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on, D.L.(1995/1998).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台北:遠流。
Bono, E.de.(1969/1996). The mechanism of mind.
黃榮村、林正弘(譯)。思考的奧秘。台北:桂冠。
Bono, E.de.(1996/1998). Serious creativity.
江麗美(譯)。嚴肅創意。台北:長河。
Csiksentmihalyi, M.(1996/1999). Creativity.
杜明城(譯)。創造力。台北:時報。
Drucker, P.F.(1990/1994).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余佩珊(譯)。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
Godin, S. (2003/2003).Purple Cow:Transform Your Business By Remarkable.
梁曙娟(譯).紫牛:讓產品自己說故事。台北:商周。
Kolter, P.(1996/2000).Marketing management.
方世榮(譯)。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
Kotler, P. (2003/2004).Marketing insights from a to z.
張振明(譯)。行銷是什麼?台北:商周。
Patton, M.Q.(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文衍正(1998)。看診法門--醫師之說明注意與其他義務。台北:永然。
方文昌(2002)。網路行銷。台北:智勝。
王志剛、陳正男(1991)。行銷學原理。台北:華泰。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史尚寬(1978)。債法總論。台北:榮泰印書館。
朱柏松(1999)。消費者保護法論。台北:翰蘆。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82-0301-H-004-060。
江明修(2001)。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江明修(主編)(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
江明修(審訂)(2003)。非政府組織。台北:智勝。
江明修(審訂)(2003)。非營利創新管理。台北:智勝。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2002)。消費者手冊。台北:行政院消費者
保護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1997)。醫療管理常用名詞。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2)。行政院衛生署訴願決定書選輯第一輯、第二輯。
台北:衛生署。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
吳憲明(1995)。衛生法規概論。台北:作者自版。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1)。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李國鼎(1966)。廣告與經濟發展。國際經濟資料, 17(5),2。
李聖隆(2001)。醫療法規概論。台北:華杏。
周文賢、吳金潮(1996)。碩士論文撰寫方法。台北:華泰。
周紹賢(1995)。引爆創意的54個廣告奇招。台北:方智。
林建煌(2002)。行銷管理。台北:智勝。
法務部(1983)。不實廣告問題之研究。台北:該部總務司。
邱莉玲(1999)。廣告陽謀―廣告創意大公開。台北:時報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范建得、莊春發(1994)。公平交易法3:不實廣告。台北:漢興。
郝宏恕(2000年,9月)。醫院多角化之經營策略。論文發表於邱文達(主持人),醫療機構策略聯盟新紀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台北醫學院、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萬芳醫院聯合主辦之「醫療機構策略聯盟新紀元」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春興、楊國樞(19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張煥禎、張威國(1999)。醫療行銷管理學。台北:偉華。
張錦文、譚開元、黃佳經合著(1999)。醫院管理。台北:水牛。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300-352。莊逸洲、黃崇哲(2002)。醫務管理學系列。台北:華杏。
許士軍(1965)。有關廣告推銷的幾項問題。報學,3(5),98。許士軍(1995)。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君強(1995)。醫事及衛生法規。台北:桂冠。
陳拱北(2001)。公共衛生學。上冊。台北:巨流。
陳楚杰(1997)。醫院組織與管理。台北:宏翰。
黃丁全(1989)。醫事法概論。高雄:前程。
黃志文(1995)。行銷管理。台北:華泰。
黃松共(2002)。醫院策略管理。台北:台灣醫務管理學會。
黃俊英、劉江彬(1998)。智慧財產的法律與管理。台北:華泰。
黃鴻程(2003)。服務業經營。台中:滄海。
楊志良(1995)。公共衛生新論。台北:巨流。
楊朝陽、許士軍、黃俊英(1998)。行銷規劃與策略。台北:聯經。
葉永芳(1982)。出賣人吹牛(Puffing)要不要負責?國際貿易法
實務第二冊,商品買賣法實例解說,p.145。
葉金川(2002)。全民健保傳奇。台北:董氏基金會。
廖又生(1992)。圖書館組織與管理析論。台北:辰益。
廖又生(2003)。論我國醫管教育之發展。我國醫管教育之探討,
於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學分班。高雄:高雄榮民總醫院。
趙嬰(1970)。廣告的經濟效果研究。新聞學研究第五集, 79。劉文瑢(1999)。醫事法要義。台北:合記。
劉建順(2004)。現代廣告學。台北:智勝。
樊志育(1980)。廣告學。台北:三民。
衛生署(2001a)。公共衛生年報。台北:衛生署。
衛生署(2001b)。行政院衛生署訴願決定書彙編第一輯,第二輯。
台北:衛生署。
衛生署(2002)。醫療法解釋彙編。台北:衛生署。
衛生署(2002)。醫療管理法規。台北:衛生署。
鄭玉波(1976),廣告企業之民事責任與消費者之保護,法令月刊,27(4),10。鄭玉波(1989)。民法債篇總論。台北:三民。
蕭武桐(2000)。企業倫理。台北:華視文化。
蕭湘文(2000)。廣告創意。台北:五南。
蕭新煌(2000)。非營利組織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錢存棠(1967)。報紙廣告。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7。
羅明宏(1995)。不實廣告案例解讀。台北:月旦。
于美德(2002)。我國醫藥廣告管理政策探討。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詩慧(2001)。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醫療類基金會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丕玉(2002)。醫療行銷溝通對醫院形象及顧客忠誠度之影響。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秀玲(1999)。醫師工作權之研究--以醫療正義、醫療政策及醫療倫理為論述中心。中原財經法研究所碩士論文。宋欣怡(2000)。民眾就醫選擇資訊的潛在需求研究。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麗芬(1988)。第三部門之功能與界定。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敦智(1997)。醫院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中部醫院為例。中國醫藥學院醫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曹常鴻(1987)。行銷在非營利組織機構之應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實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正來(2003)。從醫療糾紛訴訟個案探討舉證責任分配。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年真(2000)。醫院應用網站現況與影響因素研究。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所碩士論文。陳玲玉(1979)。論引人錯誤廣告與廣告主之法律責任。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葛孟堯(2003)。醫療產業專利權運用策略管理之研究。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董倚玲(1971)。論虛偽不實廣告。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士毅(1999)。醫院組織文化之探討。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家瑄(1998)。醫院公共關係—台北市某中醫醫院之實證研究。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國雄(2003)。探討消費者保護法無過失責任對醫療行為之適用—以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為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Bono, E.de.(1997).Textbook of wisdom.New York:The Penguin Press.
Dees, J. G. & Economy, P. (2001). Social entrepreurship. In Dees, J.G. & Emerson, J. (eds.).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oreneurs .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Denhart, R.B. et al.(2002). Managing human behavior in public & nonprofit organiz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Drucker, P.F. (1973).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ew York: Harper & Row.
Drucker, P.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e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New York:Harper & Row.
Drucker, P.F. (1993).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Y: Harperbusiness.
Gamwell, F.I. (1984). Beyond preferen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orge, J.M.& Jones, G.R. (200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NJ: Pearson Education.
Henry, J. (2001). Creative management. London: Sage.
Kotler, P. & Armstrong, G.(1997).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 Levy, S.J.(1969). Broader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 10-15.
MacStravic, R.S. (1994). Hospital patient loyalty : causes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Hospital Marketing, 8(2), 67-72.
Robbins, S.P. (1994).Organizational behavior.NJ:Pearson Education.
Robinson, K. (2001), Out of our minds: Learning to be creative.Oxford: Capstone Publishing Limited.
Sexton, W.P. (1970).Organization theories.Ohio:A Bell & Howell Company.
Sternberg, R.J.(1999). Handbook of creativity.UK,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nslow, C.-E.A.(1949).The evolu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its objectives. In Simmon, J.S.(Ed.),Public health in the world toda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