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1 22: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俊寬
研究生(外文):Wu, Chun-Kuan
論文名稱:X-Raytube之電子軌跡模擬與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lectron Trajectories in the X-Ray Tube
指導教授:朱國瑞朱國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 Kwo Ra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物理學系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物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電子槍
外文關鍵詞:x-ray tubeE-GunC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利用CST商業軟體及E-Gun程式模擬電子在X-Ray tube中的運動軌跡以及聚焦的關係。當電子受到電磁場作用下運動軌跡會有先在管中聚焦再發散達到陽極,進而撞出陽極上的金屬靶材的內層電子,使外層電子落入內層軌域,由電子的能階躍遷產生X-Ray。
X-Ray tube中結構與電壓都已經由合鑫生技給定,我們著手在不同的陰極(Cathode)及不同陰極條件下,在X-Ray tube中模擬電子的軌跡。當我們想要有較佳的聚焦,也就是在陽極上的電子分佈為最佳時,可以從調變陰極發射面相對位置(d)、陰極與陽極間的電壓差( )、陰極發射面溫度(T)來了解電子在陽極上分佈的關係,進而讓電子在陽極上的分佈達到最小。

目錄
第一章 1
1.1 X-Ray簡介 1
1.2 X-Ray Tube 簡介 4
1.3 X-Ray Tube 原理與應用 6
1.4 電子槍簡介 9
第二章 11
2.1 Canonical angular momentum 12
2.2 電子運動方程 13
2.3 限制條件 15
2.4空間電荷限制與溫度限制之比較 16
第三章 23
3.1 CST程式 23
3.2 E-Gun程式概論 27
3.3 空間電位的計算 30
3.4 計算電子運動軌跡 34
3.5 數值計算的方法 40
第四章 44
4.1基本參數 44
4.2 CST模擬結果 47
4.3 E-Gun模擬結果 53
4.4 CST與E-Gun結果比較 59
4.5 結論 62
參考文獻 63


References
[1] http://140.134.144.73/laboratory/materials.experiment/06.doc)
[2] P.W.HAWKES,E.KASPER,THE PRINCIPLES OF ELECTRON OPTICS,VOLUME 2,p908
[3] Seftor et al.1979, Caplan & Thorington 1981, Kim et al.1981, Baird & Lawson 1986, Lawson et al. 1986.
[4] W.B. Herrmannsfeldt, EGUB-AN ELECTRON OPTICS AND GUN DESIGN PROGRAM,SLAC-331,1988
[5] W.B. Herrmannsfeldt, NUMERICAL DESIGN OF ELECTRON GUNS AND SPACE CHARGE LIMITED TRANSPORT SYSTEMS , SLAC-PUB-2631,1980
[6] W.B. Herrmannsfeldt, ELECTRON RAY TRACING PROGRAMS FOR GUN DESIGN
AND BEAM TRANSPORT, SLAC-PUB-4623,2988
[7] W.B. Herrmannsfeldt,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 Gun Simulation
,SLAC-PUB-6498,1994
[8] 洪培修,”Ka頻段電子光學系統-----雙陽極Pierce型電子槍之設計”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1999年
[9] 姚仁傑,” 400 GHz TE41 第四諧波磁旋返波振盪器之CUSP 電子槍設計”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2009
[10] A.S. Gilmour,Jr “Microwave Tubes”
[11] CST 2009 Studio,User’s Manual
[12] W. B. Herrmannsfeldt, “EGUN Electron Optics program”, Stand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1996.
[13] Hung Wei-ling,Li Quan-feng,Zhang Yun-kai, “ELECTRON GUN USED IN THE ACCELERATOR FOR CUSTOMS INSPECTION SYSTEMS”,Tsinghua University,Accelerator Laboratory,100084,,Beijing,China
[14] W.B. Herrmannsfeldt, NUMERICAL DESIGN OF ELECTRON GUNS AND SPACE CHARGE LIMITED TRANSPORT SYSTEMS , SLAC-PUB-2631,1980
[15] W.B. Herrmannsfeldt, ELECTRON RAY TRACING PROGRAMS FOR GUN DESIGN
AND BEAM TRANSPORT, SLAC-PUB-4623,2988
[16] W.B. Herrmannsfeldt, Developments in Electron Gun Simulation
,SLAC-PUB-6498,1994
[17] 劉慧娜,”磁控槍(M.I.G)的特性研究與設計方法”,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1987年
[18] 洪培修,”Ka頻段電子光學系統-----雙陽極Pierce型電子槍之設計”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1999年
[19] 陳錦輝,”電子槍模擬分析”,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1988年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