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13: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文龍
研究生(外文):Wen-Lung Su
論文名稱:高演色性白光發光二極體的效率提升
論文名稱(外文):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Efficiency Improve Study of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指導教授:韓斌韓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精密工程學系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氮化鎵發光二極體白光LED螢光粉封裝材料
外文關鍵詞:GaNlight-emitting diode (LED)whie LEDphosph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為了照明、LCD背光源設備應用需求,需要進行LED大功率封裝的開發,並具備高效率和演色性指數大於85的光源。而製作方式以藍光LED激發綠色及紅色螢光粉方法居多,此方法有別於其他高演色性製作方式,較易生產製作;而在現行開發的紅光螢光粉效率較綠光螢光粉低,且兩者螢光粉激發與放射頻譜有互相重疊。以目前將兩種螢光粉混和的白色發光二極體封裝方式,會導致相互吸收造成效率變低。本論文主要是利用封裝結構分層技術,研製高演色性指數白色發光二極體,並探討分層結構其光學特性。在研究中針對其螢光粉特性,在結構上研究其塗佈方式,以分層結構減少其重複放射及激發,並依Snell’s Law定律利用介質差異,提高白色發光二極體紅、綠光螢光粉激發效率及光取出率,並減少重覆激發及放射的行為,而在同一螢光粉濃度下,可以增加輻射通量5~8mW,演色性指數可達到91,整體驗證結果在光學效率平均值可以提升5%以上。接著以TracePro模擬軟體模擬其輻射通量及CIE色點差異,其結果與實作一致性很高,之後我們可利用模擬方式驗證,減少實作驗證時間。

For the huge demand of lighting and LCD back light area, high power package is needed fot LED light source with good efficiency and good 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 larger than 85.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is using red and green mixed phosphors stimulated with blue LED chip. However, due to the reach sorption of green light for the red phosphor, the efficiency is low. In this thesis, we propose a layered structure that seperates the green and red phosphors. Because of the index difference in each layer,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about 5 to 8 mW. The simulation tool TracePro is utilige to verify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and they are consistant. With this novel layered structure, the overall light output power efficiency can be raised by 5% and the CRI is 91.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引言 1
1-2 發光二極體現況及簡介 2
1-3 研究方向及動機 4
1-4 相關文獻回顧 4
1-5 論文架構 9
第二章 基本光學相關理論 11
2-1 幾何光學的基本原理 11
2-2 光學的相關定律及理論 12
2-2-1 光的反射、折射 12
2-2-2 光的全反射 13
2-2-3 光的透射、吸收 14
2-2-4 光的干涉、繞射 15
2-2-5 光的偏光 15
2-2-6 光的輻射能量 15
2-2-7 光度量的各種定律 15
2-3 光的標準與測光量定義 16
2-3-1 輻射量與測光量 16
2-3-2 測光的基本單位 17
2-3-3 測光量的標準 19
2-4 光基本量的定義 20
2-4-1 光通量 20
2-4-2 光量 21
2-4-3 照度 21
2-4-4 光通量發散度(面發光強) 21
2-4-5 發光強度 22
2-4-6 亮度 22
2-4-7 輻射基本量定義 23
2-5 光的基本量量測標準 24
2-5-1 光強的量測 24
2-5-2 光通量的量測 24
2-5-3 照度的量測 25
2-5-4 亮度與光通量發散度 25
2-5-5 光譜分佈與分佈溫度 26
第三章 固態螢光材料簡介 27
3-1 固態螢光材料 27
3-2 螢光與磷光 27
3-3 發光機制 28
第四章 白光發光二極體製作 30
4-1 前言 30
4-2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的基本原理 30
4-3 白色發光二極體封裝製程 39
4-3-1 晶粒黏著 39
4-3-2 打線鍵合 42
4-3-3 封裝 44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模擬結果分析 49
5-1 前言 49
5-2 驗證材料選用 49
5-3 白光發光二極體結構設計 52
5-3-1 均勻單層結構 52
5-3-2 雙層結構 52
5-4 白光發光二極體結構設計驗證 54
5-4-1 單層結構均勻混合紅色螢光粉實驗 54
5-4-2 單層結構均勻混合綠色螢光粉實驗 56
5-4-3 單層結構均勻混合紅色及綠色螢光粉實驗 59
5-4-4 雙層結構紅色及綠色螢光粉分層實驗 61
5-4-5 實驗結果及討論 64
5-5 光學模擬結果及討論 65
5-5-1 引言 65
5-5-2 TracePro光學模擬軟體簡介 66
5-5-3 白光發光二極體螢光粉結構設定 67
5-5-4 單層結構均勻混合紅色及綠色螢光粉模擬 78
5-5-5 雙層結構紅色及綠色螢光粉分層實驗 81
5-5-6 模擬結果及討論 84
第六章 結論 87
參考文獻 89



[1] 劉如熹與紀喨勝著,”紫外光發光二極體用螢光粉介紹”,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1-10 - p.1-14。
[2] 史光國編著,”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6-11 - p.6-14。
[3] 史光國編著,”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6-33。
[4] 史光國編著,”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6-40 - p.6-42。
[5] 史光國編著,”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6-63 - p.6-64。。
[6]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網路資料。
[7] 劉如熹與劉宇桓著,”發光二極體用氧氮螢光粉介紹”, 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6)。
[8] 日本照明學會編,”照明” 社(1978),p.9-10, 。
[9] 日本照明學會編,李農與楊燕譯,”照明手冊”,p.64。
[10] 日本照明學會編:照明, p.109-110, 社(1978) 。
[11] 日本照明學會編:, p.6-7(1987)。
[12] 日本照明學會編:, p.85(1987)。
[13] 日本照明學會編:光計測, p.177-242日本理工出版會(2000)。
[14] 劉如熹與劉宇桓著,”發光二極體用氧氮螢光粉介紹”, 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6),p.1-24。
[15] 史光國編著,”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固態照明”,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2005),p.1-9 - p.1-17。
[16] H. Baker, ASM Handbook Vol. 3 Alloy Phase Diagrams, ed. (ASM International, 1992).。
[17] Lumileds Lighting U.S., LCC,http://www.philipslumileds.com,網路資料
[18] CREE, Inc.,http://www.cree.com.,網路資料。
[19] 葉耀宗、葉建岳、劉偉仁、張學明、陳政民著”工業材料雜誌258期”2008
[20] 李季達,光連雙月刊第16期(2004)
[21] G. Blasse and B. C. Grabmaier, Luminescent Materials
(Springer-Verlag, 1994).
[22] R. Scott Kern Lumileds Lighting PKG
[23] TracePro官方網站,http://www.apic.com.tw/products/cax_tracepro.html,
網路資料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