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文章作品(依出版年代順序排列)
(一)個人著作
1.《靜靜的山林》,高雄:林白出版社,1977 年初版。
2.《田園小品》,台北市:水芙蓉出版社,1982 年初版。(1987 年由高雄愛華出版
社再版) 。本書榮獲高雄市文學獎。
3.《鄉土情懷》台北市:水芙蓉出版社,1984 年初版。(1987 年由高雄愛華出版
社再版)
4.《綠色夢境》,高雄:愛華出版社,1988 年初版。(2005 年由台南華聲文教事業
有限公司出版)
5.《花情翩翩》,台北:合森文化事業,1990 年初版。
6.《泥土味淡淡香》,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1 年初版。
7.《麵粉袋的歲月》,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 年初版。
8.《攜手走過童年》,高雄:百盛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初版。
9.《平安歲月》,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 年初版。
10.《高縣行腳》,台北:愛書人雜誌有限公司,2004 年初版。
11.《高縣風情》,台北:愛書人雜誌有限公司,2005 年初版。
12.《行雲山川》,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 年初版。
13,《赤腳大仙》高雄:春暉出版社,2011 年10 月初版。
(二)參與編纂
1. 鍾鐵民、彭瑞金、蔡文章(1992):《高雄縣──我的故鄉》三冊鄉土教材。
2. 蔡文章、彭瑞金、李敏勇編(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台灣文學讀本》。
3. .鍾鐵民、蔡文章合編:《高雄縣國民中小學臺灣文學讀本-散文卷》,高雄: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9 年出版。
4. 蔡文章編著:《偶.就是好玩-2009 高雄縣偶戲藝術節活動成果輯》,高雄: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10 年出版。
5. 蔡文章編著:《岡山文選》,高雄:高雄縣岡山鎮公所,2010 年出版。
二、參考資料
(一)、專書 (作者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按書籍出版序排列)
《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蘭亭書店。1986 年,10 月
吳明益:《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年。
李光連:《散文技巧》,台北:洪葉出版社,1996 年。
李瑞騰:《文化新視野》,台北:文訊雜誌社,2008 年
周慶華:《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學」》,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年。
年。
孟樊:《旅行文學讀本》,台北:揚智文化,2004 年
128
林文寶、林素玟、林淑貞、周慶華、張堂錡、陳信元合著:《台灣文學》,台北:
萬卷樓,2001 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1 年。
阿盛主編:《散文三十家:台灣文學三十年精英選﹒1978-2008》,台北:九歌出版
社有限公司,2008 年。
洪富連:《中國現代散文理論》,高雄市:高雄復文,1998 年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1998 年
侯吉諒主編:《台灣散文.人文篇:永恆的迷離記憶》,台北:未來書城股份有限
公司,2003 年。
侯吉諒主編:《台灣散文.地理篇:海鷗的家鄉》,台北:未來書城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
翁戎:《童年挖寶》,高雄市:愛華出版社,1987 年12 月。
高雄縣綠繡眼發展協會編寫:《高縣文獻第二十四期》,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2005 年。
高雄縣政府:《第五屆鳳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現代詩、散文、短篇小說、文學
貢獻獎》,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6 年。
高雄縣政府:《岡山鎮軍眷村老照片專輯》,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4 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散論》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11 月初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年。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市:渤海堂,。2005 年
許達然主編:《台灣當代散文選》,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6 年。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年。張春榮:《文學創作的途徑》,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郭立誠:《中國民俗史話》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 年10 月
陳明柔:《台灣的自然書寫》,台中:晨星,2006 年。
陳信元:《中國現代散文初探》,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 年12 月。
彭瑞金:《台灣文學步道》,高雄:高縣文化局,2007 年12 月第二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 年。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洪範書店,2006 年三版。
黃金財:〈跋涉千里送藥來〉,《台灣鄉土之旅》,台北:時報文化,2000 年>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年。
葉石濤,《葉石濤作家論集》,高雄:三信出版社1973 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82 年。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年再版。
129
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
劉還月:《台灣民俗田野行動入門》,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趙衛民:《散文啟蒙》,台北: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3 年。
鄭水萍研究團隊:《小林村災後口述歷史訪查計畫報告書》,台北市:國立臺灣
博物館, 2010.12。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 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年。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
鄭明娳 :《現代散文》 台北:三民書局 1999 年3 月。
蕭蕭編著:《台灣現代文選散文卷》,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2005 年。
應鳳凰著:《台灣文學花園》,台北:玉山社,2003 年。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編寫:《閱讀文學地景.散文篇》,台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2008 年
簡炯仁:《高雄縣岡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 年。
魏飴 :《散文鑑賞入門》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9 年6 月。
顏崑陽主編:《九十二年散文選》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 年3 月
龔鵬程:《文學散步》,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年。
(二)、期刊論文
李宗慈: 〈一個鄉土情懷的競走- 蔡文章的故事〉。《幼獅文藝》:1986 年5 月第389 期, 頁54-64。
林清泉:〈鄉土親情凝聚的一本書:讀蔡文章的《田園小品》〉,《中國語文》第312 期, , 1983 年6 月, 頁70-71。
春風綠:〈讀《田園小品》〉,《中國語文》第3 2 1 期,1 9 8 4 年3 月,
頁42-43。
郭漢辰: 〈山林土地是我書寫的唯一:專訪蔡文章〉。《文訊》2010
年2 月292 期, 頁30-34。
羅智成:〈好的旅行,以及好的文學〉,《聯合文學》第167 期,1998 年9 月,
(三)、論文集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 年。
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主編:《台灣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2006 年。
(四)、學位論文
石錦祥:《一把記憶的鑰匙—─蔡文章鄉土書寫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
130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江育慈:《廖玉蕙及其散文研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 年。
李虹靜:《簡媜散文之親情主題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9 年。
許倪瑛:《吳晟及其散文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5 年。
陳玉華:《蕭蕭懷鄉散文研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五)報紙
向陽〈人與土地的愛---序蔡文章散文集「綠色夢境」〉,《自立晚報》,
1988 年5 月10 日, 第10 版。
羊牧〈親切是因為熟悉---讀「田園小品」〉,《中華日報》,1983 年
8 月6 日, 第10 版日。
羊牧〈讀「鄉土情懷」〉, 《臺灣時報》, 1984 年2 月23。
余我〈推介「靜靜的山林」〉, 《中華日報》, 1977 年元月26 日,
第12 版 。
余我〈關於「田園小品」〉,《中華日報》,1981 年3 月26 日,第9
版。
李冰〈憶童年、讀鄉情---讀蔡文章《麵粉袋的歲月》後〉,《台灣新
聞報》, 1997 年11 月22 日, 第13 版。
林清泉〈田園小品〉, 《中央日報》, 1983 年1 月19 日。第10 版。
林清泉〈鄉情親情皆是愛---讀「田園小品」〉,《台灣新聞報》,1983
年6 月1 日, 第9 版。
林清泉〈鄉土的情懷〉, 《中央日報》, 1984 年1 月15 曰), 第10
版。
林清泉〈溫馨的鄉情---讀蔡文章的「鄉土情懷」〉, 《臺灣時報》,
1984 年5 月8 曰。
莊金國〈從「外婆路」試探蔡文章的鄉土親情〉,《自立晚報》,1978 年12 月10
日,第10 版。
許思〈雜談「田園小品」〉, 《臺灣時報》, 1983 年1 月18 日。
許振江〈靜靜山林輕輕風---讀蔡文章的「靜靜的山林」〉,《中國時
報》, 1978 年8 月14 日。
許振江〈.柔敦厚的「鄉土情懷」〉,《自立晚報》,1984 年5 月20
日, 第10 版。
許振江〈其花翩翩其情綿綿---讀蔡文章的「花情翩」〉,《台灣新聞
131
報》, 1987 年8 月19 日, 第8 版。
陳仁泰〈喚回.馨的童年-- -讀「鄉土情懷」有感〉,《台灣新聞報》,
1984 年4 月10 日, 第12 版。
湯為伯〈讀「綠色夢境」〉, 《臺灣新聞報》, 1988 年9 月9 日,
第8 版。
.涵〈鄉土之情同胞之愛---我讀「綠色夢境」〉,《臺灣時報》,1988
年6 月19 日。
.涵〈對斯土的愛---《行雲山川》讀後〉。《臺灣時報》。2009 年9
月19 日)。
黃瑞田〈探訪「靜靜的山林」〉, 《民眾日報》, 1981 年1 月1 日。
葉石濤〈序鄉土情懷〉,《中央日報》,1983 年10 月3 日, 第10 版碧光〈情真意摰的散文---蔡文章的「田園小品」〉, 《自立晚報》,
1981 年5 月11 日。第10 版。
羅瑞玉〈盛夏裏的清茗---我讀蔡文章的「田園小品」〉,《台灣時報》
1982 年10 月4 日。
六.網路資料
1. 台灣文學部落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2835 。
江明樹:〈愛戀鄉土心.留緣岡山情---評蔡文章的散文風格〉2009 年8
月2 日
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http://www.ianthro.tw/)之平埔文化專題
http://ianthro.tw/proj/p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