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7 09: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國安
研究生(外文):Chang, Kuo-An
論文名稱:茶產地認證標章對南投地區茶產業發展之影響:鹿谷凍頂烏龍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on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Nantou:The Case of Lugu Dong-Ding Oolong Tea
指導教授:陳皆碩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Dr. Chen, Chieh-Sh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系企業高階管理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茶產業凍頂烏龍茶認證標章銷售量銷售額
外文關鍵詞:Tea industryDong-Ding Oolong teaCertification markSales volumeSales revenu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1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有鑑於近年來台灣茶產業之重要性及認證標章之發展,本研究特以鹿谷凍頂烏龍茶為例,透過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及統計分析,試圖探討南投鹿谷茶產業實施認證標章後對當地茶產業之發展與影響。研究對象共蒐集123份問卷調查及23份實地訪談調查,探討內容涵蓋個人基本特性、對認證標章之了解、認證制度實施前後對茶產品之銷售量與銷售額等績效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認證標章實施之前後對南投地區鹿谷凍頂烏龍茶績效之影響並不顯著,本研究認為這可能是認證標章之實施不久與推廣不足所致,建議相關主管單位應設法提升消費者對認證標章之瞭解與認同,以利台灣茶產業之發展及因應國際化之競爭。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Taiwan tea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ertification marks of origin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specifically employed the Lugu Dong-Ding Oolong Tea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Lugu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Nantou and the influenc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survey,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collected 123 questionnaires and 23 on-site interviews for survey, and the survey contents cover the basic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ertification mark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a sales volume and sales revenue before/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mpact of the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on sales performance of Lugu Dong-Ding Oolong tea is insignificant.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results may be caused by a short period and the insufficient promo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should take actions to promote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certification mark of origin and let customers recognize that it can benefit Taiwanese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誌謝 Ⅱ
中文摘要 Ⅲ
Abstract Ⅳ
目錄 Ⅴ
圖目錄 Ⅶ
表目錄 Ⅸ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台灣茶產業的產銷模式與困境 3
第二節 消費者對認證標章之認知 7
第三節 假說發展 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0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0
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訪談 11
第三節 實證方法 1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14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14
第二節 差異分析 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4
第一節 結論 44
第二節 建議 48
參考文獻 49
附錄一 我國註冊產地證明標章及產地團體商標使用情形 50
附錄二 南投縣鹿谷鄉公所『鹿谷凍頂烏龍茶』證明標章使用管理規範 51
附錄三 調查問卷 60
附錄四 訪問調查表 62
圖目錄
圖2-1 台灣茶產業鏈之供銷架構 5
圖2-2 鹿谷凍頂烏龍茶之產業供銷架構 6
圖4-1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鹿谷凍頂烏龍茶產地認證標章數量 22
圖4-2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鹿谷凍頂烏龍茶產地認證標章數量 23
圖4-3 93〜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量 24
圖4-4 93〜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額 25
圖4-5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量 26
圖4-6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額 27
圖4-7 93〜95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 28
圖4-8 93〜95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 29
圖4-9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 30
圖4-10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 31
圖4-11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 32
圖4-12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 33
圖4-13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量 34
圖4-14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額 35
圖4-15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 36
圖4-16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 37
圖4-17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量 38
圖4-18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額 39
表目錄
表4-1 樣本結構分析 16
表4-2 申請、諮詢及審查服務工作分析 18
表4-3 產地認證標章對地區茶產業發展之影響分析 20
表4-4 政府是否應該繼續輔導茶產地認證標章原因分析 21
表4-5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鹿谷凍頂烏龍茶產地認證標章數量表 22
表4-6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鹿谷凍頂烏龍茶產地認證標章數量表 23
表4-7 93〜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量表 24
表4-8 93〜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額表 25
表4-9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量表 26
表4-10 96〜101年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後總銷售額表 27
表4-11 93〜95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表 28
表4-12 93〜95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表 29
表4-13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表 30
表4-14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前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表 31
表4-15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表 32
表4-16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表 33
表4-17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量表 34
表4-18 96〜101年鹿谷鄉(農會)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額表 35
表4-19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量表 36
表4-20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總銷售額表 37
表4-21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量表 38
表4-22 鹿谷鄉(茶農)申請茶產地認證後在不同茶季認證銷售額表 39
表4-23 認證前後之平均數檢定與中位數檢定(整年茶季) 40
表4-24 認證前後之平均數檢定與中位數檢定(春茶) 41
表4-25 認證前後之平均數檢定與中位數檢定(秋茶) 42
表4-26 認證前後之平均數檢定與中位數檢定(冬茶) 43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與通訊研究所(2005),茶產業營運模式與供銷架構之研究,經濟部商業司,17〜18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3),國內農產品產地名稱保護成效說明暨檢討會議議程,我國註冊產地證明標章及產地團體商標使用情形,附件2,1〜9頁。
林怡萱(2011),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對消費者知覺及購買意向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3頁。
林怡萱(2012),顧客知識管理、銷售技巧、情緒智力與銷售績效對工作滿足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i〜ii頁。
林霖(2012),台灣茶的創意與行銷,2012首屆台灣茶產業論壇-茶文化與創意行銷,台灣茶文化推廣協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論文集,42、48〜49頁。
吳振鐸(1980),茶葉,臺灣農家要覽(上),豐年社,pp.147〜162。
阮逸明(1976),不同產季不同部位茶葉咖啡因含量之分析,出自“茶業改良場(65)年報pp.105〜106.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阮逸明(1997),臺灣之茶文化及其科學,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6:79〜85。
梁炳琨、施依凡(2011),竹山產業產地認證的發展與另類食物網絡:以甘藷、杉林溪茶為例,農業推廣文彙期刊,台灣農業推廣學會,農業推廣文彙 56輯,44〜59頁。
陳國任、黃國資(1984),不同採摘法對茶樹品種及季節間茶芽特性之影響,臺灣茶業研究彙報3:81〜90。
陳右人(1995),茶樹生長與發育,出自“茶業技術手冊”,pp.89〜98。
馮鑑淮、蔡俊明、施金柯、陳右人(1993),海拔高度與茶葉採摘週期、芽葉農藝性狀及包種茶品質的影響研究,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2:47〜64。
葉瑞鐘(2012),兩岸茶葉國際認證制度建立之可行性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11〜14頁。
蔡永生、區少梅、張如華(1990),不同包種茶官能品質與化學組成之特徵與判別分析,臺灣茶業研究彙報9:79〜97。
蘇登照(2012),「茶產業結構調整計畫」暨「推動台灣名茶計畫」101年度計畫檢討及102年計畫研提會議議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1〜4頁。
Hennig-Thurau, T., Gwinner, K. P. and Gremler, D. D. (2002),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ustcomes: An Integration of Relational Benefit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4(3), 230-247.
Patterson, P.G. and Smith, T. (2001), “Relationship Benefits in Service Industries: A Replication in A Southeast Asian Context,”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5(6),
425-44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