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0 20:2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藍麗子
研究生(外文):
Li-Tzn Lan
論文名稱:
幼稚園生理需求與活動室空間配置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幼稚園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Sp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ological Spaces and Classroomin A Kindergarten Layout.-Take the Kindergartens of Douliou City, Yunlin Coun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曾思瑜
指導教授(外文):
Szn-Yu Tze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空間設計系碩士班
學門:
設計學門
學類:
空間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活動室
、
生理需求空間
、
評估準則
、
空間配置
、
幼稚園
外文關鍵詞:
space for bodily needs
、
space division
、
activity room
、
Kindergarten
、
evaluation principl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4
點閱:1717
評分:
下載:343
書目收藏:6
幼兒在幼稚園整日活動中有數次如廁、用餐、睡眠等行為,在幼稚園生活作息佔很高的比重,可見於生理需求空間與幼兒的生活關係密切。由於以往國內只著重探討以教學為主的活動室空間之研究,在幼兒生活教育環境中以活動室及生理需求空間兩者關係在整體空間組織方面長久被忽視,直接影響幼兒早期生活習慣培養與人格健全發展。基於幼稚園應提供幼兒各種生活教育的活動場所,及具備各項滿足幼兒生理需求的設施。本研究主要以幼兒使用行為的觀點,針對雲林縣斗六市六所幼稚園之活動室與生理需求空間的配置關係,採用直觀式用後評估的研究方法,透過現場之觀察、紀錄、測繪、攝影等調查方式,藉由建立評估準則之便利性、安全性、衛生性等三方面,探討不同空間配置的差異性,並著重幼兒環境行為及使用方式的課題。本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為生理需求空間之如廁、用餐、睡眠等各空間與活動室之不同配置型態,個別分析在空間規劃與設計層面的使用需求及特徵。第二部份為分別探討幼稚園教學活動與午休活動在使用生理需求空間與活動室之空間組織與使用方式的優缺點比較。最後即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空間計畫上的建議,以供未來幼稚園建築空間規劃設計的參考。
調查結果發現以如廁、用餐、睡眠等空間與活動室的配置關係,三者空間皆附屬於活動室佔全面的評估原則中具有較多優勢的趨向,讓幼兒如家庭式延伸的生活環境,具有自由使用方便的可及性及安全上的看護作用,但衛生方面必須考量具有完善通風系統,且用餐活動接續幼兒午睡接觸地板在環境清潔相互抵觸應考量地板空間功能區分。
在各內部空間的設計層面需求仍有部分缺失,在如廁空間設計方面,因面積較小造成設備數量受限及缺乏私密性空間,應考量將面積增大,提供男女分別的便器設施、便器之間增設矮隔間、設置老師的廁所及儲藏空間。在用餐空間方面,增設活動室內學習角情境佈置的豐富性,提供幼兒餐後自由探索遊戲的需求;以及提供各班輔助教學及餐後盥洗、清潔之用水需求設施的可及性。在睡眠空間設計方面,避免活動室色彩繽紛刺激物干擾幼兒入睡,可在活動室內規劃一區寧靜幽雅的空間,提供幼兒舒適的睡眠環境。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go to the toilet, have meals, and go to sleep many times a day. Therefore , the space for bodily needs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ldren. In the pa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ce for bodily needs but the space for teaching. It affects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habit in daily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und character. Basically, kindergartens should offer space for children’s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quipment to satisfy children’s bodily need’s. This research tries to set up the convenience, safety and health of principle of evaluation and study the variation of different space division by observation , record, drawing and taking pictures.
There are two main parts in this research:
1. To analyze the space planning and the u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sign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pace for needs –going to the toilet, having meals, going to sleep-and different division for activity room.
2.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use of the space for bodily needs and activity room when children atten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ake a break at noon.
All in all,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 building of the kindergarten with a good space planning.
On investigation, the space for bodily needs has more advantages. Children are in family-like surroundings. They can be taken good care of .But the space should have good air ventilation and cleaning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children eat and rest at their same space.
There are several disadvantages in the design. First, Take the toilet for example, because of the small area, there are not enough facilities and there is no privacy. It is better to enlarge the area, to provide men and women with different toilet facilities, to build low walls between toilets , to build teacher’s toilets and store rooms. As to dining room, finish more decorations and games for learning , provide water for washing and cleaning often meals. For the bedroom, avoid brilliant colors . Try to plan a quiet space to help children fall asleep easily.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1-2 研究範圍與內容--------------------------------------------------------
1-2.1 研究範圍--------------------------------------------------------------
1-2.2 研究內容--------------------------------------------------------------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流程--------------------------------------------------------------
1-4 相關文獻回顧----------------------------------------------------------
第二章 調查計畫與調查概要-------------------------------------------------
2-1 調查方法與流程--------------------------------------------------------
2-1.1 調查方法--------------------------------------------------------------
2-1.2 調查流程--------------------------------------------------------------
2-2 調查主題與內容-----------------------------------------------
2-2.1 調查主題--------------------------------------------------------------
2-2.2 調查內容--------------------------------------------------------------
2-3 調查個案概要-------------------------------------------------
2-3.1 初步調查選樣----------------------------------------------------------
2-3.2 調查個案簡介----------------------------------------------------------
第三章 生理需求空間配置型態調查分析-----------------------------
3-1 如廁空間調查分析------------------------------------------------------
3-1.1 調查分析架構----------------------------------------------------------
3-1.2 調查案例基本屬性------------------------------------------------------
3-1.3 調查分析結果----------------------------------------------------------
3-2 用餐空間調查分析------------------------------------------------------
3-2.1 調查分析架構----------------------------------------------------------
3-2.2 調查案例基本屬性------------------------------------------------------
3-2.3 調查分析結果----------------------------------------------------------
3-3 睡眠空間調查分析------------------------------------------------------
3-3.1 調查分析架構----------------------------------------------------------
3-3.2 調查案例基本屬性------------------------------------------------------
3-3.3 調查分析結果----------------------------------------------------------
第四章 生理需求空間與活動室空間組織關係之探討--------------
4-1 八種空間組織類型使用方式之評估-----------------------------------
4-1.1 如廁、用餐、睡眠空間等三者皆與活動室附屬配置-----------------
4-1.2 用餐、睡眠空間與活動室附屬配置,如廁空間獨立配置--------------
4-1.3 如廁、睡眠空間與活動室附屬配置,用餐空間獨立配置--------------
4-1.4 用餐與活動室附屬配置,如廁、睡眠空間獨立配置-----------------
4-1.5 如廁與活動室附屬配置,用餐、睡眠空間獨立配置-----------------
4-1.6 如廁、用餐、睡眠空間等三者皆與活動室獨立配置-----------------
4-1.7 睡眠空間與活動室附屬配置,如廁、用餐空間獨立配置--------------
4-1.8 如廁、用餐空間與活動室附屬配置,睡眠空間獨立配置--------------
4-2 空間類型的組織關係綜合檢討------------------------------------------
4-2.1 教學活動--------------------------------------------------------------
4-2.2 午休活動--------------------------------------------------------------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討論生理需求空間與活動室不同配置關係之優缺點-----------------
5-2 探討不同配置關係探影響使用者的行為現象--------------------------
5-2.1 附屬配置型態----------------------------------------------------------
5-2.2 獨立配置型態----------------------------------------------------------
5-3 生理需求空間與活動室空間配置關係之建議--------------------------
5-3.1 便利性----------------------------------------------------------------
5-3.3 安全性----------------------------------------------------------------
5-3.3 衛生性----------------------------------------------------------------
5-4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5-4.1 研究限制--------------------------------------------------------------
5-4.1 後續研究--------------------------------------------------------------
一、中文書籍
1.黃定國,民67,建築計畫,大中國,台北。
2.谷口汎邦編,李政隆譯,民71,學校教育設施與環境的計劃,大佳,台北。
3.赫洛克 (HurLock, Elizabeth B.) 著,胡海國編譯,民71,兒童心理學,桂冠,台北。
4.柳麗珍,民75,幼稚園園舍建築與設備,五南,台北。
5.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民76,幼稚園園舍建築與學前教育,台灣書店,台北。
6.李政隆,民76,都巿中幼稚園的規劃理論與實際,大佳,台北。
7.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民78,幼稚園設備標準,正中,台北。
8.楊國樞,民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灣東華,台北。
9.鄧繼強,民78,兒童心理的輔導,五南,台北。
10.陳伯璋,盧美貴,民80,開放教育,師苑,台北。
11.黃世孟,劉玉燕,民81,幼稚園建築計畫準則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台北。
12.波多野著,高屏譯,民81,幼兒心理學,水牛,台北。
13.湯志民,民81,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五南,台北。
14.趙玫怡,民81,兒童行為的觀察與瞭解,桂冠,台北。
15.盧美貴,民82,幼兒教育概論,五南,台北。
16.戴文青,民82,學習環境的規畫與運用,心理,台北。
17.Warren R. Bentzen 著,/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合譯,民82,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五南,台北。
18.淺見千鶴子,稻毛教子,野田野子著,蔡陳碧霞,鄭淑子譯,民83,幼兒發展心理學,復文,高雄巿。
19.王靜珠,民84,幼稚園行政,五南,台北。
20.黃瑞琴,民84,幼稚園的遊戲課程,心理,台北。
21.魏美惠,民8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心理,台北。
22.何張杏如,民84,幼稚園、托兒所行政管理手冊,信誼基金出版社,台北。
23.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編著,民84,幼稚園建築設計圖集,地景,台北。
24.張世宗,民85,幼兒教育專輯:空間,教育部國教司,台北。
25.胡寶林,民85,托育機構空間設計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台北。
26.黎志濤,民85,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地景,台北。
27.丁榮生,民85,台灣的學校建築. 1984-1996 <<中小學幼稚園篇>>,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
28.弗朗柏格(Doris Pronin Fromberg)原著,桂冠編輯部譯,民88,全天候幼稚園,桂冠,台北。
29.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民88,參與觀察法,弘智文化,台北。
30.西日本工高建築連盟,民89,幼稚園、保育所,東彰國社,京都。
31.李馨元,民89,兒童保育概要,臺灣實業文化,台北。
32.建築設計資料集編委會編著建築設計資料集,民90,居住、教育建築,建築情報季刊出版,台北。
33.湯志民,民90,幼兒學習環境設計,五南,台北。
二、學術論文
1.曾柏元,民71,從兒童發展與學習觀點探討幼稚園設計計劃,國立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
2.邱永祥,民76,從兒童學習發展之觀點探討都市小學與幼稚園複合之建築空間--以台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方克立,民78,幼稚園空間形式的社會歷史分析- 以台北都會區為個案,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4.魏亞勳,民78,從行為設境的觀點分析探討幼稚園之環境行為為問題,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朱沛亭,民83,幼稚園空間因應幼教理念轉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6.李淑惠,民83,幼稚園活動室互動行為之研究--角落與學習區之觀察,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7.梁淑靜,民88,學前教育空間規劃與教學互動之探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8.張世杰,民88,都市中幼稚園學習間型式與使用方式研究---以台南市的幼稚園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9.林亭廷,民89,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趙婉娟,民90,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汪素榕,民90,幼兒教師學習區規劃理念與實務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報章
1.田育芬,民77,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之環境設計,教育資料集刊,第13期,123-145頁。
2.簡楚瑛,民77,學前教育環境之研究與應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第1期,193-202頁。
3.何春枝譯,民80,教室設計的新趨勢,教育研究,第22期,65頁。
4.林月娟,民80,幼稚園廁所面面觀,傳習,第9期,213-220頁。
5.湯志民,民81,教室情境對學生行為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第23期,44-53頁。
6.湯志民,民82,現代教學革新與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學刊,第2期,33-92頁。
7.湯志民,民82,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教師天地,第63期,37-51頁。
8.陳若雲,民85,幼稚園的民生大事—飲食面面觀,新幼教,第5期,4-25頁。
9.周淑惠,民86,幼兒教師之教學行為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第10期,23-44頁。
10.戴文青,民87,幼兒教室空間規劃實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第10期,1-26頁。
11.鄭舒方、王明秀,民88,幼稚園教室角落設備與佈置之分析研究,幼教學刊,第7期,55-60頁。
12.陳靜雯、吳秋伶,民88,幼教老師教室空間之教學利用狀況研究,傳習,第1 7期,21-50頁。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
2.
幼兒教師學習區規劃理念與實務關係之個案研究
3.
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
4.
幼稚園活動室互動行為之研究:角落與學習區之觀察
5.
都市中幼稚園學習空間型式與使用方式研究
6.
少子化下鄉村地區幼稚園經營學校特色之個案研究
7.
幼稚園空間因應幼教理念轉變之研究
8.
學前教育空間規劃與教學互動之探討
9.
從兒童發展與學習觀點探討幼稚園設計計劃
10.
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區位配置與空間改善之研究
11.
從兒童學習發展之觀點探討都市小學與幼稚園複合之建築空間--以台北市為例
12.
幼稚園空間形式的社會歷史分析:臺北都會區為個案
13.
國小普通教室間規劃使用效能之研究
14.
國小附設幼稚園學習區規劃之探討-以桃園縣國小附幼為例
15.
幼小銜接之研究─教學文化的觀點
1.
12.陳靜雯、吳秋伶,民88,幼教老師教室空間之教學利用狀況研究,傳習,第1 7期,21-50頁。
2.
11.鄭舒方、王明秀,民88,幼稚園教室角落設備與佈置之分析研究,幼教學刊,第7期,55-60頁。
3.
10.戴文青,民87,幼兒教室空間規劃實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第10期,1-26頁。
4.
7.湯志民,民82,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教師天地,第63期,37-51頁。
5.
5.湯志民,民81,教室情境對學生行為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第23期,44-53頁。
6.
4.林月娟,民80,幼稚園廁所面面觀,傳習,第9期,213-220頁。
7.
1.田育芬,民77,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之環境設計,教育資料集刊,第13期,123-145頁。
1.
幼兒教師學習區規劃理念與實務關係之個案研究
2.
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區位配置與空間改善之研究
3.
幼稚園空間因應幼教理念轉變之研究
4.
兒童認知發展應用在幼教環境設計元素建構之評量探討
5.
國小附設幼稚園學習區規劃之探討-以桃園縣國小附幼為例
6.
特教班規劃配置與教學活動空間之研究-以嘉義市十一所國小附設啟智班為例-
7.
幼稚園如廁空間配置關係對幼兒衛生清潔行為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幼稚園為例-
8.
幼托整合政策下幼兒園空間使用評估之研究-以原台南縣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
9.
幼稚園活動室互動行為之研究:角落與學習區之觀察
10.
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之研究-以台北市永安、新生、健康國小附幼為例
11.
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
12.
臺北市公立幼稚園學習區規劃及其運用之研究
13.
學前教育空間規劃與教學互動之探討
14.
都市中幼稚園學習空間型式與使用方式研究
15.
幼托整合後的公立幼兒園學習空間規劃探討—以新北市海山附幼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