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19: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申明芳
研究生(外文):SHEN,MING-FANG
論文名稱:大提琴運用在國樂團作品之探討-以《蒙古幻想曲》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Possible Role of Cello in Chinese Music Pieces - Mongolian Fantasy
指導教授:李國俊李國俊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谷芳施德玉李國俊
口試日期:2016-07-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學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低音聲部革胡馬頭琴蒙古幻想曲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藝術的發展始終是跨國界、跨種族、跨領域;而本研究雖然是以大提琴為演奏樂器,但卻是要跨領域演奏中國樂曲。雖然相關的研究已有很多學者撰寫,但是本研究將針對大提琴從國樂的低音伴奏的角色,要如何在國樂團中擔任獨奏的角色?現今許多國樂團存在大提琴演奏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同樣產生很多質疑與討論。在演奏中國樂器的演奏者都知道,中國樂器最欠缺低音音域的樂器,因此在擦弦方面的低音聲部需以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來替代。而事實上大提琴在國樂中幾乎只擔任低音伴奏角色;而很多人甚至認為國樂就該由中國樂器來演奏,不該加入西洋樂器。或者應該以中國的革胡來演奏,比較符合中國樂曲的精神。然而筆者希望用大提琴來演奏東方樂曲,讓這樣跨有民族特性的演奏方式,更能讓大家重新認知大提琴是可以融入東方樂曲的演奏,而非是侷限於演奏西洋樂曲。本研究針對大提琴在國樂曲的伴奏與獨奏上,分別所要面對的問題與演奏的特點做探討。而擔任國樂曲獨奏,是否對大提琴是一個挑戰?亦或是未來國樂發展的另一個趨勢!唯目前撰寫本文最大的研究限制在於國樂曲上很少以大提琴編寫獨奏曲,且國樂團仍是以大提琴做為低音伴奏的角色,造成曲目資料來源上的缺乏與限制;此外馬頭琴為蒙古民族的樂器,在台演發展的時間不長;對於相關資料蒐集有一定的困難性。本文的研究與探討,以在西方的弦樂器與中樂跨域的演出形式,並以鍾耀光老師所作的《蒙古幻想曲》為例,研究方法採文獻分析、比較研究、曲目演奏分析、焦點訪談等方式。國樂團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在文化上非常重要的部分,現在許多西樂演奏者也開始投入到國樂的領域,無非是對中國音樂文化的認同與情感外,更是希望讓西方音樂不在專美於世界。如何讓中國音樂之美與西方樂器的結合也能開啟另一扇東方音樂的新紀元,這也是筆者在寫這篇論文的初衷.
摘要………………………………………………………………………………I
目錄………………………………………………………………………………II
圖目………………………………………………………………………………IV
表目………………………………………………………………………………V
譜目………………………………………………………………………………VI
第一章 緒 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2
二、研究方法與架構……………………………………………………3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文獻整理…………………………………………………………7
第二節 國樂西奏的音樂特色與問題……………………………………12
第三章 大提琴與革胡的介紹與發展…………………………………………21
第一節 大提琴的介紹…………………………………………………21
第二節 革胡的介紹……………………………………………………26
第三節 大提琴於國樂演奏技巧分析…………………………………31
第四章 大提琴演奏《蒙古幻想曲》之特色………………………………36
第一節 《蒙古幻想曲》創作背景…………………………………………36
第二節 《蒙古幻想曲》之分析探討………………………………………43
第五章、 結 論………………………………………………………… 57
一、研究發現…………………………………………………………………57
二、後續研究建議……………………………………………………………60
參考書目………………………………………………………………………61
圖 目
3-1圖片 大提琴………………………………………………………… 24
3-2圖片 革胡……………………………………………………………30
4-1圖片 馬頭琴…………………………………………………………40
表 目
表一 大提琴與國樂的相關文獻整理…………………………………………7
表二 鍾耀光先生相關之大提琴演奏國樂作品整理…………………………37
譜 目
譜例1 《春》大提琴分譜第104~109小節…………………………………33
譜例2 《六月茉莉》大提琴分譜第9~16小節 ……………………………34
譜例3 《掏洋芋》大提琴分譜第1~8小節…………………………………35
譜例4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6小節……………………………43
譜例5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7~29小節…………………………44
譜例6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30~35小節…………………………45
譜例7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36~52小節..................46
譜例8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75~81小節..................46
譜例9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87~100小節………………………..47
譜例10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01~104小節.................47
譜例11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34~148小節.................48
譜例12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49~159小節.................48
譜例13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62~175小節.................49
譜例14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76~178小節.................49
譜例15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182~201小節.................50
譜例16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224~241小節.................51
譜例17 《蒙古幻想曲》 大提琴分譜第243~251小節................52
譜例18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258~278小節.................52
譜例19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278~301小節................53
譜例20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312~316小節................54
譜例21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344~353小節………………………54
譜例22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389~397小節................55
譜例22 《蒙古幻想曲》大提琴分譜第410~412小節................55



一、專書(按姓名筆畫順序)
丹尼爾.列維廷,《迷戀音樂的腦》;王心瑩 譯 , (新北市;大家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3年,02月) 34頁35頁。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 年)頁345。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頁61。
林谷芳 ,《諦觀有情》 ,(台北 :望月出版社 ,1997年)頁 99 。
林肇富,《大提琴的技巧研究》,(台北,晨曦文化事業,2001 年1 月),頁5-8。
林衡哲,音樂之光;《林衡哲音樂札記》,(新北市;遠景出版;晴光文化發行,2016,04月),頁55。
吳贛伯,《近百年台灣國樂史》,(台北;博揚文化,2013,04月),頁232。
修海林、李吉提,《中國音樂欣賞》,(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年),頁7。
康謳,《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書店,1999年)頁214。
許常惠《中國音樂往哪裡去》,(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出版,1982年),頁2。
莊仲平,《提琴之愛》,(台北,如果出版社,2006年),頁14-20。
莊仲平,《提琴的秘密》,(台北,果實出版,2005年。),頁26、28、55、57。
曾肅良,《藝術鑑賞》,(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年8 月),頁97。
陶業兵,《明清的中西音樂交流》,(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頁64。
葉振綱,《中國音樂與樂器》,(台北:漢輝圖書有限公司,1991),頁125。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頁48。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4卷樂七,1965),頁941。
譚琇文 ,《西洋音樂簡史》,(台北,大陸書店,2006年8 月30日),頁244、245。
Margaret Campbeww 著 、張世祥 譯,《不朽的大提琴家》,(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年7 月),頁42
二、學位論文(按姓名筆畫順序)
林靜慧,《現代國樂團彈撥樂器的特性與應用》,東吳大學音樂學系論文,2006 年。
林子惠,《大提琴用於國樂合奏之研究一聚焦於全國中小學國樂合奏音樂比賽
之探討》,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15、頁16。
孫立娟,《國樂新興演奏形式探討-以「采風樂坊」之《七太郎與狂狂妹》、《十面埋伏》、《東方傳奇‧搖滾國樂》》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2007年。
孫沛元,《傳統與現代之間:現代國樂發展過程中的觀察及反思》,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2008 年。
陳炳杰,《中國樂器音色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6 頁。
陳淑玲,《大提琴演奏民間音樂之探討-以東西方各兩首樂曲為研究範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2003 年,6 月,51頁。
陳律貝,《低音提琴在台灣國樂團中之功能與角色》,東吳大學音樂學系論文,2009 年,頁13。
黃永明,《當代琴樂處境之探討-從1949至2009》,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95頁。
郭秀蓉,《現代國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樂器改革之研究》,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顧豐毓,《從西洋交響樂團看中國民族器樂「交響化」》,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3 月,頁22。
三、期刊
李哲洋,<絲竹合奏的求變-國樂的宿命>,藝術學報第三十六期,1984年,10月,頁47。
林谷芳 ,<從模仿到對話-對中西樂器間關係的一點期許>,幼獅文藝 ,1994 年7月,頁80。
何名忠,<中國樂器之演進及其分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5年,1 月,頁49。
何名忠,<中國樂器之推廣改良與創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1年,9月,頁9。
董榕森〈發揚國樂的時代意義〉,藝術學報第三十三期,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83年,頁117。
賴錫中,<中國樂賞介>,藝術教育論叢,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印, 1999 年6 月。
蕭而化,<國樂與西樂>,藝術雜誌,1969年,1 月,頁40。
四、網站
中文百科,大提琴:http://www.zwbk.org/。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 日。
中文百科在線:http://www.zwbk.org/tw。查核日期2016 年5月15 日。
百度百科,革胡:http://baike.baidu.com/view/26333.htm。查核日期2016年5 月15日。
自由時報評論網專欄,林衡哲,2016.02.02: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查核日期2016 年5月15 日。
民族樂團的低音,孫沛元:http://www.suona.com/instr/ph990525.htm。查核日期2016 年5月15 日。
阿波羅新聞網,鄭浩中,2007.11.13 http://tw.aboluowang.com/2007/1213/67385.html。查核日期2016 年5月15 日。
春暖古琴, http://www.cccnqg.com/cn/news_view.asp?id=40。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日。
高雄國樂團,http://220.128.229.104/~c97a024/main.htm。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 日。
陳國燈,古琴音樂的現代意義,2006年10月2 日:http://umeiko.blogspot.tw/。查核日期2016 年5月15 日。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音樂學系 :http://music.ntua.edu.tw/。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 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http://tmi.ncfta.gov.tw/。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 日。
管絃絲竹:http//www/sudna.com/ instr.htm。查核日期2016 年5 月15 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