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秀香、丁淑惠、鍾聿琳與李選(2006)。臺灣護理執業執照更新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8(4), 249-258。王政彥(1995)。我國專業繼續教育的再出發。成人教育,28,32-39。王梅玲(2004)。從英國遠距學習經驗探討圖書館員網路繼續教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4),32-47。王淑慧(2006)。呼吸治療師繼續教育需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伍凱琳(2010)。高屏地區數位機會中心成人數位學習動機與學習障礙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文儀(2007)。社工人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之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余采瑄(2011)。成人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高級中等進修學校第二專長教育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身心障礙暨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1998)。
吳明隆(2014)。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雪萍、張桂蓮(2008)。成人學習動機探究。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學報,3,38-41。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紀茂嬌(2003)。公立大學行政人員參與訓練進修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淑卿、黃璉華、黃明珠與鍾聿琳(1997)。臺北縣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參與在職教育動機及障礙之因素研究。護理研究, 5(3),233-246。張華羚(2004)。麻醉護理人員繼續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張瑞芬(2002)。臺中市社工人員專業承諾、專業繼續教育學習型態與參加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張嘉琦(2008)。護理人員在職進修動機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許妏琪(2011)。醫療(事)人員參與繼續教育關鍵因素分素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陳月枝、馬鳳歧、李引玉、杜敏世、尹裕君與陳玉枝等人(2008)。護理專業問題研討(第五版)。臺北市:華杏。
陳志樺(2002)。成人技職繼續教育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陳明光(2012)陸軍志願役人員參與動機、障礙對繼續進修意願之研究-以公餘進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陳佩玉(2005)。我國藥師專業執業繼續教育現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陳寶珠(2004)警察人員繼續學習參與動機、障礙因素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富順(1984)。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富順(1992)。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第二版)。高雄市:復文圖書。
黃富順(2000)。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12)。成人學習(初版五刷)。臺北市:五南。
黃筱婷(2011)。大學校院行政人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之學習動機、學習需求及學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楊宜菁(2010)。臨床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對工作能力提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楊麗燕(2003)。護理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的學習動機,學習需求及影響其學習之因素研究。高雄市:昶景文化。
趙婉青、王美華與陳淑芬(2009)。探討臺北縣診所護理人員繼續教育需求及課程規劃之期望。亞東學報(29), 277-283。趙麗玲(2011)從成人學習動機和障礙觀點探討高職教師專業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劉玉珍(2000)。護理人員專業繼續教育需求、參與現況與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劉佳慧(2008)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動機與障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劉碧優(2010)。臺灣醫師繼續教育制度實施情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潘雅惠(2012)。法官繼續專業教育需求與內涵之研究:以辦理民事保護令事件法官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廖志升(2003)。研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仁慈(2009)。臺灣語言治療師繼續教育需求與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科技大學,臺南市。蔡秀媛(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專業繼續教育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賴秋惠(2006)。圖書館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之動機與學習障礙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景祥、李元墩、周蕙苓、蔡麗華、劉于華與楊鉑釧(2013)。不同背景之基層護理人員對繼續教育課程成效認知之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9(2),33-39。謝達文(2009)。成人進修取得大陸證照之學習動機、學習阻礙及證照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魏惠娟(2009)。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魏雅璇(2013)。成人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臺東地區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護理人員法(2013)。取自:http://law.moj.gov.tw
護理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2013)。取自:http://law.moj.gov.tw
二、英文部份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6).The Physician’s Recognition Award and credit system:Information for accredited providers and physicians.Chicago:Author.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1994).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Kanasa City:Author.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2003).States which requir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RN licensure 2003 chart.2006/05/03 Retrieved from http://www.nursingworld.org/gova/state/2003/cernchrt.pdf
Boshier, R.(1971).Motivation orient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Adult Education, 21, 3-26.
Brekelmans,G.,Maassen,S.,Poell,R.F.&van Wijk, K.(2014).The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the Q-PDN: A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urses.Nurse Education Today. doi: 10.1016/j.nedt.2014.09.007
Burgess, P.(1971)。Reasons for adult participation in group educational activities.Adult Education, 22(1),3-29.
Cross, K. P.(1981).Adult as learners: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San Francisco:Jossey-Bass.
Darkenwald,G.G.,&Merriam,S.B.(1982).Adult education:Foundation of practice.New York:Harper&Row.
Gervero, R. M. (1988). Effectiv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egney, D.,Tuckett, A.,Parker, D,&Robert, E.(2010). Access to and support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mongst Queensland nurses: 2004 and 2007。Nurse Education Today, 30(2) 142-149. doi: 10.1016/j.nedt.2009.06.015
Houle,C.O.(1961). The inquiring min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oule,C.O.(1980).Continuing learing in the profession.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ing(2003).Credentialing Forum.2006/05/03 Retrieved from http://www.icn.ch/matters_credentialing.htm
Margaret,C.(2007).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Hallmarks of Professionalism: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for the Record-keeping Professionl.Journal of he Society of Archivists. 28 (1) 77 -102.
Merriam,S.B.&Caffarella,R.S.(1999).Learning in adulthood:A comprehensive guid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Ni, C.,Hua, Y.,Shao, P.,Wallen, G. R.,Xu, S.&Li, L.(2014).Continuing education among Chinese nurses: A general hospital-based study.Nurse Education Today, 34(4), 592-597. doi: http://dx.doi.org/10.1016/j.nedt.2013.07.013
Ryan, J.(2003).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ong the continuum of lifelong learning.Nurse Education Today,23(7). 498-508.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260-6917(03)00074-1
Scanlan,C.L.(1982).Factors deterring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continuing educat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New Jersey,NJ:University of Rutgers.
Scanlan,C.S.&Darkenwald,G.G.(1984).Identifying Deterrents to particip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34(3),155-166.
Starosilec,S.D.(1999).Women’s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management certificate programs and the benefits derived from participation.Canada: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Tough,A.(1978).Major learning efforts: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28(4),25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