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文:陳木村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蘇明如 (2016)。《文創與城市:論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文創觀光》,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嫣芬、張宏亮、許明彰、徐錦興 (2013)。《休閒健康管理》,新北:揚智文化。
徐堅白、陳學玲 (2007)。《俱樂部的經營管理 (第二版)》,新北:揚智文化。
董維、王翔鍇、溫玉菁(2005年)。以體驗行銷觀點探討休閒農場之休閒體驗類型-以飛牛牧場為例。「清雲科技大學第一屆全國商學研討會」
鄭健雄 (2009)。臺灣地區鄉村旅遊的發展策略。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叢書第六輯(32-46頁)。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鄭健雄 (1999):論休閒農業、鄉村休閒與休閒旅遊業的涵義與關係。農業推廣文彙,43,123–144。
邱湧忠(2005)。《台灣休閒農業經濟學》,新北:茂昌圖書。
康俐雯(2005)。〈台灣不畏風雨前進國際藝術村〉。自由時報:2005 年7月18日。
郭岱宜 (2001)。《生態旅遊~21 世紀旅遊新主張》,台北:揚智文化。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台北:正中。
張永誠(1998)。《事件行銷100(二)》。台北:遠流。
張永誠(1999)。《事件行銷100》。台北:遠流。
劉光雄(2002)。《新EVENT:全效溝通掌握行銷脈動》。台北:聯經。
許安琪(2001)。《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台北:學富。
許安琪(1999)。〈活動新主張、事件聚眾、活動集客〉,《震旦月刊》,8,35-36。
湯瑪士(1997)。《行銷公關》。台北:台視文化。
劉寶文(2002)。《事件行銷理論與個案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駱焜祺(2001)。《觀光節慶活動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碩士論文。郭幸福(1999)。《都市整體形象及行銷通路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所碩士論文。江奕辰(2003)。《宗教類非營利組織事件行銷探討--以法鼓山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侯孟偉(2003)。〈席捲眾人的目光—事件行銷〉,《清新的玉山》,一二月號:47-66。
吳錦屏(2000)。《百變公關 : 不可思議的公關實戰手冊》。台北:方智。
英文部分:
Steven Wood Schmader &Jackson, Robert(1997).Special Events : Inside &Out(2nd ed). Champaign, IL : Sagamore.
Leonard H. Hoyle(2002).Event marketing : How to Successfully Promote Events, Festivals, Conventions, and Expositions. New York : J. Wiley.
Kotler.P , & Armstrong.G (2005).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 Person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