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謝旻淵,台灣螺絲螺帽業發展軌跡及成型技術的創新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03[2] 鄒國益、李麗蓉,應用賽局理論於台灣扣件產業之競爭策畧,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F002-01~F002-08,2011
[3] Hsu, H.H., Tzou, G.Y., Chien, W.T. and Tseng, W.H., “Study on Rotating Compression Forming of Ring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Experiment,"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Vol. 26, No.5, pp. 485-491, 2005
[4] 葉維磬、洪嘉駿、吳明昌,圓柱與圓環鍛粗加工之研究,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三十一屆全國力學會議,論文編號:F06,2007
[5] 林晏緹,圓環鍛粗異向性變形之分析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2010
[6] 楊至誠、呂明宗,40ACR 盤元線材球化退火品質之研究,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E12-01~E12-08,2010
[7] 黄煒盛、楊玉森、傅兆章、黄柏禎,低碳盤元線材球化率檢測方法之探討,台灣金屬熱處理學會,2006
[8] 鐘鶴崋、王秀純、蔣岳紋,硼鋼系盤元線材球化品質之最佳化分析,第18屆三軍官校基礎學術研討會,BP06-1~BP06-6,2011
[9] 歐聖堂,六角螺栓近淨形鍛造成型有限元素模擬分析,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2007[10] 許源泉、林萬益、陳建利,兩道式正齒輪分流冷鍛有限元素模擬分析,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7
[11] 鄒國益、陳義松,六角凸緣螺栓鍛造成形有限元素模擬與分析,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E006-1~E006-9,2011
[12] 許昭和、徐大曄、崔鑑強,大扁頭螺栓多道次冷打頭製程之延性破裂研究,168 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E001-01~E001-09,2011
[13] 黄宗立,冷鍛頭實驗與電腦模擬分析,台北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五之二期,pp.11~20,2002
[14] 許源泉、林恆勝、彭御芳,鍛打螺釘頭十字槽用冲頭之擠鍛成形製程分析與改善,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產學合作暨成果發表專刊,台灣製造工程與自動化科技協會,2009
[15] Chen, Y.A., Tsai, H.C. and Wu, C.F.,“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Part with Multi-Stage Cold Forging Technology, "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Vol. 26, No. 5, pp. 585-590, 2005
[16] 廖鴻賓,MARC 應用於冷鍛加工分析及其驗証,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2003
[17] 鄒國益、林昆龍,凸緣焊接螺帽成形有限元素模擬分析,精密機械與製造科
技研討會,E16-01~E16-08,2010
[18] 謝合法,圓型螺帽成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08
[19] 鄒國益、柯建帆,車輛扣件冷鍛成型分析與設計,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
會,E02-01~E02-12,2010
[20] 蔡宗勳,金屬擠製製程之側向應力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006
[21] 黃逸敏,摩擦對塑性成型之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北台科學技術學院,2005
[22] 田甜、張詩昌,Deform 在鍛造中的應用,冶金設備、總第177 期, 2009
年10 月第5 期
[23] 鄒國益、吳永祁,逆向擠製成形有限元素模擬分析,中華民國技職教育暨產
業發展協會,2008 年6 月第3 期
[24] 何民權,齒輪成形之冷擠製製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08
[25] 郭坤龍,浮動凹模應用技術研究,碩士論文,河南科技大學,2010
[26] 魏星,基于數值模擬的火車襯板鍛造工藝研究,碩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
2007
169
[27] 陳狄成、徐聖凱、吳慶宏、林新凱,應用剛塑性有限元素法於冷擠製加工之
研究,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廿九屆全國力學會議,論文編號:J006,2005
[28] 黃錫勳,鍛造預成形幾何參數最佳化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2001
[29] 鄒國益、楊斯淳,庫倫摩擦下2D 有限元素逆向擠製成形特性最佳化,精密
機械與製造科技研討會,D030-1~D030-9,2011
[30] 張德權,ANSYS 有限元素軟體運用於模具冲頭分析與田口方法運用於提升
設備傢動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2008
[31] 蘇裕翔,微齒輪鍛造預形之設計與實驗,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07
[32] 陳霞,齒輪軸冷擠壓模具的設計與研究,碩士論文,西安理工大學,2004
[33] 許昭和、李政哲、鄭瑞楓,圓八齒T 型銲接螺帽成形模具應力分析,第18
屆三軍官校基礎學術研討會,B24-1~B24-8,2011
[34] 莫兆松,螺絲成型模具緊配尺寸之最佳化設計,第18 屆三軍官校基礎學術
研討會,AP02-1~AP02-5,2011
[35] 王俊欽、管金談、林清田,非直筒式冷鍛模具預應力環最佳化設計之探討,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第三十四屆全國力學會議,論文編號:F1001,2010
[36] J. Walters, W. T. Wu, J. P. Tong (SFTC) & S. Kurtz (TFS),“Troubleshooting
forging die failur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Elsevier SA,
Volume 71, pp. 64-70, 1997
[37] 盧柏憲,複合材靜水壓擠製加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2001
[38] 陳日興,高強度鋁合金冷鍛成形極限電腦輔助評估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2003
[39] 陳彥儒,利用不同凹槽設計圓柱壓縮試驗以進行可鍛性評估,碩士論文,國
立成功大學,2005
[40] 鄭軒州,精微薄板剪切參數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2008
[41] 王水鐸,應用破壞能量於冷鍛可成形性評估與多道次冷打頭模具設計最佳化
170
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2006
[42] 王水鐸、劉志成,利用破壞能量做多道次冷鍛模具設計之評估,遠東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二期,2007
[43] Wang, S.T. and Lee, R.S., “Strain Measurement Utilizing Micro-indentation in
Upset Forgeability Evaluation,"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Vol. 26, No. 4, pp. 467-472, 2005
[44] 虞松,金屬塑性成形過程靱性斷裂與關鍵成形工藝過程數值模擬分析,博士
後學位論文,上海交通大學,2007
[45] 中鋼網址www.csc.com.tw
[46] 盧陽明 譯,材料科學概論第五版,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11
[47] 郭行健、張柳春 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銘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歐亞圖書
有限公司,2009
[48] Altan, T., Ngaile, G., Shen, G., Cold and Hot Forging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ASM International, 2004
[49] 賴耿陽 譯,冷間鍛造基礎應用,復漢出版社,1980
[50] 柯忠和、江益璋 譯,鍛造,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51] 金屬工業發展中心編印,冷鍛模具設計手冊,1990
[52] 李輝煌,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10
[53] DEFORMTM 3D Version 5.03 User’s Manual
[54] 余煥騰、陳適範,金屬塑性加工學,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55] 呂璞石、黄振賢,金屬材料,文京圖書有限公司,1980
[56] 李傳民、王向麗、閩華軍等編著,金屬成形有限元分析實例指導教程,機械
工業出版社,2007
[57] 吉田総仁 著、劉松柏博士 編譯,彈塑性力學基礎,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8
[58] 胡建軍、李小平 主編,DEFORM-3D 塑性成形CAE 應用教程,北京大學出
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