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5 04: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有志
研究生(外文):LIN, YU-CHIH
論文名稱:三大法人多空交易行為對臺灣指數期貨市場影響之研究
指導教授:賴靖宜賴靖宜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賴靖宜林文昌劉鋼
口試日期:2015-07-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金融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9
中文關鍵詞:三大法人多空交易未平倉部位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主要探討臺灣證券交易所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簡稱臺指期)中三大法人多空交易對臺灣指數期貨之影響,實證研究係利用臺灣期貨交易所公開資訊網站之三大法人交易資料來進行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三大法人之多空交易淨額及多空未平倉淨額資料中,僅外資之前一期多空交易淨額對當期臺指期貨報酬有顯著之影響,另以三大法人多空交易變動量與多空未平倉變動量資料中,顯示以前一期外資多空未平倉變動量及外資多空交易變動量對當期臺指期貨報酬均有顯著影響,另同時考慮交易量與未平倉量時,發現投信多空交易變動量、外資多空未平倉變動量、及自營商多空未平倉變動量均對當期報酬率有顯著影響。
目 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架構…..………………………………………..……...4
第二章:理論與文獻回顧…………………………………...………….6
第一節 理論基礎………………………………………….……......6
第二節 期貨契約簡介…………………………….………………10
第三節 文獻回顧…………………………………….……………14
第三章: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資料來源…………………………………….……………19
第二節 資料檢定………………………………….………………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20
第四章:實證結果與分析…………………………….…………….....23
第一節 資料分析…………………………………….……………23
第二節 單根檢定…………………………………….……………29
第三節 實證結果 ……..……………………….……………….....3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36
第一節 結論…………………………………….…………………36
第二節 建議……………………………….………………………36
參考文獻…………………………………………………….……….....38
表 目 錄
表1 三大法人對象定義…………………………….…………………...3
表2 臺灣股價指數期貨契約規格表…………………….………….…13
表3 樣本敘述統計....…………………………………….…………….24
表4 模型自變數相關係數表...…………………………………….…..28
表5 樣本之單根檢定表..........................................................................30
表 6 模型估計結果(落後一期)…………………..…………………32
表 7 模型估計結果(落後一期變動量)………………..…………….33
1. 林金龍(2007),臺股指數現貨、期貨及未平倉合約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2. 林蒼祥、蔡蒔銓、孫效孔、邱文昌(2010),期貨與選擇權-財務工程基礎理論與實務,前程文化出版社。
3. 陳美吟(2003),類別交易者交易行為之研究-台灣期貨市場之實證,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張傳章(2011),期貨與選擇權,二版,雙葉書廊。
5. 廖四郎、王昭文(2009),期貨與選擇權-策略型交易與套利實務,四版,新陸書局。
6. 廖朝正(2009),期貨三大法人未平倉部位與加權指數互動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7. 劉德明(1995),期貨與選擇權-理論、實務與策略,故鄉出版社。
8. 蔡欣樺(2012),三大法人現貨買賣超、期貨未平倉口數對加權指數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9. Briese, E. (1994) “Illuminating data: commitments of Traders reportcan disclose promise, perils in the market,” Barrom’s, 20.
10. Granger, C. and Newbold, P.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s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 111-120.
11. Kaniel, R., Saar, G. and Titman, S. (2004) “Individual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Working paper..
12. Kearns., J. and Manners, P. (2004) “The profitability of speculators in currency futures markets,” Working paper.
13. Wang C. (2001) “Invest sentiment and return predictability in agricultural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1, 929-952.
14. Wang, C. (2002) “The effect of net positions by type of trader on volatility in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2, 427-450.
15. Wang, C. (2003a) “Invest sentiment, market timing, and futures return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3, 891-898.
16. Wang, C. (2003b) “Th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major types of futures trader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3, 1-3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