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David Harvey著,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臺北:群學,2007)。
Doreen Massey、John Allen、Steve Pile主編,王志弘譯,《城市世界》(臺北:群學,2009)。
John Allen、Doreen Massey、Michael Pryke主編,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臺北:群學,2009)。
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2007)。
Juliana Mansvelt著,呂奕欣譯,《消費地理學》(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8)。
Steve Pile、Christopher Brook、Gerry Mooney主編,王志弘譯,《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臺北:群學,2009)。
Tim De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台北:書林,2009)。
王桐齡,《日本視察記》(北京:文化學社,1928),頁142-149。
尼古拉.埃爾潘著,孫沛東譯,《消費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
吳圳義,《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文史哲,1978)。吳福助、黃哲永主編,《全台文(六十五)》(台中:文听閣,2007)。
吳福助、黃哲永主編,《全台文(六十六)》(臺中:文听閣,2007)。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07)。
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1995),頁175。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2005)。
汪民安、陳永國、張云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上)》(開封:河南大學,2005)。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1998)。
周晶生,《台灣百年飛行錄》(台北:玉山社,2005)。
武堉幹,《鴉片戰爭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姚薇元,《鴉片戰爭史實考;中國史學史概要》(武漢:武漢大學,2007)。
封德屏編,《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4)。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柴山愛藏編,《台灣之交通》(台北:成文,2010)。
酒井順子著,江明玉譯,《都與京》(台北:商周,2008)。
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二)》(台北:自立晚報,1991)。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一)》(台北:中華書局,1983)。
陶亢德編,《歐風美雨》(上海:宇宙風社,1940),頁171。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2005)。
陳向元,《中國關稅史》(北京:有不為齋,1926)。
陸其國,《畸形的繁榮:租界時期的上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俊宏編著,《李春生的思想與日本觀感》(台北:南天,2002)。
陳室如,《近代域外遊記研究:一八四○-一九四五》(台北:文津,2007)。
陳柏州、蔡培慧著,金炫辰繪圖,《臺灣的舊地名》(臺北:遠足文化,2003)。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2005)。
陳國永主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09)。
陳龍、陳一,《視覺文化傳播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費成康,《中國租界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
劉維公,《風格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2007)。
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台北:博揚文化,2005)。
鄭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學林,1999)。
盧錫榮,《歐美十五國遊記》(上海:國光書店,1941)。
謝其濬,《品京都》(台北:聯經,2010)
藤野優哉著,陳嫺若譯,《一隻貓的巴黎研究》(台北:馬可孛羅文化,2006)。
二、期刊論文
毛克明,〈清末廣東禁賭的措施與成效〉,《河北學刊》27卷4期(2007.07),頁110-113。
谷雪梅,〈基督教傳教士與近代浙江女子教育〉,《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0卷5期(2008.10),頁32-35。
姚立迎、梁景和,〈20世紀初年社會陋俗的演變〉,《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S1期(2003),頁29-35。
范繼忠,〈晚清《申報》市場在上海的初步形成(1872-1877)〉,《清史研究》1期(2005.02),頁93-103。
桐浴邦夫,〈東京芝公園の紅葉館について-明治期における和風社交施設の研究〉,《日本建築学會計画系論文集》507(1998.05),頁199-204。
張世瑛,〈晚清上海西式公園出現後的社會反應〉,《國史館學術集刊》14期(2007.12),頁39-96。張惠珍,〈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期(2005.02),頁89-120。張懿,〈造在地獄上面的天堂!-中外文人筆下的上海〉,《聯合文學》204期(2001.10),頁50-59。
許雪姬,〈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卷2期(1998.06),頁1-33。程乃珊,〈阿拉上海人〉,《聯合文學》204期(2001.10),頁76-82。黃郁升,〈文明世界的接軌-以林獻堂《環球遊記》中博物館參觀經驗為探討內容〉,《臺灣史料研究》32號(2008.12),頁117-135。黃益軍,〈略論晚清上海城市娛樂業的發展特徵-兼與漢口比較〉,《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7卷1期(2007.03),頁34-36。
楊瑞,〈近代中國基督教教會學校與清末女子教育〉,《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80期(2007.02),頁116-120。
葉淑貞,〈日治時代台灣經濟的發展〉,《台灣銀行季刊》60卷4期(2009.12),頁224-273。
三、會議論文
苗延威,〈日治初期的身體政治:以纏足解放運動為中心的討論〉,「女性.消費.歷史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大眾文化與(後)現代性:商品.女性.歷史記憶」研究團隊主辦,台北,2009.12.12)。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2004 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走過臺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臺北:臺灣社會學會主辦,2004.12.04-05)。四、學位論文
朱彥芸,〈梁啟超女子教育思想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2006)。張世瑛,〈清末民初的變局與身體〉(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2006)。許東濤,〈清末福建商辦鐵路研究〉(碩士論文,蘇州大中國近代史所,2007)。
黃慧瑜,〈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史所,2010)。
藍偵瑜,〈清代來台文人之台灣特殊性書寫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8)。五、報紙
〈上海人口調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0.12.22,第1版。
〈上海居留外國人〉,《台灣日日新報》,1898.05.06,第5版。
〈上海租界之人口〉,《台灣日日新報》,1920.12.29,第3版。
〈井村氏歐美漫遊談(五)〉,《臺灣日日新報》,1922.12.19,第5版。
〈兇漢擊斃鄭使〉,《台灣日日新報》,1915.11.12,第5版。
〈改正市區概要(一)〉,《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10.10,第2版。
〈改裝辯〉,《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07.06,第2版。
〈車夫淘汰〉,《台灣日日新報》,1899.06.30,第3版。
〈車賃定額〉,《台灣日日新報》,1899.09.20,第3版。
〈言論界之今昔〉,《台灣日日新報》,1917.04.28,第6版。
〈言論界之再接再勵〉,《台灣日日新報》,1912.10.04,第6版。
〈協會設備〉,《台灣日日新報》,1903.02.22,第5版。
〈協會設備〉,《台灣日日新報》,1903.02.22,第5版。
〈保甲規約改正〉,《台灣日日新報》,1917.07.13,第6版。
〈客歲旅行人數〉,《台灣日日新報》,1913.01.21,第6版。
〈拾碎錦囊(二百七十一)〉,《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8.14,第3版。
〈赴會湏知〉,《台灣日日新報》,1903.02.13,第3版。
〈海外旅行者增加〉,《台灣日日新報》,1916.10.19,第2版。
〈海外旅行請願〉,《台灣日日新報》,1920.05.09,第5版。
〈租界之支那人數〉,《台灣日日新報》,1916.01.20,第6版。
〈租界旅居之外人〉,《台灣日日新報》,1915.12.09,第6版。
〈租界章程〉,《台灣日日新報》,1902.05.28,第3版。
〈報界發達〉,《台灣日日新報》,1916.12.05,第6版。
〈最近調查市及街 全島人口二萬以上〉,《台灣日日新報》,1927.11.23,夕刊第4版。
〈渡臺中所感〉,《臺灣日日新報》,1911.04.03,第1版。
〈渡臺中所感〉,《臺灣日日新報》,1911.04.03,第1版。
〈渡臺中所感〉,《臺灣日日新報》,1911.04.03,第1版。
〈發車減價〉,《台灣日日新報》,1903.02.04,第3版。
〈買辦痛弊〉,《台灣日日新報》,1903.09.30,第3版。
〈募稿〉,《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07.01,第5版。
〈新聞紙令之改正〉,《台灣日日新報》,1917.12.20,第5版。
〈解纏實行狀況〉,《台灣日日新報》,1912.01.25,第5版。
〈賭場林立〉,《台灣日日新報》,1901.03.03,第6版。
〈錫口觀光談話〉,《台灣日日新報》,1903.05.07,第3版。
〈擴張廣告〉,《台灣日日新報》,1915.10.25,第4版。
〈斷髮不改裝序〉,《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01.25,第3版。
〈勸業博覽〉,《台灣日日新報》,1900.03.09,第3版。
〈蘆墩物價〉,《台灣日日新報》,1900.02.13,第3版。
〈觀光談話會〉,,《台灣日日新報》,1903.05.10,第5版。
〈觀光雜著募啟〉,《台灣日日新報》,1903.03.26,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七)〉,《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18,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八)〉,《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20,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九)〉,《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21,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三)〉,《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14,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五)〉,《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16,第3版。
大東生,〈南遊見聞錄(六)〉,《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3.17,第3版。
王石鵬,〈臺灣習俗美醜十則下〉,《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07.13,第4版。
白水,〈東遊小稿(一)〉,《台灣日日新報》,1912.03.14,第5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十九)〉,《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9.17,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二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9.20,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二十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9.21,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二十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0.09.22,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二十五)〉,《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9.30,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二十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0.01,第4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三十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1.01,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託(三十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1.02,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三十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1.11,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五)〉,《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0.08.28,第5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廿八)〉,《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0.05,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廿九)〉,《臺灣日日新報》,1910.10.07,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四十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2.02,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四十五)〉,《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12.04,第1版。
田原天南,〈本社田原特派員渡歐記(北英紀行一)〉,《臺灣日日新報》,1910.10.19,第1版。
石崖,〈閩中遊草(三)〉,《台灣日日新報》,1915.03.19,第6版。
石崖生,〈內地漫遊感想(三)〉,《台灣日日新報》,1926.04.18,第4版。
石崖生,〈內地漫遊感想〉,《台灣日日新報》,1926.04.14,第4版。
名川生,〈隨轅日記(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12.22,第2版。
名川生,〈隨轅日記(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12.31,第3版。
名川生,〈隨轅日記(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12.25,第2版。
名川生,〈隨轅日記(五)〉,《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12.27,第2版。
名川生,〈隨轅日記(四)〉,《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12.26,第2版。
佚名,〈奧平伯歐美談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03.20,第5版。
何榮峰,〈觀光日誌(一)〉,《台灣日日新報》,1903.07.25,第4版。
佁儗子,〈東都見聞錄(九)〉,《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9,第6版。
佁儗子,〈東都見聞錄(十)〉,《台灣日日新報》,1913.05.10,第6版。
佁儗子,〈東都見聞錄(十一)〉,《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7,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一),《台灣日日新報》,1913.04.23,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八)〉,《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8,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二十)〉,《台灣日日新報》,1913.05.20,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六)〉,《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6,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廿九)〉,《台灣日日新報》,1913.05.29,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卅三),《台灣日日新報》,1913.06.02,第4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廿五)〉,《台灣日日新報》,1913.05.25,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四)〉,《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4,第6版。
佁儗子,〈東遊見聞錄(四)〉,《台灣日日新報》,1913.05.04,第6版。
呂鷹揚,〈記觀光所感〉,《台灣日日新報》,1903.05.02,第4版。
呂鷹揚,〈觀光記事一〉,《台灣日日新報》,1903.04.03,第4版。
呂鷹揚,〈觀光記事三〉,《台灣日日新報》,1903.04.07,第4版。
沙門高橋醇領,〈井上圓了博士何が為に来臺せんとするか〉,《臺灣日日新報》,1910.12.23,第3版。
林家柱,〈福建遊記(上)〉,《台灣日日新報》,1934.10.06,夕刊第4版。
林偕堂,〈東行日誌〉,《台灣日日新報》,1923.10.01,第4版。
廼蘭生,〈旅閩隨錄〉,《台灣日日新報》,1914.06.05,第6版。
范獻廷、張采香,〈東遊觀光日記(一)〉,《台灣日日新報》,1903.08.06,第4版。
范獻廷、張采香,〈東遊觀光日記(二)〉,《台灣日日新報》,1903.08.07,第4版。
范獻廷、張采香,〈東遊觀光日記(六)〉,《台灣日日新報》,1903.08.13,第4版。
范獻廷、張采香,〈東遊觀光日記(四)〉,《台灣日日新報》,1903.08.11,第4版。
倪炳煌,〈東北京畿游記(十)〉,《台灣日日新報》,1915.12.02,第6版。
倪炳煌,〈東北京畿游記(三)〉,《台灣日日新報》,1915.11.25,第6版。
退庵,〈旅滬日記 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11.12,第3版。
退庵,〈旅滬日記〉,《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11.01,第3版。
退庵,〈旅滬日記〉,《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11.07,第3版。
退庵,〈旅滬日記〉,《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11.09,第3版。
崖,〈基隆觀感記(中)〉,《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0.04.17,第5版。
張玉甫,〈台灣習俗美醜十則〉,《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07.02,第4版。
梅法學博士,〈清國旅行談(一)〉,《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03.09,第3版。
梅法學博士,〈清國旅行談(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03.10,第3版。
梅法學博士,〈清國旅行談(三)〉,《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7.03.13,第4版。
許紫鏡,〈台灣習俗美醜十則〉,《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07.02,第4版。
陳炳煌,〈歐美漫遊雜記(一)〉,《台灣日日新報》,1931.03.10,夕刊第4版。
陳炳煌,〈歐美漫遊雜記(二)〉,《臺灣日日新報》,1931.03.13,夕刊第4版。
陳炳煌,〈歐美漫遊雜記(三)〉,《臺灣日日新報》,1931.03.16,第4版。
陳炳煌,〈歐美漫遊雜記(四)〉,《台灣日日新報》,1931.03.18,夕刊第4版。
最不羈生,〈旅行紀畧(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1.10,第3版。
最不羈生,〈旅行紀畧(五)〉,《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1.14,第3版。
最不羈生,〈旅行紀畧(四)〉,《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1.13,第3版。
賀來事務官,〈歐美漫遊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05.30,第4版。
逸,〈鷺門游草(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01,第3版。
逸,〈鷺門游草(九)〉,《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28,第5版。
逸,〈鷺門游草(三)〉,《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04,第5版。
逸,〈鷺門游草(五)〉,《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08,第5版。
逸,〈鷺門游草(六)〉,《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14,第5版。
逸,〈鷺門游草(四)〉,《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2.06,第4版。
逸,〈鷺門游草(竝序.一)〉,《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8.01.26,第3版。
黃朝琴,〈上海遊記(一)〉,《台灣日日新報》,1920.12.01,第6版。
黃朝琴,〈上海遊記(五)〉,《台灣日日新報》,1920.12.23,第6版。
黃朝琴,〈上海遊記(六)〉,《台灣日日新報》,1921.01.06,第3版。
黃朝琴,〈上海遊記(四)〉,《台灣日日新報》,1920.12.13,第3版。
儀,〈巴黎紀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01.01,第3版。
劉仁超、劉如東,〈東遊誌(三)〉,《台灣日日新報》,1903.07.12,第6版。
劉仁超、劉如棟,〈東遊誌(一)〉,《台灣日日新報》,1903.07.10,第4版。
嘯霞,〈南遊紀略(五)〉,《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9.02.10,第4版。
嘯霞,〈南遊紀略(四)〉,《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9.02.06,第4版。
嘯霞,〈神州遊記(八),《台灣日日新報》,1912.07.07,第6版。
嘯霞,〈神州遊記(七)〉,《台灣日日新報》,1912.07.06,第6版。
嘯霞,〈神州遊記(十)〉,《台灣日日新報》,1912.07.09,第6版。
嘯霞,〈神州遊記(二)〉。《台灣日日新報》,1912.06.29,第6版。
嘯霞,〈神州遊記(十二)〉,《台灣日日新報》,1912.07.12,第6版。
嘯霞,〈神州遊記(六)〉,《台灣日日新報》,1912.07.05,第6版。
潤,〈吾過矣(上)〉,《台灣日日新報》,1919.03.28,第6版。
潤庵生,〈南清遊覽紀錄(十一)〉,《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01.30,第1版。
潤菴生,〈(其七)〉,《台灣日日新報》,1916.02.08,第6版。
潤菴生,〈南清遊覽紀錄(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01.16,第1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二十)〉,《台灣日日新報》,1916.02.25,第6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十五)〉,《台灣日日新報》,1916.02.19,第6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其二)〉,《台灣日日新報》,1916.01.30,第6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其九)〉,《台灣日日新報》,1916.02.10,第6版。
潤菴生,〈旅閩雜感(其三)〉,《台灣日日新報》,1916.01.31,第4版。
鄭神寶,〈東游遊筆〉,《台灣日日新報》, 1914.08.16,第6版。
鄭神寶,〈東游隨筆〉,《台灣日日新報》,1914.06.14,第6版。
鄭神寶,〈東游隨筆〉,《台灣日日新報》,1914.06.24,第6版。
鄭神寶,〈東游隨筆〉,《台灣日日新報》,1914.08.31,第6版。
鄭神寶,〈東游隨筆〉,《台灣日日新報》,1914.09.10,第6版。
鄭朝陽,〈我的1949-6層高樓菊元百貨遠眺 台北處處田〉,《聯合報》,2009.07.27,A6。
盧宗文,〈觀光日誌(一)〉,《台灣日日新報》,1903.07.17,第4版。
蕉,〈旅行之感情〉,《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9.12.10,第2版。
蕉麓,〈途次紀聞錄(三)〉,《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5.10.15,第4版。
謝雪漁,〈南歸誌感(二)〉,《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4.14,第4版。
謝雪漁,〈南歸誌感(四)〉,《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4.19,第5版。
謝雪漁,〈南歸誌感〉,《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06.04.13,第5版。
六、網路資料
〈高雄港沿革〉,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khb.gov.tw/index_m.aspx?Link=AutoHtml/14/395/1-5.htm,2011.06.21參閱。
〈高雄港沿革〉,交通部高雄港務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khb.gov.tw/index_m.aspx?Link=AutoHtml/14/395/1-5.htm,2011.06.21參閱。
〈都をどり祇園甲部歌舞会〉,http://www.miyako-odori.jp/top.html,2011.04.26參閱。
〈陳炳煌〉,臺灣人物誌,http://news8080.ncl.edu.tw/whos2app/servlet/whois?textfield.1=%E9%99%B3%E7%82%B3%E7%85%8C,2011.03.23
〈雞籠生〉,臺灣作家作品,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2542,2011.03.23參閱。
〈大事記〉,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大事記】,http://www.kmt.org.tw/hc.aspx?id=10,2011.06.08參閱。
〈公司歷史〉,NBT,http://www.nbt-hk.com/history/history.html,2011.05.27參閱。
〈史/正史/清史稿/志 凡一百三十五卷/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食貨六/征榷/洋藥(P.3699)〉,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41^1377129442^807^^^8020202500020100000100010005^6@@1123958953,2011.06.30參閱。
〈台灣戶政沿革史〉,嘉義市戶政服務網,http://household.chiayi.gov.tw/form/index2.asp?m=2&m1=3&m2=43&gp=12&id=171,2011.06.25參閱。
《上海監獄志》編纂委員會,〈工部局監獄華職員規例(1903年1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3095/node73113/node73134/userobject1ai86696.html,2011.06.02參閱
《上海監獄志》編纂委員會,〈第二節 租界監獄〉,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3095/node73100/node73147/userobject1ai86012.html,2011.06.02參閱。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29,2011.03.22參閱。
《臺灣總督府第二十六統計書》(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4),頁459。台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http://tcsd.lib.ntu.edu.tw/record.php?DataId=S0012878&Access_Num=460849,2011.06.20參閱。
《臺灣總督府第三十六統計書》(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4),頁546。台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http://tcsd.lib.ntu.edu.tw/record.php?DataId=S0018117&Access_Num=460849,2011.06.20參閱。
〈台灣協會〉,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820&Keyword=%E5%8F%B0%E7%81%A3%E5%8D%94%E6%9C%83+or+%E8%87%BA%E7%81%A3%E5%8D%94%E6%9C%83,2011.04.25參閱。
余慶俊,〈黃朝琴〉,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749,2011.06.01參閱。
李彬,〈1909年2月16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重新崛起〉,搜狐新聞,http://news.sohu.com/20110216/n279355163.shtml,2011.05.27參閱。
林呈蓉,〈日本人的臺灣經驗-日治時期的移民村〉,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bzMCtfX7j0J:www.twhistory.org.tw/20010730.htm+%E6%97%A5%E6%9C%AC%E4%BA%BA%E7%9A%84%E8%87%BA%E7%81%A3%E7%B6%93%E9%A9%97%EF%BC%8D%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7%9A%84%E7%A7%BB%E6%B0%91%E6%9D%91&cd=3&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2011.05.23參閱。
姜懿紘,〈台灣企業史料-台灣百貨產業發展概況〉,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03.html,2011.04.28參閱。
徐國章,〈明治30年(1897)1月律令第2號「臺灣鴉片令」之制定〉,台灣文獻館.電子報,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65&AID=875,2011.06.06參閱。
張子文,〈魏清德〉,台灣人物誌(1895-1945),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twpeop&dtd_id=15&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4%BA%BA%E7%89%A9%E8%AA%8C(1895-1945)&subject_url=toolbox_figure.hpg&xml_id=0000300753&who=%E9%AD%8F%E6%B8%85%E5%BE%B7,2011.06.01參閱。
張勝彥,〈戰後台灣與日本博物館之歷史考察:以台北、京都地方為中心〉,http://www.koryu.or.jp/08_03_03_01_middle.nsf/1384a27fc6686a1a49256798000a62f6/441951171ab8f9694925724b002125d7/$FILE/changsunyen2.pdf,2011.04.27參閱。
郭啟傳,〈王雪農〉,臺灣人物誌(1895-1945),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4%ba%ba%e7%89%a9%e8%aa%8c%281895%2d1945%29&dtd_id=15&project_id=twpeop&xml_id=0000293126,2011.06.23
傅錫祺,〈耀亭同硯小傳〉,《台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WenYi/main.html,2011.06.21參閱。
彭佳鴻,〈森丑之助〉,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9192,2011.06.30參閱。
馮紹霆等,〈第三節 娼妓〉,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605/node79830/node79836/userobject1ai102009.html,2011.06.07參閱。
鍾淑敏,〈田原禎次郎〉,臺灣歷史辭典,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05/cca220003-li-wpkbhisdict000779-0266-u.xml,2011.04.01參閱。
譚海林,〈艦艇穩度之重要性〉,http://www2.cna.edu.tw/961213/month/cnadata/mm/23-3/23-3-8.htm,2011.06.30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