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1.周志龍,1999,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都市與計畫,第二十六卷,第二期,pp.165-187。2.林森田、洪維廷,2004,代理結構與制度執行:台灣土地使用分區制度執行為例,公共行政學報,第十一期,pp.77-107。3.陳基發,李國忠,邱祈榮,2005,應用衝突管理於策略規劃之研究─南投縣內湖國小遷校個案,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研究論文,pp.25-41。
4.周天穎,2001,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與實務,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
5.蔡佩璇,2009),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對都市土地使用變遷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2年09月24日,土地使用分區制度執行之研究—以共同代理觀點分析。計畫編號: NSC91-2415-H-004-014-
7.陳俊潔,1995,都市計畫衝突解決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8.李憲昆,2007,由台灣都市土地使用規劃探討住宅區空地現象,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論文。9.蔡宜紋,2008,克難城市-戰後台灣都市規劃視野的反省,國立清華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馮正民等,2005,《策略規劃於南崁都市計畫區之應用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委託研究報告。
11.范植祥,2003,台灣都市計畫的侷限性:以台中市文高18特殊教育學校用地之區位指派衝突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班12.蘇毓德,1986,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管制重點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3.邵治綺,1989,開發許可制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並行實施於台灣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4.林承權,1990,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15.李明芬,2000,虛擬空間、複合式商業與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衝突之研究─以台北市網路咖啡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6.鍾文煌,2001,台中市都市設計審議機制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7.陳銘偉,2004,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制度在台灣實施得失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8.蘇凌平,2004,全球化都市發展競爭下土地使用規劃最適化策略之研究 以台灣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與德國柏林波茨坦廣場為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陳紋速,2005,台灣地區土地使用管制政策執行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吳星憲,2007,從土地使用管制角度探討特定區施行機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1.彭若涵,2010,土地的使用管制與形式管制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2.李永展,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九期,p33-44。23.林振春,1993,衝突管理理論及其在團體中的應用。社會教育學刊,22 期,p.73-106。24.洪鴻智,1995,「空間衝突管理-策略規劃方法之應用」,中興大學法商學報,p.177-206 。25.陳威志(2001)。我國開發許可制與計畫連結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6.紀駿傑、王俊秀,1996,〈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專刊,p.257-287。27.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28.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圖書。
29.Patton, M. Q. (1987). How to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Newbury Pary, London: Sage.
30.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31.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32.賴志峰(2010)學校領導新議題: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
33.黃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 國家公園學報,8(2),p.166-178。34.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J. Ritchie & J. Lewis主編: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台北:巨流。
35.吳逸驊,1997,高雄市pub休閒經驗之研究,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
36.陳建勳,2004,酒吧類型、區位選擇與消費者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市區酒吧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圖書
1.99年6月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劃摘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莊翰華,2000,土地使用計畫面面觀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and Use Planing》,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夏鑄九、王志弘譯, 199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明文書局。4.溫豐文,2005,《土地法》,溫豐文出版。
5.于明誠,2004,《都市計畫概要》,詹氏書局。
6.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台中市中區、西區、東區社區總體營造資源調查計畫報告書-西區資源調查報告》。
7.台中市政府,2003,《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舊有市區、後車站地區、後庄里地區、北屯東山重劃區附近地區、西屯中正重劃區附近地區及西南地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說明書(第一次通盤檢討) 》。
8.台中市政府,2008~2009,《台中市都市發展處雙年報》。
9.辛晚教,1982,《都市與區域計劃》,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10.Strauss A..& Corbin J著、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11.dward J. Kaiser, David R. Godschalk, and F. Stuart Chapin, Jr.著、李瑞麟譯,1997。《都市土地使用規劃全新四版》,台北:黃氏出版社。
12.錢學陶,1990,《都市計畫學導論》,茂榮圖書公司。
13.Hall, Peter著、張麗堂譯,1995,《都巿與區域規劃》,台北巿: 巨流。
14.丁致成,2002,《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畫與公共利益》, 創興出版社。
網路
1.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D0070001
2.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ContentDetail.aspx?MID=155&UID=163&CID=4084&PID=0
3.縣市綜合發展計畫資訊系統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INDEX1.HTM
4.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kiSW4w/webmge?mode=basic
5.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