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19: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美玲
研究生(外文):Yeh Mei Ling
論文名稱:憂鬱情緖成因研究:再探「心理衛生程式」之可行性
論文名稱(外文):Depression emotion --- Is Mental Health Model Possible ?
指導教授:柯永河柯永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ng-Ho K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3
畢業學年度:8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憂鬱情緒心理衛生程式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尋求生活感受
外文關鍵詞:Depression emotionMental Health Modelstressful life eventsocial supportSensation Seek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4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驗証柯氏心理衛生程式所提出的各項心理特質與憂
鬱情緒的關係,包括以下幾方面:(1) 加入高刺激忍受與低刺激需要兩項
心理特質的修正後心理衛生程式比單一生活壓力對憂鬱情緒的解釋量應為
之提高,並且個體對刺激忍受力越高則憂鬱情緒越低。(2) 以自主性代表
自我強度的積極面,以求助性代表自我強度的消極面,則依據柯氏心理衛
生程式的觀點,自主性越高憂鬱情緒越低而求助性越高憂鬱情緒會越嚴重
。(3) 個人所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憂鬱程度會越低。(4) Zuckerman 依據
適宜刺激水準概念所編製的尋求生活感受量表依據柯氏心理衛生程式的觀
點預測,越尋求生活感受與刺激的人越不容易產生憂鬱情緒。(5) 自我強
度中的自主性與求助性與個人得到社會支持的關係探討。以185名大學女
生及100名大學男生為對象,而以生活事件調查表、高刺激忍受量表、低
刺激需要量表、尋求生活感受量表、社會支持量表、自主性量表、求助性
量表以及柯氏憂鬱量表等八個量表為工具進行研究後得到下列的結果:
(1) 考慮個體對高刺激忍受程度與低刺激需要的修正後柯氏心理衛生程
式比原先的程式解釋量為之提高。 (2) 自我強度中的積極面自主性與憂
鬱情緒是顯著負相關,自我強度中的消極面求助性與憂鬱情緒是顯著正相
關。 (3) 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是顯著負相關,並且與高刺激忍受程度與
低刺激需要程度及自我強度考慮在一起時會增加對於憂鬱情緒的預測力
。 (4) Zuckerman 依據適宜刺激水準概念所編製的尋求生活感受量表與
憂鬱程度是顯著負相關。 (5) 求助性高的人所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
而社會支持與自主性的關係不顯著。在相同的社會支持水準比較之下發現
求助性與自主性雖然得到相同的社會支持,但求助性越高憂鬱程度仍然越
高,而自主性越高憂鬱程度仍然越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