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 行(民86)。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3,47-78。
王珮玲(民81)。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舒芸(民85)。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舒芸、余漢儀(民86)。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王叢桂(民88)。工作者性別角色信念、家庭及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王叢桂(民89a)。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王叢桂(民89b)。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0。田安里(民93)。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吳育楷(民95)。國民中小學資賦優異班學生父母教養行為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李若琦(民93)。一樣不一樣?--學齡前幼兒父母眼中的男孩女孩。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杜宜展(民93)。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林玉惠(民93)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分工、職業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林惠雅(民83)。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2-0301-H-031-020-N1)。
林惠雅(民84)。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3-0301-H-031-011)。
林惠雅(民85)。母親信念和教養策略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5-2413-H-031-003)。
邱珍琬(民94)。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洪淑敏(民90)。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徐綺穗 (民89)。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徐東弘(民94)。定做一個「」訂做一個「?」爸爸--一個新手父親的敘說探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徐鏡存(民95)。國小低年級學童同儕活動中性別角色觀點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高淑娟(民87)。大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張怡雯(民89)。台南市家長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學童學業性向、學科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 (民89)。心理學思想流變。台北:東華。
張康樂譯(民75)。Parke, R.D.著。現代父親,台北:允晨文化。
許憶真(民93)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曾文鑑(民89)。國小學生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其性別角色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未出版,新竹。
游美惠(民90)。性別政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93-95。
莊麗雯(民91)。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莊詩絃(民94)。家庭生活中父母影響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佳華(民89)。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郭靜晃、吳幸玲譯(民94)。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原著,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陳佩瑜(民96)。父母不同性別角色的育兒觀念差異性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65。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5/65-52.htm
陳皎眉(民85)。婚姻中的兩性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17-23。陳靜芬(民93)。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怡瑾(民88)。家庭與性別角色態度之初探:以父母性別角色態度為核心。載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台北市。4月。
黃怡瑾(民89)父母性別角色態度、對子女性別教養態度與其相關背景之探討。載於八十九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新竹。12月。
黃怡瑾(民91)。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5,313-337。楊懋春(民70)。中國家庭與倫理。台北:中華文物供應社。劉金花(民94)。兒童性別定型化過程。兒童發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劉秀娟、林明寬((民85)。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民95)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台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6。蔡佳玲(民95)。私領域中的男性—台灣社會核心家庭的父職文化與父職實踐。私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蕭春媚(民89)。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之看法。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謝明華(民91)。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謝延仁(民92)。兒童保護案件中師虐父親其父職角色之研究-以身體虐待或疏忽者為例。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謝青儒(民90)。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鍾志從(民95)。如何協助幼兒性別角色之發展:順應生物機制或破除社會制約?教育研究月刊,147,80-89。鍾鳳嬌(民86)。親子溝通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台東師院學報,8,133-176。二、英文文獻
Block, J. (1983) .Differential premises arising from differential socialization of sexes: Some conceptualizations. Child Development,54, 1335-1354.
Belsky, J., Lerner, R. M., & Spanier, G. B. (1984). The child in the family.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Berk,L.E.(2001).Child development(5th ed).Massachusetts:Allyn&Bacon.
Cabrera, N. J., Tamis-LeMonda, C. S., Bradley, R. H., Hofferth, S., & Lamb, M.E. (2000). Fatherhoo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ld Development,71,127-136.
Doherty,W.J.,Kouneski,E.F.,&Erickson,M.F.(1998).Responsible fathering :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0,277-292.
Huston.A.C.(1989).Sex-typing.InE.M.Herherington& P.H.Mussen(Eds.),Handbookof children psychology(chap.4).New York:Wiley.
Maccoby,E.E.(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An Historical Overview.Development Psychology,28(6),1006-1017.
Parke, R.D. (1996). Fatherhood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leck, E. H., & Pleck, J . H. (1997). Fatherhood ide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ical dimension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ed(pp. 33-48). New York : Wiley.
Snow,M.E.,Jacklin,C.N.,&Maccoby,E.E.(1993).Sex of child differences on father-child interaction at one year of age. Child Development,54,227-232.
Tuner,P.J.&Gervai,J(1995).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gender typ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personality,attitudes,preferences,behavior,and culture differenc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1(5),75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