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開發被稱為台灣農業史上第一次革命,由於水利開發後對台灣農村經 濟及農村社會產生莫大的改變。過去對於台灣農村社會的研究稍嫌薄弱, 故本文從水利開發的角度切入來探討農村社會,時間以整個清代為斷限; 研究區域以嘉南平原為對象。本文的研究除緒論及結論外,全文共分為四 章作細部分析:第二章〈嘉南平原的自然環境及土地拓墾〉,水利開發的 先決條件取決在自然環境的良窳,其次必須配合農業的發展。嘉南平原為 典型的看天田,故在進入水利開發之前,必須先了解嘉南平原的自然環境 。第三章〈清代嘉南平原的水利開發〉,本章主要是藉由水利開發史實的 探討,來建構清代嘉南平原農村的水利原貌。本章主要分水利開發的進展 、水利開發的模式及水利組織的經營三部分來說明。第四章〈水利開發對 嘉南平原的影響〉,農村社會的主軸主要包括農業生產、商業行為及宗教 活動三部分,而水利開發之後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稻米產量增加、生產 方式的改變、新市場圈的產生等;對農村經濟有莫大的影響,間接的影響 新的地緣組織產生、水利糾紛及解決、人群關係的重新組合變了農村社會 的秩序;這些影響無形中促成聚落的發展與人口的形成。第五章〈水利開 發、區域發展與官府角色〉,本章主要藉由與台灣北部及閩粵的比較,來 探討水利開發與區域展的關係,及不同地區官府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相同。 最後從日據時期嘉南平原水利開發的轉變來釐清所謂官府角色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