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義榮,「從本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前瞻污水廠未來之發展」,93年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績優單位與人員成果發表與表揚大會,第4頁(2004)。
2.紀子文,「以微擾方法估計二級污水處理的邊際成本」,中華民國環境保護學會會誌,第十九卷,第一期,第47-59頁(1996)。
3.洪志誠,「廢水處理系統成效評估系統之發展與建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中壢(1993)。4.潘時正、劉志忠、曾迪華、廖萬里,「廢水處理廠硬體設施功能評估作業指引研擬」,2001年產業環保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台北,第147-164頁(2001)。
5.曾迪華、廖述良、葉在中、林月娟、蔡錦福、王文山、丁銘偉、陳洋惠、林宜靜、張宜銘、蘇讚昌、林碧亮、洪志誠、謝汶興,「觀音工業區污水廠廢水進流管制制度及全廠水質品管控制系統研究」,研究報告,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中壢(1993)。
6.Hegg, B. A., Demers, L., Barber, J., “EPA Handbook for Retrofitting POTWs,” EPA-625/6-89/020, pp. 5-40(1989).
7.Hegg, B. A., Schultz J. R. and Rakness, K. L., “EPA Handbook for Improving POTW Performance Using the Composite Correction Program Approach,” EPA-625/6-84-008, pp. 5-70(1984).
8.Mohler, D. C., “Using Computers for Process Control at Large Treatment Plants,” Computerization in the Water and Wastewater Fields, pp. 53-66(1986).
9.Qasim, S. 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Plann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5).
10.Metcalf and Eddy, “Wastewater Engineering: Treatment and Reuse,” McGRAW-HILL Book Co., Fourth edition, New York(1998).
11.魏維國,「污水處理廠操作最佳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中壢,第21-22頁(2000)。12.蔣本基,「化學混凝處理單元設計與操作」,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之二十六,經濟部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台北,第23-44頁(1994)。
13.歐陽嶠暉,「活性污泥操作維護手冊」,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之八,經濟部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台北,第30頁(1994)。
14.曾迪華,「污泥濃縮處理」,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之二十七,經濟部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台北(1993)。
15.張鎮南,「污泥好氧消化」,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手冊之二十八,經濟部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台北,第14-32頁(1993)。
16.朱昱學、林坤讓、林黃修、林欣穎、周淑娟、黃順和、鄭仁川、謝有添,「廢水處理單元設計及操作準則之試驗建立」,經濟部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經濟部工業局,台北(1993)。
17.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組,「工業區污水處理廠責任中心制—90年度營運績效成果報告」(2002)。
18.蔣本基等,「90年度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系統操作最佳化及人員培訓之研究計劃—期末報告」,經濟部工業局(2001)。
19.楊萬發、鄭仁川、張芳賓、宋欣真、雷憶湘,「染整業水污染防治技術」,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經濟部工業局,台北,第73-89頁(1994)。
20.卓伯全、廖述良、張怡怡、蔣本基,「工業區污水處理收費制度之檢討」,主計月刊,第565期(2003)。
21.黃政賢,「污水工程學精要」,曉園出版社(1990)。
22.陳秋陽、莊志偉、丘慶智,「廢水處理設施委託專業化營運之探討-新營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個案研究」,1993工業污染防治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論文集,第69-85頁,台北(1993)。
23.Eckenfelder, W. W., “Industri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McGRAW-HILL Book Co., New York, pp. 41-43(1989).
24.芳苑工業區下水道系統營運中心,「芳苑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月報告」,芳苑(2004)。
25芳苑工業區下水道系統營運中心,「芳苑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操作維護手冊」,芳苑(2004)。
26.鄭清宗,「廢水處理單元設計及異常對策」,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經濟部工業局,台北(1998)。
27.陳秋楊,「活性污泥系統利用攝氧率之操作方法」,工業污染防治,第43期,第七卷,第131-144頁(1992)。
28.李季眉、林坤讓、朱昱學、林正祥、歐陽嶠暉、陳伯中,「廢水處理功能生物診斷技術」,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團,經濟部工業局,台北(1995)。
29.林秋裕,「衛工微生物學」,大學圖書供應社,台中(2000)。
30.Boyajian, E., Finger, R. E., Gilligan, T. P., Love, D., Marshall, L. S., Marshall, R. H. and Uhte, W. R., “Activated Sludge Manual of Practice No. OM-9,” 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 VA, pp. 17-84(1987).
31.Balacko, G., Horenstein, B., Marshall, L., Muirhead, W., O’Neil, J., “Bas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ontrol,” 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 VA, pp. 43-105(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