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7)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31 20: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晉鋒
研究生(外文):Chin Feng Lin
論文名稱:混合式光纖同軸電纜網路上動態雙向資訊傳輸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Dynamic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s Study over HFC Networks
指導教授:呂俊賢呂俊賢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1
中文關鍵詞:混合式光纖同軸電纜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網路上行頻道頭端
外文關鍵詞:Hybrid Fiber CoaxCATVCATV Networkupstream channelheadendHFCIEEE 802.14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要探討如何運用現今的有線電視網路,提供更有效率的雙向數據傳輸的服務。我們將提出一個新的協定P-SJFP(Priority / Short Job First Scheduling Protocol),這個協定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要能更有效率的使用上行頻道的頻寬(Upstream Channel),我們按照傳輸Data的特性將其分類,不同類的Data有不同的Priority,在Mini-Slot的scheduling方面我們是採用高Priority優先參與競爭的方式;在論文中也將考慮到如何針對Mini-Slot個數作最佳化的安排,如何運用上一個Cycle的Mini-Slot碰撞結果,去預估下一個Cycle我們Mini-Slot該放多少個才能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此外,我們也提出針對註冊成功後的Job的順序安排,先滿足所有用戶的最小需求,剩餘的Data-Slot再採用Short Job First Scheduling的排程方式,將Job平均傳輸等待的時間降低,達成更有效率使用Upstream Channel的目的。將頻寬做較有效率的運用。

第一章 緒論
1.1 動機
1.2 目的
1.3 論文架構
第二章 有線電視網路簡介
2.1 有線電視網路系統架構
2.2 有線電視網路的特性
2.3 有線電視網路系統頻寬的配置
2.4 解決碰撞的問題
2.5 網路用戶端的同步化
2.6 相關研究
第三章 Priority/Short Job First Scheduling Protocol
3.1 簡介
3.2 P-SJFP的Slot編排方式
3.3 用戶端
3.4 RQ=0的Mini-Slot個數調整方式
3.5 RQ值的制定方式
3.6 週期長度
3.7 Cycle中各種Slot數量的配置
3.8 SJF的Job排程方式
第四章 實驗評估
4.1 模擬模型
4.2 效能模擬討論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5.1 討論
5.2 結論
<參考資料>

[1] ”IEEE Project 802.14/a Draft 3 Revision 1”, IEEE 802.14
Draf3 R1,April 13,1998.
[2] 余逸光 和 楊鴻岳, “Data Transmission on TV”電腦與通訊
第54期 P24~37,1996.11.5
[3] 楊鴻岳,“IEEE 802.14 MAC標準制訂介紹(Introduction to IEEE
802.14 MAC Layer Standard)”,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6年8月.
[4] 楊鴻岳,“IEEE 802.14 PHY標準制訂介紹(Introduction to IEEE
802.14 PHY Layer Standard)”,工業財產權與標準,86年9月.
[5] IEEE 802.14,”CATV TV MAC/PHY Protocol Working Group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1994.10.19.
[6] 黃振育 和 林盈達,”HFC創造互動式有線電視網路”,網路通訊雜
誌 第78期 P113~118,1999年1月
[7] IEEE 802.14-96/217,”An example of a MAC based on
Convergence Agreements(CMAC)”,1996.9.10.
[8] IEEE 802.14-96/019,”An Review of Random Access Algorithm”,
January 1996.
[9] K. Sriram, IEEE 802.14-96/120,”HFC MAC Protocols with
Dynamically Variable vs. Fixed Number of Request Mini-
Slot: Performance and Capactity Comparision”, May 1,1996.
[10] Nada Golmie, Sandrin Masson, Gerard Pieris and David S
Mark D. Corn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C protocol
components for HFC network”,
http://isdn.ncsl.nist.gov/misc/hsnt/prj_macprot.html
[11] Mark D. Corner, Nada Golmie, Jorg Liebeher和David H. Su,
“A Priority Scheme for the IEEE 802.14 MAC Protocol for
Hybrid Fiber-Coax Networks”,
http://isdn.ncsl.nist.gov/misc/hsnt/prj_macprot.html
[12] Ying-Dar Lin, Chia-Jen Wu、Wei-Ming Yin, ”PCUP:
Pipelined Cyclic vol 11,No1,January/February 1997,P24~34.
[13] Kuo-Chi Chu, Ling-Yang Kung, Wei-Tsong Lee,”MMP:
Multiple-Priority/Multichannel Protocol for CATV Network”,
中華民國86年全國計算機會議,F163~F168.
[14]K. Sriram, Curtis A. SillerJr, IEEE 802.14-97/092, ”
Enhanced Throughput Efficiency By User of Dynamically
Variable Request Mini-Slot in MAC Protocols for HFC Access
Networks”,1997.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