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曹緯初個人部分
一、他人發表之論文期刊
中道,〈以書藝表畫趣-曹緯初畫展介言〉,《藝壇》第一三二期,1979年2月。
本刊,〈獻身教育的書畫家-曹緯初〉,《書畫月刊》第一卷第五期,1967年6月。
本刊,〈曹緯初的畫〉,《臺灣畫刊》,1971年2月。
本刊,〈曹緯初先生簡介〉,《藝海雜誌》第二卷第二期,1978年4月。
高逸鴻,〈書法乃繪畫的基礎-曹緯初先生畫展序〉,《中央日報副刊》,1979年2月。
徐石上,〈曹緯初的藝術成就〉,《藝壇》第一三二期,1979年2月。
張自英,〈抒情畫家曹緯初〉,《世界畫刊》第650期,1973年11月。
麇侯,〈談曹緯初的書畫〉,《中國書畫》第四十六期,1973年12月。
韓石邱,〈觀曹緯初書畫展〉,《中國書畫》,第四十七期,1974年1月。
二、自我發表之論文期刊
曹緯初〈我的繪畫觀〉,《中國書畫》,第七期,1969年10月。
曹緯初〈池邊自白〉,《中國書畫》第四十六期,1973年12月。
曹緯初〈從我的翰墨緣談全民美術〉,《藝壇》第三十五期,1971年2月。
曹緯初〈漢營陵置設碑考釋〉,《藝壇》,五十六期,1972年11月。
曹緯初〈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藝壇》,六十一期,1973年4月。曹緯初〈美術教育的潛移性〉,《藝壇》,七十四期,1974年5月。
曹緯初〈十人書畫展後〉,《藝壇》,七十七期,1974年8月。
曹緯初〈參觀韓日美術教育記行〉,《藝壇》,八十六期,1975年5月。曹緯初〈藝術教育與身心健康〉,《藝壇》,九十八期,1976年5月。曹緯初〈篆隸摭談〉,《中興大學文史學報》,八期,1978年6月。曹緯初〈歷代碑帖詮評〉,《中興大學文史學報》,九期,1979年6月。曹緯初〈文房四寶〉,《中國美術學報》, 1979年3月。曹緯初〈書法的「變形」〉,《藝海雜誌》第六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書法的知性與感性〉,《藝海雜誌》第七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批評書法不可立奇好異〉,《藝海雜誌》第八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書法評語的缺失〉,《藝海雜誌》第九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執筆與運筆〉,《藝海雜誌》第十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漢簡與帛書〉,《藝海雜誌》第十一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臨帖不必用戰筆〉,《藝海雜誌》第十二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美術不可喪失民族自尊〉,《藝海雜誌》第十三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歷代叢帖的功與過〉,《藝海雜誌》第十五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執筆、運筆、護筆〉,《藝海雜誌》第十六期「池邊小譚」。
曹緯初〈花鳥一得〉,《藝林雜誌》一卷一期,「舒情方塊」發刊詞。
曹緯初〈不必一味的爭新爭奇──徐悲鴻的主張折中〉,《藝林雜誌》一卷二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上帝創造自然,藝術改造自然,不僅自美其身,更要兼美天下〉,《藝林雜誌》一卷三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文化汙染甚於一切汙染,社會教育重於學校教育〉,《藝林雜誌》一卷四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有益於社會的才是好畫,有筋骨血肉的才是好畫〉,《藝林雜誌》一卷五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多看、多讀、多畫、多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藝林雜誌》二卷一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下,斯道危矣〉,《藝林雜誌》二卷二期「舒情方塊」。
曹緯初〈夏承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4月創刊。
曹緯初〈石門銘〉,《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5月。
曹緯初〈禮器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6月。
曹緯初〈曹全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7月。
曹緯初〈張遷碑〉(一),《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8月。
曹緯初〈張遷碑〉(二),《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9月。
曹緯初〈前後史晨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10月。
曹緯初〈婁壽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11月。
曹緯初〈景君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9年12月。
曹緯初〈華山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1月。
曹緯初〈孔宙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70年2月。
曹緯初〈乙瑛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70年3月。
曹緯初〈西狹頌〉,《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670年4月。
曹緯初〈韓仁銘〉,《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5月。
曹緯初〈熹平石經〉,《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6月。
曹緯初〈封龍山頌〉,《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7月。
曹緯初〈張壽殘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8月。
曹緯初〈楊淮表記〉,《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9月。
曹緯初〈鄭固碑〉,《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10月。
曹緯初〈郙閣頌〉,《中國書畫》「漢碑談片」,1970年11月。
三、出版及自印之著作
王德厚 輯《曹緯初先生書畫論述遺作集》,自印,1975年。
曹緯初《國民學校體罰問題》,尚德商行印刷廠,1954年。
曹緯初《書法概論》,北辰出版社,1959年11月。
曹緯初《曹緯初畫集》,尚德商行印刷廠,1954年。
曹緯初《國民學校體罰問題》,明華書局,1961年。
曹緯初《中小學美術教材教法》,中華書局,1963年。
曹緯初《書畫選集》,中華書局,1963年。
曹緯初《曹緯初書畫集》,永吉出版社,1963年。
曹緯初《中等學校學生習字範帖──朱子治家格言》,廣文書局,1965年。
曹緯初《色彩學》,世界書局,1970年。
曹緯初《梅蘭菊竹畫詮》,自印,1970年。
曹緯初《花鳥小品》,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
曹緯初《寫蘭一得》,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
曹緯初《畫菊技法》,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
曹緯初《花卉啟蒙》,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
曹緯初《蔬果畫法》,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
曹緯初《曹書婁壽碑》,臺中興學出版社,1974年。
曹緯初《草蟲魚介》,藝術圖書公司,1975年。
曹緯初《花鳥畫全集》,藝術圖書公司,1975年。
曹緯初《書學通論》,正中書局,1975年。
曹緯初《曹書鄭固碑》,臺北聯貫出版社,1976年。
曹緯初《曹書禮器碑》,臺北聯貫出版社,1978年。
曹緯初《鰲峰鴻泥》,自印,1980年。
臺中縣教育會《曹偉初書畫薪傳展作品集》,2001年3月。
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臺灣書畫教育家-曹緯初》,2009年12月。
貳、專書部分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疏證》,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5月。
(清)祝嘉《臨書叢談》,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4月。
(宋)姜夔《續書譜》,收錄於余紹宋編《書畫書錄解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清)姚孟起《字學憶參》,收錄於楊家駱編《清人書學論著》,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五版。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疏證》,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5月。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卷一百二十九。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1985年。
(清)蔣驥《續書法論‧筆畫》,收錄於楊家駱編《清人書學論著》,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五版。
《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下冊),臺北:輔新書局,1984年。
《中國畫論類編》(上、下冊),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
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沈尹默《論書叢稿》,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沈建華 曹錦炎編《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1月。
吳清輝《中國篆書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2002年6月。
姜澄清《中國書法思想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年3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版,1998年第12刷。
馬國權《書譜譯註》,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10月。
許仁圖 編《中國畫論類編》,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5月臺景印初版。
許正宗《臺灣省展書法風格四十年流變》,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光賓《中國書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欽忠《法書格式與時代書風之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9月初版,1997年9月增定一版。
陳振濂《書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陳振濂《現代中國書法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5月。
陳振濂《線條的世界-中國書法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震生《隸書》,「中國書法賞析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7。
陳方既 雷志雄《書法美學思想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年3月。
傅申《書史與書蹟——傅申書法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4年7月。
程志強《隸書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2001年11月。
劉恆《草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7月。
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10月。
蘇門 編《篆經—篆書書寫與辨識》,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參、期刊與網路資源
王嶽川 龔鵬程〈文化書法與文人書法-關於當代書法症候的生態文化對話〉,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2010年3月5日。
http:// shufa.pku.edu.cn/view.asp?class=13&id=1992。
王榮發〈書法欣賞心理分析〉,《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玉龍〈關於書法藝術本質與定義〉,《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沈尹默〈書法論〉http://shufa.pku.edu.cn/view.asp?class=13&id=1644。
沈尹默〈二王法書管窺——關於學習王字的經驗談〉,《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吳味〈現代書法的前途-創意還是與現代書法有關〉,2010年1月2日於「深圳首屆創意書法展」研討會。
吳海峰〈畫家書法墨法之研究〉,《書法研究》,總第121期。
邱振中〈章法的構成〉,《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胡問遂〈論入帖和出帖〉,《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凌征偉〈書品與人品〉,北大書法藝術網,2008年4月18日。
http:// shufa.pku.edu.cn/view.asp?class=13&id=1652。
啟功〈蘭亭帖考〉http:// shufa.pku.edu.cn/view.asp?class=13&id=1646。
黃綺〈論書法之力的美〉,《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龍海〈書法風骨論〉,《書法研究》總第121期。
傅申〈時代風格與大師間的相互關係〉,《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歷史文詠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費新我〈談分布〉,《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趙紅衛〈古調之中,緯以新意〉,《自由譚》,http://www.cnki.net。
劉綱紀〈書法美的分析〉,《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劉小晴〈論書法的形式美與創作方法〉,《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蔣天耕〈空白論〉,《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