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07: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書僕
研究生(外文):Yang,Shu-Pu
論文名稱:以田口實驗計畫法設計沖流式電鍍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eductor plating by using Taguchi Method
指導教授:張翼張翼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Edward-Yi
口試委員:張翼柯富祥成維華
口試委員(外文):Chang,Edward-YiKe, Fu XiangCheng ,Wei Hua
口試日期:2019-1-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工學院半導體材料與製程設備學程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0
中文關鍵詞:田口計劃法電鍍沖流
外文關鍵詞:DOEplatingeduc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以現今電子元件的微小化過程,被動元件也隨著主動IC需要進入微縮的領域,而跟隨著微縮的過程掌控著被動元件中尺寸的關鍵因素便是電鍍,因此如何達到有效的電鍍尺寸控制在這領域變得相對重要。
在本篇論文中探討的是針對已知的沖流場模擬結果,並搭配2007年勤益科技大學蕭韶皇研究的論文主題”沖流式電鍍流場對鍍層膜厚均勻性研究”中得知在使用沖流式錐形流場反應器是以錐狀角度β=3∘情況下可以得到在圓形銅片上可得到較好的均勻度基礎上應用在更微小的被動元件尺寸領域裡,而在本篇論文主要使用的是DOE(Design of Experiment)的方式去設計出適合方形晶片使用的電鍍槽體,以期待能夠找出更穩健的電鍍槽設計,而經過DOE的方式先行篩選出重要的因子選擇,並經由田口實驗設計法參數設計的八大基本原則,找出最佳的組合,經過實驗驗證結果,由原本擺盪式電鍍槽S/N ratio為15.2,經過DOE優化變更為沖流式電鍍機構大幅提升其S/N ratio為25.99,更有效的提升電感元件電鍍時的晶片均勻性。
Abstract
Electronic components miniaturization process now, passive component also need to enter the miniature field with active IC, And the key factor that control passive components following the miniaturization process is electroplating. Therefore, how to achieve plating size control effective is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is paper study, we discuss the simulation result for known flush fields, from 2007 paper by Shau-Huang, Shiau “Study on the uniformity of coating thickness of the plated electroplating flow field”, we known using entire angle (β=3∘) cone-shaped flow field, it is possible to get better a uniformity on a circular copper sheet,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maller passive component size, In this paper, mainly method is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used to design a plating bath suitable for square wafers, and finding more robust plating design, from DOE method, first to select important factor selections, and find out best combination through eight basic principles of Taguchi experiment design parameter to find out best combination, afte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e S/N ratio of the original swing bath is 15.2, and from the DOE optimization is flush plating mechanism has great increase S/N ratio to 25.99,which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wafer plating thickness uniformity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 5
2-1 電鍍基礎理論………………………………… 5
2-2 電化學極化理論……………………………… 6
2-3 電鍍質傳反應機制…………………………… 7
2-4 影響電鍍的因素……………………………… 8
2-5 實驗設計法…………………………………… 10
第三章、 研究目的與方法……………………………… 16
3-1 研究目的………………………………………. 16
3-2 研究方法………………………………………….. 17
3-2-1 DOE實驗計畫法步驟………………………. 17
3-2-2 實驗藥品………………………………………. 19
3-2-3 儀器設備………………………………………. 19
3-2-4 分析統計軟體…………………………………. 21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22
4-1 實驗目標為線圈掛鍍均勻性改善…………… 22
4-1-1 擺盪式葉片電鍍QFD品質機能展開特性要因圖 23
4-1-2 篩選因子實驗結果……………………………… 24
4-1-3 優化因子(L9)實驗結果………………………… 26
4-2 新式沖流式電鍍槽DOE篩選因子定義因子條件 28
4-2-1 L12篩選因子實驗結果………………………… 30
4-2-2 篩選因子陰極遮板距離mapping結果………… 32
4-2-3 篩選因子噴頭離陰極距離mapping結果……… 33
4-3 DOE優化因子(L9) &實驗結果因子反應圖…… 35
4-4 DOE再現性確認 ……………………………… 37
第五章、 結論 ………… ……………………………… 38
參考文獻 …………………………………………………. 40
參考文獻
1. Frederick W. Grover. Inductance Calculations. Dover Publications, New York. 1952
2. 胡啟章,”電化學原理與方法”,五南書局出版,2002。
3. 鄭燕琴,”田口品質工程技術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1998。
4. 李輝煌,”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高立圖書,2011。
5. 陳忠富,”沖流鍍槽流場數值模擬分析與實驗驗證”,2006。
6. 蕭韶皇,”沖流式電鍍流場對鍍層膜厚均勻性研究”,2007。
7. 楊昆霖…,”沖流鍍槽中微流道區域之流場數值模擬分析”,2007。
8. 小西省三,”田口式品質工程講座(3)-品質評價的S/N比”,1991。
9. 吉澤正孝,”田口式品質工程講座(1)-開發、設計階段的品質工程”,1990。
10. 吳明隆,張毓仁,”Minitab統計應用分析實務”,2015。
11. 于成龍,郝欣,沈清,” Origin 8.0應用實例詳解”,2010。
12. 橫山巽子,”田口式品質工程講座(4)-品質設計的實驗計畫法”,
1991。
13. 蘇朝墩,”產品穩健設計-田口品質工程方法的介紹和應用”,
199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無相關期刊
 
1. 具有氧化層閘極之增強型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之可靠度評估
2. 利用二段式曝光製作小線寬氮化鋁鎵/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於高頻應用之研究
3.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定址精度之改善研究利用六標準差手法
4. 成長與分析原生氮化矽作為介電層和表面鈍化層應用於氮化銦鋁(鎵)/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5. 應用於Ka-band氮化鋁鎵/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功率元件之線性度改善
6. 研究二次陽極蝕刻與雙層陽極電場板製作高功率氮化鋁鎵/氮化鎵蕭基二極體
7. 利用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法選擇性成長高能隙之氮化鎵於兼容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之矽(100)基板
8. 使用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成長高品質銻化物磊晶層於砷化鎵基板上
9. 成長和分析氮化銦鋁鎵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應用於高頻率電子元件
10. 使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以介面差排陣列磊晶技術改善銻化銦鎵磊晶品質對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之應用
11. 利用階梯式陽極技術製作高功率氮化鋁鎵/氮化鎵之水平式蕭基二極體
12. 高深寬比矽蝕刻均勻度之改善研究
13. TFT-LCD 資料線橋接設計以供雷射修補提升產能與良率
14. 低功耗之高速邏輯應用砷化銦通道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前瞻製程技術開發
15. 使用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於矽(111)基板上成長三五族異質結構奈米線及晶體結構控制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