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8 13: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元貞
研究生(外文):Yuan-Chen, Liao
論文名稱:直效行銷於壽險市場運用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Direct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Life Insurance Market
指導教授:曾憲政曾憲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風險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8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直效行銷壽險保險保險行銷直接回應行銷郵購網路通路
外文關鍵詞:direct marketingdirect mailinsuranceinsurance marketing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DMinternetdistribu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0
  • 點閱點閱:11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隨著國人保險知識水準的提昇、消費習慣的改變,過去壽險業務人員採緣故銷售的方式已日漸受到部份有自我主張、講求便利性、不喜歡受人打擾的顧客所排斥。而傳統行銷方式所造成的人事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許多新壽險公司的初期財務負擔沈重。因此本文提出此種行銷方式─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並針對直效行銷領域中之直接回應行銷(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非透過業務員、代理人或是經紀人等任何中間人介入的銷售模式,就壽險業的特性進行探討與研究。
由於國內保險直接回應行銷仍處於萌芽階段,為了能發掘出初步的見解,並提供進一步研究的空間,本研究採取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希望藉由文獻的探討與保險人實際經驗的分析,達到以下的目的: 1.了解企業組織和行銷組合對於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影響。 2.了解直接回應行銷於保險運用上的特殊性。3.了解直接回應行銷於台灣壽險市場運用的可行性及其所應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發現,在公司組織方面,具有多個分公司的保險人在保險直接回應行銷上可以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而組織內部堅定的支持與承諾將足以影響直接回應行銷的成敗,且直接回應行銷在保險行銷中應居於輔助的地位,尚無法完全取代現有的業務員系統。在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特質方面,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產生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忠誠保戶的比例以及其產生的終身價值,而保戶透過此方式購買保險的原因,乃出於其所能提供的便利性與良好的服務,並非價格,同時產品設計若能與業務員銷售之產品有所區別,將有助於降低銷售管道的衝突。
在台灣壽險市場運用的可行性評估方面,由於媒體的普及與國內法規的嚴格規範,將有助於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發展。直接回應行銷能夠提供壽險公司另一個新的銷售管道,提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對於中小型的壽險公司而言,若能設計獨特的保險產品並開發新的直接回應行銷媒體,將能在競爭激烈的壽險市場中取得優勢。但在直接回應行銷日漸發展,公司欲擴大其經營規模時,則需積極發展業務員系統才能有效地彌補直接回應行銷之不足,為公司帶來最大的利潤。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insurance market and the change of customers* purchasing habits, the sale of life insurance by agents, effected mostly by human relationship, has been becoming redundant for customers who have their own way of thinking, enjoy convenience, and dislike disturbances. The high initial expenses of tradi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 are also becoming a heavy burden for life insurers, especially for new entrants. This is the motivation of the thesis which discusses other possible marketing strategies: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one specific branch of Direct Marketing, which focuses on the sale process through intermediaries other than agents and brokers. The thesis then follows by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Since the domestic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development is in its initiate stage, the thesis adopted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to explore and supply room for further conceptual research. By essay discussions and analysis of practical insurance operational experiences, we hope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1. To acknowledge how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ing combinations affect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2. To specifically identify how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applies to insurance operations. 3.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roles of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in the Taiwan life insurance market.
With respect to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insurers that have more branches will have economies of scale on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The success of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will also rely on the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the acceptance by internal executives.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should only play an assistant role in insurance marketing and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the current agency system in the near future. In the aspect of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the profit produced by insuranc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mainly comes from the proportion of loyal policyholders and their whole-life-values. The reason that customers purchase insurance products through this direct method is mainly due to the convenience and good service it can supply, not price. Meanwhile,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products between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and agent sales to help avoid conflicts of the two channels.
In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aiwan life insurance market, we find that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media together with the tight regulatory restrictions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provides life insurers a new sales channel to enhance their integrated competitiveness. For small to medium sized insurers, designing an unique insurance product and developing new direct response media, will achieve benefits and advantages in this fierce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 However, while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insurers need to expand their operational scale, insurers will still need to improve the current agency system to compensate for the weaknesses of direct response marketing and to maximize profi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目的
第三節 觀念架構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
第五節 全文安排
第二章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之介紹與應用
第一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定義與優勢
第二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歷史與興起背景
第三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的媒體
第四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活動的規畫與實施
第五節 國外保險直接回應行銷概況
第六節 國外保險直接回應行銷媒體之運用與個案
第三章 個案描述與分析
第一節 A人壽保險公司
第二節 B人壽保險公司
第三節 C人壽保險公司
第四節 D人壽保險公司
第五節 E人壽保險公司
第六節 個案分析
第四章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特質之剖析與探討
第一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與組織特質的關係
第二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與行銷組合的關係
第三節 保險直接回應行銷對台灣壽險業的影響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江尻弘原著,陳文彬譯,直接行銷技術,台北市:前程企業管理公司,民國75年11月再版,209-218頁。
2. 張瑞玲,陳雯麗譯,Sran Rapp & Tom Collins著,行銷新十論,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0年。
3. 黃俊英,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台北市:華泰,民國81年2月,123-127頁。
4. 李瞻編譯,傳播法-判例與說明,台北:黎明,民國81年3月初版,911-912頁。
5. 古瀨政敏撰著,賴建業譯述,美國壽險公司之新經營策略,台北:財團法人保險業發展中心,民國81年1月。
6. 范建得、莊春發合著,不實廣告,台北市:漢興,民國83年初版,135頁
7. 徐恩普監譯,Daniel S. Janal著,網路行銷-線上運作手冊,台北:朝陽堂,民國85年。
8. 李漢華著,直效行銷企畫高手-高績效的行銷整合,台北:廣廈,民國85年。
9. Lester Wunderman著,特洛伊工作小組譯,直打正著,台北市:商業週刊出版,城邦文化發行,民國86年9月初版。
10. 台灣創意力行銷協會著,厲害的!永遠是直效行銷,台北:貞德,民國86年7月初版,27頁。
11. 龜田雅敏,「日本壽險業界環境的變化和今後動向」,中華民國精算學會會報,第21期,民國86年。
12. 「保險行銷的網路商機」,再保險資訊,第135期,民國86年8月10日,28-31頁。
13. 藍玉珠譯,「透過郵件銷售保險」,壽險季刊48期,民國72年6月。
14. 陳世義,「人壽保險公司的規畫與預算」,壽險季刊51期,民國73年3月。
15. 陸早行,「從產品生命週期探討行銷策略-兼論人身保險的產品生命週期」,壽險季刊52期,民國73年6月。
16. 蔡聲國譯,「一項有關改進繼續率的研究」,壽險季刊55期,民國74年3月。
17. 梁百霖,「壽險公司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壽險季刊60期,民國75年6月。
18. 李回源,「從市場動靜探尋壽險行銷所需資訊」,壽險季刊64期,民國76年6月。
19. 吳怡娟譯,「歐洲壽險產業的動向」,壽險季刊69期,民國77年9月。
20. 賴登煌譯,「金融自由化與人壽保險事業」,壽險季刊78期,民國79年12月。
21. 鄭子銓,「論WOPS-UP分析理論在壽險行銷決策上之應用」,壽險季刊78期,民國79年12月。
22. 李永振譯,「高度競爭的壽險市場中之行銷策略」,壽險季刊86期,民國81年12月。
23. 張毓榮,「美國壽險公司的銷售策略」,壽險季刊91期,民國83年3月。
24. 洪達霖,「看電視,馬上打電話」,商業週刊,民國81年1月12日。
25. 李蕙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突破雜誌72期,民國80年7月1日。
26. 吳英玲,「無遠弗屆的電話行銷」,直效行銷第33期,民國79年2月。
27. 秦素琴,「直效行銷賣保險七大媒體」,現代保險雜誌第71期,民國83年11月1日,74-78頁。
28. 莊健群,「與客戶建立親密關係」,商業週刊第519期,民國86年11月3日,142-146頁。
29. 王志仁,「上班族領軍台灣網路」,天下雜誌第198期,民國86年11月1日,124-129頁。
30. 翁啟燦,「直效行銷的新趨勢」,動腦,212輯,1993年,51-52頁。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