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3 00: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貴蘭
研究生(外文):HUANG, KUEI-LAN
論文名稱:洲仔濕地遊客對濕地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n Wetland by the Tourist in Zhou-zai Wetland
指導教授:黃任閔黃任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Jen-Min
口試委員:陳鴻雁林春鳳
口試委員(外文):Chen, Hung-yanLin, Chun-Feng
口試日期:2014-08-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濕地濕地知識濕地態度濕地行為徑路分析
外文關鍵詞:Wetlandwnowledge of wetlandbehavior of wetlandattitude of wetlandpath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洲仔濕地遊客對濕地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遊客在濕地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的差異情形,最後探討遊客對濕地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聯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洲仔濕地遊客在濕地的知識、態度及行為問卷」為研究工具,共發出400份問卷,得有效問卷372份,有效回收率為93%。本研究將回收的有效問卷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9.0版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徑路分析等資料分析,結果發現﹕
ㄧ、洲仔濕地遊客中,以女性、41-50歲、大學學歷,住高雄市、軍警公教人員及曾經參與過濕地生態相關活動的遊客居多。
二、遊客之濕地知識得分率87%,濕地知識良好。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遊客在濕地的知識方面,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是否曾經參與過濕地生態相關活動」有顯著差異。
四、遊客之濕地態度介於「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間是正向、積極的。
五、不同背景變項的遊客在濕地的態度方面,不同「教育程度」和「職業」上有顯著差異。
六、遊客之濕地行為介於「約半做到」和「大部分做到」之間,整體行為表現是趨於正向。
七、不同背景變項的遊客在濕地的行為方面,不同「教育程度」和「是否曾經參與過濕地生態相關活動」有顯著差異。
八、由徑路分析發現遊客濕地的知識對態度以及濕地的態度對行為其直接效果達顯著;只有濕地的知識對行為直接效果並不具顯著性。但是加入對濕地的態度為中介變項後,遊客在濕地的知識會藉由態度進而對行為稍具影響力。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wetland by the tourist in Zhou-zai wetland. Secondly, to analy- ze different background in the differences among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wetland by the tourist in Zhou-zai wetland. Finally,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wetland by the tourist in Zhou-zai wetlan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study wa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the “The study of knowledge ,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wetland by the tourist in Zhou-zai wetland”. Total question-naires were 400 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 were 372.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93%.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d test, one-way MANOVA, and the path analysis by SPSS is for Windows 19.0 versions.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number of Zhou-zai wetlands tourists including female, 41-50 years old, college educated, live in Kaohsiung,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personnel and has been involved in activities related to wetland eco are larger than any other.
2. The average rate of wetland knowledge by the tourist is 87% is good.
3. The tourist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the “age,” “educa- tion,” “occupation” and “participate wetland ecology activity or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knowledge of wetland”.
4. The wetland attitude between “agree” and “highly agree” by the tourists means positive and vigorous.
5. The tourist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the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ttitude of wetland”.
6. The wetland behaviors between “half-done” and “almost-done” by the tourists tends to be positive .
7. The tourist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among the “education,” and “participate wetland ecology activity or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ehaviors of wetland”.
8. From the path analysis results,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ourist knowledge of wetland effeect on attitude “ and “the tourist attitude effect on the tourist behavior of wetland.”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ourist knowledge” and “the tourist behavior on wetland ”. While adding the tourist attitude toward to wetland as intermediate variable in this analysis, the tourist knowledge of wetland will affect the tourist behavior of wetland due to the tourist attitude of wetland.

謝 詞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V
表 次 VI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濕地的意涵 7
第二節 高雄市洲仔濕地的發展與現況 27
第三節 濕地知識相關研究 32
第四節 濕地的態度相關研究 39
第五節 濕地的行為相關研究 46
第六節 濕地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 53
第七節 本章總結 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1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6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3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8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81
第一節 洲仔濕地遊客基本資料分析 81
第二節 洲仔濕地遊客對濕地的知識現況分析 8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遊客在濕地的知識之差異情形 86
第四節 洲仔濕地遊客對濕地的態度現況分析 90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遊客對濕地的態度之差異情形 93
第六節 洲仔濕地遊客對濕地的行為現況分析 98
第七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遊客對濕地的行為之差異情形 101
第八節 洲仔濕地遊客濕地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徑路相關情形分析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23
《附錄一》專家內容效度委員名單 123
《附錄二》預試問卷 124
《附錄三》正式問卷 1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國運、王守民(2003)。我國濕地之自然保育政策及執行現況。臺灣
林業,29(1),85-92。
方偉達(2006)。聽,濕地在唱歌:城市的生態復育手冊。高雄市:工
務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1994)。21世紀國家政策叢書
2-切實做好生態保育以贏得國際尊重與尊嚴。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2012.09.03)。水色光影-國家重要濕地之美。取
http://www.moi.gov.tw/chi/chi_moi_note/moi_note_detail.aspx?sn=342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2013.07.03)。濕地保育法。取自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rgsys&view=
detail&id=7441&ctid=16504&Itemid=201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2014.07.08)。濕地保育法配套辦法辦理情形。
取自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
_content&view=article&id=17656&catid=63&Itemid=54
王鑫(1994)。台灣的自然生態保育。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王珮蓉(2010)。濕地環境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曾文溪口
濕地遊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
源學系,台南市。
王亞男、鄭啟仲 (1998)。台灣沿海溼地之介紹及其面臨問題之探討。
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2(3),213-221。
王鴻濬(1998)。自然保育行動的經濟效益。跨世紀國家自然保育策略
研討會,台北台大法學院國際會議廳。
王建平、邱文彥等(1998)。高雄縣鳥松濕地公園規劃。高雄縣政府委
託研究計畫報告,高雄。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2013.07.18)。水雉復育成果。引自
http://jacana.tw/modules/ck_page_2/index.php?page_sn=2
台灣濕地網(2013.07.06)。濕地的功能與價值。
引自http://wetland.e-info.org.tw/index.php?option=com_bfquiz&vie
w=bfquiz&catid=16&Itemid=44
台灣濕地學會(2013.07.12)。濕地簡介。取自
http://www.wet.org.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7。
世界濕地日(2013.0713)。 攜手保護濕地 應對氣候變化。取自
http://www.wetlandpark.com/wwd2010/tc/intro_wwd2010.html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2013.08.03)。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
取自http://www.tbn.org.tw/Default.aspx
朱錦忠(2007)。環境生態學。北縣:新文京開發。
李文哲、林穆琳、邱仁武、邱錦和、婁序平、陳品潔、…鄭廷斌(2012)
福爾摩沙的珍珠:台灣28個濕地的保育故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胡氏圖書。
李明和(2002)。中部地區中學科學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向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系,台中市。
李能慧(2008)。金門觀光客行為傾向模式之建構與實證(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雲林縣。
李靜華(2002)。台北市青少年對食品標示的知識、態度、及其相關選
購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
士論文,台北市。
沈廣城(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屏東市。
杜政榮(2005)。台灣濕地環境之永續管理,生活科學學報,9,93-113。
宋建奇(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研習需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系,台東市。
吳明隆(2001)。SPSS與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晟(2011)。濕地石化島嶼想像。有鹿文化。
吳淑芬(2010)。屏東縣國小教育行政人員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
  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系,
  屏東市。
吳瑞川(2006)。聽,濕地在唱歌。新自然主義。
朱育潁(2009)。臺南市國小學生民主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台南市。
林享能(2003)。國際自然保育發展之趨勢。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
林佩舒(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
澄清湖與鳥松溼地鄰近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數理教育系,屏東市。
林顯堂(1998)。水雉-台灣的菱角鳥。玉山社。
拉姆薩濕地保育網(2013.07.20)。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取
自 http://www.ramsar.org。
邱文彥(1999)。台灣濕地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23-32。
邱文彥(1995)。臺灣溼地保護的觀念及其隱憂。臺灣溼地,10,9-12。
邱宴君(2009)。臺北縣溼地學校教師環境覺知與環境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周憲徵(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濕地保育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漢寶
濕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系,台中。
柳中明(2011)。科學人雜誌-變遷中的環境。遠流。
洪金禪(2009)。北高雄色廊道。高市美術館。
洪榮昭、傅惠筠(2012)。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012,44(2),
373-388。
洲仔博物村(2013.06.28)。洲仔濕地介紹。引自
http://www.wetland.org.tw/Chouchai/page/wet1.htm
洲仔濕地(2012.07.17)。水雉返鄉計畫。取自
http://pwb.kcg.gov.tw/chouchaiwetlandpark/services.htm
胡子陵、朱麗香(2009)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環境知識、態度對環境保
護行為影響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第十期。
胡子陵、鄧秋芬(2010)。台南市幼兒教育教師環境議題涉入程度與環
境素養提升之研究調查。載於立德大學舉辦之「2010 環境永續發展
國際論壇」研究論文集,未出版,台南市。
侯昭如(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溼地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
究-以台南市安南區與安平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系,台南市。
唐貺怡(2010)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友善環境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博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台北。
郭生玉 (19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縣:精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浩文 (2003)。知識管理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上之研究─以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彰化縣。
張乃千(2003)。花蓮縣國小現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評估與負責任環
  境行為預測變項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
  資源管理系,花蓮市。
章盛傑、邱文雅(譯)(1998) William J Mitsch、James G Gosselink 著。
濕地Wetlans。台北市,地景。
陳正穎(2005)。人造濕地健健評估指標架構之研究-以高雄市洲仔濕地公
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
高雄市。
陳志彰(2000)。人工溼地改善水質之績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基隆市。
陳柏鈞(2004)。公共決策中分析與直覺認知效力之直接比較-以都會型
濕地公園設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
  管理系,高雄市。
陳枋萱(2006)。都會區濕地公園棲地水環境營造與管理之研究-以洲仔
濕地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
  程學系,高雄市。
陳珍瑩(2004)。都會型濕地公園營造之規劃與管理─以高雄左營洲仔
  濕地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
  程學系,高雄市。
陳珍瑩(2005)。 概說濕地-濕地的定義與分類。台灣濕地,58,70-79。
陳敬中(2003)。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系,花蓮縣
陳黛娜(2005)。高美溼地戶外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
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系,台北
  市。
陳素琴(2007)。在參與生態旅遊的遊客對環境行為意向之相關研究-以
洲仔濕地公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 與 與餐旅管理系,高雄市。
陳宜清、柳孟宏、宋禾元(2007)。建立台灣濕地特性分類及調查架構
之芻議。台南大學舉辦「2007濕地環境與生態旅遊研討會」研討會
論文集,台南市。
莊宗霖(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溼地生態保育的知識態度之研究-
以臺南縣七股溼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社會
科教學系,台南市。
莊玉珍、王惠芳(2001)。台灣的濕地。遠足文化。
許世璋(1998)。影響教師負責任環境行為的變項分析研究。八十七年度
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許純嫺(2009)。國小學童對溼地環境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永安鹽田
溼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系,台南
  市。
第一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2010)。第一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共
識文。台灣濕地學會,台中市。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2013)。國家重要濕地導覽。取自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2013.07.24)環境教育法99.06.05公布。取
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123&Page=15118&
Index=3& wid=3EE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傅千芳(2005)。溼地生態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生態保育概念及態度、
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所,
  台北市。
黃俊英(2008)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第八版)。台北:華泰。
黃文定(2010)。新竹縣湖口鄉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
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學校行
政管理學系,花蓮縣。
溫文正(2013)。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海洋環境知識、保護海洋環境態
度及行為模式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
境與工程學系,高雄市。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楊仁理、林建棕(2008)。從生物多樣性到生物複雜度─以濕地為例。
北縣教育,65,26-28。
楊凱婷(2010)。濕地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四草濕地遊客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南市。
維基百科(2013.08.03)。濕地。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F%95%E5%9C%B0
劉靜靜(1995)。台灣海岸濕地保護策略與法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海環境系,高雄市。
劉靜靜、邱文彥(1996)。溼地形成與定義。科學月刊,27,10-15。
劉清榮(2002)。概談濕地。鳥語,250,10。
蔡曉明(2002)。生態系統生態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蔡克明(2003)。中部地區國小教師對自然保育知識、態度及研習需求
之研究-以溼地保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
  教育系,台中市。
鄭文烽(2011)以徑路分析檢驗國中生的自我歸因、低自我控制及父母
支持對偏差行為之影響。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1-40 。
鄭啟仲、王亞男(1998)。濕地生態系及其養分循環。國立臺灣大學農學
院實驗林研究報告,12(2),129-137。
鄧瑞祥(2006)。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系,台中市。
黎永松(2012)。在生態旅遊認知對濕地環境衝擊、環境態度與環境敏
感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系,彰化縣。
黎世鳴、陳秋榛(2012)。心理學概論。台北,雙葉。
賴莉文(1998)。以環境行為觀點探討商業建築開放空間構成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賴瑩雪(2009)。五股濕地遊客自然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基隆
市。
謝其昇(2012)。生態旅遊遊客對環境態度、旅遊動機、環境行為、遊
憩滿意度之研究–以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學系,台南市。
謝宜臻(2003)。左公一「水雉返鄉計畫」認養規劃。台灣濕地雜誌,
40,11-14。
謝蕙蓮(2004)。整合分散各地的濕地 建構台灣濕地保育軸。台灣環
境資訊協會,台北。取自
http://e-info.org.tw/special/wetland/2004/we04020401.htm
顏月珠(1988)。戶外遊憩研究統計方法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
1(2),3-23。
顏如君(2003)。台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以南
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高雄市。
蘇育弘(2011)。高雄市國中生對濕地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
研究-以高雄市生態濕地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
  山大學生物科學系,高雄市。
二、西文部分
Gold, J. R.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oodsma, D. E. (1979). Habitat values for nongame wetland birds, in
Greeson, P. E, Clark, J. R., Clark, J. E. (eds.) Wetland Functions
and Values-The State of Our Understanding. Minneapolis: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