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外文部分
一、國際期刊
Garza, Jesus M. De La and Oralkan, Gaye A.(1995). “Using Design Intent for Interpreting Brand-Name-Or-Equal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Vol. 9, No.1, pp.43-56.
Ibbs, C. William Jr.(1985). “Product Specifications Practices and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Vol.111, No.2, pp.157-172.
Steenkamp, Jan-Benedict E.M. (1990).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Quality Perception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21.
Zeithaml, Valarie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2.
二、外文書目
Clough, Richard H., Sears, Glenn A. and Sears, S. Keoki (2005). Construction Contract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Company Management, N.J.: John Wiley.
CUP Guidance (1998). No. 30, Specification Writing.
Dunham, Clarence W., Young, Robert D. and Bockrath, Joseph T. (1979). Contracts, Specifications, and Law for Engineer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Emmitt, Stephen and Yeomans, David T. (2008). Specifying Buildings: a Desig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oston: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Guinta, Lawrence R. (1993). The QFD Book, AMACOM Books.
Ibbs, C. William Jr. (1987). “Proper Specifying with the ‘Or Equal’ Clause,” Avoiding Contract Disputes, Conference Proceeding, pp.34-53.
Jellinger, Thomas C. (1981). Construction Contract Docu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Addison-Wesley.
Meier, Hans W. and Wyatt, David J. (2008).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Rosen, Harold J. and Heineman, Tom (1990).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Writing: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3rd ed., Wiley.
Schechter, Roger E. and Thomas, John R. (2004).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St. Paul, MN : Thomson/West, at4.
貳、中文部分
一、台灣期刊:
王榮吉,「建立公共工程建材同等品級分類制度應積極推動」,營建物價,2000年,7月。王宇平,「『同等品』果真同等?業界應為同等品亂局共謀出路」,安全&自動化,2000年。
立平,「淺談建材上『同等品』認定與使用之有關問題 」,會計與管理,1987年,837期。辛其亮,「淺談營建工程規範中之代用品或同等品」,營建簡訊,第82期,1988年。
姚仁德,「從經濟學角度看專利授權之矛盾」,工業財產權與標準,59期,1998年2月。洪志勳,「專利集管授權之專利權濫用探討」,科技法律透析,18卷9期,1996年9月,頁20~23。吳憲彰,「剖析營繕工程同等品」,營造天下,1999年,第47期。
吳憲彰,「談指定廠牌或參考廠牌及同等品之問題」,營造天下,第76 期,2002年,4月。伍勝民 ; 吳珮菁 ; 黃于禎,「情事變更原則於政府採購法同等品規定爭議之探討」,現代營建,2005年,10月。林傳賢,「利用物理屬性對營建材料分類之探討-以隔間牆為例」,營建管理季刊,第34期,1998年3月。馮震宇,「IP戰爭新模式–投機型的發展與問題分析」,全國律師,第12卷第1期,2008年1月。許永欽,「圍標、綁標、聯合承攬與平交易法『上』」,司法周刊,臺北:司法周刊雜誌社,1996,788:3。楊宏暉,創新誘因的維護與競爭法規範-以專利拒絕授權為例,公平交易季刊,12卷2期,2004年4月。劉孔中,「公平法與智慧財產權法的衝突與調和」,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2004年1月。陳乃塘,「產業標準制定體制存在漏洞–無線區域網路陷入專利暴風圈」,新通訊元件雜誌, 2009 年 8 月號 102 期。
陳建宇,「論同等品之使用」,營建管理季刊,33卷, 1997。盧冠文,「政府採購法「同等品」之釋析-上」,營建知訊,2004年,5月。盧冠文,「政府採購法「同等品」之釋析-下」,營建知訊,2004年,6月。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一講 智慧財產權之概念與意義,月旦法學教室,0期,2002年10月。謝銘洋,智慧財產權:第三講智慧財產權之性質與特徵,月旦法學教室,2期,2002年12月。二、台灣學位論文:
王遠志,「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犯罪及法規範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9。王瓊忠,「專利侵害判斷之研究-以均等論下之先前技術阻卻研究為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江玉雪,「專利濫用在我國法規範適用之探討-以飛利浦CD-R專利授權為例」,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朱豔芳,「整合品質機能展開與田口方法之穩健品質設計模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吳珮菁,「公共工程採用同等品爭議之研究-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006年。吳滄俯,「政府採購弊案之犯罪模式與特徵」,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吳權原,「政府採購貪瀆犯罪防制之研究」,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李兆國,「標準制定組織及標準專利權之爭議」,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何愛文,「論專利法制與競爭法制之關係-從保護專利權之正當性談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林耕宇,「公有建築工程同等品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林學延,「產業標準化過程之研究 - 以無線通訊系統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1999年。林炯彰,「我國政府採購與圍標、綁標犯罪態樣之探討-以法務部調查局偵辦案件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倪萬鑾,「均等論之比較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洪安寧,「從產業專利爭議論產業標準化相關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康凱雯,「產品屬性、消費者評估參考點與評估情境對購買評價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梁美雪,「公共工程使用同等品之經濟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黃瓊瑩,「產品特殊屬性、共同屬性與屬性重要性對消費者偏好選擇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張建文,「資訊產品架構與品牌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黃仁宏,「公共工程採購違失態樣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黃榆楹,「競爭法與政府採購法對於圍標、綁標行為規範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湯亦敏,「標準制定組織之智慧財產保護政策及競爭法問題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莊俊華,「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鄭雅友,「公共工程同等品制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鄧迺騰,「“標準規格制定組織"專利政策中『揭露義務』與『授權條款』的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葉書芳,「多屬性決策模式下之消費者偏好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陳世杰,「發明專利權侵害及民事救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盧冠文,「政府採購規格制度之研究-以建築工程同等品評估及其監控機制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謝志偉,「產品設計國、組裝國、主要零件來源國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蔡郁崇,「政府採購的雙元性-採購弊案的制度性起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蔡宜芯,「專利集中授權(Patent Pools)之法律規範-以競爭法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謝萬隆,「生產地與品牌來源國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顏輝德,「我國防制圍標、綁標行為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法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三、台灣中文書目:
王傳才,採購常用術語,中央圖書供應社,1984年。
中央標準局編,「全國標準體系之現況與發展」,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7年。
中國國家標準推廣制度研究-現有建築國家標準問題之分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88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美國公共契約法治之研究-我國政府採購及委辦制度興革建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3年。
朱德樹等,國家標準國際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4年。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杜紫軍等,「全國標準體系規劃建立之研究」,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2年。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採購法一百問,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1998年05月。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品管班教材「施工管制與檢驗」。
林建煌,消費者行為,華泰文化,2007年。
林欽德等,「歐洲單一市場產品標準整合與我國因應措施之研究」,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91年。
林草英等,「中國國家標準推廣制度研究-國家標準於建築實務上之運用與推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88年。
侯志融,葉金寶審查,政府採購法有關防弊措施之研究,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八十八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99年7月。
許是祥譯,整體性採購供應實務,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6年。
范建得,面對專利戰爭的「新」思維,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梁實秋等,百科大辭典,名揚出版社,1986年。
黃銘傑,「公平交易法第二十條第一、二項『表徵』之意義及其與新式樣專利保護之關係」,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權法之交會-相生與相剋之間,元照出版,2006年9月。
黃士賓、朱文松、賴榮平,「通風隔音窗隔音性能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學術研討會,2009年。
曾陳明汝原著; 蔡明誠續著,兩岸曁歐美專利法,蔡明誠發行,2009年。
傅和彥譯,品質機能展開,前程企管,1987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侵害鑑定要點」。
黎文龍,工程設計與分析,東華書局,2000年。
葉彬,採購學,立學社圖書公司,1978年。
葉彬,企業採購,三民書局,1975年。
鄭玉波,民法債偏總論,作者自刊,2002年。
陳文化,「如何建立公司標準與規格」,陳文化編發行,1983年。
謝杞森,「政府採購法與公平交易法對綁標、圍標、陪標的交錯規範」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 (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9月。
蔡明誠,專利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6年。
蔡明誠,專利侵權要件及損害賠償計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6年。
蔡明誠,發明專利法研究,蔡明誠發行,1997年。
謝銘洋等合著,專利法解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 年11 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北京) ,2003年。
羅昌發,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
Leon G.Schiffman.,Leslie Lazar Kanuk(顧萱萱、郭建志合譯)消費者行為,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四、中國期刊:
王紅霞、肖岳峰,「企業技術標準與專利之關係探討」,信息技術與標準化(中國),2006年,第4期。
王黎明、張海鷹,「技術標準引發的知識產權濫用問題」,科技創業月刊(中國),2006年,第12期。
王傳軍,「標準化及其引發的反壟斷法律問題」,湖南經濟管幹部學院學報(中國),第17卷,第1期,2006年,1月。
王為農,「“技術標準化”引發的壟斷與反壟斷法律問題」,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4年,01期。
王先林,「對思科、華為智慧財產權之爭中的“私有協議”壟斷問題的思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3年,04期。
丘慧慧、李明順,「思科訴華為斡旋庭外和解 “私有協議”引發爭端」,世紀經濟報導(中國),2003年02月13日。
李明秀,「警惕:標準化中知識產權的濫用」,國際競爭力(中國),2006年,第4期。
李蓬蓬,「國際技術標準產生過程中的濫用知識產權壟斷性問題」,理論學習(中國),2006年,第4期。
宋薇,「淺論專利標準壟斷的具體表現」,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中國),2006年,8月,第69期。
胡水晶、余翔,「技術標準組織中聯合抵制行為的反壟斷規則」---以GBT訴諾基亞案為例,電子知識產權(中國),2006年,8月。
夏先良,「私有協議與標準化的智慧財產權政策」,中國工業經濟(中國) ,2004年,01期。
馬鐵良,「技術標準中引用專利的原則」,電子知識產權(中國),2004年,12期。
張平、馬驍,「標準化組織的智慧財產權政策(1) 」,資訊技術與標準化(中國),2004年,03期。
張波,「論以反壟斷法規制標準化過程中的專利聯營」,山東大學法律評論(中國) ,2006年。
雷利平、雷險平,「高新技術產業標準戰略處境分析」,科學與管理(中國),2006年,第一期,頁38。
莫志宏,「壟斷競爭視角下的技術標準」,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2004年,03期。
寧立志、胡貞珍,「從美國法例看專利聯營的反壟斷法規制」,環球法律評論(中國),2006年,第4期。
魯篱,「標準化與反壟斷問題研究」,中國法學(中國),2003年,第1期。
董希凡,「專利池中的權利濫用問題-----美國專利權濫用規則的發展」,湖北師範學院學報(中國) ,2006年,第26卷,第6期。
楊海江,「技術標準與專利保護芻議」,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國),2006年,01期。
劉淑華,「標準專利權濫用的法律限制」,工作研究(中國),2006年,第1期。
五、中國學位論文:
朱德林,「專利與技術標準結合產生的壟斷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胡波濤,「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濫用規則」,武漢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5年。
程曉軍,「反壟斷法視野下的技術標準化」,安徽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徐光陸,「技術標準中專利權的濫用及其法律規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徐曾滄,「WTO背景下技術標準中專利併入的法律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博士論文(中國),2008年。
喻萌,「技術標準戰略的法學視角研究」,武漢理工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趙興貴,「技術標準化下專利權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
陳卓瑛,「論由專利技術與標準相結合引起的反壟斷問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陳麗軍,「技術標準中的反壟斷問題研究——以技術標準與專利權結合引致技術標準限制競爭為視角」,西南財經大學經濟法學碩士論文(中國),2006年。
嶽永寧,「標準化中的壟斷與反壟斷問題研究」,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中國),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