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義平(2000)。教學服務品質衡量模式建構及分析之研究。亞太管理評論,5(1),95-115。何明政、李昊曈、藍培青(2004)。教師教學品質之研究~以育達商業技術學院為例。育達學院學報,7,135-156。吳明隆、凃金堂(2013)。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蕙貞、陳美芳、鐘志強(2010)。應用Kano模式於體育教學品質管理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1),93-113。
邱筱婷(2011)。美髮連鎖業競爭力分析。美容科技學刊,8(2),295-318。張旭華、呂鑌洧(2007)。整合二維品質模式與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高等技職教育服務之實證研究。品質學報,14(4),405-421。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台北市:五南。
張媛甯(2011)。Kano二維品質模式應用於個案科技大學教學品質之改善。教育實踐與研究,24(2),129-162。梁連文、李桐豪、黃博怡(2010)。台灣銀行業整併之探討—模糊德菲法之應用。台灣金融財務季刊,11(4), 31-65。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文化。
傅萃馨(2002)。主成分分析和共同因素分析相關議題之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3,107-132。
黃芳銘(主編)(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黃財尉(2003)。共同因素分析與主成分分析之比較。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5,63-86。楊玲惠、何光明、周鉦凱(2012)。技術校院餐飲管理系教育品質屬性之個案研究─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IPA方法的應用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4(3),1-39。葉怡華、葉金華、陳美均(2005)。我國高級中等教育美容科之發展沿革。家政教育學報,7,99-118。葉孺萱(2010)。高級中等教育美容科實施美容美髮相關職類技能檢定訓練之效益研究。耕莘學報,8,56-69。劉宗文(2012)。城郊地區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品質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論壇,4(1),309-331。劉明盛、莊郁萱、鄭香君、吳佩瑋、王嘉慧(2009)。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觀點改善學校教育品質--以遠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為例。明新學報,35(1),249-269。劉雅文、潘義祥、周宏室(2015)。大專校院體育教學品質量表編製與驗證。大專體育學刊,17(1),18-29簡德金(2006)。教學品質之改善決策模式:個案研究。品質學報,13(2),131-144。羅希哲、林昀穎(2004)。美髮業對高職與二專美髮相關科系畢業生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115-137。
饒達欽、鄭增財(1997)。談教師教學品質。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1),7-11。Marsh,H. W.(1982). SEEQ: A reliable, valid, and useful instrument for collecting students'' evaluations ofuniversity teaching. British 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52, 77-95.
Parasuraman, A., Zeithaml,V. A. and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Zadeh, L. A. (1975). 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 Information Science, 8 , 19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