛航服務總臺。
褚志鵬(2009)。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講義,花蓮。
趙湘龍(2005)。空軍戰術戰鬥機聯隊修護人為誤失及其造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國防管理學院後勤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趙翠雲(2009)。因應大學教師工作壓力的健康促進方案研擬與推廣-以元智大學職場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劉宏一(2008)。塔裡的男人-飛航管制員的世界(Gameboy’s World-Air Traffic Controller)。台北:世界民航。
劉星暄(2008)。線上安全稽核運用於飛航管制之探討。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劉華(2006)。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 = Stress and well-being。台北:時報文化。
劉嘉惠(2005)。飛航管制員工作壓力評估與尿中17-羥基皮質醇之測量。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歐俊麟(2009)。2009世界年鑒附2009台灣名人錄。台北:中央通訊社,頁901-916。
潘正德譯(2000)。壓力管理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Greenberg ,Jerrold S.)。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於1993出版)
蔡昆哲(2007)。飛航管制人員執勤疲勞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基隆。蔡金倉(2008)。飛航管制服務品質滿意度之探討。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蔡慧綺(2008)。應用德懷術與層級分析法探討公立高職教師兼任處室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EMBA班碩士論文,台北。鍾政淋(2005)。國內飛航管制人員風險因素模式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博班碩士論文,台南。職業安全健康局(2011)。如何減輕工作壓力。電子及通訊業安全及健康通訊,第47期,頁1-4。
藍采風(2000)。壓力與調適。台北,幼獅文化。
藍采風(2003)。全方位壓力管理。台北:幼獅文化。
竇金龍(2011)。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探討飛航管制員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饒祥以、謝季潾(2010年,8月19日)。口音問題?桃機菜鳥航管凸槌,兩機同道險相撞。2011年10月18日取自年代新聞今日新聞網,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0/08/19/11490-2637908.htm 。
二、外文書目
Cooper, C. L. and Marshall, J. (1981).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ental Health.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49, pp.11-13.
Folkman, S. (l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6, No. 4, pp.839-852.
Folkman, S., Lazarus, R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C., & Gruen, R.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0, No. 2, pp.992-1103.
Greenberg, J. S. (1993).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8thEd.).New York:Brown & Benchmark, pp.5-56.
Gmelch, W.H. (1988).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stress: Cause,reactions,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6(2), Vol. 26, No. 2, pp.134-140.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t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Kaplan, H. B. (1983). Psychosocial stress: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Rand McNally & Company, Chicago.
Needle, R. H., Griffin, T., Svendsen, R., & Berney, C. (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Vol. 50, No. 2, pp.96-99.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elye,H (1976).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1956)。
Selye, H.(1983).The stress concept:Past, and the future. In C.L.Copper(Ed.),Stress research(pp. 1-20).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Air Disasters Website (2011) ,”Solutions for Safer Skies:Accident Rates by Aircraft, “retrieved from http://www.airdisaster.com/, (2011/11/10)
ASN Aviation Safety Database (2011), “1996-2011 Aviation Safety Network”, retrieved from http://aviation-safety.net/database/.t./t, (2011/11/30)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2011) , “Aviation Accidents:Accident Database & Synops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tsb.gov/ntsb/query.asp,( 2011/09/01)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2012) , “World Economic Impact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ttc.org/research/economic-impact-research/,(201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