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上晏
研究生(外文):Hsiao,Shang-Yen
論文名稱:當代臺灣小說(1979-1999)的黑色幽默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asearch of Black Humor in Contemporary Taiwan Novels (1979-1999)
指導教授:陳俊榮陳俊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Chun-Jung
口試委員:張炳陽鍾宗憲
口試委員(外文):Chang,Bing-YangChung Zong-Sian
口試日期:2016-07-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黑色幽默臺灣文學小說當代文學文學史
外文關鍵詞:black humorTaiwan LiteraryfictionContemporary Literatureliterary hist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二十世紀末以來,黑色幽默做為一種宣傳詞,被時常運用在各種藝術形式 上。然而對於其最初的源流與所指涉的定義卻往往處在存而不論的狀態,臺灣也 罕有對黑色幽默小說的相關研究。然而二十世紀末,臺灣歷經政治與文化的劇 變,各種文學思想與批評的方法推陳出新。於此世紀末的臺灣小說裡,荒誕、反 抗與後設思想隨處可見,而黑色幽默嘲諷、反英雄、後現代的特質似隱約可見於 臺灣一九八零、一九九零年代的文學作品,若因無法歸屬於某一主義,便否認其 共性,絕非益事。因此本篇研究將目光聚焦於美麗島事件前後的臺灣文學發展, 透過對黑色幽默小說的再定義,來檢視台灣的黑色幽默小說發展。
In the past decade, there was no research pay atten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humor fictions in Taiwan. But compare to America and China’s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lead to the emerge of their own black humor fictions, there are many similar memes can be applied to Taiwan’s also. This research is prepared for the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know the basic situation about Taiwan’s black humor fictions. Texts that had been discussed are based on the Taiwan’s most famous literary award and novel anthologies at the time (1979-1999), extended to the writers who had been selected from this range. It also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black humor fictions, which might can be also used on America and China’s black humor tex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目的 ........................................................................................... 5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 7
一、兩岸地區研究概況............................................................................ 7
二、專書................................................................................................... 9
三、學位論文 ..........................................................................................11
四、期刊論文 .........................................................................................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9
一、研究範圍 ......................................................................................... 20
二、研究方法 ......................................................................................... 22
第二章 臺灣當代小說中黑色幽默的流變 .......................................................... 23
第一節 當代臺灣小說中的黑色幽默流變前期(1979-1989)....................27
第二節 當代臺灣小說中的黑色幽默演變後期(1990-1999)....................33
第三章 臺灣當代小說中的黑色幽默特徵 ............................................................ 41
第一節 黑色 ..................................................................................................45
一、悲劇性或開放式的結局 .................................................................. 45
二、宏觀的時代困境.............................................................................. 48
第二節 幽默 ..................................................................................................51
一、反對理性主義的幽默 ...................................................................... 52
二、聚焦於當代的影射與嘲諷 .............................................................. 56
第四章 黑色幽默的敘事主題與敘事模式 .......................................................... 59
第一節 黑色幽默小說的敘事主題 ...............................................................62
一、對資本主義的敵意.......................................................................... 64
二、對政治的悲觀.................................................................................. 66
三、對道德與人性的譏嘲 ...................................................................... 67
第二節 黑色幽默的敘事模式 .......................................................................69
一、情節模式 ......................................................................................... 70
(一)悖論修辭的運用 .................................................................. 71
(二)意在言外的寓言 .................................................................. 73
二、情態模式 ......................................................................................... 75
(一)人物塑造.............................................................................. 76
(二)共鳴的語境.......................................................................... 77
第五章 結論......................................................................................................... 79
第一節 研究發現............................................................................................79
一、臺灣的黑色幽默環境 ...................................................................... 80
二、臺灣黑色幽默小說的特徵與表現手法 ........................................... 82
(一)黑色幽默小說的特徵 .......................................................... 82
(二)黑色幽默小說的表現手法................................................... 84
三、黑色幽默的流變.............................................................................. 85
四、黑色幽默小說的作家 ...................................................................... 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90
一、研究限制 ......................................................................................... 90
二 研究建議 ......................................................................................... 92
引用書目 ................................................................................................................ 93
附錄 ........................................................................................................................ 97
附錄一:爾雅小說選 ......................................................................................97
附錄二:聯合系文學獎 ..................................................................................98
附錄三:時報文學獎 ......................................................................................98
附錄四:其他小說及選集...............................................................................98
一、 中文著作與譯作
引用書目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北京:中國青年,1991。
王國安。《臺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 : 以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的創作為觀
察文本》。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
平路。《是誰殺了 XXX》。臺北:圓神,1991。
申丹。《敘事學理論探牘》。臺北:秀威,2014。
申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2010。
朱志凱主編。《邏輯與方法》。北京:人民,1995。
宋澤萊。《廢墟臺灣》。臺北:草根,1995。
李喬主編,《七十二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3。
汪小玲。《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上海:外語教育,2006。
沈萌華主編。《七十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1。
周寧主編。《七十一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2。
──主編。《七十七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8
──主編。《七十九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90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1998。
季季主編。《七十五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6。
──主編。《七十六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7
林宜澐。《人人愛讀喜劇》。臺北:遠流,1990。
──。《惡魚》。臺北:麥田:1997。
林驤華。《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1998。
亮軒主編。《七十四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5。
保真主編。《八十五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96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1990。
約瑟夫海勒原著,楊牧譯,《第二十二條軍規》。臺北:星光出版社,1997。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2004。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10。
袁哲生。《寂寞的遊戲》。臺北:聯合文學,1999。
馬克 ̇吐溫原著,鄧秋蓉譯,《湯姆歷險記》。臺北,晨星,2002。
馬森主編。《七十三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4。
高上秦主編。《第二屆時報文學獎》。臺北:時報,1980。
張大春。《四喜憂國》。臺北:遠流,1988。
──。《歡喜賊》。臺北:皇冠,1989。
──。《大說謊家》。臺北:遠流,1990。
──。《沒人寫信給上校》。臺北:聯合文學,1994。
──。《撒謊的信徒》。臺北:聯合文學,1996。
──。《本事》。臺北:聯合文學,1998。
──。《尋人啟事》。臺北:聯合文學,1999。
張芬齡。《八十三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94。
張建軍、黃展驥合著。《矛盾與悖論新論》。河北:河北教育,1998。
張春榮。《「實用修辭寫作學》。臺北:萬卷樓,2009。
──。《現代修辭學》。臺北:萬卷樓,2013。
張春榮、顏藹珠合著。《英語修辭學》,臺北市 : 文鶴,1997-2002。
陳芳明。《新臺灣文學史》。臺北:聯經,2010。
陳雨航主編。《七十八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9
陳義芝。《八十二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93。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 ̇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1992。
彭漪漣。《辯証邏輯基本原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焦桐主編。《八十六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97。
黃凡。《大時代》。臺北:時報,1981
──。《都市生活》。臺北:時報,1987。
──。《賴索》。臺北:聯合,2006。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
葉石濤著,彭瑞金編。《賺食世家──葉石濤黑色幽默小說選》,臺北市:圓神,
2001。
詹宏志主編。《六十九年小說選》,臺北:爾雅,198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
鄭明娳、林燿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臺北:幼獅文化,1991。
薩克文•伯科維奇(Kevin Berkovic)主編,孫宏主譯。《劍橋美國文學史(散文部分 1940-1990)》。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二、 外文著作

Zhou Jingqiong. Raymond Carver's Short Fiction in the History of Black Humor. New York : P. Lang, 2006.
Kirk Nesset. The Stories of Raymond Carver : A Critical Study, Athens :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95.
Schulz, Max F, Black Humor Fiction of the Sixties; A Pluralistic Definition of Man and His World. Athens :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73.

三、 中文學位論文

王瑤。《論王小波小說的黑色幽默》。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5 月。
李曉娜。《作為生存態度的黑色幽默──論黑色幽默小說的美學品格和價值取向》。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年 5 月。
韋華。《美國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說創作》。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2 年 5 月。
許惠萍。《論海勒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的黑色幽默特徵》。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7 月。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 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年 5 月。
韓亞星。《論王朔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年六月。

四、 中文期刊論文

林建光。〈政治、反政治、後現代:論八零年代臺灣科幻小說〉。《中外文學》,第 316 期(2003 年 2 月),頁 130-159。
馬娟娟。〈淺議黑色幽默文學的藝術特色〉。《遼寧行政學報》,2010 年第 7 期, 頁 125-126。
陳佳宏。〈“美麗島大逮捕”前後國內輿論情勢之發展―以主流平面媒體爲主的 分析〉。《臺灣史研究》14 卷 1 期(2007/03),頁 191-230
景虹梅。〈黑色幽默的喜劇性〉。中國大學海洋學報 2010 年第 4 期,頁 99-106。
葉石濤。〈八○年代作家的櫥窗--評[黃凡 林燿德編]《新世代小說大系》〉。《文訊》第 46 期(1989 年 8 月),頁 58-60。
遊南醇、徐特輝。〈黑色幽默特點探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 年第 6 期(2004年 11 月),社會科學版,頁 76-80。
雷紅琴。〈論黑色幽默獨創的情感模式〉。《外國文學研究》,1998 年第 1 期,頁43-47。
劉乃慈。〈九 O 年代臺灣小說的再分層〉。《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 9 期(2009 年10 月),頁 69-104。
劉淑英、孫雪娥、金曉虹。〈論黑色幽默與傳統幽默的區別〉。《商洛學院學報》,第 22 卷第 4 期(2008 年 8 月),頁 30-33。
衛華。〈歐洲 19 世紀末思潮視域中的頹廢波希米亞〉。《吉首大學學報》第 30 卷第 3 期(2009 年 5 月),社會科學版,頁 49-5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