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8 19: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淑敏
研究生(外文):Lin, shu-Ming
論文名稱:花姿字韻以〝花卉形態〞〝字形組構〞〝幾何線條〞之包材圖像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Floral Gestures and Character CharmA Study on Employing 〝Floral Gestures〞and 〝Structure of Fonts〞 and 〝lines and geometric 〞 as Themes for the Cre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Images on the Materials for bags
指導教授:張國治張國治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包材包材圖像緹花布品牌Logo後現代主義
外文關鍵詞:Handbag materialHandbag material imageriesJacquard fabricsBrandLogoPost-Modern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現今國際社會,由於社會制度的改變,眾多的國家加入生產的競爭行列,造成比以往更強大的貿易競爭,致使台灣很多產業面臨外移、歇業、倒閉…等的命運,故在這競爭當中,所有產業均試圖建立自有的商品特色,尤其是台灣目前面臨中國、韓國、日本、香港…等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如何在設計商品時找出適合自己市場的產品定位,是現階段每個產業所急於探討的事情,皮包這個行業也不例外,商品形象的建立對每一個企業體來說均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而如何能以目前消費者的喜好,去建立商品形象,然後探討出一個新的設計模式、方向、策略…等以便能在國際市場中與其它品牌競爭,是本研究創作的一個重要考量,並且也能夠創造一種新的圖像美學風格,以達成視覺傳達設計的宏旨。

本創作將試圖透過三種題材及創作形式來表達包材圖像。
一﹑花卉圖像的設計
二﹑字形圖像的設計
三﹑幾何圖形及線條的設計

這三種題材是除了素面的布料、PVC、及皮革之外最常被使用的包材圖像,而為何選定這三種方向來做設計創作,是因為其能夠塑造強烈的產品形象,為了驗證三種題材在包材上出現的頻率,本報告亦會針對市場上常出現的幾種品牌的圖像做一個探討,此外在設計手法上,因為其最終表現形式可能須製作於皮革、布料…等上,所以此創作將會考慮用下列形式來呈現:

一﹑壓印或是版畫
二﹑緹花布
三﹑印刷
四、攝影圖像的表現
屆時將會有三種題材延伸為三個主題:
一、花間嬉遊----以花卉圖像去做變形、設色、及交錯旋轉去構成一個較新形式的花卉圖像,而且是適合於皮包製作的花卉圖像。

二﹑字裡行間----以Logo字形去編排文字,或是用後現代主義的手法,去做斷裂或重組處理,設計一種新形式的Logo緹花布圖像。

三﹑交織錯落----以線條或幾何圖像去做變化,使產生律動或錯落斑駁之層次感變化,形成一種新的圖像。
以上三種主題創作,均希望提供一個將來在皮包材料創作上的一個思考模式,以期能作為皮包圖像設計之參考。

*關鍵字:包材,包材圖像,緹花布,品牌,Logo,後現代主義。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systems in our society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many countries have joined the line of competition in manufacturing, creating a stronger contest in trade and as a result caused many businesses in Taiwan to leave the country, opt for closing down or even in facing bankruptcy. In this contest, all industries are trying to create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hat defines their product. Since Taiwan is currently facing great pressure from market competitors such as Mainland China, South Korea, Japan and Hong Kong, finding a suitable market for the product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es, becomes an urgent topic that all industries in Taiwan are eager to study at this stage. Handbag business is without exception in need for such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duct image is an urgent matter for all kinds of businesses; and how to create a product imag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ist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thereby finding a new design model, direction and strategy in order to compete with other brand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in this research writing, while establishing a product image is also creating a new aesthetic style which would express the purpos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s design.

In this writing, 3 types of subject matters and creative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convey images on handbag materials.

1. Design of floral imageries
2. Design of symbolic imageries
3. Design of lines and geometric shapes

Apart from plain fabrics, PVC and leather, these 3 types of themes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mageries on handbag materials.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se themes as directions for the creative design is their ability to create strong product imag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frequency on the appearances of these themes on handbag materials, a study on the images of a few popular brands in the market is included in this writing. Furthermo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final 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s will be made on leather or fabrics, it will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techniques to make use of the following means of presentations:

1. Imagery output
2. Textile
3. Printing

And these 3 themes will extend to 3 main topics:

1. Fun in the blooms – forming new floral images suitable for handbags by distorting, overlapping and rotating the original pictures or graphics of flowers or even changing their existing colours.
2. Amongst the words – creating a new form of logo patterns on jacquard fabrics by editing words, or using postmodern techniques to break apart or rearrange the order of the letters or words.
3. Interweaving and overlapping – creating new images by altering the lines and geometric shapes. Put rhythm into them and bring out a variation of unevenness, patches or layers.

The 3 main topics could provide a concept for the creative design of handbag materials and could als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handbag imageries.

Keywords: Handbag material, Handbag material imageries, Jacquard fabrics, Brand, Logo, Post-Modernism.
目次
謝辭------------------------------------------------------------Ⅰ
摘要------------------------------------------------------------Ⅱ
英文摘要------------------------------------------------------Ⅳ
目次------------------------------------------------------------Ⅶ
表目錄---------------------------------------------------------XI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創作流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包材圖像設計的相關研究-----------------------8
一﹑包材形式與圖案的演進-----------------------8
二﹑領導品牌之圖像設計-------------------------15
三﹑從設計史觀點進行探討-----------------------24
第二節 市售產品圖形設計原理探討----------------53
一﹑包材花卉圖像的設計風格分類探討-------------58
二﹑包材文字編排的設計風格分類探討 -------------68
三﹑包材幾何及線條交織的風格探討-----------------75
四﹑東方、西方、本土之傳統到現代的蛻變----------81
第三章 設計方法研究--------------------------------------95
第一節 設計形式的研究--------------------------------95
一﹑設計構思----------------------------------------95
二﹑圖形表現 ---------------------------------------96
三﹑文字表現 --------------------------------------101
四﹑構成形式 --------------------------------------103
第二節 皮包消費喜好度的調查----------------------105
一﹑各年齡層對品牌喜好度的探討 -----------------105
二﹑各年齡層對品牌預算的探討 --------------------106
三﹑各年齡層對喜好購買品牌品項的探討-----------108
第三節 設計架構的分析-------------------------------110
一﹑圖面的編列配置方式---------------------------110
二﹑”單元複製”構成的建構方式-------------------111
第四章 創作理念及方法---------------------------------113
第一節 追求符合國際觀及本國文化特色的概念呈現----------------------------------------------------113
一﹑品牌的設定及定位-----------------------------113
二﹑消費年齡定位----------------------------------113
三﹑銷售市場定位----------------------------------113
四﹑文化特色的概念呈現---------------------------114
第二節 創作的呈現方式探討-------------------------117
一﹑壓印或版畫------------------------------------117
二﹑印刷-------------------------------------------117
三﹑緹花布-----------------------------------------118
四﹑以攝影圖像表現--------------------------------118
第三節 創作形式的呈現- -----------------------------120
一﹑花卉姿態的旋轉與變形-------------------------109
二﹑文字編排的斷裂與重組-------------------------109
三﹑錯落幾何形式,線條之舞動----------------------109第五章 作品解析------------------------------------------121
第一節 花間嬉遊---------------------------------------121
第二節 字裡行間---------------------------------------133
第三節 交織錯落---------------------------------------15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61
第二節 根據研究提出創作方法------------------------16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6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66
日文部分----------------------------------------------------173
英文部分----------------------------------------------------173
雜誌部分----------------------------------------------------174
166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陳秋蓮,(2005)、Art Deco 裝飾藝術鑑賞入門、台北、果實出版/城邦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譯自:Arie Van de lemme。
豬股克行,(2005)、Louis Vuitton Le Catalogue、日本東京、成美堂出版
(株)。
朱珺,(2005)、標誌物語、中國杭卅、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李天來,(2005)、設計VS 文字運用、台北、紅蕃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深井晃子,(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101 個世界名牌、台北、高談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徐小燕,(2005)、平面設計發展史、台北、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譯
自:Richard Hollis。
李振昌,(2005)、收買感官.信仰品牌、台北、商智文化。譯自:Martin
Lindstrom。
李允祥,盧小永,(2005)、中國藝術地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王芳,劉苑,(2005)、紋飾叢書-明代紋飾編、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
王芳,劉苑,(2005)、紋飾叢書-清代紋飾編,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
王抗生編著,(2005)、民間木雕、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王金華編著,(2005)、民間銀飾、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于克.世英,陳盈瑛譯,(2005)、古字今文-德國藝術家于克文字創作展、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麥可‧布塞爾,蘇皇寧翻譯,(2005)、100 個拍出好照片的方法、台北、太
雅出版有限公司。
朱台功,(2005)、絕世風華-30 年代時尚文化展、台北、正因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167
王玉山,(2005)、當代中國畫-優秀作品選-花鳥、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謝素貞,(2005)、非常厲害(Well Done)、台北、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台北當代藝術館。
包泉萬,(2005)、中國民間荷包、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倪再沁,(2005)、水墨画講、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莊卉家,(2005)、New York Downtown(紐約牛下城風格)、台北、田園城市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怡穎,(2005)、Fashion Market Ⅱ(創意市集Ⅱ)、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
石靈慧,(2005)、品牌魔咒-打造奢華品牌的Branding 工程、台北、高談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
原研哉,(2005)、Design Of Design(設計中的設計)、台北、磐築創意有限
公司。
王無邪,(2004)、平面設計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浩漢設計,李雪如,(2004)、搞設計、台北、藍鯨出版。
王怡穎,(2004)、Fashion Market 創意市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楊裕富,林萬褔,(2004)、後現代藝術、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文兩,文學武,(2004)、新設計的對話、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譯
自:維羅尼克.維安。
蕭啟明,(2004)、服飾時尚800 年、FASHION IN COSTUME 1200~2000、廣西、
廣西師範大學。
朱成志,(2004)、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
崔唯,(2004)、紡織品藝術設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齊白石,(2004)、齊白石印譜、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168
邢濤,(2004)、中國傳世花鳥畫(上)、北京、北京出版社。
邢濤,(2004)、中國傳世花鳥畫(中)、北京、北京出版社。
邢濤,(2004)、中國傳世花鳥畫(下)、北京、北京出版社。
維羅尼克‧維安主編,黃文麗,文學武譯,(2004)、新設計的對話-來自平
面設計的新聲音(1)、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菲利浦‧科特勒著,張振明譯,(2004)、行銷是什麼?、台北、商周出版。
王怡穎,(2004)、Fashion Market(創意市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Joe Francis Dowden,林仁傑譯,(2004)、水彩畫.各種著色技法的步驟解
析、台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Frederic Huang,(2004)、路易.威登150 週年經典輯、台北、智富出版有
限公司。
張婷,(2003)、新藝術運動大師圖典、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如幸,(2003)、地方特產包裝設計對品牌形象之影響、台北、銘傳大學設
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平,(2003)、現代藝術、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譯自:Edina
Bermard。
王受之,(2003)、世界時裝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張晴雯,(2003)、何謂平面設計、台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譯自:Quentin
Newark。
佐藤卓,朱鍔,(2003)、Satoh Taku New Generation Graphic Designer、
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
蘇孟鴻,(2003)、搞破壞、台北、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黃思源,(2003)、花鳥画明家小品.魯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黃思源,(2003)、花鳥画明家小品.閩學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黃思源,(2003)、花鳥画明家小品.趙梅生、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169
顧丞峰,(2002)、國外後現代設計、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
李硯祖,(2002)、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魏易熙,(2002)、服飾業美學、台北、商鼎文化。譯自:Ann Marie Fiore,
Patrica Anne Kimle。
童未央,載聯斌,(2002)、時裝Fashion、北京、三聯書店。
楊鄂西,(2002)、寫意花鳥畫法、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張蕾,(2002)、中國刺繡圖案集錦-沈繡、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裘海索,(2002)、織物手繪藝術-材料.工藝.設計、杭州、中國美術學院
出版社。
李長俊,(2001)、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孫王珍,(2001)、愛馬士之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譯
自:竹宮惠子。
李洪烈,(2001)、1945 年以來的設計、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詹和平,(2001)、後現代主義設計、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
王道中,(2001)、工筆牡丹技法、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周士心,(2001)、藍譜.中國花卉畫基礎之2、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盧永毅,羅小未,(2000)、工業設計史、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洪瑞璘,(2000)、服飾事業經營、台北、商鼎文化。譯自:Leslie Davis Burncy
O. Bryant。
羅伯‧卡特著,許明潔校對,(2000)、字體的編排設計與應用、台北、龍辰
出版有限公司。
李錦璐,(2000)、中國民間美術叢書-民間印染、武昌、湖北美術出版社。
青木正夫,(1999)、平面設計構成研究、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王增伶,陳雅惠,(1999)、服裝設計與產品開發、台北、商鼎文化。譯自:H.
Carr,J. Pomeroy。
170
周澄,(1999)、周澄山水畫集、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日)澤田泰廣,(1999)、澤田泰廣的設計世界、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黃惇,(1999)、中國歷代印風系列-元代印風、重慶、重慶出版社。
黃惇,(1999)、中國歷代印風系列-齊白石.丁二仲.經亨頤.簡經綸.來
楚生印風、重慶、重慶出版社。
黃惇,(1999)、中國歷代印風系列-歷代圖形印吉語印印風、重慶、重慶出
版社。
Harold Rosenberg,周麗蓮譯,黃麗絹審訂,(1998)、拆/解藝術、台北、
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李洪列,(1998)、1945 年以來的設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呂靜修,(1997)、編排設計的構成與形式、台北、六合出版。譯自:Malcolm
Grear。
黃昭雄,(1997)、山林有情、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楊清田,(1997)、構成、台北、三民書局。
盧清遠,(1995)、領南派畫法、(一)通論.花卉.蔬果、台北、藝術圖書公
司。
林品章,(1995)、基本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玉龍,張建成,(1995)、新設計史、台北、六合出版社。譯自:Felice Hodges
Emma Dent Coad Anne Stone Penny Sparke Hugh Aldersey-Williams。
王秀雄,(1994)、立體構成之基礎、台北、大陸書店。譯自:高山正喜久。
呂清夫,(1993)、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台北、北星圖書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譯自:朝倉直巳,Fundamentel Problems Creating In The Two-dimensional
Space。
171
日文部份
山本光孝,(2005)、Brand Mall Mini、大阪、Kotsu Time Sha Co.Ltd.。
大泉睦子,(2004)、帶べBag、東京、文化出版局。
英文部份
Agile,Rabbit.editions.(2005). The Agile Rabbit Picture Atlas of
Flowers. The Netherland Amsterdam:The Pepin Press Bv.
Eva,Prinz.(2005). Installationview Rayn McGinness. 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Birthe,svanholm.(2004). Handbook of Decorative Motif. Damark:
W.W.Norton & Company Inc.
Femke,Van,Eijk.(Eds)(2004). Bags. The Netherland Amsterdam:The Pepin
Press Bv.
Alain,Weill.(2004). Graphics A Century of Poster and Advertising
Design. London:Thames&Hudson Ltd.
Soumana,Abdouramane,etc., Revision Natasha,tc.(2004). Carried Away
all about bags. New York:The Vendome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Herme's.
Raban, Ruddigkeit. (2003). Freistil-Best of Germent Illustration.
Berlin:Verlag Hermann Schmidt Mainz.
Douglas,Davis.(2002). Guide To Art On The Internet. U.S.A:Ibooks.
Jim,Krause.(2000). Idea Index. Ohio U.S.A.: F&W Publications Inc.
Lars, Muller.(2001). Freitag. Italy:EBS Editoriale Bortolazzi-Stei,
Verona.
Chris,Conley.et al. (Eds)(1999). The 100 show Design year in review.
Swissland:Roto Vision SA.
172
Lynn,Haller. and Linda,H.Hwang.(1999). Fresh Ideas In letter-
Head And Business Card Design. Ohio:North Light Books.
Henrietta,Wilkinson., Maggie,Mccormick. Et al.(Eds)(1997). A Century
of bag. Singapore:Page one Publishing Pte Ltd.
Dk,Holland.(1997). Design in Depth. Massachusetts:Rockport Publisher
Inc.
Lynn,Haller.(1997). Fresh Ideas in Letterhead and Business Card
Design 3. Ohio:Light Books.
Heinke,Jenssen., Annette,Crandall.(1996). Graphics Student Design 96.
Switzerland: Graphic U.S. Inc.
Mini,Park and Albert,Rufino.(1996). Restaurant Graghic 2.
Massachusetts:U.S.A. Rockport Publisher Inc.
Rob,Deway.(1994). Chicago Graphic Design. Massachusetts: Resource
World Publication Inc, and Rockport Publishers Inc.
Laura,Herrmann.(1994). Letterhead & Logo Design 3 Creating the
Corporate Image. Massachusetts:Rockport Publishers Inc.
Marian,Appellof.(1993). Typography 14 The Annual of the Type
Directors Club. New York: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 a division of
BPI Communications Inc.
Stephen,Bridges.(1992). Letterhead & Logo Design 2 Creating the
Corporate Image. Massachusetts:Rockport Publishers Inc.
Richard,Emery.(1992). The creative stoke. Massachusetts:Rockport
Publishers Inc.
Wei,Yew.(1991). Pacific Rim Design The works of 15 Pacific Rim Graphic
Designers. Singapore:The bookshop Pte.Ltd.
Susan,Berry.(1990). The Textile art. Landon:Simon and Schuster Inc.
173
Takenobu,Igarashi.(1983). World Trademarks and Logotypes III.
Switzerland,Roto Vision SA.
雜誌部份
《I buy Over Coats》:2005 年,12 月號。
《Brand》:2005 年,9 月號,No.19。
《Ginza》:2005 年,9 月號,No.98。
《Spur》:2005 年,8 月號。
《Spur》:2005 年,9 月號。
《Spur》:〈happy print〉2005 年,6 月號。
《Brand Mall Mini》:2005 年,6 月號。
《Brand Mini Book -Versace 隨身採購手冊》:2005 年,Vol 11。
《Brand’s off collection series》:Louis Vuitton Cap Series 2005,
Vo.13。
《Interior design》:2005,No.8。
《Brand》:〈Brand 最新市調出爐〉,2005 年,7 月號,No.18。
《Hign fashion》:2005,No.6。
《Vogue》:2005,No.103。
《Spur》:2005 年,3 月號。
《Elle Accessories》:2005 年,Spring Summer。
《Harper’s Bazaar》:2005 年,4 月號,No.199。
《Spur》:2004 年,11 月號。
《Domani》:2004 年,No.10。
《Ginza》:2004 年,10 月號,No.88。
《Miss》:2004 年,7 月號。
174
《Miss》:2004 年,No.3。
《M monthly》:2003,No.4。
《Spur》:2003 年,12 月號。
《The bags 背包品牌總覽》:2002 年,8 月出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