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12: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唯楨
研究生(外文):Wei-Jhen Li
論文名稱:網路著作權保護與侵害著作權法院管轄權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opyright Protection on Internet and Court Jurisdiction on Copyright Infringement
指導教授:程法彰程法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Chang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網路實名制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網路著作權
外文關鍵詞: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real-name systemcopyrigh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9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寬頻的發展與普及,網際網路已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且重要的通訊媒介。現今Web 2.0時代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從單純的網路內容閱聽者,躍升為網路內容的形成者,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業者所提供的多元化服務,更進一步推升Web 2.0概念的推廣運用;然另一方面,因為網路匿名參與的特性,使用者容易規避於現實規範,特別是對於網路著作權方面,而造成層出不窮的侵權事件。

網際網路的快速成長,帶給人類生活與經濟發展上很大的衝擊,同時也對現行著作權之理論基礎與規定有著深遠的影響,網路空間成為侵害智慧財產權的主要媒介,需要一個妥適的管理方式來解決產生網路著作權爭議之時。並分析我國實務對涉外著作權事件之管轄及準據法之走向。

本研究目的於借鏡中國網路管制之方法中之網路實名制,制定法規範以維護網路秩序,並探討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應如何為著作權利人管理網路上之著作,及網路著作權發生法律衝突時法律適用之解決方式。因此,國際組織與機構和國際社會,應努力協調與制定統一解決網路著作權法律衝突的規則或條約;各國的立法機構與司法機構也應積極就網路著作權法律衝突的特點,建構一個完整的網路著作權法律制度,加強各國的溝通與協調,消除彼此間可能的網路著作權法律衝突,期待實現網路著作傳播的保護。
As Broadband gets pervasive and popular,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history. The time of web 2.0 created a new rush towards social networking and changed user''s internet participation behavior from subscribing to creating the contents. Users can now express their opinions freely and share interesting things with others through various kinds of onlin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ISP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Such activities make the web2.0 application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However, despite the positive side of web 2.0, the anonymity in the cyber space allows users using the internet without revealing their true identities. Especially for Internet copyrights, causing endless stream of infringements.

The high growth rate of internet users has already brought a lot of impact to human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lso has introduced a very high effect to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basis of copyright act.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jor media, especially in onlin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management needs a way to resolv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hen it happened at cyberspace. And analysis of the substantive to the involving foreign jurisdiction and the law applicable copyright incidents of towar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ference how China in computer network control the way about real-name system and China is adopting regulations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cyber risks. To explore how should the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manage the copyright in the internet for the copyright obligee, and the solution way of Internet Copyright occurs when the conflict of laws and applicable Law. Therefor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genc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be diligently coordinated and the formulation unification solution internet copyright law conflict rule or the treaty; national legislative bodies and judicial authorities should also be a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ernet copyright laws of conflict, constructs a complete internet of copyright legal system, strengthens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eliminates each other possible internet copyright law conflict, expect to achieve the protection of transmission internet work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簡目 iv
詳目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
第一項 傳統法學研究方法 2
第二項 比較法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2
第二章 網際網路之概念與背景 4
第一節 網際網路之意義 4
第二節 網際網路發展沿革與現況 5
第三節 網際網路之特性 6
第一項 非中心化 6
第二項 非政府性 6
第三項 開放性 7
第四項 全球性 7
第五項 無國界性 7
第六項 虛擬性 7
第七項 多媒體性 8
第八項 匿名性 8
第九項 隱私性 8
第十項 發展性 8
第三章 網際網路上的著作權問題 10
第一節 網際網路與著作權之關係 10
第一項 網際網路上之著作權概念 10
第二項 網際網路上之著作權保護標的 10
第三項 網際網路上之著作權態樣 11
第二節 網際網路上引發著作權之爭議 13
第一項 網路數位重製 13
第二項 網路傳輸技術-點對點之傳輸(P2P,BT) 14
壹、第一代P2P架構 15
貳、第二代P2P架構 16
參、第三代P2P 架構 16
第三項 部落格(Blog)之興起 17
壹、Blog的緣起 17
貳、部落格所涉及的著作侵權問題 19
第四項 網路連結技術的突破-超連結 20
壹、超連結之發展 20
貳、超連結之型態 21
一、超文字連結(Hypertext link) 21
二、圖像連結(Image link) 21
三、視框連結(Frame link) 22
四、深層連結(Deep link) 22
第五項 網路產業經營者的競爭-網路服務業者(ISP) 22
壹、網路服務提供者之定義 23
一、連線服務提供者 23
二、快速存取服務提供者 23
三、資訊儲存服務提供者 24
四、搜尋服務提供者 24
貳、網路服務提供者之侵權責任問題 24
第六項 電子資料庫(Data Base) 26
第三節 網際網路上之著作權法律適用 27
第一項 國際公約 27
壹、伯恩公約(The Berne Convention) 27
貳、世界著作權公約(The 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28
參、羅馬公約(The Rome Convention) 29
肆、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 31
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表演及錄音物條約 31
第二項 網際網路著作重製與公開傳輸之問題 32
第三項 美國對著作權法侵害之刑罰標準 34
第四章 網路管理與網路實名制之概念 38
第一節 網際網路管理之概念 38
第一項 從系統分析之角度 38
壹、意義 38
貳、網路管理的區域 39
第二項 從資訊標準化之程度 39
壹、意義 39
貳、IAB之簡介 40
第二節 網路實名制之概述 41
第一項 國外網路實名之作法 42
壹、韓國 42
貳、中國 44
第三節 小結 46
第五章 網際網路環境下之著作權 48
第一節 網路著作權取得之方式 48
第二節 網路著作權之權利限制 49
第三節 網際網路環境下著作之合理使用 49
第一項 傳統著作權合理使用之概念與判斷標準 49
第二項 著作權合理使用之判斷標準 51
第三項 網際網路環境下不受保護之著作 54
第四節 網際網路環境下著作之非自願性授權 56
第一項 網路著作權之法定授權 56
第二項 網路著作權之強制授權 57
第五節 網際網路環境下著作之自願性授權 59
第六章 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之規定 60
第一節 世界智慧財產組織推行集體管理之推動與建議 60
第一項 制定並完善相關法制 61
第二項 集體管理機制的獨佔性 62
第三項 經濟上的充足性 62
第四項 政府的功能 63
第五項 報酬率之標準 63
第二節 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相關法制介紹 64
第一項 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之定義 66
第二項 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之設立條件 67
第三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與會員之關係 69
第一項 會員之權利與義務 69
第二項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之權利與義務 71
第四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與利用人之關係 74
第一項 利用人之權利與義務 74
第二項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之權利與義務 75
第五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制訂使用報酬率之標準 76
第一項 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主動訂定 77
第二項 利用人向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申請訂定 77
第三項 利用人向著作權專責機關申請審議 77
第六節 主管機關對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監督輔導 78
第七章 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裁判管轄權 80
第一節 網路著作權之法律適用 81
第二節 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之法律適用 82
第一項 侵權行為地法原則 83
第二項 關係最切之原則 85
第三項 當事人意思自主原則 87
第三節 我國有關網路著作權侵權案件之法律適用 87
第八章 結論 91
參考文獻 93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張革新,現代著作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2006。
2. 張曉秦、楊帆,著作權法概論,蘇州大學出版,2007。
3. 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續集)-各論篇,學林文化事業出版,2003。
4. 趙生祥,國際私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 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Ⅰ,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2002。
6. 賴文智,數位著作權法,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出版,2003。
7. 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構造論─建立以連結因素為中心之理論體系,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
8. 齊湘泉,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侵權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9. 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三民書局,修訂3版,2007。
10. 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圖書出版,2版,2003。
11. 叢立先,網絡版權問題研究,武漢大學出版,2007。

(二)專書論文
1. 林益山,國際私法上最重要牽連因素原則之研究,收錄於國際私法理論與實踐(一)劉鐵錚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17,學林文化出版公司(1998)。
2. 許睿元,專利權侵害之國際私法問題,收錄於智慧財產權與國際私法-曾陳明汝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370,(1997)。

(三)期刊論文
1. 王怡蘋,從著作權仲介團體運作探討著作財產權之保障,華岡法粹,第37期,頁97-128, 2007。
2. 林佳瑩,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5期,頁5-26,2006。
3. 汪渡村,論網際網路時代著作權因應之道-以合理使用制度為中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62期,頁102-123,2004。
4. 李明錦,台灣與大陸兩岸著作權集體管理法制之比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01期,頁97-102,2007。
5. 洪淑芬,部落格(blog)之特質與發展現況—應用於圖書館服務之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期,頁27-71,2005。
6. 呂佩芳、楊智傑,釋放部分著作權之法律經濟分析,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1期,頁96-126,2005。
7. 張乃文,Web2.0網站平台管理之法制議題研析以網路實名制與揭露使用者身分資料為中心,科技法律透析,第6期,頁42-60,2009。
8. 吳佳蒨、曾文智,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糾紛之管轄權與準據法,萬國法律,第116期,頁55-64,2001。
9.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第89期,頁41-49,2002。
10. 章忠信,電子資料庫如何以著作權保護,台灣法學雜誌,第155期,頁40-42,2010。
11. 章忠信,數位化網際網路環境對重製權之衝擊與因應,萬國法律,第111期,頁74-91,1999。
12. 陳穎彥,論美國網路侵權之準據法-兼評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相關規範,法學叢刊,第54 卷第2期,頁147-162,2009。
13. 陳穎彥,論網際網路侵權行為之準據法-以美國選法理論為中心,兼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軍法專刊,第56卷第2期,頁135-152,2010。
14. 葉玟妤,數位時代的授權合約,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34期,頁21(2002)。
15. 蔡明誠,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問題,台灣法學會學報,第19輯,頁219-251,2003。
16. 賴文智,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立法所涉相關議題簡介,律師雜誌,第347期,頁16-27,2008。
17. 廖基宏,數位內容交易平台之規劃與建置,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35期,頁16(2002)。
18. 劉孔中,從著作權共同管理之發展趨勢探討我國著作權共同管理團體之法制,全國律師,第9卷12期,頁4-20,2005。
19. 嚴裕欽,司法機關就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四款法定判斷基準審查原則之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6期,頁75-106,2008。

(四)學位論文
1. 林螢柔,網路著作權集體管理問題之研究,玄奘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2. 吳怡芳,我國著作權仲介團體法制及實務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 吳詩敏,網際網路上電子商務買賣契約成立之初探,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4. 吳育霖,基於點對點傳輸技術共通性改善區域網路擁塞之研究,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5. 張文毓,著作財產權授權契約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6. 張基銘,美國著作權保護制度之研究-以網際網路著作權為中心,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7. 蔡雅蓯,數位時代著作權授權管理機制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6年。
8. 鄧詹森,數位時代科技發展與著作權保護的難題與調和—以著作權法為中心之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9年。
9. 賴俊廷,P2P軟體對網路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所碩士論文,2005年。
10. 謝宏明,網際網路法律問題管轄權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1. 劉宇華,論網路內容之規範管理─以我國網路分級制度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2. 廖建智,分散式資源分享與推薦,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3. 盧怡伶,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著作權侵害責任頁,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14. 鍾晨內,網際網路管理法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五)網路資源
1. 網際網路(Internet)簡介,2011年11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edu.tw/MOECC/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725
2. World Internet Users and Population Stats,2011年11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3. Ezpeer/Kuro與Morpheous (Groskters/StreamCast)/KaZaA/eDonkey異同點,2011年10月05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fpi.org.tw/old/P2P/%B2V%A6X%A6%A1%A4%C0%B4%B2%A6%A1P2P%A4%F1%B8%FB%AA%ED.htm
4. 涼風,合縱連橫 正版、盜版、P2P--版權戰爭的三國時代,2011年10月05日,瀏覽之網址:
http://blcycy.blogspot.com/2005/03/p2p.htm
5. 判刑首例部落格貼歌 被判5個月,2011年11月07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y/12/today-life1.htm
6. 超鏈結(Hyperlink)與網路著作權之關係(1) ,2011年11月09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s-law.com/post/4/13
7. 伯恩公約簡介,2011年11月11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5&act=read&id=18. 世界著作權公約簡介,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5&act=read&id=2,(2011/11/11,造訪)
9. 羅馬公約簡介,2011年11月11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5&act=read&id=3
10. 著作權侵害行為之刑事政策檢討,2013年06月09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htm
11. 網路侵權問題及具體因應策略與執行措施之研究,頁67,2013年06月09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tipo.gov.tw/lp.asp?ctNode=6995&CtUnit=3458&BaseDSD=7&mp=1
12. 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NSF),2011年11月08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nsf.gov/
13. 韓國為何要廢除互聯網實名制?2012年12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magazine.sina.com/bg/xinminweekly/36/20120924/1944119739.html
14. 專家:網路實名制未能降低消費糾紛,徒增個資風險,2012年12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9301
15. 網路實名制的全球先行者,韓國為什麼失敗了?2012年12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int.nfdaily.cn/content/2012-01/19/content_36711818.htm
16. 網路實名制 韓國裁決違憲 政府準備廢除,2012年12月1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12/8/23/n3666415.htm
17. 網路實名制贊成與反對(上),2012年10月0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deobook.com/1225/internet-real-name-system-1/
18. 網路實名制贊成與反對(下),2012年10月02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deobook.com/1225/internet-real-name-system-1/
19. 網路霸凌,2012年10月25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31/today-life2.htm
20. 賴文智,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數位著作權法─從著作權法的發展談起,2012年11月15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is-law.com/old/news/Home001.htm
21. 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保護、科技發展與合理使用-談新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的已然與未然,頁3,2012年11月16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htm
22. 中文翻譯引自殷博智慧資產管理公司,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美國著作權法令暨判決之研究,頁39-40,2012年11月16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Download_DownloadPage.aspx?path=3343&Language=1&UID=9&ClsID=46&ClsTwoID=207&ClsThreeID=0
2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教育宣導,部落格常見錯誤著作權概念及常見授權方式,2012年11月16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3481&guid=f4ce46bc-8add-4e2ca5e0-30dc568e5c54&lang=zh-tw
24. 中文翻譯引自濟部智慧財產局之智慧財產權國際公約,2012年11月16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3009&guid=f1fd234e-96f2-4cb6-8ced-a9952c7b8326&lang=zh-tw
25. 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補償金制度之初探,頁2,2012年11月16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htm
26. Creative Commons為一非營利性之組織,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http://creativecommons.org/
27. Creative Commons Taiwan 宣傳手冊,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http://creativecommons.org.tw/?HomePage
28. WIPO著作權及相關權利集體管理之研究,頁1 ,2012年12月19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tipo.gov.tw/ch/Download_DownloadPage.aspx?Path=3343&UID=9&ClsID=46&ClsTwoID=108&ClsThreeID=0&KeyWord=
2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歷年著作權法相關法規修法資訊,歷年著作權法暨相關子法,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guid=443a2759-ad9f-45b1-aeba-f4ee1298cba5&lang=zh-tw&path=1402
3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說明,頁3,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List.aspx?path=2083&CategoryID=0&Page=2
3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修法專區,立法院99年1月12日三讀通過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修正草案,頁3,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Download_DownloadPage.aspx?path=3629&Language=1&UID=9&ClsID=35&ClsTwoID=251&ClsThreeID=0
3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修法專區,立法院立法院99年1月12日三讀通過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修正草案,頁5-6,2012年11月20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Download_DownloadPage.aspx?path=3629&Language=1&UID=9&ClsID=35&ClsTwoID=251&ClsThreeID=0
3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修法專區,立法院99年1月12日三讀通過著作權仲介團體條例修正草案,頁15-16,2012年11月22日,瀏覽之網址:
http://www.tipo.gov.tw/ch/Download_DownloadPage.aspx?path=3629&Language=1&UID=9&ClsID=35&ClsTwoID=251&ClsThreeID=0

二、外文文獻
(一)Cases
1. 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 v. Netcome On-Lin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907 F. Supp. 1361(1995).
2. United States v. LaMacchia,871 F. Supp. 535(1994).

(二)Statutes
1. United States Code,Criminal offenses,17 U.S.C. § 506 (1976).
2. United States Code,Criminal infringement of a copyright,18U.S.C. § 2319 (199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9. 嚴裕欽,司法機關就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四款法定判斷基準審查原則之探討,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6期,頁75-106,2008。
2. 18. 劉孔中,從著作權共同管理之發展趨勢探討我國著作權共同管理團體之法制,全國律師,第9卷12期,頁4-20,2005。
3. 17. 廖基宏,數位內容交易平台之規劃與建置,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35期,頁16(2002)。
4. 16. 賴文智,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立法所涉相關議題簡介,律師雜誌,第347期,頁16-27,2008。
5. 14. 葉玟妤,數位時代的授權合約,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34期,頁21(2002)。
6. 13. 陳穎彥,論網際網路侵權行為之準據法-以美國選法理論為中心,兼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軍法專刊,第56卷第2期,頁135-152,2010。
7. 12. 陳穎彥,論美國網路侵權之準據法-兼評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相關規範,法學叢刊,第54 卷第2期,頁147-162,2009。
8. 11. 章忠信,數位化網際網路環境對重製權之衝擊與因應,萬國法律,第111期,頁74-91,1999。
9. 9.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第89期,頁41-49,2002。
10. 8. 吳佳蒨、曾文智,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糾紛之管轄權與準據法,萬國法律,第116期,頁55-64,2001。
11. 7. 張乃文,Web2.0網站平台管理之法制議題研析以網路實名制與揭露使用者身分資料為中心,科技法律透析,第6期,頁42-60,2009。
12. 6. 呂佩芳、楊智傑,釋放部分著作權之法律經濟分析,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1期,頁96-126,2005。
13. 5. 洪淑芬,部落格(blog)之特質與發展現況—應用於圖書館服務之探討,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期,頁27-71,2005。
14. 4. 李明錦,台灣與大陸兩岸著作權集體管理法制之比較,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01期,頁97-102,2007。
15. 2. 林佳瑩,著作權數位產業市場授權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5期,頁5-2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