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16: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穎隆
論文名稱:未來辦公室家具之情境設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cenario Research and Design for the Future Office Equipment
指導教授:官政能官政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實踐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未來辦公家具情境設計
外文關鍵詞:future office equipmentscenario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個人電腦、印表機、數據機、手提電腦,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等,現已成為多數人工作及生活的一部份,對社會結構及生活型態造成極大的影響。許多工作的執行已逐漸由電腦所代替,改變了辦公室原有的面貌,產生新的工作型態與工作空間,迫使辦公環境與辦公家具產生變化,而人對辦公環境與辦公家具也產生了新的需求。
本篇論文以未來辦公家具為主題,藉由案例的分析,得知設計者在未來辦公家具的設計思考中,主要以使用者內心的需求為出發點,故以情境設計應用在未來辦公家具的設計上,以情境式、個人化、移動式的辦公家具,為主要訴求,並作為設計依據,並以情境研究的角度提出一個符合未來辦公家具的設計模式。用劇本描述使用情境與生活型態可以從中發現需求,所以提出:環境假設-劇本-設計思考轉換-造形衍生四個步驟,運用到不同的辦公環境中,藉由這個模式將人對未來辦公家具的需求視覺化,設計出未來辦公家具的造形。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ps, personal computers, printers, modems, portable computers, cellular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aily life of millions and have created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society. The computer is gradually taking place of man power in many aspects of work execution, which brings out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office design inthe future that meets the demand for a new working enviromen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future office equipment.Based on the result of various case studies, an emphasis is put on the inner desire of the user, and the method of scenario design is conceived as a suitable tool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office enviroment. The design of emotional, personalized and mobile furniture are the core issue to this thesis. One the on hand, the scenarios offer a useful way to the visualization of working enviroment inthe future, on the ohter hand, description of the scrip casts light on the lifestyles in the future that helps to unveil new demands. To conclude, htis thesis proposes a four-stage methodology for future office design: presumption fo working environment - scrip - transformation of design language, and the designer will thus be able to visualize defferent individual demands for future office equipment and in result create a successful design for the office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動機
1.3研究目的
1.4研究方法
1.5研究範圍
1.6研究架構
第二章 辦公室的 革命
2.1工作型態的改變
2.1.1SOHO族的 興起
2.2辦公室的 新型態
2.2.1工作地點的 改變
2.2.2工作性質的 改變
2.2.3辦公空間的 改變
2.3辦公室型態的 新趨勢
2.4辦公環境影響辦公家具生態
2.5辦公家具的 新型態
2.5.1產品改變空間的 思考
2.5.2資源分享的 空間
2.6小結
第三章未來辦公室之分析
3.1喜多俊之(設計工作營)
3.1.1案例一:森的 呼喚
3.1.2案例二:New Neighbor
3.1.3案例三:Pallette
3.1.4案例四:Wall Station
3.1.5案例六:呼吸
3.1.6案例六:Butterfly
3.1.7小結
第四章 情境設計
4.1情境的 涵養
4.2情境設計之理念
4.3使用情境的 造型發展
4.4設計模式的 衍生與應用
第五章 設計模式之創作模擬
5.1模擬案例一
5.1.1步驟一環境假設
5.1.2步驟二劇本
5.1.3步驟三設計思考轉換
5.1.4步驟四造型衍生階段
5.2模擬案例二
5.2.1步驟一環境假設
5.2.2步驟二劇本
5.2.3步驟三設計思考轉換
5.2.4步驟四造形衍生階段
5.3模擬案例二
5.3.1步驟一環境假設
5.3.2步驟二劇本
5.3.3步驟三設計思考轉換
5.3.4步驟四造形衍生階段
5.4模擬案例二
5.4.1步驟一環境假設
5.4.2步驟二劇本
5.4.3步驟三設計思考轉換
5.4.4步驟四造形衍生階段
5.5案例創作與設計模式的 對應
第六章 結論
6.1隱藏性的 需求
6.2需求的 視覺化
6.3現實的 對應
6.4建議與後續研究方向
1.Francis Duffy,“THE NEW OFFICE ”,conran octopus ,1997
2.James Irvine,“TERRAZZO-CITIZEN OFFICE”,Number9 Spring, 1993
3.Norito Inoue/T suyoshi Ishida,“OFFICE BUILDING ” ,MEISEI Publications,
1995
4.Otto Riewoldt,“NEW OFFICE DESIGN”,LAURENCE KING 1994
5.Otto Riewoldt,“Intelligent Spaces-Architecture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LAURENCE KING ,1997
6.Stefano Marzano,“Creating Value By Design Thoughts”,Netherlands,V
+K Publishing ,1997
7.Bill Moggridge,“Design by story-telling”, Applied Ergonomics,1993, 24(1)
8.Petra Schwab et al.,Design Report ,1996/6
9.Taipei Design Center Dusseldorf,“SOHO-Computer&Telecommunication Products”,Design Research Study 1997/4
10.Taipei Design Center Dusseldorf,“SOHO-Furniture&desk top accessories”,Design
Research Study, 1997/4
11.Susann Vihma,“The Scope of Design”,Formdiskurs 3, 1997/11
12.官政能,《產品物徑》(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13.馬家湘,《型式綜合模式對降低設計問題結構複雜性之理論與應用》(台北:正
業書局,一九八六年)。
14.Ken Niu〈歐洲辦公家具新發展方向〉《設計雜誌》第86期 一九九九年四月。
15.Diana Emerich,〈網際網路界面設計及開發的多元面貌-Fusebox公司〉《設計》
95期 二○○○年十月。
16.〈辦公空間與辦公環境〉《interior》85期 一九九九年十月。
17.官政能譯,〈家具設計的基礎〉《工業設計》第二十卷第四期。
18.陸定邦,〈家具設計的彈性整合〉《產品設計與包裝》第五十三期。
19.朱炳樹譯,〈未來辦公家具的設計將注入家庭氣氛〉《產品設計與包裝》 第四
十五期。
20.邊守仁,〈辦公環境的再改良〉《商品分析年度報告》 中華民國經濟部工業局
一九九二年 。
21.黃小石,〈美時家具SYSTEM338曝光〉《當代設計》69期 一九九九年。
22.洪永瑞,〈辦公的最愛〉《當代設計》94期 二○○○年。
23.何梅慈,〈座談:由工作型態的變遷看辦公環境設計趨勢〉《當代設計》97期
二○○○年。
24.高日菖,〈2000年辦公家具展〉《當代設計》98期 二○○○年。
25.楊澔〈訪飛利浦設計中心總裁Stefano Marzano〉《設計》82期 一九九八年。
26.官政能、黃淑貞、彭德保,〈以使用情境為基礎之產品造形發展因素研究〉《工業設
計雜誌》第二十四卷 第一期 一九九五年。
27.Aekerman,Diane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四年)。
28.Alice Bredin著,席玉蘋譯,《虛擬辦公室》(台北:經典傳訊文化,一九九八年)。
29.Bernhard E. Burdek著,胡佑宗譯,《工業設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一
九九八年)。
30.David Gelernter著,白方平譯,《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台北:天下遠見出
版,一九九八年二月)。
31.Ira Matathia&Marian Salzman著,賴慈芸譯,《藍色的承諾》(台北:大塊文
化,二○○○年)。
32.James Trefil著,賴慈芸譯,《未來城》(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七年)。
33.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七年六月)。
34.John F.Pile著,官政能譯,《家具設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二○○○年)。
35.Guy Benveniste著,張碧惠譯,《合成二十一世紀》(台北:大未來,一九九八年)。
36.Marvin Cetron&Owen Davies,邱文寶譯,《未來九部曲》(台北:經典傳訊,
一九九八年)。
37.Michae L. Dertoouzos著,羅耀宗譯,《資訊新未來》(台北,時報文化,一九
九七年)。
38.Michael Maccoby著,李瑞豐譯,《二十一世紀工作觀》(台北:天下文化,一
九九二年)。
39.Michio Kaku著,陳婷/徐中緒譯,《NEXT 20 years and after》(台北:大塊文
化,一九九八年初版)。
40.Popcorn ,Faith 著,楊麗君譯,《爆米花報告-生活型態的新趨勢》(台北:時
報文化,一九九○年)。
41.Stewart Brannd《MIT媒體實驗室》(台北:天下遠見出版,一九九九年)。
42.Tsugio Makinoto&David Manners 著,郭恆祺譯,《遊牧上班族》(台北:城
邦文化,一九九八年)。
43.William Bridges著,張美惠譯,《新工作潮》(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五年)。
44.李玄,〈公共建築物內公共空間的社會化〉《建築》一九九九年。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