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10: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董和平
研究生(外文):He-Ping Dung
論文名稱:職業災害損害填補之研究-以勞動基準法第59條但書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On Institutions of Compensation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Based on the Rule 59 in Labor Standards Act
指導教授:蔡維音蔡維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n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6
中文關鍵詞:職業災害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補償勞工保險條例
外文關鍵詞:Labor Standards ActLabor Insurance Actcompensation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occupational accid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9
  • 點閱點閱:2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文擬先就職業災害之救濟制度做一總體的觀察,包含職業災害之意義、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生成背景及職業災害救濟制度間之適用關係;再透過個體的觀察,探討各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的發展沿革,並提出觀察之心得,作為檢討我國法制之參考資料。
在勞動基準法第59條但書之具體適用方面,則運用前述觀察之心得,先對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作一檢討與定位,接著,再分別就雇主因職業災害而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對勞工所負之給付義務,逐一檢討與定位,完成上述工作後,最後再探討勞動基準法第59條但書之具體適用問題,並在結論提出對我國法制的省思及本文之建言。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on the definitions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derivations and evoluations of compensation ru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compensation rules, will be made in this thesis. From careful observations, studies of evoluations of working damage compensation institutions in various countries are conducted individually. Several concluding remarks will be given to be references in order to compare with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in our country.

For the purpose of applying the exceptions in the Rule 59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in the real world, the research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 should be carefully updated by referr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Furthermroe, the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y of an employer have to be discussed, updated, re-defined and re-allocated in a working dama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bor Insurance Act or other applicable statute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Eventually, the problems of applying the exceptions in the Rule 59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ct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and effectively dealt with.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on the relevant rules,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our country will be made.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7
第一項 研究動機 7
第二項 研究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步驟 10
第一項 研究範圍 10
第二項 研究步驟 12

第二章 職業災害之救濟制度 14
第一節 職業災害之意義與成立要件 14
第二節 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生成背景 16
第一項 過失責任主義的失調 16
第一款 科學技術上的原因 17
第二款 訴訟制度上的原因 17
第三款 社會經濟上的原因 17
第四款 小結 18
第二項 侵權行為責任的社會化與過失責任制度的變革 18
第一款 侵權行為責任之社會化 18
第一目 侵權行為責任社會化之意義 18
第二目 侵權行為責任社會化之理論依據 19
第三目 侵權行為責任社會化之原則 21
第二款 過失責任制度的變革 22
第一目 過失概念之客觀化 23
第二目 過失推定或舉證責任之轉換 24
第三目 初步證明理論或事實推定過失原則 24
第四目 無過失責任制度的確立 26
第五目 職業災害保險之建立 29
第三節 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社會福利給付屬性 30
第一項 具有先行給付原因的社會給付 31
第二項 社會補償 31
第三項 社會救助以及其他社會性獎掖、促進措施 32
第一款 社會救助 32
第二款 其他社會性獎掖、促進措施 33
第四節 職業災害補償與其他相關制度間之適用關係 34
第一項 排除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型式 34
第二項 選擇型式 35
第三項 兼得型式 35
第四項 扣除型式 35

第三章 英、美、德、日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37
第一節 英國的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37
第一項 英國的職業災補償制度 38
第一款 請求補償的要件 38
第二款 適用範圍的限制 38
第三款 補償的內容 39
第二項 英國的勞工保險制度 39
第一款 國民保險法(職業災害)法 39
第一目 Beveridge報告書 40
第二目 Monckton報告書 41
第三目 1946年國民保險(職業災害)法 41
第四目 1948年國民保險(職業災害)法 42
第二款 社會安全體系 42
第一目 費用負擔 43
第二目 給付條件 43
第三項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與其他相關制度間之適用關係 45
第四項 小結 46
第二節 美國的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46
第一項 美國的職業災害補償制度 47
第一款 雇主責任法 47
第二款 職業災害補償法 48
第二項 美國的勞工保險制度 50
第一款 雇主責任保險 50
第二款 勞動者團體保險 51
第三款 社會安全法 51
第一目 社會安全法的形成 51
第二目 社會安全法的內容 52
第三項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與其他相關制度間之適用關係 54
第四項 小結 55
第三節 德國的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56
第一項 德國的職業災害補償制度 56
第二項 德國的勞工保險制度 57
第一款 職業災害保險法 58
第二款 職業災害新保險法施行時期 58
第三項 職業災害保險制度與其他相關制度間之適用關係 62
第四項 小結 62
第四節 日本的職業災害救濟制度 63
第一項 日本的職業災害補償制度 63
第二項 日本的勞工保險制度 65
第一款 健康保險法 65
第二款 勞動者災害扶助責任保險法 66
第三款 船員保險法 66
第四款 厚生年金保險法 66
第五款 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法 67
第一目 保險費之負擔 67
第二目 保險給付 68
第三項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與其他相關制度間之適用關係 71
第四項 小結 72

第四章 勞動基準法第59條之職業災害補償 74
第一節 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發展沿革 74
第一項 工廠法適用時期 74
第二項 勞工保險條例適用時期 76
第三項 勞動基準法適用時期 77
第四項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適用時期 78
第二節 勞動基準法第59條之內容 78
第一項 醫療補償 79
第二項 工資補償 80
第三項 終結補償 81
第四項 殘廢補償 82
第五項 喪葬費補償 83
第六項 遺屬補償 84
第三節 勞動基準法第59條之性質 86
第一項 學說見解 86
第一款 損害賠償責任 86
第二款 特別責任 87
第二項 實務見解 88
第一款 損害賠償責任 88
第二款 特別責任 89
第三項 本文意見 89
第一款 英、美、德、日相關立法例之觀察 90
第二款 職業災害補償與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混淆 90
第三款 「補償」用語之不當 91
第四款 侵權行為責任較契約責任適於填補職災損害 93
第五款 侵權行為責任的社會化 94
第五款 小結 96

第五章 雇主因職業災害依其他法令規 定對勞工所負之給付義務 97
第一節 勞工保險條例 97
第一項 依勞工保險條例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之意義 97
第二項 勞工保險條例中職業災害保險之目的 97
第一款 擴大勞工投保範圍 98
第二款 所得損失的實質保障 98
第三款 提供適當的醫療照顧與復健服務 98
第四款 促進工業安全 98
第五款 提供有效的現金給付與醫療服務制度 99
第三項 勞工保險條例中職業災害保險之內容 99
第一款 傷病給付 99
第二款 醫療給付 100
第三款 殘廢給付 100
第四款 死亡給付 100
第四項 勞工保險條例中職業災害保險之性質 101
第一款 保險的種類 101
第一目 以舉辦目的為區別 101
第二目 以保險標的為區別 108
第二款 勞工保險條例中職業災害保險之性質 116
第一目 由舉辦目的觀察 116
第二目 由保險標的觀察 117
第二節 民法 129
第一項 契約責任 129
第一款 民法第227條 131
第二款 民法第487條之1第1項 132
第二項 侵權責任 134
第一款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134
第二款 民法第184條第2項 134
第三款 民法第185條 135
第四款 民法第188條第1項 136
第三項 民事責任對於職業災害損害填補的侷限性 137
第三節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137
第一項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概說 137
第一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制定經過 137
第二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保護規定 138
第二項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中雇主之賠償責任 140
第三項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各項補助規定 140
第一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6條第1項 142
第一目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6條第1項之內容 142
第二目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6條第1項之性質 143
第二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8條第1項各款及第2項 143
第一目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8條第1項各款及第2項之內容 143
第二目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8條第1項各款及第2項之性質 152

第六章 勞動基準法第59條但書之適用 154
第一節 「抵充」規定之意涵 154
第二節 與勞工保險條例之適用關係 154
第一項 與「傷病給付」的適用關係 155
第二項 與「醫療給付」的適用關係 156
第三項 與「殘廢給付」的適用關係 157
第四項 與「喪葬津貼」及「遺屬津貼」的適用關係 157
第三節 與民法之適用關係 158
第四節 與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適用關係 160
第一項 與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7條之適用關係 160
第二項 與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6條之適用關係 160
第三項 與職災勞工保護法第8條第1項各款及第2項之適用關係 161

第七章 結論 163
第一節 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現況 163
第二節 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檢討與建議 164

參考文獻 167
(一)專書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167
(二)期刊 172
(三)學位論文 178
(四)研討會資料 180

附件一 181
附件二 184
附件三 192
(一)專書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幼泉著,勞工問題,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67年修訂版。
王仁宏、黃茂榮著,改進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79年度專題研究報告,民國79年6月。
王澤鑑著,民法總則,王慕華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01年2月出版。
王澤鑑著,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王慕華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1999年10月增訂版。
王澤鑑著,債法理論(三)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王慕華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福利社經銷,2000年9月增訂版6刷。
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王澤鑑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事務組經銷,1996年10月版。
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二冊),王澤鑑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事務組經銷,1994年10月版。
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王澤鑑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事務組經銷,1996年10月版。
王澤鑑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五冊),王澤鑑發行,三民書局、台大法學院事務組經銷,1996年10月版。
王鳳生著,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民國83年。
中華民國勞動法學會編,勞動法裁判選輯(三),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月初版1刷。
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三),司法周刊雜誌社,民國75年4月。
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六),司法周刊雜誌社,民國77年6月。
民法研究會編輯,民法研究(5),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5月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委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辦理,詹火生主持,我國社會福利法制之研究,民國79年12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日本勞動基準法淺釋,民國78年10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勞災補償與損害賠償,民國81年10月。
江亮演著,社會安全制度,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5年9月初版。
江朝國著,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出版,民國92年9月修訂4版。
江朝國著,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李惠宗著,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1刷。
呂榮海著,勞基法實用(一),蔚理法律出版社,民國76年7月5版。
吳復欣、劉見祥、蔡紹南合著,勞工福利與保險,國立空中大學,聯教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1月。
何經泰攝影、葉亭君編輯、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策劃,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4月初版一刷。
林群弼著,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3年11月增訂2版1刷。
林豐賓著,勞動基準法論,三民書局,2003年10月修訂4版1刷。
林立著,法學方法論與德沃金,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9月1版。
林更盛著,勞動法案例研究(一),翰廬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初版。
林萬億等著,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9月初版1刷。
林誠二著,民法理論與問題研究,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7月初版。
林淑萱、鄭清鳳、彭德明編譯,西德社會安全制度,台閩地區勞工保險局發行,民國73年版。
周建序著,職業災害勞資權益勝經,三民書局,2005年4月初版1刷。
柯木興著,社會保險,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發行,民國81年4月修訂版。
姚志明著,侵權行為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2月初版第1刷。
郭明珠主編,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會員故事口述,工殤,台灣工運雜誌社,民國85年4月。
郭明政著,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二刷。
郭明政主編,社會保險之改革與展望,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2月。
施文森著,保險法總論,著者發行,民國83年增訂版。
施啟揚著,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95年9月增訂7版。
孫森焱著,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80年10月修訂9版。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責任保險研究基金會編印,責任保險研究通訊文集,三民書局,民國85年5月初版。
陳舜華著,勞工職業災害補償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9輯中冊,民國78年6月。
陳雲中著,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民國87年4版。
陳春生著,中民國憲法原理,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陳武雄著,社會立法新論,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初版1刷。
陳慈陽著,憲法學,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月初版。
陳聰富著,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第1刷。
袁宗蔚著,保險學,三民書局,民國87年增訂34版。
黃程貫著,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6年10月修訂再版2刷。
黃越欽、王惠玲、張其恆合著,職災補償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10月初版1刷。
黃越欽著,勞動法新論,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
黃立著,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10月2版1刷。
黃劍青著,勞動基準法詳解,三民書局,民國86年最新增訂版。
黃雪玲編,軌跡-走過勞工保險55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民國94年10月。
許秀光著,職業災害撫卹實務,著者發行,民國84年4月。
許志雄、蔡茂寅、蔡宗珍、陳銘祥、周志宏合著,現代憲法論,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9月初版1刷。
許慶雄著,憲法入門,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3版3刷。
許必奇、絲鈺雲著,論勞資爭議類型與處理機制,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1冊,民國92年11月。
張世雄著,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唐山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張清滄著,例解勞動基準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2版1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員工消費合作社編印,勞動基準法規彙編,民國93年12月31日。
曾世雄著,損害賠償法原理,曾世雄發行,三民書局經銷,1996年9月修正2版。
曾妙慧著,社會安全與社會保險,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初版。
曾隆興著,詳解損害賠償法論,三民書局,2004年4月修訂初版2刷。
詹火生、古允文編著,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1998年1月初版1刷。
詹火生譯,各國社會安全制度要覽,台閩地區勞工保險局編印,民國77年版。
詹森林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詹森林發行,翰廬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經銷,民國87年11月。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版。
楊艾俐、楊瑪利等著,禁忌的福利,天下雜誌社,1995年9月初版3刷。
臺灣勞動法學會編,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20年之回顧與展望,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1版1刷。
鄭玉波著,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95年8月修訂10版。
鄭玉波著,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民國85年11月15版。
鄭玉波著,民法債編各論(上冊),三民書局,民國86年8月17版。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民國95年2月修訂6版1刷。
鄭麗嬌編,中西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5年10月。
鄭清風編譯,21世紀的社會安全,台閩地區勞工保險局出版,民國75年3月。
劉宗榮著,保險法,著者發行,1995年初版。
劉昆祥著,建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研究,民國73年研考經費補助專案。
劉見祥著,我國勞工保險制度與實務,中國社會保險協會,民國77年6月。
蔡維音著,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1年7月1版。
蔡宏昭著,社會福利政策-福利與經濟的整合,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2刷。
謝國雄著,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6年9月。
鍾秉正著,社會福利法制與基本人權保障,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1版。
鍾秉正著,社會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5年11月,初版一刷。
魏朝光著,勞動職業災害之補償,財團法人勞工研究資料中心基金會,民國81年11月初版1刷。
韓忠謨著,法學緒論,自版,民國71年12月。
簡文成著,實用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實務,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5年6月3版。
(二)期刊
王惠玲,社會基本權與憲法上工作權之保障,政大勞動學報,第1期,民國81年1月。
王惠玲,德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及其發展,政大勞動學報,第2期,民國81年11月。
王惠玲,臺灣職業災害保險之現況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民國90年1月。
王正偉,責任保險保險事故之探討--兼論事故發生之疑義,第78期,民國88年6月。
王招仁,職災勞工保護新法上路,管理雜誌,第335期,民國91年5月。
尹秀麗,勞工保險職業傷害給付之探討,勞資關係,第19卷第9期,民國90年1月。
文 平,談勞工保險傷病給付的若干問題,勞工之友,第574期,民國87年10月。
文 平,勞工保險殘廢給付之問題探討,勞工之友,第576期,民國87年12月。
石 泱,認識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勞農保報導,第48期,2002年3月。
邱駿彥,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17期,民國87年6月。
邱聰智,民法侵權行為修正草案基本問題之探討(上)(中),法學叢刊,第116期、第118期,民國73年10月、74年4月。
邱聰智,龐德民事歸責理論之評介,臺大法學論叢,第11卷第2期,民國71年6月。
邱聰智,危險責任與民法修正,法學叢刊,第107期,民國71年9月。
朱柏松,侵權行為理論發展之新趨勢,法學叢刊,第106期,民國83年1月。
李建良,行政法上損失補償制度之基本體系,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1卷第2期,民國88年5月。
李易駿,我國的社會安全體制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64期,民國82年12月。
江朝國,我國保險法關於年金規定之探討,保險專刊,第37輯,民國83年9月。
江朝國,企業經營危險與保險,月旦法學雜誌,第32期,民國87年1月。
江朝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修正新法評析-以受益人修正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9期,民國94年3月。
江朝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修正條文評析--修正條文第14條消滅時效與28條保險人免責規定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民國94年8月。
吳家聲,美國的社會安全制度,保險專刊,第43輯,民國85年3月。
吳政霖,勞工保險殘廢給付與老年給付不得併領之商榷(上)、(下),法令月刊,第14卷第10期、第11期,民國92年10月、11月。
呂坤煌,德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上)、(下),立法院院聞,第21卷,第9期、第10期。
呂沐基,論無過失責任兼談無過失責任保險,產險季刊,第23期,民國66年3月。
林振賢,談職業災害補償問題,中國勞工,第980 期,1998年5月。
林誠二,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5期,民國89年10月。
林更盛,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87年勞上字第5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民國91年11月。
林勳發,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主議爭議與修正條文評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9期,民國94年4月。
林維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與職災補償及勞保補償之關係,臺灣勞工,第28期,民國84年2月。
郭明政,身分-契約-制度-功能-台灣社會安全法制發展之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民國91年7月。
柯木興,論年金、保險與年金保險,保險專刊,第39輯,民國84年3月。
柯木興,社會保險政策的省思,保險專刊,第43輯,民國85年3月。
柯木興,社會保險與誠信原則,保險專刊,第45輯,民國85年9月。
柯木興、李安妮,貝佛里奇(Beveridge)「會見」俾斯麥(Bismarck)-兼論社會保險的模式-,保險專刊,第45輯,民國85年9月。
昱 志,提醒您別忽視了職災勞工的權益,勞農保報導,第58期,2003年11月。
郝鳳鳴,社會法之性質及其於法體系中之定位,中正法學集刊第10期,民國92年1月。
郝鳳鳴,我國社會法之現況與展望,輔仁法學,第15期,民國85年6月。
郝鳳鳴,我國勞工保險給付年金化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4期,民國86年7月。
郝鳳鳴,法國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法制之研究,東海法學研究,第11期,民國85年12月。
唐國盛,勞基法第59條釋論,勞工研究季刊,第91期,民國77年4月。
袁宗蔚,社會保險費之研究,保險季刊,第3卷第1期,民國51年3月。
馬維麟,損害賠償法之原理-我國最高法院歷年來判決之檢討與分析,法學叢刊,第161期,民國85年1月。
梁俊富,關於事業單位及承攬人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律師通訊, 第72期,民國74年7月。
陳定輝,政策性保險法制化過程重要原則初探--以新正修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為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8期,民國94年3月。
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臺大法學論叢,第26卷第2期,民國86年1月。
陳建文,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18條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民國90年1月。
陳金泉,職業災害補償實務爭議案例解析,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民國91年7月。
陳聰富,損害賠償制度三層結構與職業災害補償,勞工行政第148期,民國89年8月。
陳雲中,讓勞工得到必要而合理保障-為建立完整的勞工職業災害賠償保險制度催生,勞工世界,第6期,民國74年10月。
陳雲中,我國現行社會保險建立職業災害賠償保險制度之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30期,民國81年9月。
陳雲中,我國現行職業災害保險績費率制度之探討,保險專刊,第45輯,民國85年9月。
陳雲中,我國職業保險制度現存問題之剖析及其改進途徑,保險專刊,第51輯,民國87年3月。
陳彩稚,我國商業責任保險供給意願之分析,保險實務與制度,第1卷第2期,民國91年9月。
陳彩稚,我國過失侵權行為與責任保險人身傷害賠償之分析,保險專刊,第19卷第1期,民國92年6月。
陳彩稚,責任保險在侵權損害賠償制度上之功能,保險專刊,第21卷第1期,民國94年6月。
黃程貫,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的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民國87年6月。
黃越欽,憲法中勞動基本權之意義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1期,民國91年1月。
黃虹霞,職業災害補償相關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26期,民國91年12月。
黃茂榮,職業災害之照顧責任,植根雜誌,第18卷第10期,民國91年10月。
黃癸楠,勞工保險與企業的共存共榮關係,勞工之友,第555期,民國86年3月。
雅 禎,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制度之淺見,勞農保報導,第60期,民國93年3月。
彭鈺婷,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答客問,勞農保報導,第58期,2003年1月。
葉俊榮,勞工職業災害賠(補)償制度的檢討與改進:行政管制與損害賠償之聯結,社會科學論叢,第39輯,民國80年5月。
賀凌虛譯,紐西蘭新的人身傷害賠償制度,憲政思潮,第30期,民國64年5月。
溫汶科,侵權行為責任之社會化與責任保險之作用,法學叢刊, 第66期,民國61年4月。
詹火生、李安妮,50年後貝佛里奇報告書的實踐與困境,社區發展季刊,第26期,民國82年6月。
趙俊人,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探討,勞工行政第117期,民國87年1月。
趙俊人,勞工保險財務規劃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8期,民國90年8月。
葛克昌,社會福利給付與租稅正義,臺大法學論叢,第25卷第2期,
楊瑩,瑞典年金保險制度的探討,保險專刊,第34輯,民國82年12月。
楊瑩,德國的年金保險制度,保險專刊,第36輯,民國83年6月。
鄭玉波,論責任保險對於企業及消費者之保護,軍法專刊,第32卷第9期,民國66年9月。
劉志鵬,民法債編修正對勞動契約關係之影響,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民國89年10月。
劉見祥,勞工保險條例修正後之職業保險,勞資關係月刊,第161期,民國84年9月。
蔡維音,社會福利制度之基礎理念及結構-以德國法制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8期,民國86年9月。
蔡維音,評釋字第578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11期,民國93年8月。
蔡茂寅,工作權保障與勞動基本權的關係及其特質,律師雜誌,第219期,民國86年12月。
蔡宗珍,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45期,民國88年1月。
蔡宏昭,我國社會保險的發展趨勢與改革方向,勞資關係月刊,第13卷第1期,民國83年5月。
魏朝光,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8期,民國83年9月。
魏朝光,僱傭與承攬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勞工研究第85期,民國75年10月。
簡資修,危險責任之生成與界限:舉證責任與過度防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8期,民國90年6月。
藍秀璋,責任、責任危險與責任保險,今日合庫,第30卷第11期,民國93年11月。
蘇敏慧,責任保險中被保險人之範圍,月旦法學雜誌,第35期,民國87年4月。
蘇文斌、陳淑妙、夏光華,無過失責任保險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社會化競合之研究,興國學報,第4期,民國94年7月。
(三)學位論文
李洙德,定型化勞動契約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9月。
李鎨澂,我國憲法上民生福利國家原則之研究-以德國基本法第20條社會國原則為借鏡,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7月。
李柳瑩,中日勞災補償保險制度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邱聰智,從侵權行為歸責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1年6月。
林俊廷,社會福利行政之裁量統制-以受給權保護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林瑞成,中日勞災補償保險制度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6月。
林騰鷂,危險責任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1年6月。
周宗憲,憲法上人民最低生存權的性質與司法保障-我國與日本學說及司法判決(大法官釋憲)見解的檢討,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民國92年7月。
洪曉能,年金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范智達,侵權行為責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徐文堂,國家在職業災害中之角色,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施佳惠,我國職業災害救濟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陳淑妙,無過失責任保險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社會化競合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陳文袖,論強制醫師專業責任保險--以醫療事故受害人之損害填補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
黃上峰,侵權行為法上危險責任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黃裕峰,職業災害勞工請求權之適用關係,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7月。
黃文力,我國勞工保險權利救濟制度之研究-兼論德日相關制度與借鏡,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89年1月。
張素屏,我國現行個人傷害保險經驗分析與探討,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2年5月。
莊修文,責任保險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5年6月。
許瑞麟,我國社會救助法制之研究-以德國聯邦社會救助法為借鏡,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溫任遠,台灣勞工在職災制度的困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童興華,勞基法第59條之研究-自勞工及其家屬生存權保障以觀,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劉葉菁,勞動災害補償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賴崇全,我國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調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1月。
羅忠政,職業災害補償雇主責任之研究-以中、日兩國法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羅清安,責任保險契約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4年5月。
(四)研討會資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及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主辦,「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民國79年11月24日。
政治大學承辦,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民國87年2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司法院、法務部主辦;中興大學法律系承辦,「勞工法規研討會」參考資料,民國86年4月。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定輝,政策性保險法制化過程重要原則初探--以新正修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為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8期,民國94年3月。
2. 馬維麟,損害賠償法之原理-我國最高法院歷年來判決之檢討與分析,法學叢刊,第161期,民國85年1月。
3. 袁宗蔚,社會保險費之研究,保險季刊,第3卷第1期,民國51年3月。
4. 郝鳳鳴,我國社會法之現況與展望,輔仁法學,第15期,民國85年6月。
5. 柯木興、李安妮,貝佛里奇(Beveridge)「會見」俾斯麥(Bismarck)-兼論社會保險的模式-,保險專刊,第45輯,民國85年9月。
6. 柯木興,社會保險與誠信原則,保險專刊,第45輯,民國85年9月。
7. 柯木興,社會保險政策的省思,保險專刊,第43輯,民國85年3月。
8. 柯木興,論年金、保險與年金保險,保險專刊,第39輯,民國84年3月。
9. 郭明政,身分-契約-制度-功能-台灣社會安全法制發展之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民國91年7月。
10. 林維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與職災補償及勞保補償之關係,臺灣勞工,第28期,民國84年2月。
11. 林振賢,談職業災害補償問題,中國勞工,第980 期,1998年5月。
12. 呂沐基,論無過失責任兼談無過失責任保險,產險季刊,第23期,民國66年3月。
13. 呂坤煌,德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上)、(下),立法院院聞,第21卷,第9期、第10期。
14. 吳政霖,勞工保險殘廢給付與老年給付不得併領之商榷(上)、(下),法令月刊,第14卷第10期、第11期,民國92年10月、11月。
15. 吳家聲,美國的社會安全制度,保險專刊,第43輯,民國8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