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2 01: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均杰
研究生(外文):Chen-Chieh Chan
論文名稱:衛爾康火災熱流場場模式模擬
論文名稱(外文):Field Model for Fire Thermal Fluid Field in Wei-Er-Kang Restaurant
指導教授:林誠興林誠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S.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2
中文關鍵詞:衛爾康場模式火災數值分析FDS
外文關鍵詞:Wei-Er-Kang、Field model、Fire、Numerical Simulation、FD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4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地區人口稠密,依內政部的統計,1997至2006年台灣地區的人口密度為618.7 人/平方公里,在較高的人口密度下,公共場所上的安全問題也就相對重要,據消防署統計,1997年至2006年間,建築物的火災發生類別中,公共場所的火災發生率,平均約占10%,雖然只有10%,但公共場所的火災卻是我們最容易疏忽及不易掌握的,往往一旦發生火災,常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
本研究以民國84年台中市衛爾康西餐廳為研究對象,使用「FDS」軟體來分場,透過場模式來模擬火場中之物理現象,探討火場中之熱傳遞現象、煙流、上層溫度、CO濃度的變化,並針對火場之主要影響因素,改變各種不同參數,分析火場在各種不同情況下例如:主火源位置、大小、灑水器的裝設、開口大小及位置對火場變化之影響,並期研究成果能對相關公共場所的防火工程上有所參考價值。
Taiwan is populous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data of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Between 1997 and 2006,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aiwan is 618.7 persons per square kilometer. The security problems in public places are relatively important to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ta of Fire Agency, from 1997 to 2006, there are 10% of building fire occurred in public places. Although there is merely 10%, yet the fires in public places are easy to be neglected and difficult to be controlled. If once there is a fire, it will often lead to great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is thesis utilizes Fire Dynamic Simulator (FDS) field model to simulate the residential fire accident occurred in Wei Er Kang restaurant ,
and research heat transmission phenomenon、smoke flows、upper layer temperatures and change of CO concentrations. To aim at main influence factor of a fire scene, change all kinds of parameters, and analysis fire fiel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main fire source position, fire sizes, sprinkler to be set up and size of opening and position, that effect to a fire scene. The results expect to b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fire fighting engineering.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
1.3 論文規劃 ………………………………………………… 3
1.4 文獻回顧 ………………………………………………… 6

第二章 模擬模式與探討
2.1 模擬模式介紹 ………………………………………… 9
2.1.1 區域模式 ………………………………………… 9
2.1.2 場模式 …………………………………………… 9
2.1.3 模擬軟體介紹 …………………………………… 10
2.2 火災概要 ……………………………………………… 11
2.2.1 火災的形成 ……………………………………… 11
2.2.2 閃燃與復燃 ……………………………………… 14
2.2.3 濃煙與高溫的危害 ……………………………… 16
2.3 火源熱釋放率 ………………………………………… 24
2.4 相關法規 ……………………………………………… 26

第三章 火場實際案例探討與模型建立
3.1 火災案例之描述 ………………………………………… 39
3.1.1 衛爾康西餐廳火災簡述 …………………………… 39
3.1.2 衛爾康西餐廳建築物狀況 ………………………… 39
3.1.3 衛爾康西餐廳火災狀況描述 ……………………… 39
3.1.4 相關案例特色 ……………………………………… 40
3.2 火災案例之相關報導描述 ……………………………… 43
3.3 火場Model驗證與數值模擬分析 ……………………… 54
3.3.1 格點的建立與格點獨立性驗證 …………………… 55
3.3.2 物件規格 …………………………………………… 59
3.3.3 Base Case驗證討論 ……………………………… 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1 火場Base Case之探討 ………………………………… 69
4.2 CASE A主火源位置設變之探討 ………………………… 84
4.3 CASE B灑水器對火場影響之探討 ……………………… 102
4.5 CASE C逃生通道或通風開口對火場影響之探討 ……… 154

第五章 結論
5.1 傷亡原因之討論與建議 ………………………………… 204
5.2 綜合分析建議 …………………………………………… 205
5.3 後續研究 ………………………………………………… 209
參考文獻 ………………………………………………… 210
作者簡歷 ………………………………………………… 212
參考文獻
【1】 N.B. Kaye ,G.R. Hunt , “Smoke filling time for a room due to a small fire: The effect of ceiling height to floor width aspect ratio ”, Fire Sciences Journal 42 (2007)329-339.
【2】 W.K. Chow,“On the Use of Time Concents for Specifying the Smoke Filling Process in Atrium Halls”, Fire Sciences Journal 28 (1997)165-177.
【3】 Jianda Yap ,Weicheng Fan , Satohn Kohyu , Kozeki Daisuke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eld-zone-network model in building fir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39 (2004) 775-782.
【4】 Wenting Ding , Yoshikazu Minegishi , Yuji Hasemi ,Tokiyoshi Yamada ,“Smoke control based on a solar-assisted natural ventilation system“, Fire Sciences Journal 33 (1999)35-44.
【5】 W. K. , Use of Zone Models on Simulating Compartmental Fires with Forced Ventilation“,Fire and Materials, Vol. 19, pp. 101-108,1995.
【6】 Gunnar Heskestad ,“ Smoke distributions from fire plumes in uniform downdraft from a ceiling“, Fire Sciences Journal 39 (2004)358-374.
【7】 W.K. Chow, C.W. Leung, Gaowan Zou, Hui Dong, Ye Gao“Flame Spread over Plastic materials in flashover room fir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6)
【8】 C.G. Bailey , W.S. Toh“ Behaviour of concrete floor slabs at ambient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Fire Safety Journal 42 (2007)425-436.
【9】 Omer Arioz ,“ Effe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s on properties of concrete“, Fire Safety Journal 42 (2007)516-522.
【10】 Tzu-Sheng Shen , Yu-Hsiang Huang , Shen-Wen Chien“ Using fire dynamic simulation (FDS) to reconstruct an arson fire scen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3 (2008)1036-1045.
【11】 J.G. Quintiere ,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Fire“ ,Principle of Fire Behavior , pp77-99,1998
【12】 J.G. Quintiere, “Fire Growth“ ,Fire Technology First Quarter, pp7-31,1997
【13】 Patrick , M . K . and Kathryn, C . K .,“Flashover and Fire Analysis-A Discussion of
the Practical Use of Flashover in Fire Investigation“,CFEI,2003
【14】 林誠興,王士承,「場模式應用於閃燃現象之數值研究」,現代防災防火科技展望與應用國際研討會,2003年10月。
【15】 戴上堉,「矩形空間熱對流之數值分析研究」,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1997年6月。
【16】 陳建源,「火災電腦程式之一些應用」,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1998年6月。
【17】 FDS軟體網址“http://fire.nist.gov/fds。
【18】 內政部消防署網頁“http://www.nfa.gov.tw。
【19】 內政部營建署網頁“http://www.cpami.gov.tw/。
【20】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網頁“http://www.abri.gov.tw/。
【21】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南防火實驗室“http://www.firelab.abri.gov.tw/。
【22】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頁“http://law.moj.gov.tw/。
【23】 張志豪,「火災熱流場區域模式與場模式之比較」,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88年6月。
【24】 陳榮進,「新型捷運車站性能式煙控與避難系統設計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90年6月。
【25】 虞嘉駿,「區域教學醫院之防火能力評估」,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94年6月。
【26】 林俊良,「大里民宅火災熱流場場模式數值模擬」,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96年6月。
【27】 林冠生,「神話世界KTV火災及實際設計案例數值模擬」,私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民國89年6月。
【28】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政策組九十三年度研究報告」,民國93年12月
【29】 陳弘毅 編著,防火管理,鼎茂圖書出版公司,民國90年3月。
【30】 陳弘毅 編著,消防學,鼎茂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9年4月。
【31】 「消防工作報告書」,內政部消防署,民國85年版。
【32】 劉大衞 編著,消防法規,詹氏書局,2007年2月。
【33】 記者張協昇、王曉玲、蘇孟娟,自由時報,民國84年2月16日。
【34】 記者楊政郡,自由時報,民國84年2月17日。
【35】 記者孫義方,自由時報,民國84年2月17日。
【36】 記者蔡政欣、張柏福,聯合報,民國84年2月16日。
【37】 記者黃衡墩,聯合報,民國84年2月16日。
【38】 記者梁玉芳,聯合報,民國84年2月16日。
【39】 記者周庭慶、范姜豪,中國時報,民國84年2月16日。
【40】 記者趙曉寧,中國時報,民國84年2月16日。
【41】 記者葉志雲,中國時報,民國84年2月17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