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9 01: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習德
研究生(外文):SHI,XI-DE
論文名稱:墾丁地區寄居蟹殼資源之利用
論文名稱(外文):Utilization of shell resource by hermit crabs in Ken-Ting, Taiwan
指導教授:莫顯篙
指導教授(外文):MO,XIAN-G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生物研究所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海洋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0
畢業學年度:7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墾丁地區寄居蟹殼資源之利用殼介量前盾長蟹灦重
外文關鍵詞:(PARAMETERS)(ANTERIORSHIELD-LENGT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Calcinus latens 及C. gaimardii, 是墾丁海濱兩種常見的寄居蟹, 前者是潮間帶數
量上的優勢種, 也是亞潮帶次多的種類; 後者則是亞潮帶的優勢種, 但在潮間帶數量
較少。本論文之目的在研究此兩種寄居蟹對貝殼資源的利用, 另外利用潮間帶的 C.
latens進行實驗室的選殼實驗, 並與野外的數據比較。作為比較的殼介量 (paramet-
ers)包括殼長、殼寬、殼口長、殼口寬及殼浮力重; 蟹介量則包括甲長、前盾長 (a-
nterior shield length)及蟹濕重。並利用多變項統計方法來分析蟹介量與殼介量的
資料。
潮間帶 C. latens的野外調查資料與實驗室情況下的選殼實驗比較, 顯示在選殼實驗
中寄居蟹最喜好的殼型 (shell type) 是野外最多產的殼型, 但是與野外最常使用的
殼型不同。潮間帶及亞潮帶的 C. latens雖然使用不同的殼型, 但蟹的形態介量及所
使用的殼介量之平均數無顯著差異, 同時由蟹- 殼的迴歸線可知同樣大小的蟹所使用
的殼大小相同, 故推測兩區的 C. latens非為不同族群。而亞潮帶共域的兩優勢種類
的寄居蟹, 雖蟹- 殼的迴歸線無明顯差異, 但所使用的殼型有明顯的不同, 而且有互
補的傾向, 推測可能是因為競爭, 才使得兩種蟹的族群使用不同的殼型。
殼適性測試結果顯示, 野外大多數寄居蟹所住的殼其殼內空間是適當的; 但選殼實驗
證明寄居蟹仍會選擇較大的殼。潮間帶 C. latens、亞潮帶 C. latens、亞潮帶 C.
gaimardii 及選殼實驗的 C. latens的蟹- 殼關係中, 與蟹介量最相關的殼介量分別
是殼長、殼寬、殼重及殼口寬。而這些群體間差異的結果, 可能是由於非生物因子的
環境壓力, 或種間的競爭所造成的。殼介量的主成份分析結果顯示第一主成份與各殼
介量均有高正相關, 因此利用第一主成份可以有效的代表各殼介量大小, 而能夠精簡
的解釋選殼的現象。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