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8 01: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玉芬
研究生(外文):Hnog Yu-Fen
論文名稱:榮家長期照護系統自負盈虧之可行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Budget Accountability of VAC Veterans Homes Long Term Care System
指導教授:毛治國毛治國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榮家榮民安養機構退輔會情境分析作業基金自負盈虧
外文關鍵詞:veterans homeVAC home-care institutesscenario analysisoperational fundbudget bal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基於榮家住民老化凋零,並配合內政部為滿足高齡化社會下老人安養需求規劃推動十年長期照顧計畫等外因內緣情境,榮家之經營將配合政府政策調整,而對於榮家財務機制之相關研究尚屬起步階段。因此,本研究希望運用財務分析技術,瞭解榮家在作業基金制度下自負盈虧之可行性。
由榮家之歷史脈絡及經營現況了解,榮家的業務雖已部分委外,但其業務範圍涉及公權力之行使,然為因應經營發展之困境與自負盈虧之挑戰,由傳統公務預算體制改設作業基金型態營運,成為經營轉型之最佳選擇。
為進一步了解榮家在作業基金制度下自負盈虧之可行性,本研究在以符合入住條件榮民及非榮民長照者為客源之先決條件下,透過情境分析方法,以「是否增床」、「榮家床位是否維持」等兩變數,進行四種模擬情境之財務分析,分別設算在各種情形下之床位使用情形、可否達成全面(含折舊)或部分(不含折舊)損益平衡、現金流入及流出情形、以及資本支出投資效益等財務資訊。
透過各種情境之財務分析,本研究進一步推估榮家未來發展之可能情境與最佳情境,並提出由「現況不作為」下之最可能情境,至「必須有所投入才能達全面損益兩平目標」之最佳情境之轉型建議,希望提供退輔會未來在執行榮家轉型策略之參考。
Facing the reality that veterans living inside the veterans homes are aging, and that, because of the need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home care for aging citizens in the senile society,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Affairs is pushing a 10-year long term care project, the management policy of veterans home will have to adjust to tha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al policy. However, the related studies on the veterans homes financial mechanism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find out, through technical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n the budget accountability of VAC veterans homes under operational fund system.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management of veterans homes shows that even though some of their operations have been outsourced, the execution of them is still of government power, and so, to cope with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budget accountability, the evolu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al budgeting mechanism into the operational fund budgeting should be the best choice in their management model chang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n the budget accountability of VAC veterans homes under operational fund mechanism, this study targets on two subjects: the veterans eligible to be home-cared, and those non-veterans waiting to be long-term cared. Under the methodology of scenario analysis, with two variations: ‘Should more care-beds be added’ and ‘Should the veterans homes’ care-beds be kept the same’, four finance scenario analyses are conducted. Hypotheses are made to review that under each scenario how care-beds are used, if an overall (including facility depreciation) or partial (excluding facility depreciation) budget balance can be achieved, what the results of cash in-flow and out-flow are, and what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capital expenditure and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shows, etc.

Through the various finance scenario analyses, this study will further evaluate on the possible and the best scenario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eterans homes, and make model change proposals on the most possible scenario in which no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best scenario in which input should be done in order to achieve a budget balance, for the VAC veterans homes to make decisions on their future model change strategies.
中文提要 ………………………………………………………… i
英文提要 ………………………………………………………… ii
目錄 ………………………………………………………… iii
表目錄 ………………………………………………………… iv
圖目錄 ………………………………………………………… vii
一、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背景……………………………………………… 4
1-4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11
二、 文獻探討……………………………………………… 14
2-1 政府介入長期照顧經濟活動之理由………………… 14
2-2 我國老人長期照顧相關文獻………………………… 17
2-3 榮家相關文獻整理…………………………………… 22
三、 研究方法……………………………………………… 23
3-1 研究架構……………………………………………… 23
3-2 策略規劃……………………………………………… 25
3-3 策略情境分析………………………………………… 25
3-4 資料蒐集之實施……………………………………… 27
3-5 研究限制……………………………………………… 28
四、 策略規劃……………………………………………… 30
4-1 長照產業分析………………………………………… 30
4-2 政策環境分析………………………………………… 36
4-3 榮家營運分析………………………………………… 41
4-4 策略設計……………………………………………… 50
五、 策略情境分析………………………………………… 55
5-1 分析架構……………………………………………… 55
5-2 需求面推估…………………………………………… 56
5-3 供給面推估…………………………………………… 61
5-4 財務推估……………………………………………… 73
5-5 分析結果……………………………………………… 98
5-6 可能情境與敏感度分析……………………………… 101
5-7 最佳情境與敏感度分析……………………………… 105
5-8 財務缺口解決方案…………………………………… 109
六、 結論與建議…………………………………………… 111
6-1 研究結論……………………………………………… 111
6-2 研究建議……………………………………………… 112
6-3 後續研究方向………………………………………… 115
一、中文部份
[1]內政部,社政年報,民國九十五年。
[2]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5至140年人口推計,民國九十五年。
[3]行政院主計處,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民國九十年。
[4]鄭文輝等,我國長期照顧財務規劃研究,內政部委託規劃報告,民國九十四年。
[5]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服務白皮書,民國九十二年。
[6]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統計月報,第588期,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
[7]內政部,「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民國九十六年三月。
[8]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安養機構資源共享實施計畫」,民國九十六年十月。
[9]朱澤民、徐偉初,「長期照護保險的提供以及財務籌措」,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民國九十三年。
[10]周麗芳,「德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長期照護問題:各國經驗及台灣前景研討會論文集,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民國八十九年。
[11]曾薔霓,「第五種社會保險藍圖之建構:台灣長期照護保險資源配置之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12]楊培珊,「長期照護資源管理與社會工作」,國家政策季刊,4卷4期,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
[13]李榮輝等,「各國長期照護之探討」,福爾摩莎醫務管理雜誌,1卷2期,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
[14]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專業協會,「九十一年度臺閩地區失能老人機構式照護供需分布狀況調查研究」,長期照護雜誌,7卷2期,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15]吳淑瓊等,「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理念與實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3卷3期,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16]藍忠孚、熊惠英,「臺灣地區長期照護服務之現況及其問題」,護理雜誌,40卷3期,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17]吳淑瓊、江東亮,「台灣地區長期照護的問題與對策」,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4卷3期,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18]吳淑瓊、莊坤洋,「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卷3期,民國九十年六月
[19]徐慧娟,「長期照護財源籌措」,護理雜誌,44卷6期,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20]陳盟榮、劉憶萍,「美國加州老年人長期照護之介紹」,長期照護雜誌,8卷1期,民國九十三年三月
[21]莊秀美,「日本社會福利服務的民營化-公共介護保險制度現況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1期,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2]莊宇勝,「本土失智症機構照護收容模式成本效果分析」,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23]吳淑瓊等,「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實驗社區介入前的照護需求與自付費用」,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3卷3期,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24]高森永、劉慧蓉,「產官學界菁英對於規劃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之看法-Delphi Technique」,醫療品質雜誌,3卷1期,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
[25]蔡惠怡,「安養護、長期照護機構社工人員組織承諾影響因素之探討」,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26]董明先,「長期照護機構工作人員之人格特質與組織承諾相關性之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27]羅萱等,「長期照護機構選擇屬性之研究-以知覺風險為市場區隔基礎」,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0卷5期,民國九十年十月
[28]吳惠萍,「高齡安養照護選擇因素之研究與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29]鄧惠文,「探討中老年人未來居住安養院之影響因素」,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30]陳秀華,「影響中高齡者選擇養生住宅態度之因果模式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31]曾微婷,「榮家榮民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暨五年存活之追蹤研究」,國防醫學院,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32]郭洺豪,「榮家內住榮民健康生活品質之探討」,國防醫學院,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33]張桂津,「台灣失能榮民眷醫療與長期照護服務使用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34]毛治國,「組織變革原理」,交大思源基金會叢書,民國九十五年。
[35]吳凱勳,「第五種社會保險-兼論『高齡化社會』與『長期照護保險』」,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36]吳淑瓊等,「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理念與實踐」,台灣衛誌,民國九十三年。
[37]周月清,「長期照顧制度服務對象、提供方式、服務項目與照顧管理初步探討」,內政部委託研究,民國九十三年。
[38]內政部社會司,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民國九十一年。
[39]內政部,老人安養護及長期照護資源分布表,民國九十六年。
[40]黃源協,「新管理主義、社區照顧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五期,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41]鄭讚源,「輔導會所屬四所自費安養中心『行政法人』及『自負盈虧』經營評估研究」,退輔會委託研究,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
[42]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顧制度規畫小組,「整合照顧管理組織及功能規劃報告」,民國九十五年。

二、英文部份
[43] Gibson, M. J., Gregory, S. R., & Pandya, S. M., Long-term care in developed nations: A brief overview,Washington,D. C:AARP,2003
[44]Musgrave,R.A.and Peggy B.Musgrave,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5th editon,New York:McGraw-Hill,198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