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21: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欣珍
研究生(外文):Hsin-Chen Li
論文名稱:隨機規劃應用在河川水污染防治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for Rivers Using Probabilistic Programming
指導教授:孔祥琜
指導教授(外文):Shyang-Lai K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工程與科學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河川污染削減生態工法隨機規劃
外文關鍵詞:Riverpollution controleco-technologyprobabilistic 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8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河川因受到嚴重污染,使得水質日益惡化。而主要造成台灣河川水質污染的問題包括:家庭污水、工業廢水及農畜牧廢水。為了維護民生用水的品質及安全,且在有限的資源及經費下,選取一組最佳管理策略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 來削減河川的污染是一個重要課題。
本研究中河川多目標隨機規劃是以水質為主軸來模擬河川達到各污染削減的可行性。河川的其他用途,如民生用水、農畜供水及觀光遊憩等與河川水質有密切關係的因子可以限制條件方式來考慮。本研究採用隨機規劃探討在達到河川水質標準的要求下,各種污染源之最佳管理策略。本研究以烏溪上游之主要支流之一南港溪流域 (包括東埔溪、南港溪及桃米坑溪) 作為模式的驗證。模擬結果顯示,南港溪流域可採用河川生態工法 (草溝、入滲溝) 及人工溼地來改善河川水質達到未 (稍) 受污染的良好程度。因草溝削減生化需氧量 (BOD) 的能力甚低,所以需依賴入滲溝及人工溼地來削減BOD。人工溼地對污染削減的貢獻相當重要。此多目標隨機規劃模式可應用於台灣其他河川流域的水污染削減策略;但不同地區及不同污染程度會有不同的削減策略。分析結果可提供給河川管理局及環保單位未來規劃河川水質的依據。
目 錄
誌謝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1
1.1 前言………………………………………………………… 1-1
1.2 研究動機及方法……………………………………………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2.1 台灣地區河川現況………………………………………… 2-1
2.2 台灣河川污染防治現況……………………………………… 2-3
2.3 生態工法…………………………………………………… 2-14
2.4 灰色系統理論……………………………………………… 2-17
2.4.1 灰色系統理論簡述…………………………………… 2-17
2.4.2 灰關聯分析…………………………………………… 2-18
2.4.3 灰色線性規劃………………………………………… 2-19
2.4.4 灰色系統理論相關研究……………………………… 2-21
2.5 多目標規劃理論基礎……………………………………… 2-26
2.5.1多評準決策…………………………………………… 2-26
2.5.2多目標規劃…………………………………………… 2-28
2.5.3多目標規劃之一般式………………………………… 2-30
2.5.4 權重法……………………………………………… 2-31
2.6 水質模式………………………………………………… 2-33
2.6.1 QUAL2K水質模式…………………………………… 2-33
2.7 線性規劃軟體:LINDO………………………………… 2-35
2.8 隨機規劃………………………………………………… 2-36
2.8.1 隨機線性規劃……………………………………… 2-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河川規劃方法…………………………………………… 3-2
3.1.1 河川生態工法……………………………………… 3-2
3.1.2 河川人工溼地設施………………………………… 3-6
3.2 河川多目標規劃………………………………………… 3-10
3.3 隨機規劃………………………………………………… 3-13
3.3.1 多目標隨機規劃…………………………………… 3-14
3.3.2 河川水質標準分析………………………………… 3-17
3.3.3 人工溼地最低需求………………………………… 3-19
3.3.4 生態工法最低需求………………………………… 3-19
第四章 模式驗證……………………………………………… 4-1
4.1 南港溪水質現況………………………………………… 4-1
4.2 南港溪流域多目標隨機規劃……………………………… 4-5
4.2.1多目標隨機規劃之污染削減成本析…………………… 4-5
4.2.2 最大污染削減量………………………………………… 4-7
4.2.3 人工溼地最低需求……………………………………… 4-8
4.2.4 生態工法最低需求……………………………………… 4-9
4.3 南港溪流域規劃結果與討論……………………………… 4-10
4.3.1 最低污染削減成本規劃結果…………………………… 4-10
4.3.2 最大污染削減量………………………………………… 4-12
4.3.3 人工溼地最低需求……………………………………… 4-18
4.3.4 生態工法最低需求……………………………………… 4-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5.1 結論……………………………………………………… 5-1
5.2 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 5-3
參考文獻………………………………………………………… 6-1
附錄A……………………………………………………………… A-1
附錄B……………………………………………………………… B-1
表 目 錄
表2.1-1 台灣重要河川流域面積前十名資料表……………… 2-2
表2.1-2 台灣重要河川年輸砂量……………………………… 2-4
表2.2-1 95年度台灣河川污染現況…………………………… 2-6
表2.2-2 河川污染指標………………………………………… 2-9
表2.2-3 2008年1月台灣河川RPI值…………………………… 2-10
表2.2-4 WQI5 水質參數權重表………………………………… 2-11
表2.2-5 WQI5 水質點數表……………………………………… 2-12
表2.2-6 WQI5 水質分類等級表………………………………… 2-13
表2.3-1 結構性BMPs污染控制成效…………………………… 2-15
表2.5-1 多目標規劃與多屬性決策差異……………………… 2-27
表4.1-1 南港溪流域 (愛蘭橋) 各支流之污染量…………… 4-3
表4.1-2 南港溪流域 (愛蘭橋) 污染量及污染削減建議量… 4-4
表4.2-1 生態工法之單位成本及單位污染削減率…………… 4-6
表4.3-1 多目標隨機規劃結果-最低污染削減成本………… 4-11
表4.3-2 多目標隨機規劃結果-BOD最大削減量…………… 4-13
表4.3-3 多目標隨機規劃結果-NH3-N最大削減量………… 4-16
表4.3-4 多目標隨機規劃結果-人工溼地最低需求………… 4-19
表4.3-5 多目標隨機規劃結果-河川生態工法最低需求…… 4-20


圖 目 錄
圖2.4-1 「以灰色系統理論來分析水庫污染防治策略之研
究」演算法執行流程圖…………………………………………… 2-24
圖2.4-2 「應用多評準決策分析與衛星影像在水庫污染削
減位置優選之研究」研究流程圖………………………………… 2-25
圖3.1-1 河川污染削減成本計算圖…………………………… 3-3
圖3.1-2 草溝設施圖…………………………………………… 3-4
圖3.1-3 入滲溝設施圖………………………………………… 3-4
圖3.1-4 人工溼地污染去除成本示意圖……………………… 3-7
圖3.1-5 人工溼地設施圖.……………………………………… 3-9
圖3.3-1 公式 (3-17) 中之臨界值…………………………… 3-15
圖4.1-1 南港溪流域模擬河段示意圖………………………… 4-2
圖4.3-1 南港溪流域BOD削減最大值…………………………… 4-15
圖4.3-2 南港溪流域在BOD削減最大值時之NH3-N削減量…… 4-15
圖4.3-3 南港溪流域NH3-N削減最大值………………………… 4-17
圖4.3-4 南港溪流域在NH3-N削減最大值時之BOD削減量…… 4-17
中文參考文獻
陳宜清、柳孟宏,QUAL2K 模式應用於河川水質管理-以筏子溪為例,環境與管理研究,第八卷,第二期,200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全國河川97年1月份水質監測結果摘要說明,200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環境保護統計,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326&CtNode=3598,2007
盧師敏,人工溼地水質淨化與能值分析之研究-以高屏溪舊鐵橋人工溼地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7
陳榮凱,以QUAL2K水質模式模擬狹長型人工溼地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碩士論文,2007
張仕慧,灰色多目標規劃應用在多目標水庫水污染防治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7
徐培真,隨機規劃應用在多目標水庫水污染防治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雅芳,以灰色線性規劃應用在多目標水庫水污染防治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6
劉醇慶,利用QUAL2K探討蘭陽溪氮鹽削減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http://wqshow.epa.gov.tw/,2006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水利署積極辦理高屏溪舊鐵路橋兩岸人工溼地以營造優質河川環境,2005
鄭淳樺,應用多評準決策分析與衛星影像在水庫污染削減為置有選之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5
黃騰毅,QUAL2K運用於淡水河系用戶接管最適化配當之研究,國立聯合大學環境工程與安全衛生學系碩士論文,2005
經濟部水利署,河川生態工法實務手冊,中國文化大學,2005
經濟部水利署,河川生態工法及其應用-總報告,中國文化大學,2005
南投縣環保局,南港溪愛蘭橋測站污染整治整體規劃暨水質改善計畫,2005
蔣昌琪,以灰色系統理論來分析水庫污染防治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2.greenschool.org.tw/wwmd/river3.htm,2004
駱莉玲,河川高灘地漫地流法之最適草種評選,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4
蕭慶章,實用河川工程(上)河川工程規劃,p.1-13~1-15,科技圖書,2003
許志義,多目標決策 (增訂版),五南圖書,2003
鄭群星、吳昌任,灰色預測器硬體電路之設計,AI人工智慧研討會論文光碟,2002
洪良逸,應用灰色系統理論於工業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冷凍空調業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論文,2002
張乃斌,環境系統分析原理,茂昌圖書,2002
高子婷,運用灰色關聯分析建構之個人化課程網頁瀏覽,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論文,2001
王國瑋,建築房地產景氣趨勢預測模式建立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00
行政院環保署,淡水河流域大漢溪、新店溪非點源污染分析調查及整治規劃板薪水源保護區、翡翠水庫水源集水區氮、磷污染調查、分析及整治規劃報告,計畫編號EPA-89-G108-02-1128,美商傑明工程公司台灣分公司,2000
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高立圖書,2000
吳漢雄、鄧聚龍、溫坤禮,灰色分析入門,高立圖書,199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河川水質管理決策系統建立與應用,1999年6月
經濟部水利署1,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4298&CtNode=434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質淨化現地處理網站,http://wqp.epa.gov.tw/ecological/Engineering.aspx?num1=09&num2=6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介壽橋人工溼地,http://140.109.174.53/eem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08&Itemid=70

英文參考文獻
Maqsood, I., Huang, G.H., and Yeomans, S., “An interval-parameter fuzzy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uncertaint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7(1):208-225, November 2005
Feiring, B.R., Sastri, T., and Sim, L., “A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7(3):1-7, 1998
Winston. Wayne L., User’s guide for LINDO and LINGO, windows version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Chapra, Steven. C. Surface Water-Quality Modeling, pp.534-536, McGraw-Hill, 1997
Revelle C., Whitlach, E., and Wright, J.,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Engineering, Prentice Hall, 1997
Zeleny, M.,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McGraw-Hill,1982
P. Rogers, S.L. Kung, “Decentralized Planning for the Ganga Basin: Decomposition by River Basins,” Sadhana, pp.123-134, 1985
Ijiri, Y., Management Goals and Accounting for Control,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msterdam, 1965
Koopmans, T.,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Activities,” Activity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Allocation, Cowles Commission Monograph 13, pp.33-97, Wiley, New York, 1951
Schrage, L., User’s Manual for Linear Integer, and Quadratic Programming with LINDO, The Scientific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