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資料
文超順,2001,〈與蘭陽博物館一起成長〉,《蘭博季刊》,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創刊號,頁21-22。
方佩欣,2009,〈城市運動行銷的策略分析〉,《大專體育100 期》,頁82-87。王思文、張弘遠,2010,〈地方新興節慶活動對於地方觀光發展效益探討-以參觀遊客滿意度進行分析〉,《島嶼觀光研究》,第3卷,第3期,頁1-21。
王雅各,1998,〈博物館與觀光文化〉,發表於《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12月9~11日),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韻,2010,〈Y世代的金錢態度與生活型態對其服飾屬性偏好與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華岡紡織期刊》,第17卷,第2期,頁1-5。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第三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交通部觀光局,2011,〈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101-104年)〉,頁60-78。
江韶瑩,2000,〈地方博物館與產業文化保存案例分析〉,宜蘭:2000年博物館與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行銷研習營-研習手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3,《烏石漁港區域劃定暨漁港計畫檢討修訂報告》,臺北:浩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余鵬鳴,2010,《烏石港遊客消費行為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忠宏、黃文雄、李介祿、李雅鳳,2007,〈旅遊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模式建構與驗證:以宜蘭賞鯨活動為例〉,《觀光研究學報》,第13卷,第4期,頁347-367。吳淑華、李國瑋(譯),2007,《策略管理》,台北:蒼海書局。譯自Micheal A. Hitt,R. Duane Ireland, Robert E. Hoskisson.2007.“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concepts), 7th ed.”SW: a thomson learning company.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6,《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育誠,2011,〈政策行銷意涵與目標的再定位〉,《T&D飛訊》,第133期,頁1-10。
呂苔瑋、邱玲裕、黃貝雯、陳文儀(譯),2006,《公共管理與行政》,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譯自Owen E. Hughes, 1994,”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3rd ed”. published by palgrave macmillan,Inc.
呂理政,2001,〈蘭陽是一座博物館-蘭陽博物館願景之我見〉,《蘭陽博物》,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創刊號,頁10-13。李香儀,2009,《愛上宜蘭的100個理由》,宜蘭:宜蘭縣政府。
李勝雄、洪梅花,2012,〈原住民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探究-以三地村部落為例〉,《屏東教大體育》,第15期,頁430-437。
李義祥、張晨瑜,2012,〈2012台灣燈會遊客重遊意願之實證研究〉,《育達科大學報》,第32期,頁1-27。
周聰佑、韓子健、顏宗信,2009,〈島嶼休閒漁業體驗行銷策略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第2卷,第1期,頁1-28。林敏鈺,2002,《我國中程施政計畫策略規劃之研究-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林德福,2000,〈從蘭陽博物館談地方文化資源的整合與活化〉,宜蘭:2000年博物館與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行銷研習營-研習手冊。
林德福,2001,〈蘭博籌建紀事〉,《蘭博季刊》,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創刊號,頁32。
姚仁喜,2001,〈蘭陽博物館設計說明〉,《蘭博季刊》,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第4期,頁23-26。洪泉湖,2008,《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出版社。
孫本初,2011,《新公共管理》,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出版社。
張文義,2003,《河道、港口與宜蘭歷史發展的關係(1796-1924)-以烏石港為例》,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文義,2010,《石港春帆-烏石港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宜蘭:頭城鎮公所。
張志清、張婉君,2011,〈基隆市港發展觀光旅遊行銷策略之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第7卷,第2期,頁39-55。
張育銓,2010,〈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觀光的關連性探討〉,《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 第1 期 ,頁249~265。
張碧琴,2009,《觀光產業行銷策略規劃:新竹縣個案分析》,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譽騰等,1995,蘭陽博物館整體發展規劃報告,宜蘭:宜蘭縣政府。
曹東月,2006,《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二格山系休閒空間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梁平等,2011,〈多源遙測影像於宜蘭海岸濱線變遷偵測之應用〉,《地理研究》,第55期,頁48-67。
莊雅雯,2011,《溫泉旅遊與地區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新北投溫泉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文齡,2011,《地方觀光產業締結策略聯盟之研究以資源基礎理論分析》,國立聯合大學管理碩士學位學程。郭品潔,2001,〈尋找好地方-蘭博家族緣起〉,《蘭博季刊》,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創刊號,頁24-26。陳正芬(譯),2005,《策略規劃與執行手冊》,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譯自Wallace Stettinius, D.Robley Wood, Jr.,JacquelineL.Doyle,John L.Colley, Jr.2005.“How to plan and execute strategy.” First published. Singapore: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陳有德,2004,《宜蘭縣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妙青、林杏麗、高興一、林昭光,2011,〈頭城鎮發展海洋休閒活動之現況研究〉,《海洋休閒管理學刊》,第三輯,頁118-129 。
陳春蘭,2010,〈初探博物館特展行銷策略:以「驚豔米勒─田園之美畫展」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29卷,第4期,頁53-68。
陳維信,2009,《愛上宜蘭的100個理由》,宜蘭:宜蘭縣政府。
陳德璘、方信淵,2010,〈從城市行銷策略分析我國運動觀光發展之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第7期,頁192-200。
陳慶浩,2011,《企業推動地方觀光發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彰化縣永靖鄉頂新文化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曾陳胤,2010,《地方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冉琪,2006,〈地方行銷提昇地方競爭力-鶯歌陶博管點土城金的故事〉, 《研考雙月刊》,第30卷,第5期,頁90-100 。黃光男,1998,《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出版社。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黃建超,2009,〈2009年遊客參與高雄縣鳳荔文化觀光季遊憩體驗滿意度之研究〉,《東方學報》,第30期,頁58-68。
黃敏芝,2010,《衝浪遊憩者之刺激尋求、知覺風險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烏石港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黃淑君、何宗隆,2001,〈臺北縣立坪林茶業博物館遊客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影響〉,《觀光研究學報》,第7卷,第2期,頁111-123。
黃朝盟,2005,《公共組織策略規劃之研究-理論、執行與評估》,台北:韋伯文化。
黃騰崇,2011,《當地方遇上博物館:台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宜蘭:蘭陽博物館出版。
葉茂生,2001,《澎湖吉貝島遊客對海域遊憩活動滿意度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葉碧華、劉瓊如,2010,〈旅遊動機對品牌個性、自我形象一致性及忠誠度之影響研究-以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為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地45期,頁1-18。
鄒品為等,2011,《蘭博單面山》,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劃局委託研究報告。
趙麗雲,2003,〈觀光如何Double〉,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網址: 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1/theme-218.htm,最後檢索日期:2012/8/11。劉以德(譯),2010,《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譯自Bob McKercher、Hilary du Cros,台北:桂魯出版社。
劉志鈺、張志青,2009,〈不同節慶活動與地方行銷策略之探討〉,《明道通識論叢》,第7期,頁91-108。
劉育靈,2011,《臺中市地方行銷策略規劃之分析》,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鍵鎵,2006,《宜蘭縣烏石港地區休閒漁業遊客滿意度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管理系碩士論文。黎斌儷,2012,《文化特色活化地方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嘉義縣板頭社區為例》,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賴韻如(譯),2007,《觀光學》,台北:臺灣培生教育,譯自Roy A. Cook, Laura J. Yale,Joseph J. Marqua。
謝淑芬,1995,《觀光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顏家棟、李雪吟,2009,〈桃園縣地方文化館傳播行銷策略與傳播效果之研究〉,《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5卷,第2期,頁87-116。
羅欣怡,2012,〈當地方遇見博物館:試悉臺灣及宜蘭發展歷程與相關政策〉,廖仁義、王嵩山主編,《當地方遇上博物館:台灣經驗與跨文化視野》,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頁83-95。
羅賓(譯),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潮與地方再造》,台北: 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譯自Kotler, P., Hamlin M.A., Rein, I., Haider D. H., 2002.” Marketing Asian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1 edition”. Publisher: John Wiley.
蘇哲仁、林家五(譯),1999,《策略管理》,台北:五南。譯自Alex Miller and Gregory G. Dess, 1996,“Strategic Management”. Published by McGraw-Hill,Inc.
蘭陽博物館網站,網址:http://www.lym.gov.tw/ch/About/architecture.asp,檢索日期:2012/7/3。
2012,世界觀光組織,網址: http://media.unwto.org/en/press-release/2012-01-16/international-tourism-reach-one-billion-2012,最後檢索日期:2012/12/30。
2013,世界觀光組織,網址: http://media.unwto.org/en/press-release/2013-01-28/international-tourism-continue-robust-growth-2013,最後檢索日期:2013/3/20。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址: http://tour.tainan.gov.tw/news.aspx?sn=24615,最後檢索日期:2012/8/11。
2012,觀光統計圖表,中華民國行政院觀光局,網址: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最後檢索日期:2013/7/13。
2011,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址: http://ivy5.epa.gov.tw/enews/f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00804184640, 最後檢索日期:2012/7/25。
科技產業資訊室,網址: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80.htm,最後檢索日期:2012/7/12。
2012,〈宜蘭厝烏石港計畫-為宜蘭的生活起厝論壇〉,資料來源: http://miketsai.fixy.com.tw/node/2489,最後檢索日期:2012/8/30。
2013,〈十大經典魅力漁港名單揭曉 歡迎大家遨遊經典魅力漁港〉,《魷漁業資訊》,第468期,網址:http://www.squid.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65&Itemid=160,最後檢索日期:2013/3/1。
聯合報,2011,〈蘭陽博物館 一年半破200萬人次〉,A8版,日期:2011/11/16。
聯合報,2012,〈新鮮感消退 蘭博遊客減少2成〉,B1版,日期:2012/7/20。
貳、西文資料
Anita Reihanian, Noor Zalina Binti Mahmood, Esmail Kahrom, Tan Wan Hin. 2012.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by SWOT analysis: Boujagh National Park, Iran.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4. P.223-228.
Berry, F.S.,& Wechsler, B.1995. State agencies' experience with strategic planning: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5(2), 159-168.
Bozeman, B. and Straussman, J. D. 1990.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 Guidelines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1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yson, John M.1988. 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Coffman, L.L. 1986. Public Sector Marketing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 John Wile& Sons.
Glueck, William F. 1976.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 edition), NY: McGraw Hill.
Harfst, J., Wirth, P., Lintz, G., & Bieberstein, C. 2010.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European mining regions (SWOT Report I),P.103. Germany,Dresden: Leibniz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OER).
Ko,Dong-Wan,& Stewart, W.P.2002. A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of residents attitud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3,P.521-530.
Kotler, P, Nancy L., 2006, Market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paperback): A Roadmap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1 edition),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Kotler, P., Bowen J., & Makens, J. 1999. 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nd ed) ,UK: Prentice-Hall.
Kotler, P.1988. Marketing Management (6th ed).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64
Lauterborn, B. 1990. New marketing litany: four Ps passé: 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Midwest Region Edition, Chicago), Vol. 61, No. 41, 1 October, p. 26.
McIntosh, Robert W. & Goeldner, Charles R.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6th edition), NY: J. Wiley.
Moore, M.H.1995.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rrison, Alastair M.1996, Hospitality and Travel Marketing.2nd ed. NY: Delmar Publishers.
NOAA.2013.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available at: http://sanctuaries.noaa.gov/management/international/pdfs/day2_assessment_manual.pdf accessed Jan.
Olsen,J B., and Eadie, D. C.1982. The Game Plan: Governance with Foresight. Washington: Council of State Planning Agencies,P.3-6.
Schweitzer, C. 1999. The hot ticket to cool meetings. Association Management 51 (8): 121-130.
Stebbins, R. A. 1996. Cultural tourism as serious leisur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 P948–950.
TC. 1991. Investigating Study on the Cultural Tourism Sector. Ottawa: Tourism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