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 李明軒、邱如美(1996)譯,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天下文化出版。
2. 許梅芳(1998)譯,超優勢競爭-新時代的動態競爭理論與應用,遠流出版。
3. 蕭秋梅(1999)譯,日本IC教父川西剛-我的半導體經營哲學,大塊文化出版。
4. 莊素玉、張玉文(2000)著,張忠謀與台積電的知識管理,天下遠見出版。
5. 黃營杉、楊景傅(2004) 譯,策略管理,華泰文化出版。
6. 吳萬益(2005),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文化出版。
7. 張如心(2006)著,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傳奇,天下遠見出版。
8. 朱博湧(2006)著,藍海策略台灣版,天下遠見出版。
9. 彭國柱等(2006)著,由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看兩岸晶圓代工的競合,工研院產經中心出版。
10. 林山霖等(2006)著,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聚落發展暨大廠策略分析,資策會市場中心出版。
11. 拓樸產業研究所(2006)著,洞悉半導體IC製造產業暨市場脈動,拓樸科技出版。
12. 拓樸產業研究所(2007)著,眺望起飛中的中國IC產業,拓樸科技出版。
13. 經濟部技術處(2007)著,2007半導體工業年鑑,工研院產經中心。
14.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7期。15. 陳雅慧(2002),「員工分紅,凝聚台灣科技的力量」,天下雜誌,256 期,pp.45-46。
16. 古台昭(2002),「台積電的成功有一部分歸功於員工紅利系統」,會計研究月刋,202期pp.55-56。
17. 熊毅晰、王曉玟(2008) ,「開放創新 打造不敗企業」,天下雜誌,396 期。
18. 蕭如涵(2009),「景氣低迷-全球半導體業者救亡圖存」,新電子科技雜誌,274 期。
19. 譚大純(1998),產業國際競爭力之衡量:以Porter鑽石模式』為基礎之量表建構與跨國實證,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 李國濱(1998),核心能力及競爭優勢形成與高科技高競爭產業群聚資源關係之探討-以半導體製造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1. 曾雪卿(1999),提升我國積體電路產業競爭優勢之關鍵因素,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2. 李輝鈞(2000),台灣積體電路競爭優勢及創新政策分析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23. 楊明炯(2002),半導體廠商的競爭策略與核心競爭優勢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4. 胡孝忠(2002),半導體業分紅入股制度與員工行為關係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 方正榮(2002),高雄港發展國際物流中心競爭優勢之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觀點,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7. 黃乃文(2002),專業晶圓代工產業在半導體產業中的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8. 趙應誠(2002),海峽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競爭優勢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29. 官坤林(2003),台灣晶圓代工產業分析與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30. 黃馨儀(2003),我國晶圓代工產業出口供需模型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31. 劉俊榮(2003),半導體景氣循環下晶圓代工產能擴充策略,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32. 劉思治(2003),從關鍵成功因素及資源基礎觀點探討休閒事業之競爭優勢-以西子灣休閒渡假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33. 陳建旭(2003),IC 產業群聚之競爭優勢研究-以海峽兩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4. 陳國樺(2003),商業風險新審計方式之研究-以半導體產業IDM廠旺宏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5. 施俊卿(2003),晶圓代工業事業策略與製造策略之探討-以台積電、中芯國際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6. 莊銘岳(2007),從互動觀點探討服務創新對組織績效之研究─以台灣積體電路有限公司為例,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7. 吳維祥(2006),兩岸晶圓代工產業發展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8. 張仁傑(2006),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競爭優勢,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39. 林周明(2007),高科技產業群聚之競爭優勢分析-以海峽兩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
1. Aaker,D.A.(1989),“Managing Assets and Skills:The Key to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pp.91-106.
2. Aaker,David A.(1992),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JohnWiley & Sons,Inc.
3. Addison, C. (1999), "Taiwan Adapts to Grow", Solid State Technology, Vol.42.
4. Barney(1991),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
5. D'Cruz, J.R. and A.M. Rugman (1993),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Five Partners Model", Business Quarterly, Vol.58, Winner 1993, pp.60-72.
6. Hartman, A.(1981), Reaching Consensus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 38, No. 6, pp. 495-497.
7. Hwang, C.L. and Yoon, K.(1981), Multiple Attributes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pp.1-7.
6. Khorramshahgol, R. and V.S. Moustakis (1988),Delphic Hierarchy Process(DHP): A Method for Priority Setting Derived from the Delphic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37, pp.347-354.
7. Leidecker, J.K. & Bruno, A.V. (1984),“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Long Range Planning” ,Vol.17,pp.24-25.
8. Leidecker, Joel K. & Albert V. Bruno (1984),” Identifying and Us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17 No,1, pp.23~32.
9. Murry J. W. & Hammons, J. O.(1995),“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pp.423-p436.
10. Porter, M. E. (1980),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 Y., The Press.
11.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2. 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3. 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pp.50-55.
14. Saaty, T.L. (1982),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15. Saaty, T. L.(1994),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erfaces 24, no.6, pp.19-43.
16. Saaty, T. L.(2003), “Decision-Making with the AHP: Why is the Principal Eigenvector Necessar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45, no.1, pp.85-92.
17. VanDen, B. F., P. A .Van, and M. E. Porter (1992),”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uropean Nations: The Impact of National Culture ─ A Missing Element in Porter's Analysis?, A Note on Cultur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sponse to van den Bosch and van Prooije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0, no.2, pp.17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